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既讀好書又讀「無字之書」

2020-12-20 黨史頻道

原標題:毛澤東:既讀好書又讀「無字之書」

毛澤東一生酷愛讀書,其讀書治學也經歷了漫長歲月的不斷發展,最終形成了一條獨特的治學之道。

求學要明方向

俗語曰:「有志者事竟成。」凡心懷大志且做事認真的人,往往能夠達成目的。讀書也是一樣,讀書求學不能「漫無目的」,要明白自己「為什麼讀書」,「如何讀書」,並踏實肯學才能求得真理。毛澤東年輕時就有著為國為民的博大情懷。在東山高小學堂讀書時,毛澤東就十分關心國家大事,尤其注意讀報,在讀了梁啓超的《新民叢報》之後很受啟發與鼓舞,在報上寫了很多自己的見解與批註,多是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與對當時時政的一些觀點。這些觀點反映了青年毛澤東當時受梁啓超等人的影響,認為只有改變封建專制,國家才能富強。在第一師範讀書期間,毛澤東主張青年人應該多關心國家大事,主張學習的目的應該與國家前途命運結合起來。他說:「現在時局危急,求知的需要迫切。」他學習的目的與當時社會上一些青年學生謀求個人地位名利的目的是不同的,是為救國救民「儲備知識」。毛澤東認為,只有為救國而立志求真理才是「真志」。「求學救國」是青年毛澤東求學時代的主題,在他整個求學道路上起著重要的支配作用,規定著其求學的方方面面,「明志求學」使其受益一生。

不動筆墨不讀書

青年時期,毛澤東就養成了讀書必做筆記的好習慣。在青年求學時期,毛澤東閱讀了大量經典之作,光讀書筆記就裝滿了好幾籃,尤其是《倫理學原理》一書,這是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讀的一本書,全書共12萬字,光批註就約達12000字。其中標註十分精細,包括很多自己的見解與點評。毛澤東的讀書筆記一般分為三類,一類是課堂隨記,一類是文章摘錄,還有就是課後自學的筆記。讀書筆記做得尤為精細,包括了自己的見解,例如「此語不詳」「此說終覺不完滿」「此節不當」等。有的批註長達800字,還有一些標記著「一讀」「二讀」的字樣,這都充分表明毛澤東讀書治學的嚴謹態度。他博覽群書、深思鑽研,從而能兼容並蓄、採眾家之長,這對其以後思想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毛澤東從青年時期養成的讀書做筆記的好習慣一直堅持了幾十年,在現存的其閱讀的大量書籍中,我們還能看到毛澤東讀書時留下的斑斑筆跡。

讀好書,善思考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毛澤東一生酷愛讀書,他提倡多讀書、讀好書,但是不提倡讀「死書」,認為看書、學知識不要唯書、唯上,要注重自己的獨立思考,切忌「人云亦云」。毛澤東曾說:「古人的話,老師的話和一些名流學者的話,不一定都對。所以我們看書、讀報、聽講演,都要開動腦筋多想一想。」在第一師範讀書期間,毛澤東總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對的就接受,不對的就批判吸收。他對自己閱讀的書籍常常愛作一些批註,把一些覺得好的與不好的觀點都做自己的見解。有同學問他,為什麼對同一個人的文章有的讚賞,而有的卻批判呢?他說,一個人講話不一定全對,也不一定全不對,我們不能一味迷信也不能全盤否定。讀書求學期間,毛澤東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後來又接受了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的洗禮,他的思想認識也逐漸走向成熟。毛澤東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認為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指導並解救中國。

