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字書的親子閱讀,這樣讀才更有趣

2020-12-16 大話小畫繪本館

在眾多類型的繪本當中,有一類書最為神奇,那就是無字書。

沒有字的書意味著沒有那麼多的文字作為指導閱讀的腳本,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更好地與孩子進行無字書的閱讀呢?

無字書的閱讀,最可貴的是,家長不再是閱讀的指引者,而是放下身段,和孩子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跟隨孩子的想像力,一起感悟圖畫的魅力。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本猶如「歷險大片」般精彩的無字書——《不可思議的旅程》

不可思議的旅程

01獲獎無數的書

《不可思議的旅程》是2013年末美國總統歐巴馬購書單中的一冊,這本書在2014年非常轟動。

同時,《不可思議的旅程》還是2014年度凱迪克大獎作品,《紐約時報》將這本作者的童書處女作評價為「大師之作」。

國內出版後,斬獲「2014年度最美童書」「2014年度中國最優秀的100本童書」等國內多項大獎,並成為2019年6月國家圖書館舉辦的「百年童書展」展品之一。

02小女孩和神奇畫筆的故事

本書主要講述的是小女孩意外得到了一支神奇的紅色畫筆,用這支筆畫出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變成真的。

故事一開始就很有代入感:沉悶的午後,熟悉的街道,忙碌的家人,孤單的孩子,一切都籠罩在暗淡的灰綠調子裡。

可是仔細看看——滑板車、風箏和皮球卻都是鮮豔奪目的紅色,還有躺在房間角落裡的一支筆也是紅色的。

在這紅與綠的碰撞中,似乎有些神奇的事要發生。小女孩用紅筆在臥室牆上畫了一扇門,當門打開時,她發現自己進入了另一個國度,一場不可思議的旅程就此開始……

1.這是一次想像的奇幻之旅

我們閱讀《不可思議的旅程》,不僅僅是在閱讀一個小女孩經歷的一次冒險故事,同時也是在創造屬於自己的奇幻故事。

因為這是一本無字圖畫書,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在閱讀時都有著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讀者可以透過畫面盡情地想像,可以從任何角度切入,來陪小女孩一起探險,甚至可以投身其中,講述屬於自己的故事。

《不可思議的旅程》,是屬於每一位讀者的想像奇幻之旅。

2.這是一次視覺的享受之旅

從畫面上看, 這是一本想像力和創造力兼具的無字圖畫書,高潮迭起、驚心動魄的故事,細膩而又氣勢恢弘的畫面,遠景、近景、特寫……電影鏡頭式的視角,讓整個故事如行雲一般變幻搖曳,帶給讀者視覺的盛宴。

除此之外,本書採用連續性畫面講述線性故事,精彩地傳達圖畫較難表達的時間感,通常前一幅圖的全景中出現的新事物,會在後一幅圖中以中景或遠景的畫幅呈現,讓讀者跟隨運動鏡頭的變化步步跟隨故事進展。

整套書的閱讀過程儼然成為一部精彩絕倫的奇幻大片的觀影過程,這對讀者而言,無疑是一場視覺的享受之旅。

3.這是一次深刻的情感之旅

故事的開始,小女孩帶著滑板、風箏、籃球找她的媽媽、爸爸、姐姐一起玩,結果家人各有各的事情,都沒有時間陪她,孤獨感油然而生。

許多孩子在現實中也經常會尋求家人的陪伴,面對這種情況,大多數家長的回答異常統一:「我忙著呢,你先自己玩一會。」這本書深入到孩子的內心,指向現代社會孩子內心不可言說的孤單。

艾倫·貝克爾為故事中孤單的小女孩安排了一次幻想中的冒險之旅,讓小女孩在幻想世界中過關斬將,還遇到了同樣孤單而又樂於幻想的小男孩,彼此陪伴擺脫了孤獨。

很多孩子在這個故事的閱讀中也能得到心靈的慰藉,雖然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像小女孩一樣找到志趣相投的玩伴,但只要富有想像,每個孩子都能在平淡的生活裡擁有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

4.這是一次愉快的閱讀之旅

無字繪本的特點就是,不會因為孩子不識字而阻礙孩子享受閱讀的樂趣,相反,還能在閱讀中收穫不一般的閱讀體驗。

《不可思議的旅程》具有嚴密的邏輯,故事情節環環相扣,畫面中處處藏著小驚喜。

孩子在閱讀中通過圖畫引發後面情節的思考,如小女孩為什麼心情不好?紅色的筆能夠做什麼?小女孩是怎樣進入城堡又是如何逃離城堡的?小女孩最後是如何回到現實世界的?

