美團為何被喊降佣金?外賣日活用戶6985萬,獨佔65%市場份額

2020-12-16 朱邦凌

美團最近似乎遭到餐飲界圍攻,商戶老闆表示:自己在給王興打工!多數商戶選擇美團的初衷是8%的佣金,而隨著外賣市場不斷擴大,美團的抽傭也是水漲船高,根據美團官網數據,目前美團外賣的佣金費率普遍在18%-25%之間。

其實,早在2018年美團上漲佣金時,就引起了極大反響。2018年三季度,美團外賣的佣金逐漸上漲,從15%漲到18%,再到19%,甚至高達25%,令許多商戶無奈之下退出美團。

美團創始人王興再次成為了眾矢之的,其實縱觀王興的創業史,無愧被媒體稱為中國最倒黴的「創業者」。從2004年至2010年,王興連續創業,九戰九敗。後來,王興進軍團購市場,卻有陷入了中國網際網路史上,堪稱最慘烈、最燒錢的千團苦戰。連王興自己都承認,美團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

1、24歲創業,屢被後浪拍翻

1979年,王興出生於福建龍巖,和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的老家僅一山之隔。

龍巖的數位化和網際網路普及較早,王興很早就開始接觸網絡。由於父親早年投資水泥廠,成功逆襲成為當地數一數二的富豪,王興也成為了一名富二代。

和一般嬌生慣養的富二代不同,王興求知慾和獨立思考能力很強,極具韌性,更難得的是,他還繼承了父親對商業的敏銳嗅覺。

1997年,王興順利保送清華大學,大學期間,王興曾加入了科技創業者協會。在美國德拉瓦大學讀研期間,王興見識了美國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當即果斷輟學,回國創業。

初生牛犢不怕虎,24歲的王興拉來了清華的舍友和中學同學,組建創業團隊,幾個理工男一年內嘗試了十多個項目,多多友、遊子圖、智能手環等,全部以失敗告終。

2005年,Facebook火遍全球,王興敏銳地感知到了社交網絡風口,迅速上線校內網,從清華和北京高校開始推廣,上線3個月,用戶就突破100萬。

好景不長,隨著五花八門的校園社交網絡紛紛湧現,缺乏社會經歷的王興團隊錯失融資機會,王興只得將校內網賣給陳一舟,2011年,校內網上市,首日市值破70億。

很快,王興又敏銳地瞄準了Twitter(俗稱推特),創建飯否網,開始第二次創業。飯否網是公認的微博鼻祖,用戶迅速超過百萬,正是飛速發展時卻突然遭遇關停通知。等到飯否網重振旗鼓,新浪微博已經壟斷市場,一家獨大。

沒過多久,王興推出海內網,主打白領社交,誰知又遭遇勁敵開心網的狙擊,被對手的偷菜小遊戲打得節節潰敗,王興的社交夢只得不告而終。

2、屢敗屢戰的連續創業者

2009年,歷史再次重演,王興根據Groupon創建美團,結果團購網站成廝殺最慘烈的大紅海。

包括窩窩網、拉手網、24券在內的5000家團購網站一夜湧現,2011年時,行業玩家已經多達5600家。

美團在行業中並不佔優勢,當時拉手網已經完成了3輪1.6億美元的融資,大眾點評的C輪融資也有1億美元,與此同時,美團才剛完成1299萬美元的A輪融資。

令人沒料到的是,在千團大戰中勝出的會是不起眼的美團。回顧美團發展歷程,不難發現,王興是有制勝法寶的。

首先,通過減少商家廣告、讓利消費者的方式為美團贏來市場;其次,通過優化移動端後臺的方式提高運營效率;最後,當其他團購網站瘋狂燒錢、發起廣告大戰時,王興手握資金不動,一面發放期權穩定人心,一面打磨銷售地推團隊。最後趁著各大團購融資上市遇阻之際,攻城掠地,搶佔市場,一躍坐上團購領域第一交椅。

3、外賣行業成美團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即便如此,依舊有很多人不太看好美團,主要是由於美團太「燒錢」,且外賣行業的競爭對手比較強大,再加上美團涉及的業務比較廣,處於持續的虧損狀態也是一大重要原因。

王興起初對外的態度是「不想上市」,但美團卻先後獲得了40億美元的融資,直到2018年上市之前,美團在招股書中依舊錶示,從成立之初就在虧損,未來可能還會產生更大的虧損,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僅在2018年,美團年虧損就達到了1100多億元,在上市之初,美團點評的股價也在不斷的下滑,並險遭腰斬。

2019年,美團終於實現了「扭虧為盈」,在2019年第二季度開始實現整體盈利,接下來就是淨利潤的不斷增長。

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美團日活用戶數已達到6985.86萬,即將突破7000萬大關。而同期餓了麼日活用戶數為1097.03萬,在目前四大生活服務類APP中處於第三位,低於大眾點評的1317萬,高於口碑。

