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我愛我的家鄉:所有孩子都值得讀一讀的好書

2021-02-19 翻書黨楊昌鳴

為了讓她成才,媽媽給她報了10個興趣班,每天的時間都被學習、上課排的滿滿當當。

高壓之下,孩子委屈地說:不喜歡媽媽在家,因為她不在,我還能玩一會兒。

甜心或許是很多孩子的一個寫照,童年對他們來說,不再是和小夥伴在房前屋後一起瘋跑,不再是在池塘邊摸魚抓蝦,而是「放學即上學」的日子。

各種網課、興趣班佔據了孩子的生活,他們每天都被圈在教室和家裡,生活空間變得越來越窄。在這樣的日復一日中,孩子們離大自然越來越遠了。

美國作家理查·洛夫曾把這樣的孩子,叫作「林間最後的小孩」。在他看來,這些孩子患上了「大自然缺失症」。

因為缺少和大自然的接觸,他們對自然一無所知,不認識作物,分不清花草,甚至還出現了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容易近視和肥胖等問題。

其實,教育部早就注意到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早在2001年就提出要開設「綜合實踐活動」必修課,並且之後再次發文特別強調要「增強孩子的自然體驗」

那麼,怎麼做才是真正的「自然教育」呢?就是帶孩子出去傻玩、瘋玩嗎?

當然不是。優質的「自然教育」並非單純的戶外運動,而是要和優質的課程相結合。

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了一套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自然的繪本——

有知識、有情懷、有溫度

《我愛我的家鄉》全5冊

3-8歲親子共讀  8-12歲獨立閱讀

相信很多人都曾聽說過一套名為「田野裡的自然歷史課」的書,咱們這套《我愛我的家鄉》就是這個系列的第二輯。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親自推薦了這套書,他說:

願看到這套書的小讀者們,也能在這套繪本架構的田園情趣裡茁壯成長,在充滿溫度的故事裡播下希望的種子,走進田野,發現農耕文明的身後美麗,將來為這片田野打扮梳妝。

除此之外,這套書還得到了馮鞏、海霞、馮驥才、金龜子、月亮姐姐、李崢嶸等名人大家的推薦。

這套書到底有什麼魅力,可以得到如此多的名人的親情推薦?

首先,它真的太美了。

12開大幅純手繪插畫,風格多樣、色彩豔麗,每一幅都美得讓人挪不開眼睛。

與市面上多數的繪本相比,它有3個優勢:

▶有知識、有文化

這套書分為「傳統的節日」「春節廟會見聞」「消失的兒時遊戲」「鄉村的變化與振興」「美食中淡淡的鄉愁」5個主題。

不僅包含主題知識,還有豐富的歷史、人文、科學知識穿插其中。

有深度、有體系

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入地了解農耕文明、傳統文化,作者沒有照抄信息老舊的故事,而是用現代的視角和筆觸,把孩子們不熟悉的鄉村生活和古老傳統,生動地呈現出來。

有情懷、有童趣

這套書的主人公是一位叫「丫丫」的可愛女孩。她會帶著孩子們一起走入美麗的鄉村,感受中國的傳統節日、領略非遺文化、品味家鄉的味道、感受故鄉的變遷、勾起童年的回憶。

這套書,用平易近人的語氣、平凡有趣的故事,帶孩子們感受身邊的「中國符號」,讓孩子們接近自然、親近家鄉。

這裡沒有刻板的說教、沒有浮誇的煽情,只有看得見、摸得著,好玩、好吃、好看的家鄉萬物。

在兒時的遊戲中、在家鄉的美味裡、在節日的鑼鼓聲中、在手藝人的指尖上、在蒸蒸日上的生活裡,家鄉不再是模糊的概念,孩子們也不知不覺中愛上了家鄉。

5大主題,大量趣味知識

給孩子更好的自然、人文體驗

《我愛我的家鄉》全書共5冊,分別為《兒時的遊戲》《非遺大揭秘》《故鄉那些年》《家鄉的味道》《我們的節日》

每本書都緊緊圍繞相應的主題展開,形成「五大線索」。

《兒時的遊戲》

孩子們跟隨丫丫一起,感受遊戲的快樂和魅力。

有女孩子喜歡的跳皮筋,男孩子喜歡的丟沙包。還有很多我們這代人小時候愛玩的童年遊戲:滾鐵環、抓子兒、抽陀螺、放風箏……

孩子們不僅學會了遊戲的規則、玩法,更了解了遊戲背後的科學原理、歷史由來。

滾鐵環背後的物理知識是什麼?