讀「無字之書」,重調查研究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是自古以來學者們所嚮往的遊歷生活,青年毛澤東亦是如此。毛澤東是一個對中國社會現實了解得較為透徹的人,這源於他在青年時期就養成的讀書思考與社會現實相結合的思維方式。早年在第一師範讀書期間,毛澤東不僅刻苦鑽研書本知識,而且經常親自深入廣大農村和工廠進行調查研究,與工人、農民「打成一片」。他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吾人如果要在現今的世界稍為盡一點力,當然脫不開『中國』這個地盤,關於這個地盤內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實地的調查及研究。」能夠看得出來,當時的毛澤東認為要改造中國,必須要先了解中國,就不可不讀「無字之書」。但是受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想要遍訪華夏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毛澤東就聯合其朋友利用課餘時間一起去附近的省城作短期的調查。毛澤東通過自己的實地考察寫下了很多筆記,並把這些筆記整理成通訊,登載在湖南《通俗日報》上,讓更多關心中國實際想要改變舊社會現狀的人真實了解到中國廣大底層人民生活的艱辛與苦難。他還遍訪當地的工廠。第一師範附近有造幣廠、電燈公司等工廠,這裡聚集著很多小販、工人等其他社會勞動者。毛澤東利用課餘時間深入其中,與他們交談,調查工人的思想與生活狀況,並辦起工人夜校,教工人們讀書寫字,傳授思想,喚起工人的思想覺悟,組織工人起來進行反抗壓迫的鬥爭。早期的調查活動對青年毛澤東成長為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重調查研究讀「無字之書」這樣的治學之道為他以後領導中國革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紅色氧吧·媒體課堂⑰】顧杭娟:既讀有字之書,也讀無字之書
    大家好,我是區委黨校顧杭娟,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既讀有字之書,也讀無字之書」。「既讀有字之書,也讀無字之書」,出自習近平總書記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短短十二個字,飽含了人民領袖對廣大留學青年的殷切希望、殷切期望、殷切厚望,勉勵他們要成為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見地與行動相結合的綜合型人才。
  • 習近平金句解讀:既讀有字之書,也讀無字之書
    作者:周新民   以韋編三絕、懸梁刺股的毅力,以鑿壁借光、囊螢映雪的勁頭,努力擴大知識半徑,既讀有字之書,也讀無字之書,砥礪道德品質,掌握真才實學,練就過硬本領。  ——外文出版社《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創新正當其時,圓夢適得其勢》   【金句背景】  「既讀有字之書,也讀無字之書」,出自2013年
  • 好讀書 讀好書 書讀好
    胡長清、馬向東、胡建學走向深淵,有其自身原因,但《肉蒲團》、《賭術精選》、《麻衣相法》等等壞書所起的消極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好讀書,還要讀好書。讀一本好書,就像遇到一位良師。讀到一本壞書,就像碰到一窩病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知識爆炸的衝擊波,人們在五光十色的圖書市場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要想科學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圖書,首先就要分辨什麼圖書讓人開卷有益,什麼圖書讓人開卷有害。
  • 讀好「有字之書」與「無字之書」
    讀好「有字之書」與「無字之書」——高質量馬克思主義專業研究生培養的基礎和前提徐俊忠(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和馬克思主義人才培養
  • 翟小寧:既讀有字書又讀無字書引導學生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這是我們在這個會場定期進行的朗誦,書香少年以成為人大附中國學讀精班,是由語文組的老師成立的,由修習國學的人來指導,至今已經堅持一年,一字一句讀完論語現在正在讀其他的書,這是讀經班在讀書,這個教師也是書法教室。我們不僅讀精班讀論語,全校也都讀論語,這是初中生讀完論語之後的場景。人大附中在孔子誕辰日成立了君子日,倡導理想人格弘揚新時代的君子風格。
  • 怎樣把書讀活——談談毛澤東的讀書方法
    毛澤東愛讀書,同時又提出「反對本本主義」,看起來矛盾,實則反映出他提倡的讀書理念,不是為讀而讀,而是向前人或別人的實踐經驗作調查研究。懷著調查研究之心來讀,就是要「本本」,不要「本本主義」。有了此心,翻開書頁,才會覺得是在與一種生動豐富而又未知的世界打交道,由此才會有所收穫。
  • 書海掣鯨毛澤東——讀《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有感
    再看看毛澤東早年所發出的「讀奇書、交奇友、創奇事,做奇男子」的心願,他是說到做到了。僅奇也哉?雄乎偉乎壯乎,神人也!  毛澤東是書海、人海、政海、民族抗爭之海的弄潮兒,波濤萬頃,千帆競發,兀立潮頭唱大風!他讀了古今中外多少書——讀了四書五經,讀了二十四史,讀了楚辭漢賦李白杜甫;還讀了西方啟蒙新學、馬列經典、哲學、歷史、自然科學;而且也讀了少為人知、稀奇古怪的各種閒書雜籍。
  • 毛澤東讀《共產黨宣言》的啟示