網際網路大數據平臺Trustdata在2019年8月公開的外賣行業報告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美團在全國外賣市場中佔據65.1%的份額,餓了麼與餓了麼星選共佔32.8%。美團在市場佔有率上已經與身後對手拉開一定距離。

據美團的財報顯示,美團的業務主要是:外賣、到店、酒店、新業務。2019年第三季度,美團主體業務營收創下單季新高。其中,餐飲外賣業務交易金額同比增長40.0%至1119億元,訂單量也同比增加38.1%達25億筆,再次實現季度盈利。

相關焦點

  • 從平臺經濟模式看,美團的佣金問題為何難解?
    美團最近有點煩。全國多地餐飲業都在致函美團,呼籲降佣金留活路。從重慶市餐飲商會旗下 1987 家企業聯合發布《關於餐飲外賣平臺全面降佣金的建議函》到河北省飯烹協發布《致電商平臺的公開信》再到雲南省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加入,此後是山東省多個餐飲協會聯名向外賣APP呼籲降佣金......再到廣東接棒......它們的訴求簡單一致:都希望美團外賣降低佣金費率。
  • 美團外賣的老闆是誰 市場份額達到60%
    在點外賣的時候很多人喜歡用美團,那麼你知道美團的老闆是誰嗎?現在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有多少呢?從訂單量、市場份額來看美團的增速都比較的高。     2018年上半年美團外賣以59%的市場交易額領跑行業,外賣日活躍用戶數量優勢明顯,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此外,美團還發布無人配送開放平臺,將自動駕駛技術落地應用到外賣配送場景,以此來提升配送效率、降低成本。
  • 佣金都花在配送上,但騎手也不賺錢:美團的錢去哪兒了?-虎嗅網
    這篇文章,我們嘗試解讀以下幾個問題:1、美團外賣真的提高佣金了嗎?2、漲佣金真的能解決美團的困局嗎?3、美團外賣抽的錢都花到哪裡去了?4、能不能通過降本增效降低配送成本?5、同樣是平臺,美團為什麼不能像阿里巴巴那樣賺錢?
  • 美團外賣佣金上漲引爭議 商家悄然從「老闆」成為「打工者」
    而生意依賴於外賣平臺的用戶,如果沒有補貼,那麼其最終的收入就是在10-30%左右的利潤,這對於需要支付場地租金的餐館運營人來說,或許還不如外出打工掙得多。不可否認的是,以衛生、味道方面都不合格的小作坊,被市場淘汰也正常。但就正常租賃場地的中小商家,如果提升佣金,收入確實會下降很多,這是美團外賣不得不重視的一個現象。
  • 美團外賣83%佣金都花在配送上,但騎手也不賺錢,錢去哪裡了?
    外賣平臺也一樣,需要品牌商家入駐,來吸引C端用戶。有時為了獨家,甚至會以漲佣金來要挾商家。 從這張表中可以看出,餐飲協會主要控訴的對象是美團外賣,為什麼餓了麼沒有被推到風口浪尖上呢? 這與雙方的市場份額有關。
  • 美團點評一季度經營虧損增至17億:外賣佣金收入降逾13%
    財報還顯示,美團的經營現金流從2019年第四季度的31億元,轉為2020年第一季度的-50億元。美團在去年剛剛實現盈利,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美團再度陷入虧損,但資本市場對此沒有過於在意:在發布一季度財報的當天,美團點評漲幅達6.16%,目前的市值約7330億港元,仍處歷史高位附近。
  • 用戶控訴美團外賣大數據殺熟,王興就這樣讓大家吃得更好?
    疑問二:既然美團外賣否認大數據殺熟,為何「漂移神父」2天後繼續在同一家店用兩個帳號分別點餐,仍遇到配送費不一致的情況?退一步講,就算真的與軟體存在定位緩存有關,用戶在2天前就已反映這一問題,為何美團外賣不及時跟進解決?真的以為發個10元紅包就能輕易堵住用戶的嘴?我相信,這不是能力問題,解決這種小的產品bug並不難,而是態度問題,任由其存在有利可圖。
  • 馬雲的阿里巴巴那麼牛,餓了麼為何被美團幹趴了,騎手們這麼說?
    但背靠阿里巴巴、螞蟻集團的餓了麼,卻沒有成為行業第一的龍頭,反而被同行美團幹趴下了(市場份額僅僅美團的一半左右)?餓了麼為何被美團幹趴?在三公裡生活圈的生活服務電商領域,行業王者不是電商老大阿里旗下的餓了麼,而是創業僅十年美團點評。讀者們不僅僅在街頭每天雙方在路上跑的外賣小哥上能感知,也更能從各自財報或是第三方數據報告得到驗證。如果根據前瞻引用的Trustdata統計數據顯示,2018-2019年,主流外賣品牌為美團和餓了麼,美團市場份額大於餓了麼與餓了麼星選的總和。
  • PE接近400倍,萬億市值的美團是不是「泡沫」?
    2016年及以前,美團和餓了麼的競爭一直聚焦在流量爭奪上,餓了麼甚至一度領先於美團外賣。但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美團外賣成為最終優勝那一方,月活用戶數始終高於餓了麼。代價是提前遇到了用戶市場存量的天花板。
