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點評一季度經營虧損增至17億:外賣佣金收入降逾13%

2020-12-14 澎湃新聞

美團一季度重回虧損,但股價卻收穫大漲。

5月25日收盤後,美團點評(03690.HK)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在一季度,美團點評度營業收入為168億元,同比減少12.6%,經營虧損從去年同期的13億元擴大至17億元,經調整虧損淨額為2.16億元。

財報還顯示,美團的經營現金流從2019年第四季度的31億元,轉為2020年第一季度的-50億元。

美團在去年剛剛實現盈利,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美團再度陷入虧損,但資本市場對此沒有過於在意:在發布一季度財報的當天,美團點評漲幅達6.16%,目前的市值約7330億港元,仍處歷史高位附近。

可見的是,疫情推動了多個行業的線上化,更加速了本地生活服務商戶的數位化進程,這為美團點評這類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增量空間。

美團上市以來股價走勢

餐飲外賣業務:佣金收入同比降13.7%

受疫情影響,美團兩大業務支柱之一的餐飲外賣業務,收入和訂單量均有雙位數的同比下滑。

財報顯示,美團餐飲外賣業務一季度收入為95億元,同比減少11.4%,日均訂單量同比下跌18.2%至1510萬筆,交易金額同比減少5.4%至715億元。一季度餐飲外賣業務錄得經營虧損7090萬元,而去年四季度有4.83億的經營溢利。

美團介紹,外賣餐飲業務在一季度的供給端及需求端均面臨嚴峻挑戰,尤其從1月20日至2月20日,地方政府採取嚴格控制措施,導致餐飲外賣業務訂單了急劇下跌。2月20日之後,商家逐步恢復營業,消費者需求回升。

但疫情帶來的線上化趨勢,讓更多的餐飲企業重視起外賣渠道。

美團在財報中表示,疫情進一步加速了用戶消費行為的培養,有助於美團培養目標潛在消費者,此外,受疫情影響,許多高質量的品牌餐廳,從專注於到店餐飲開始轉變為試水外賣服務,僅一季度就有超過五成「必吃榜」餐廳上線外賣,行業線上化趨勢明顯提升。中小型獨立餐飲商家也加強了對外賣服務的重視。

今年一季度,美團一度陷入與餐飲商家的「佣金」紛爭中:堂食受限,嚴重依賴外賣的餐飲商家,渴望美團減少平臺佣金扣點。

財報顯示,美團一季度外賣餐飲的佣金收入為86億元,同比減少了13.7%,要大於餐飲網外賣收入的降幅。美團稱,佣金收入下降主要由於用戶購買頻率下降、訂單量減少,以及臨時佣金返還、豁免政策以及訂單組合的變化,這兩者均導致變現率下降。

到店與酒旅:恢復明顯落後於餐飲外賣

美團過去主要的利潤來源:到店、酒店與旅遊業務面臨的挑戰更大。

其中,到店業務主要指的是,餐飲團購的到餐業務以及包括婚慶、親子服務等低頻和高價值服務在內的其他到店綜合業務。商戶還會購買美團的營銷服務,吸引消費者前往。美團於到店業務獲得佣金收入以及在線營銷收入。

但一季度的疫情,到店消費受到限制,人們出門購物吃飯意願有限的情況下,店家購買廣告服務的需求也在下滑。至於旅遊業務,整個行業在一季度都元氣大傷。

財報顯示,美團到店、酒店和旅遊業務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31.1%至人民幣31億元,經營利潤同比下降57.3%,環比下降70.8%,至6.8億元。

美團指出,與餐飲外賣業務相比,到店業務面對更嚴峻的挑戰,恢復明顯落後於餐飲外賣業務,供需兩側於2020年第一季度保持低位。到店商家在線營銷的需求也受到了疫情的嚴重影響,對部分在線營銷產品的銷售產生了壓力。

對此,美團稱,美團希望從減免商戶佣金、延長年費有效期等方面切實幫助本地生活服務商戶減負,同時也積極與地方政府展開合作,以餐飲業等本地生活服務為切入口,著手助推經濟復甦。美團與地方政府聯合的「安心消費節」截至5月中旬,已在全國50餘座城市落地。酒旅業務方面,美團與合作酒店推出了「安心住項目」,以支持行業疫後復甦。

疫情將影響全年,消費信心恢復仍需時間

在一季報中,美團預估了疫情對全年的影響,稱預計包括持續的疫情預防措施、消費者對線下消費活動信心不足,以及商家關閉的風險應訴,將繼續對業務表現產生潛在影響。

美團方面表示,鑑於用戶消費信心的完全恢復仍需時間,尤其是非剛需的本地生活服務商戶仍面臨復甦壓力。

不過,美團CFO陳少暉表示,疫情對於推動行業線上化的長期趨勢是正向積極的,這進一步增強了公司面向未來投入的信心。同時,美團也將持續關注平臺商戶和行業所面臨的困難,「如何更好地幫助商戶恢復經營將是我們今年的重點」。