    所以,毛澤東同志一直把它放在身邊,放在案頭,在疾病纏身、生命垂危的最後歲月,他還時常翻閱,讀而不倦,讀而不厭。領導幹部讀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多讀重點,多讀經典。重點的書,經典的書,要讀一輩子,要一輩子下功夫讀。 第二,重點的書、經典的書要反反覆覆讀,要融會貫通。一本《共產黨宣言》傳到中國,毛澤東同志前後讀了57年。57年裡,毛澤東同志到底讀過多少遍呢!
  • 為什麼6歲前我要堅持給孩子看「無字書」?建議父母讀一讀
    在這些繪本中,我幾乎沒有給孩子斷過的一種,就是「無字書」!有些家長可能奇怪,閱讀不就是要讀的嗎?沒有字書不就相當於給孩子買了本畫冊,為什麼你還要堅持給孩子看?>書中每一頁都儘可能細緻的描繪出了一個場景,對於不識字、想像力豐富的孩子來說無字書的作用其實並不比有字書小。
  • 無字書的親子閱讀,這樣讀才更有趣
    在眾多類型的繪本當中,有一類書最為神奇,那就是無字書。沒有字的書意味著沒有那麼多的文字作為指導閱讀的腳本,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更好地與孩子進行無字書的閱讀呢?無字書的閱讀,最可貴的是,家長不再是閱讀的指引者,而是放下身段,和孩子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跟隨孩子的想像力,一起感悟圖畫的魅力。
  • 愛讀書 讀好書 善讀書
    實際上,近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率先垂範,不僅本身堪稱讀書典範,而且在許多場合提倡讀書和推薦好書,為推動全民閱讀注入強大動力。黨員領導幹部當有追隨之志、倡導之意、引領之範,自覺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帶動全民閱讀成為生活方式和習慣,進而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 毛澤東讀《二十四史》
    毛澤東所以對這部宏偉巨著始終充滿著濃厚的興趣,除了史書本身獨特的吸引力之外,還有書中記載的諸多內容吸引著他。《二十四史》是一部史書,又是一部百科全書。毛澤東除了把它當成史書來讀之外,還有其他很多的視角,因為視角不同,所以,興趣就不同,理解就不同,啟示就不同,收效就不同。所以,就越讀越愛讀,越讀興趣越濃。
  • 陳晉談毛澤東讀《拿破崙傳》
    原標題:毛澤東讀《拿破崙傳》 有一種誤解,以為毛澤東讀史,只讀中國的,對外國的,他不大了解。其實,毛澤東也喜歡讀世界史,英國作家威爾斯的《世界史綱》,就是他常置於床上,經常翻閱的一本書。他既讀世界通史,也讀國別史。
  • 作文大賽濱州賽區作品賞析:劉若宸《讀之樂,勞之趣》
    劉若宸 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實驗小學 六年級七班 指導老師 宋秋紅 讀之樂,勞之趣 人生之樂,樂在讀書;人生之趣,趣在勞動。你想,若能在夏日的午後捧一本書讀,該是多麼溫暖、多麼愜意啊!說到讀書,人們常常會想到冰心老人《憶讀書》的一句話——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我認為,這九個字恰好概括了一個人的讀書經歷。一開始,聽別人講讀書的好處,卻只是知道「讀書好」這三個字,卻並不知書中自有黃金屋;慢慢地,開始在良師益友的指引下讀書,尋一些好書來細細品讀,以書為馬,遊覽天下;最後,漸漸地愛上讀書,以書會友,沉迷於書海不能自拔。
  • 第一期 | 好書推薦——悅讀經典 品讀人生
    >靜下心去閱讀我們可以窺見一個眼睛之外的世界現實與理想相交錯美好同殘酷肩並肩我們又該如何抉擇到書中去吧悅讀經典 品讀人生 那裡有你要的答案本周起,鄂託克前旗圖書館正式推出《每周好書推薦》欄目,將定期向廣大群眾推薦圖書館館藏好書,廣大讀者也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推薦好書,以促共同交流、進步,歡迎各位讀者朋友積極留言、前來借閱。
  • 書越讀越薄,人生越讀越厚
    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心靈之書」。一、有字之書:閱讀是涵養的來源何為有字之書?文字有靈,每一本有字之書裡都蘊含著深意,它是一個人增加涵養的來源,書越讀越薄,知識就越讀越厚,人生的厚度便也在分毫之間慢慢積累起來。
  • 【圖集】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 一生重視調查研究
    這是毛澤東那代人最寶貴的貢獻。也正是這樣,這個黨才有資格繼續領導著改革開放及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只有中國共產黨這樣先進、堅強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才能夠帶領人民創造這樣史無前例的成就。【詳細】 國際交往:內外統籌 通盤觀察尋求解決之道 60年前,毛澤東從現實的角度,從正反兩方面分析了戰爭、封鎖、衝突、反制和西方聯盟的性質等問題。
  • 誰說無字書很「雞肋」?那只是你不知道如何去讀
    什麼是無字書? 無字書非常適合處於各種能力水平的萌芽期小讀者,因為無字書原本大多數都是為啟蒙階段的孩子設計的。無字書雖然沒有文字,看起來似乎有點「雞肋」,但其實對於早期詞彙和語言學習以及流利度培養非常有幫助。
  • 多和孩子一起讀無字之書 | 親子科學系列(4)
    我們這些起跑器要想穩固,靠的是我們不斷地讀無字之書,拜無言之師。撰文 | 吳進遠編輯 | 小賽最近讀了一個兒童教育公號某某媽頻道中的一篇文章,非常生動地記錄了作者被幾位海澱家長「碾壓」,「狂虐」的故事。
  • 毛魯之心,何以相通——毛澤東讀魯迅著作
    魯迅1936年10月逝世前,曾託馮雪峰將自己編校的瞿秋白文學譯文集《海上述林》上卷,轉送在陝北的毛澤東和周恩來。毛澤東同時收到的,還有魯迅開列書目讓人去選購的一批書,其中就有《吶喊》、《彷徨》這些作品。初到延安,毛澤東在一所中學圖書館發現有不少魯迅的書,不斷派人去借來閱讀。 從1937年10月發表《論魯迅》演講開始,毛澤東就頻繁在自己的著述中引用魯迅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