孩子在不斷的猜想和印證中獲得閱讀的樂趣,並在猜想被證實後獲得無與倫比的快樂和成就感,使其更願意投入到閱讀中去,享受一次愉快的閱讀之旅。

03無字書這樣讀

《不可思議的旅程》是一本大人與孩子都可以看的書,在進行親子閱讀前,家長可以先自己看一遍,對故事的梗概和邏輯有一個整體的了解,這樣在孩子遇到閱讀問題時,家長可以更好地進行引導。

在閱讀過程中,家長要做參與者而非指導者,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提出一些引起孩子思考的問題,如小女孩是怎樣進入另一個國度的?把孩子更好地帶入故事情景,從而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一次閱讀往往無法感受整個繪本的全部內容,家長可以和孩子在反覆閱讀的過程中,逐漸豐滿整個故事,讓故事情節更加精彩。

在整個繪本閱讀中,可以適當放緩節奏,給孩子講完圖畫內容後,停留3秒鐘,給孩子一些思考和回味的空間,欣賞每一幅圖畫中的細節,打開想像的大門,引導孩子探索屬於自己的故事。

04彩蛋來啦

《不可思議的旅程》作為繪本界大片的不可或缺的一點就是——彩蛋!

故事的最後一幕,是小男孩和小女孩騎著自行車,小女孩的手指著前方,好像在說著什麼,他們要騎車去哪裡呢?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嗎?當然沒有。

不過,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也就是艾倫·貝克爾出版的續集《不可思議的旅程:彩虹國度》和完結篇《不可思議的旅程:回歸之夜》。

不可思議的旅程:彩虹國度
不可思議的旅程:回歸之夜

整套書沒有一個文字,卻用豐富的圖畫講述了激動人心的歷險故事,對於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想像力可以讓平凡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是孩子非常寶貴的品質,快和孩子一起來體驗這場奇妙的冒險之旅吧。

