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親子閱讀」更有趣?這3種硬核「共讀方式」你要會

2020-09-14 江蘇聽覺有道助聽器

轉自 格格育兒

導讀:「親子閱讀」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親子閱讀」能讓親子關係更加親密,是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歡的一種與父母的相處模式。通過「親子閱讀」,不僅能拉近父母與孩子的距離,還能讓孩子愛上閱讀。

但是,「親子閱讀」也很有講究,一些家長掌握技巧,和孩子一起閱讀時,趣味性與知識性兩不誤,讓很多家長十分羨慕。如何讓「親子閱讀」更有趣?這3種硬核「共讀方式」你要會。

一、代入角色演繹故事內容

小孩子年齡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短,所以,家長想要孩子閱讀的時間更長,那閱讀的過程必須要生動有趣。

對於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父母最好能把接下來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故事了解清楚,故事人物和情節要清晰明了。在和孩子閱讀的時候,如果孩子出現走神的現象,家長可以代入角色去給孩子演繹故事,不一樣的聲腔能再次吸引孩子的興趣,讓他覺得閱讀是非常有趣的事情,而和自己一起閱讀的父母,也很特別,閱讀的時光,很美好。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有時候還可以和孩子一人選擇一個角色,進行對話,孩子會非常開心的。

二、改編故事的內容或結局

有的故事和孩子看過一遍之後,可以和孩子一起對故事的內容或者結局進行一個改編,可能孩子一開始改編得不是很合理,但是不要急著去否定他,可以和他一起探討,繼續修改,這樣孩子就會覺得,原來自己也是有創造力的,就更樂於去思考;會覺得原來每個故事都可以有不一樣的結局,是那麼的有趣。

而且,在改編的過程中,可能孩子會對父母的想法有異議,那樣他就會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交流過程中可能會有爭論,但不要緊,這正是鍛鍊孩子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時候。

三、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和孩子互動

有的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會非常安靜地盯著書本一頁一頁地翻,毫無語言交流,有的甚至看不一樣的書,各看各的。這樣的模式並不太好,特別是孩子還比較小的時候,閱讀過程中的互動非常有必要。

父母在講述故事的時候,可以適當地提問孩子,但是要循序漸進,不要一下子提很深奧的問題,孩子答不上來自然就沒有了興趣。可以先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孩子答對了之後及時表揚,那麼他就會更認真閱讀或者聽故事,爭取答對更多的問題。

那父母有什麼做法會降低孩子閱讀的興趣呢?

一、書籍只能由父母選擇

很多父母讓孩子閱讀的目的是需要孩子能從書籍裡學到什麼知識、懂得什麼道理,所以在選擇書籍的時候,更加功利性而忽略了趣味性,這樣孩子在閱讀過程中會覺得壓力很大,而且很乏味,喪失了閱讀的興趣。所以看什麼書,可以讓孩子來選擇,有趣的書更能吸引孩子的興趣。

二、過度糾正孩子的錯誤

有時候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會提問孩子一些問題,或者讓孩子來讀一下故事的內容,當孩子回答錯誤或者讀的過程中出現錯別字時,父母急著去糾正孩子,那樣會打擊孩子的信心,覺得閱讀是一件會令自己給父母批評的事情,就會對閱讀產生抗拒。

重要提示:想要讓「親子閱讀」更加有趣,父母可以代入角色去演繹故事,可以和孩子一起改編故事,還有閱讀過程中的互動是少不了的。另外,多從孩子的角度去選擇書籍,在閱讀過程中少一點批評多一點鼓勵,也能讓孩子更加喜歡閱讀。