美團CEO王興表示:「疫情也讓線上服務、在線運營被消費者和商戶更廣泛地接受和使用,我們長期關注和探索的領域在此期間也迸發出了新活力,相信這些將大大加快供給側數位化的進程,帶來新的增長動力。未來,我們將聚焦生活服務業新基建,全面助力商戶數位化升級。」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美團點評獲機構大幅上調目標價 港股通2天掃貨逾13億 為何如此看好?
    美團點評獲機構大幅上調目標價,港股通2天掃貨逾13億,為何如此看好? 昨日美團點評股價創新高后,今日股價出現回調。不過,摩根大通、瑞銀最新報告大幅調高美團點評目標價,表示對其未來發展的看好。摩根大通上調美團點評目標價至165港元,稱其長遠盈利潛力改善。瑞銀上調美團點評目標價至160港元,評級為買入。
  • 美團高高在上?市值超1200億美金,但一季度卻重回虧損
    在連續盈利了三個季度後,美團又一次回到了虧損狀態,財報顯示,美團一季度經營虧損 17.16 億元,經調整虧損 2.16 億元。美團給出的解釋是「受疫情影響巨大」。上海財經大學電商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教授對市界表示:「美團業務的虧損,主要是疫情影響。
  • 美團2019年財報解讀:營收已近千億 佣金收入大增39%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3月30日,美團點評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財報,2019年營收已近千億元,全年實現營收975.29億元,同比增長49.5%,毛利323.2億元,同比增長114.0%,經調整淨利46.57億元,佔收入比重為
  • 雙面美團:收入是餓了麼2倍,虧損超800億
    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美團收入為191億元,去年同期為97億元,幾乎翻番。其中,8成的收入是由「餐飲外賣與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兩大業務貢獻的;同時,其「新業務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長近5倍。不過,公司該季度期內未經調整的虧損高達832.97億元,經調整的淨虧損為24.64億元,同比擴大157.92%,公司依然深陷虧損泥沼。
  • 一周食品行業動態:美團高佣金再惹爭議 多家食品企業一季度預虧
    騎手成本佔收入八成,抽成過高激化商家矛盾,美團商業模式真的健康嗎?4月10日,廣東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了《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指出美團外賣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60-90%,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並涉嫌實施壟斷定價。
  • 連年虧損 你為什麼還要買入美團點評
    美團點評自成立以來,一直以便捷的服務和實惠的價格深受用戶喜愛。然而,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由於持續燒錢、估值虛高、大規模裁員等問題,美團點評頻頻遭到市場和投資者質疑。下面,我們圍繞大家關心的外賣大戰、經營虧損、收購摩拜等熱點話題一一解讀。美團外賣PK餓了麼,誰主沉浮?
  • 餓了麼美團抽成上漲,許多商家退出外賣平臺?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外賣平臺正悄悄上漲抽成, 其中餓了麼平均佣金接近26%,美團最高也上調至22%。對此,北京商報記者在核實過程中獲悉,餓了麼的確上漲了部分城市外賣商家的抽成,但是並未高至26%。不過,對上述消息核實過程中,北京商報記者從一位不願具名的外賣平臺知情人士處了解到,餓了麼的確對外賣商家調高了抽成,部分城市商家的抽成均增至18%以上,但是並沒有高至26%,同時配送費用和外賣佣金之間有一定的協調,比如對商家上調了佣金,則會降低配送費用。
  • 美團為何被喊降佣金?外賣日活用戶6985萬,獨佔65%市場份額
    美團最近似乎遭到餐飲界圍攻,商戶老闆表示:自己在給王興打工!多數商戶選擇美團的初衷是8%的佣金,而隨著外賣市場不斷擴大,美團的抽傭也是水漲船高,根據美團官網數據,目前美團外賣的佣金費率普遍在18%-25%之間。其實,早在2018年美團上漲佣金時,就引起了極大反響。
  • 美團的佣金高嗎?店家和外賣小哥有話要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佣金話題把美團外賣推上了風口浪尖。4月13日,美團外賣正式就此事作出回應。美團回應:切實幫扶餐飲商戶針對佣金話題,美團外賣13日予以回應表示,今年公司的首要任務是通過平臺切實幫扶300萬餐飲商戶通過外賣生存下來,並活得更好。
  • 讀懂美團三季度財報,看看美團這次能打幾分
    三季度,阿里用支付寶全力為餓了麼導流,阿里本地生活(餓了麼+口碑)收入同比增速達29.3%。美團外賣的收入增速,能否超過餓了麼將是一個重要信號。二是美團會不會再次陷入虧損。今年一季度,因為疫情,美團在連續盈利三個季度後再次虧損,三季度,美團加入社區團購大戰,新業務的擴張或將拖累美團利潤。三是社區團購能否為美團帶來增量。
