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4日訊「知識分享或讀書節目,都不能代替閱讀和學習」,4日,豆瓣高分綜藝《一本好書》「匠心時代品質閱讀」高峰論壇上,知名學者吳伯凡作為嘉賓亮相現場。面對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專訪,吳伯凡表示,知識分享能夠成為一味藥引子,引領人們進入閱讀和學習。
要連辦20年的羅振宇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如期而至。就坐觀眾席第一排的吳伯凡,回憶當天的場景感嘆,寒風中的上海,12000人走進演講現場,「我坐的那片前排區域,票價4580元,而且根本買不到。」與前一年相比,今年觀看演講的觀眾又增長了4000人。吳伯凡看來,「今年有新觀眾進來,但橫空出世的新鮮漸漸會變成常態化的東西。學習知識不是簡單地熱血沸騰5分鐘,它要付出很多努力。」
知名學者吳伯凡亮相《一本好書》高峰論壇
吳伯凡曾亮相《一本好書》,帶領觀眾品讀了《霍亂時期的愛情》等多部經典著作。他認為,「閱讀是一種技能,不是認字就一定會閱讀,閱讀需要高人指點、貴人相助。」並且,真正的閱讀是「剛性」的,「要讀那些讀了以後讓你覺得自己有點笨,讀下去要燒腦的書」。
作為最早入駐「得到」的知識分享者,吳伯凡直言知識分享不能代替閱讀,但知識分享更不是「販賣焦慮」。「焦慮實際就是無所適從,感覺到危險的存在,但找不到方法,非常恐懼。有的人體會不到閱讀的樂趣,或對看似高不可攀的知識存有恐懼,知識分享能夠成為一個藥引子,給你一個開端,讓你對書本和學習有親切感,幫助你成為一個求知的人。」
吳伯凡在「得到」的課程,從第一季的6萬人訂閱,到第二季增長至11萬人訂閱。正在籌備的第三季,吳伯凡希望迎來20萬人訂閱。「做一輩子老師能有多少學生?只有在這個時代,幾十萬人認真聽你講課做筆記,除了給我成就感,更對我形成反向的刺激。」吳伯凡坦言,「剛開始可能把開課當作一門簡單的生意,但時間久了就會有責任,希望能提高整個社會的知識品質,把求知當成一種態度,而不是簡單的趕時髦。任何被某種時尚裹挾的商業模式,都不會長久。」
【來源:長江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