相關焦點

  • 家長掌握這3種硬核「共讀方式」,讓親子閱讀更有趣
    但是,「親子閱讀」也很有講究,一些家長掌握技巧,和孩子一起閱讀時,趣味性與知識性兩不誤,讓很多家長十分羨慕。如何讓「親子閱讀」更有趣?這3種硬核「共讀方式」你要會。一、代入角色演繹故事內容小孩子年齡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短,所以,家長想要孩子閱讀的時間更長,那閱讀的過程必須要生動有趣。
  • 如何讓「親子閱讀」更有趣?這3種硬核「共讀方式」你要會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方式有很多種,其中的一種就是親子閱讀,親子閱讀有利於促進我們之間的感情。親子閱讀對於我們來說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俗話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當我們跟孩子一起進行閱讀的時候,我們之間的親子關係也會變得更加的親密。
  • 家長學會這3種「共讀方式」,讓親子閱讀更有趣,孩子將來更優秀
    朋友對孩子一向都比較"放縱",她覺得孩子還小的時候不應該施加太多的壓力,這樣不利於孩子性格的自然發展,但有一件事她一直堅持要孩子做,那就是閱讀,不僅讓孩子讀,自己也陪孩子讀。家長學會這3種"共讀方式",讓親子閱讀更有趣,孩子將來更優秀制定閱讀計劃表選擇哪些類型的書籍比較適合孩子?每天閱讀的時間應該怎麼分配安排?孩子在哪個時間段注意力最集中?
  • 親子共讀有方法,你讀對了嗎?這3種硬核「共讀方式」父母要學會
    孩子的親子共讀你做對了嗎?這樣閱讀不僅提升專注力,還會更聰明1、 前期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讀物。讓孩子愛上閱讀是一個過程,在孩子剛剛接觸讀物的時期,家長一定要選擇孩子感興趣的圖書,尊重孩子的意願,比如孩子說喜歡恐龍,你非要拿一本機器人的故事,孩子沒有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可能會導致心不在焉.你讀什麼他根本就聽不進去,還可能會本著跟你喘氣的心理根本不去聽你在說什麼,這就很難實現孩子的閱讀啟蒙。
  • 如何讓「親子共讀」更有效、更科學?
    那次經歷讓劉稱蓮深刻意識到,書籍對孩子的影響是如此快速、直接,受此影響,孩子思維方式的變化也是如此明顯。她果斷介入其中,對孩子給予恰當調整,「你不能直接把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的書拿掉,而是要把你認可的好書先引進來,用親子共讀代替說教一點點引導孩子轉變思維。」
  • 親子共讀這件事有多重要?如何進行親子共讀?這幾點家長要知道!
    大量的研究證明:閱讀能夠促進兒童的語言能力,詞彙、語法的正確使用,講故事以及解釋事物的能力。閱讀是遍布全世界的一種潮流。那麼如何與寶寶進行親子共讀呢?我們來看一看。一、如何進行親子共讀1.父母自己首先要做出一個有關閱讀的承諾就是要有用心,堅定地帶著孩子一起讀下去的決心。因為與孩子共同讀書花的時間可能遠遠超過預期。爸爸媽媽需要和孩子們一起閱讀並鼓勵他們,直至他們可以獨立閱讀。
  • 醫生傳授共讀技巧促進孩童腦部發展從親子共讀開始
    ,或是變成對孩子考試,造成孩子壓力,漸漸的孩子就不想讀,甚至是拿3C產品讓小孩自己看,缺少能活化孩子腦部的「爸媽的聲音」,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小孩發展,所以要先知道到底為什麼要共讀,再用正確方法來引導孩子,才能事半功倍!
  • 親子閱讀就只會照著書念?試試這4種好玩方式,把閱讀玩轉起來
    想要鍛鍊孩子的閱讀能力,其實家長給孩子閱讀繪本是最科學最適宜的方式之一,親子閱讀並不是只是把繪本給孩子讀,或者單一的給孩子念就好了,在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需要家長與孩子的共同協作,作為家長在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要與孩子有高質量的互動,才可以引起孩子的興趣,從而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
  • 讓「親子閱讀」更有趣,牛聽聽讀書牛3.0
    親子閱讀,是孩子認識世界的伊始,他們會漸漸的嚮往生活,熱愛生活,享受生活……就像一顆小小的種子,在孩子的心田滋潤,爆發出勃勃生機,最後長成參天大樹,啟迪心靈。而高效的親子閱讀也會讓我們走進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增進我們與孩子的親暱感,那麼到底怎樣的閱讀才會被稱之為&34;呢?
  • 想讓孩子親子閱讀時更專注,3種方式中,只有1種真正有效
    親子閱讀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學習和親子交流方式,今年就要上小學的Emily,就是從小被繪本餵大的孩子。她的父母一個是公務員,一個是大學老師,很小就開始親子閱讀,從來就沒斷過。但Emily的媽媽一直煩惱一件事情,讀繪本時,Emily常常注意力不集中。爸爸有時候甚至會停下閱讀,嚴肅要求孩子選擇是回到繪本中,專心地聽,還是去做其它事。