相關焦點

  • 親子閱讀,遇到無字書或少字書怎麼辦?
    有一種繪本叫「無字書」或者「少字書」,這類繪本的妙處就在於每個人通過圖畫讀出來的內容都可能不一樣,也有可能讀出的內容相似,而表達的方式不一樣,這也是少字書和無字書的魅力所在。因為是少字書,所以,每一個家庭的親子閱讀都有不一樣的講法,我給孩子是這樣講的——大衛的媽媽總是說:「大衛,不可以!」我們來看看大衛都做了什麼事情!
  • 無字繪本不會讀?用這本書告訴你如何閱讀更有趣
    在眾多類型的繪本當中,有一類書最為神奇,那就是無字書。沒有字的書意味著沒有那麼多的文字作為指導閱讀的腳本,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更好地與孩子進行無字書的閱讀呢?無字書的閱讀,最可貴的是,家長不再是閱讀的指引者,而是放下身段,和孩子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跟隨孩子的想像力,一起感悟圖畫的魅力。
  • 為什麼6歲前我要堅持給孩子看「無字書」?建議父母讀一讀
    即使有家長幫孩子讀,孩子也會更喜歡一些繪圖豐富的繪本。而無字書因為沒有漢字,所有的信息都是靠畫面來展現出來的,所以即使是對不識字的孩子來說也幾乎沒有閱讀門檻,非常好入門。,所以即使是對「親子閱讀」一竅不通的家長和孩子也可以很快就入門,只要圍繞這書中的畫面來想像就可以。
  • 「講」故事而不是「讀」故事,無字書這樣讀才有趣
    與已經習慣依賴文字來進行閱讀的大人不同,還未進入識字階段的孩子更喜歡通過圖案來閱讀繪本。有研究表面,識圖的方法更符合幼兒的能力發展規律。大多數孩子閱讀無字書時會感到更為輕鬆,因為他們不會再為「不認識的字」而感到焦灼了。
  • 家長掌握這3種硬核「共讀方式」,讓親子閱讀更有趣
    現在很多家長都知道親子閱讀的重要性,那麼什麼是親子閱讀呢?有什麼作用呢?「親子閱讀」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親子閱讀」能讓親子關係更加親密,是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歡的一種與父母的相處模式。通過「親子閱讀」,不僅能拉近父母與孩子的距離,還能讓孩子愛上閱讀。
  • 深度|親子閱讀該怎麼做?讀這一篇就夠了
    重點是跟孩子一起「讀」,堅持「讀」的行動,比怎麼選書,怎麼讀,讀的技巧等等,都來得重要。所以不要把親子閱讀當成負擔,或許你可以把它當成一種休息和放鬆,為你和孩子的親子關係充電的時刻。一、親子閱讀之前的準備:自己先讀一遍。我們之前聊過如何選書,其實選書之前如果先做了功課,已經知道自己買的(或租借的)書是什麼樣了,那這一步就可以更簡單一點,自己先讀一遍就行了。
  • 家長學會這3種「共讀方式」,讓親子閱讀更有趣,孩子將來更優秀
    朋友對孩子一向都比較"放縱",她覺得孩子還小的時候不應該施加太多的壓力,這樣不利於孩子性格的自然發展,但有一件事她一直堅持要孩子做,那就是閱讀,不僅讓孩子讀,自己也陪孩子讀。家長學會這3種"共讀方式",讓親子閱讀更有趣,孩子將來更優秀制定閱讀計劃表選擇哪些類型的書籍比較適合孩子?每天閱讀的時間應該怎麼分配安排?孩子在哪個時間段注意力最集中?
  • 如果不懂親子閱讀的4種誤區和竅門,讀1000本繪本也沒用!
    正因如此,親子閱讀容易讓閱讀行為變得輕鬆有趣,但亦比其他閱讀行為更容易受到影響,誤讀的可能性更高。誤區一:書讀萬遍媽媽倦比起尬讀,很多媽媽更頭疼的是,每次興衝衝的跟孩子親子閱讀,可孩子只喜歡那一兩本,而且每次都要讀十幾遍甚至幾十遍,想帶寶寶讀本新書,那叫個難。
  • 毛澤東:既讀好書又讀「無字之書」
    原標題:毛澤東:既讀好書又讀「無字之書」 毛澤東一生酷愛讀書,其讀書治學也經歷了漫長歲月的不斷發展,最終形成了一條獨特的治學之道。 求學要明方向 俗語曰:「有志者事竟成。」凡心懷大志且做事認真的人,往往能夠達成目的。
  • 這樣做,讓親子閱讀更有趣
    ——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童年早期的閱讀經歷,能夠幫助孩子掌握大量詞彙,鍛鍊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想像力,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親子閱讀體驗,還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給孩子製造幸福美好的童年記憶。對於學齡前的小朋友來說,親子閱讀的過程是否具有足夠的趣味性,決定著孩子能否愛上閱讀。親子閱讀,不一定是為了讓孩子學會如何去閱讀,而是用快樂的經歷讓孩子越來越渴望閱讀。這種渴望,終將成為孩子一生的財富。如何為親子閱讀時光增添樂趣?