  • 人氣西餐廳綠茵閣 入駐美團外賣
    近日,中國著名的本土西餐連鎖企業綠茵閣和國內最大在線訂餐平臺美團外賣開展合作,聯手為消費者提供送餐服務。珠三角的美團外賣用戶只要在指定的送餐範圍內,登錄美團外賣APP下單,即可享受到「美團專送」的快捷、貼心服務。
  • 百度智能雲活躍客戶數同比增長65% 市場份額降至7.1%
    原標題:百度智能雲活躍客戶數同比增長65%,市場份額降至7.1%   在「ABCSUMMIT2020
  • 疫情過後 逼獨的美團第一個被喊打
    4月11日,律師方勇通過網絡社群分享了自己《關於美團違反《反壟斷法》事宜的簡要法律分析》一文,明確指出「美團具有市場支配地位(壟斷地位」——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監測權威機構&數據平臺DCCI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發布《網絡外賣服務市場發展研究報告》顯示,超八成用戶通過網絡外賣平臺使用網絡外賣服務。
  • 餓了么正式上線「百億補貼」:阿里焦慮,美團危險?
    從目前的市場競爭格局上來看,美團外賣業務依舊佔據領先地位。據DCCI發布的《網絡外賣服務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19Q4)》顯示,67.1%用戶最常通過美團外賣使用網絡外賣服務,32.2%用戶最常在餓了麼使用網絡外賣服務。
  • 眾生討伐之下的美團,該不該降低佣金比例?
    近日,河北、廣東、重慶、四川等餐飲協會已經相繼發聲,呼籲外賣平臺美團和餓了麼降低商家外賣佣金比例幫助餐飲業度過難關,關於兩大外賣平臺是否會給商家降低外賣佣金,外賣平臺接下來的動作也深受國內消費者和餐飲業的關注!以往選擇沉默不語的美團這次打破常規選擇了發聲:2019年美團外賣八成以上佣金在10%-20%,真實的數字還遠低於各種傳言。
  • 美團外賣回應高額抽傭:每單利潤不到2毛錢
    對於抽傭比例高達26%的說法,美團表示,去年八成以上的商戶佣金在10%-20%,真實數字遠遠低於各種傳言和想像。美團外賣為何此時急於「自證清白」?資料圖 中國商網 付顥琬/攝4月10日,一封「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刷屏了各大社交網站。
  • 商戶佣金高、被要求「獨家經營」 廣東省餐飲協會呼籲美團外賣調整...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4月10日下午,廣東省餐飲(烹飪)協(商)會通過微信公眾號致函美團外賣,敦促美團外賣取消獨家經營限制,切實降低外賣佣金。廣東省餐飲協會稱,美團外賣目前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60%~90%,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但美團外賣涉嫌實施壟斷定價,各類收費層出不窮。例如,美團外賣持續大幅提升扣點比例,新開餐飲商戶的佣金最高達26%,已大大超過了廣大餐飲商家忍受的臨界點,且上述不公平交易規則在疫情期間未有實質改變,引起了餐飲企業不滿情緒。
  • 美團大眾點評提高佣金 杭州量販KTV紛紛下線團購
    一問才知到,原來這家店已經從團購平臺——美團、大眾點評下線了。   事實上,從美團、大眾點評下線或要求下線的杭州量販KTV遠不止這一家門店。根據杭州文化娛樂業協會提供的數據是,這個比例高達80%左右。   杭州量販KTV為何要紛紛從美團、大眾點評下線?
  • 美團「滿血復活」,繼續「燒錢」賭明天
    每個用戶平均每年交易筆數為26.8,外賣日均交易筆數同比增長30%至3490萬,外賣業務交易金額同比增長36%至1522億元。目前,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仍是餓了麼的兩倍以上。即便餓了麼在10月首次宣布月活用戶超美團外賣APP,實際上該數據並未統計美團主站、大眾點評、微信小程序等入口的流量。據Trustdata調研,餓了麼與美團的用戶數之差,已從800萬擴大到1260萬。
  • 美團財報背後:是「吃飯」還是「金融」?
    拋開餐飲,美團的其他業務發展其實也都還不錯,與年初相比,國內的旅遊、酒店行業已稍有回暖跡象,「報復性消費」增加了到店客戶的數量,收入同比增加到了65億元。美團會成為下一個滴滴嗎?如果大家還記得前幾年滴滴打車和Uber、快的為了搶佔市場份額而做出的種種「撒錢」舉動,對美團外賣現在「營收與支出節節攀升」的現象應該不會感到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