  • 親子共讀的幾個姿勢,暴露了共讀效果的好壞,很真實!
    不少家長越來越重視親子閱讀這件事,大多數家長會利用晚上睡覺前的時間或者周末的閒暇時間,陪伴孩子一起閱讀,希望通過這件事,讓孩子愛上閱讀,同時也增進親子感情。但有時,會「局面失控」,孩子一聽說要讀書,撒腿就跑,要不就提出各種不合理的要求,總之把你弄得很「火大」,就是不能乖乖與你一起讀書。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可能跟你與孩子的共讀姿勢有關。
  • 正確打開孩子閱讀方式,是通過「親子共讀」培養孩子語言發展能力...
    正確打開孩子閱讀方式,是通過「親子共讀」培養孩子語言發展能力,看完收藏 很多家長都想要在孩子幼年的時候培養孩子的一定閱讀能力,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去引導孩子進行閱讀,也無從下手。那麼家長究竟應該如何引導孩子閱讀呢?
  • 親子共讀《媽媽的心》:教你3招,讓繪本開啟3—6歲閱讀黃金期
    所以,在「世界讀書日」這一天,我選擇和5歲的孩子再一次共讀《媽媽的心》,用心感受繪本閱讀的力量,並教你3招實測有效的辦法,幫你搞定孩子閱讀問題。,而且相對於說出來,媽媽更願意通過生活裡的點滴行動來告訴孩子:這是我愛你的方式。
  • 親子共讀經驗分享
    我:「你喜歡讀書嗎?」娃:「喜歡。」我:「你為什麼喜歡讀書呢?」娃:「因為讀書可以學到很多知識。」(我並不認為她真的學會了,呵呵)我:「你覺得看動畫片更有趣還是讀書更有趣?」娃:「我覺得讀書更有趣!(出乎意料,原以為她會回答看動畫片)」回顧了一下和娃的閱讀經歷,雖然沒覺得取得什麼傲人的成績,但是也有一些心得體會。我覺得在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上必要的心理暗示還是要有的。
  • 從親子共讀到獨立閱讀,家長要走過這3個階段,才能擺脫閱讀焦慮
    常有家長問小島老師:我陪孩子已經看了一年多甚至兩年多的書了,幾乎天天都在親子共讀,什麼時候孩子才能獨立閱讀呢?何況現在都已經二年級了,如果家長不拿起書,孩子是不會拿起書本去主動閱讀的。這樣的親子共讀對家長來說,也是無意義的,從親子共讀到獨立閱讀,家長在閱讀輔導中,究竟該如何做到引導?儘早把閱讀能力轉化成語文學習的能力,去幫助寫作和理解?
  • 親子共讀|慢慢來,不設限才能享受高質量的親子閱讀時光
    文|桃小真今天來跟大家說說關於親子共讀那些事兒。這樣時間長了,孩子慢慢地不再是「3分鐘熱度」很可能可以專注10分鐘,15分鐘,20分鐘……二.想像力尤其對於3歲前的小寶寶們來說,繪本圖片是特別好的閱讀方式,可以從中了解到很多有趣好玩場景,同時也可以根據圖片內容來隨意想像。
  • 《騎鯨之旅》| 粲然老師的親子共讀魔法書,讓你享受繪本閱讀時光
    全民閱讀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家庭也開始注重親子閱讀,但怎樣讓孩子從小愛上閱讀?如何給孩子挑選閱讀書目?怎樣跟孩子一起進行親子共讀?這些又都成了很多父母的難題。本書作者粲然是一位作家,也是親子共讀推廣人。她在書中通過共讀筆記的形式,不僅分享了和孩子共讀過程中鬥智鬥勇又不失溫馨的經歷,而且總結出如何選擇繪本、怎樣進行繪本閱讀以及培養孩子專注力、和孩子共同享受閱讀的快樂的經驗。最後還有親子共讀書目的介紹,相信這本書可以給萬千在親子閱讀上苦苦求索的父母帶來新的方向和方法指導。
  • 親子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讀這一篇就夠了
    親子閱讀風靡多年,早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它是幾乎每個家庭都在做的事情。但是對於一些工作忙碌或者新手父母來說,依然是一門學問。家長們千萬不要一聽「學問」二字,就對親子閱讀退避三舍,它其實遠沒有你想像中複雜,甚至要簡單許多。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親子閱讀應該怎麼做。1.
  • 給娃選書很重要,陪娃讀書更重要……「親子共讀」如何科學又有效...
    那次經歷讓劉稱蓮深刻意識到,書籍對孩子的影響是如此快速、直接,受此影響,孩子思維方式的變化也是如此明顯。她果斷介入其中,對孩子給予恰當調整,「你不能直接把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的書拿掉,而是要把你認可的好書先引進來,用親子共讀代替說教一點點引導孩子轉變思維。」
  • 如何有效進行親子共讀
    親子共讀,顧名思義,就是親人與寶貝一起讀繪本,講故事的一段美好時光。但是這個過程不僅僅是家長讀給孩子聽,而是一個重要的親子交流、感情培養的過程。我們為什麼要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依然堅持親子共讀的陪伴時光,一方面,是因為父母的無可替代,爸爸媽媽的聲音對孩子們而言是獨一無二的,就像寶貝之於我們的意義。每天能夠聽到爸爸媽媽溫暖的聲音就已足夠將幸福無限放大,也能治癒這一整天的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