  • 如何讓「親子閱讀」更有趣?這3種硬核「共讀方式」你要會
    轉自 格格育兒導讀:「親子閱讀」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親子閱讀」能讓親子關係更加親密,是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歡的一種與父母的相處模式。通過「親子閱讀」,不僅能拉近父母與孩子的距離,還能讓孩子愛上閱讀。如何讓「親子閱讀」更有趣?這3種硬核「共讀方式」你要會。
  • 多和孩子一起讀無字之書 | 親子科學系列(4)
    我們這些起跑器要想穩固,靠的是我們不斷地讀無字之書,拜無言之師。撰文 | 吳進遠編輯 | 小賽最近讀了一個兒童教育公號某某媽頻道中的一篇文章,非常生動地記錄了作者被幾位海澱家長「碾壓」,「狂虐」的故事。
  • 翟小寧:既讀有字書又讀無字書引導學生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學生讀、教師讀、家長讀、師生共讀、親子共讀、形成好良好的讀書氛圍。2010年到2012年兩年間,據統計我校初中學生人均課外閱讀文學名著在20部以上。老師們為學生推薦閱讀書目,這是2014到2015年秋季高二年級推薦的書目,有經典類、散文類等等。每個年級都有,這是歷史學科假期為學生推薦的閱讀書目,通史類有中國通史,專題類數目有鄉土中國,萬曆十五年等。
  • 閱讀攻略 | 無字繪本的正確打開方式——激發孩子無限想像力
    想要最好地發揮出無字繪本的價值,還需要家長良好的指導,幫孩子更清晰、更深刻的領會到繪本的內容。,但是根據主人公的行為,我們完全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給主人公設計對白,並且有趣的演繹出來。> 0-2歲的孩子,適合認知科普類、情緒感知類的無字書,主要目的是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享受親密的親子共讀時光。
  • 親子閱讀分享 | 相比電子書,為什麼更主張讀紙質書?科學家給你解釋了!
    家長們往往會感到很迷茫:在電子閱讀和紙質書之間,到底該如何取捨?在2019年4月出版的美國兒科學會主辦的官方刊物「兒科學」(3月25日在線發表)發表了美國密西根大學幾位兒科醫生的一篇研究。題目是:《親子閱讀,電子書與紙質書互動的區別》。 研究表明:紙質書比電子書更適合孩子。
  • 這樣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
    育兒教育專家、中英文早期閱讀推廣人胡海蘭老師說,恰當的親子閱讀能帶來良性循環,反之亦然。所以,她認為不恰當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以下是她在閱讀推廣過程中總結出來的閱讀觀點以及親子閱讀常見的不恰當表現。我們在做閱讀推廣。我們在讓更多的父母了解這個便宜、便捷、有效的親子閱讀帶給家長和孩子的一切。
  • 無字書怎麼講給孩子聽
    因此,在小學第一學段,學生閱讀無字繪本具有天然優勢,這種優勢伴隨著無字繪本的閱讀實踐,可以進一步促進其視覺發展。其次,無字繪本的傳達性包括閱讀無字繪本需要特定的知識和能力,這種能力的獲得與發展,無疑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綜合發展。
  • 【讀書】每一本無字圖畫書都是一場視覺閱讀大冒險(推薦給幼兒教師)
    從親子閱讀來說,無字圖畫書非常適合互動性閱讀。       完全可以作為無字書的經典入門級圖書,簡潔的造型,明快的色彩,讀完整本,既是美的享受,也是和孩子經歷了一場四季變化,化繭成蝶的自然歷程。
  • 【親子閱讀】男孩愛讀什麼書(及:給男孩的101本開胃閱讀書單)
    閱讀活動的推動者大多是女生,男孩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缺乏可學習的楷模,也因此男孩可能會認為閱讀是缺乏男性氣概的活動。  男孩並不是不閱讀。其實就廣義的閱讀定義來看,閱讀不應該限定在讀書。美國另一個推廣男孩閱讀的網站GettingBoystoRead(gettingboystoread.com)就提到,男孩們喜歡看雜誌或上網,只是不愛讀 「書」罷了,但閱讀運動的焦點總是鎖定在書籍的閱讀上。
  • 堅持親子閱讀的爸爸們,更喜歡讀什麼書?(
    「爸爸們比較大而化之,隨手翻到有意思的書就會借回去,不像很多媽媽選書有功能性的考慮,他們不功利。」徐莉說,「他們也更喜歡給孩子講科學和歷史類的故事。」    我們找來3位堅持親子閱讀的爸爸,聽聽他們和孩子之間的閱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