  • 美麗說創始人徐易容怒斥大眾點評黑幕,喊話王興;知乎回應平臺存在...
    (中國新聞網)國內新聞7.美團外賣回應佣金爭議:今年首要任務是幫商戶活下來近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聯合廣東各地餐飲行業協會,向美團外賣發出交涉函,其中提到,美團外賣在疫情期間堅持排他條款,而其收取的佣金已超過餐飲企業承受極限,呼籲美團給予廣東餐飲業實質性幫扶。
  • 美團外賣回應高額抽傭:每單利潤不到2毛錢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賀陽)4月13日,針對近期社會各界熱議的高額佣金話題,美團外賣官方首次進行了回應。美團表示,從誕生以來,企業已持續虧損了五年,即便在盈虧剛剛達到平衡的2019年,第四季度外賣平均每單的利潤也不到2毛錢。
  • 美團外賣佣金上漲引爭議 商家悄然從「老闆」成為「打工者」
    近日,美團外賣對商家下達了一條「新命令」:平臺對商戶收取的佣金,從原來的18%上調到了22%,增加了4%的佣金收取。簡單來說,商家在美團平臺上每掙100元,美團就要從中抽取22元。高佣金比例讓商家很大一部分利潤都要貢獻給外賣平臺,這自然就引起了很多商家的不滿,甚至有些商家最終選擇逃離美團外賣。那麼,明明知道提升佣金會引起商家不滿,美團外賣為什麼還會要增加佣金比例呢?
  • 20萬億生活服務市場集大成者:500億美元估值只是美團的起步價?
    這意味著,過去一年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在美團平臺上有交易和消費行為。2017年,美團點評平臺上完成的交易筆數超過58億。消費習慣的變遷必然帶動商家經營模式的轉換。從2015年到2017年,美團點評服務商家數由2百萬增加至4.4百萬,到2018年4月,進一步增加到4.7百萬家。
  • 眾生討伐之下的美團,該不該降低佣金比例?
    近日,河北、廣東、重慶、四川等餐飲協會已經相繼發聲,呼籲外賣平臺美團和餓了麼降低商家外賣佣金比例幫助餐飲業度過難關,關於兩大外賣平臺是否會給商家降低外賣佣金,外賣平臺接下來的動作也深受國內消費者和餐飲業的關注!以往選擇沉默不語的美團這次打破常規選擇了發聲:2019年美團外賣八成以上佣金在10%-20%,真實的數字還遠低於各種傳言。
  • 美團外賣83%佣金都花在配送上,但騎手也不賺錢,錢去哪裡了?
    2、漲佣金真的能解決美團的困局嗎? 3、美團外賣抽的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4、能不能通過降本增效降低配送成本?Trustdata發布的《2019年Q3中國外賣行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美團外賣交易額佔比達65.8%,遠超餓了麼。行業老大,自然更硬氣。美團外賣推出獨家合作制,商家只上美團外賣,佣金抽得低,美團外賣和餓了麼都上,佣金高。佣金方面,美團外賣比餓了麼高出3-5個點。餓了麼沒有獨家要求,也是因為老二的原因,沒有這實力。
  • 美團點評與餓了麼:本地生活服務到店還是到家?
    美團點評、餓了麼深度分析縱觀O2O行業的發展,在到家和到店模式中,美團點評和餓了麼分別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主要場景為餐飲外賣、家政服務。在到家模式中,餐飲外賣類和家政服務類嚴格意義上屬於兩個維度,餐飲外賣類提供的是實物商品。儘管兩種模式的場景側重不同,但是數據顯示,在本地生活的各個細分領域中,餐飲發展最為成熟,市場份額逐漸增大。這意味著在美團點評旗下的美團外賣與餓了麼外賣的競爭獎更加激烈。
  • 年年虧損的美團首年盈利,不料阿里又出「組合拳」
    年年虧損的美團在2019年終於開始盈利了,從2018年虧損85億到19年盈利22億元,美團在外賣、酒店旅遊和創新業務三大板塊中全面發力,都實現了盈利,對於盈利的原因,一是由於美團向低級城市的擴張;二是由於對平臺在線營銷業務的升級;三是配送效率的改善。這三個方面促使了交易量和訂單量的節節高漲。
  • 美團「殺熟」背後:外賣抽成撐起利潤半壁江山
    實話說,蜜姐前段時間也充了美團外賣的會員,用了幾天發現不對勁,就放棄轉投另一家。彼時我沒有想到要曝光什麼,習慣性地"忍氣吞聲"了。今天和小夥伴說起,還被他大罵一頓,批評我不夠正義,慚愧……02質疑的另一邊,美團長期靠外賣的分傭盈利,已經是沒有爭議了,數據說明一切。
  • 商戶佣金高、被要求「獨家經營」 廣東省餐飲協會呼籲美團外賣調整...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4月10日下午,廣東省餐飲(烹飪)協(商)會通過微信公眾號致函美團外賣,敦促美團外賣取消獨家經營限制,切實降低外賣佣金。廣東省餐飲協會稱,美團外賣目前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60%~90%,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但美團外賣涉嫌實施壟斷定價,各類收費層出不窮。例如,美團外賣持續大幅提升扣點比例,新開餐飲商戶的佣金最高達26%,已大大超過了廣大餐飲商家忍受的臨界點,且上述不公平交易規則在疫情期間未有實質改變,引起了餐飲企業不滿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