風箏為什麼可以飛起來?

陀螺為什麼可以旋轉?它的原理和航海陀螺羅經的發明有關嗎?

《家鄉的味道》

孩子們跟著丫丫,一起品嘗家鄉一年四季的美食。

春季的薺菜餃子、涼拌水芹、清朝枸杞頭;夏天的西瓜、果子乾、燒仙草;秋天的糖水慄子、柿餅;冬天的臘肉、紅薯、白菜……

孩子們不僅認識了農作物,更了解了它們的生長過程和背後的人文、科普知識。

藕斷為什麼會絲連?

茶馬古道、絲綢之路的由來和歷史。

《非遺大揭秘》

在這本書中,丫丫帶著孩子們來到了非遺世界。在她的帶領下,孩子們可以詳細了解非遺文化的歷史,還會對非遺文化進行「大揭秘」

孩子們會知道,鼻煙壺的圖案是怎麼畫上去的;

變臉演員是怎麼瞬間變臉的;

皮影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我們的節日》

孩子們跟丫丫一起,以一年為期,感受從年初到年尾的重要節氣和節日,體味團圓、紀念、緬懷、敬老、祈福的情感。

一起講述年的由來、祟的故事;

端午節的習俗和屈原抱石投江的故事;

還會帶孩子們感受節日與美食的關係,餃子、湯圓、月餅、青團;甚至解答了為什麼臘八蒜會變綠的原因。

《故鄉那些年》

孩子們跟著丫丫一起,穿越時空,真切感受家鄉60年的變化。交通方式、家鄉建築、農業生產方式、娛樂生活,所有的一切都發生了巨變。

60年代人走肩扛;

70、80年代,自行車開始普及;

90年代,村裡修了路,通了汽車、火車;

現在,街道上遍布公交車、計程車、私家車,出現再也不是難題了。

《我愛我的家鄉》這5本書,每一本都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家鄉的歷史變化和日常的點點滴滴;也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激發了對學科知識、歷史文化的興趣。

大量繪插畫,超多有趣故事

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講述傳統文化

《我愛我的家鄉》延續了第一輯的風格和講述方式。

邀請國內頂尖的插畫師,為整套書手繪全景插畫。不管是布局構圖、人物細節,還是色彩運用,都數佳品。

與插畫相輝映的文字,更是簡單易懂、風趣幽默。

為了讓孩子們更多、更好地了解家鄉的文化和其背后豐富的知識,創作團隊特別精選了很多有趣、有料的小故事。

《兒時的遊戲》中,孩子們會讀到關於韓信用風箏打仗的傳說;

《家鄉的美食》中,孩子們可以看到愛吃蘆蒿的蘇東坡、古人的蓴鱸之思;

白菜大師齊白石和古人白菜碑的故事。

《非遺大揭秘》中,孩子們會知道唐代詩人陳子昂居然和糖畫有不解之緣;

捏麵人的祖師爺竟然是諸葛亮。

這套書,生動地詮釋了什麼叫「以人物講故事,以故事講知識」。

它用這些風趣幽默的小故事,將枯燥的知識變得風趣、好玩,孩子讀起來不累,反而津津有味。

兩年磨一劍 再續經典 

品質好書 值得孩子讀一讀

跟「田野裡的自然歷史課」第一輯一樣,《我愛我的家鄉》這套書也是一部匠心之作。

全書從籌劃、編輯、到最終出版,耗時整整兩年的時間。

內容上,它不落窠臼,跳出狹窄的「家鄉」定義,用5個截然不同、又彼此相連的豐富主題,將家鄉的新含義展現出來。

形式上,它用插畫和故事的方式,讓孩子們愛上這套書,更愛上了家鄉的點滴。

品質上,它是一套品質過硬的好書。

為了更好的展現手繪插畫的內容,特別選擇了12開的大開本。

全書採用綠色油印,環保安全

加厚啞光銅版紙,耐翻耐折,護眼護手。

這麼說吧,這是一套從細節之處就可以看出品質的好書。

詩人艾青曾說: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我愛我的家鄉》這套書,用5個主題將家庭、家鄉、家國串聯在一起,是一套有味道、有童趣、有親情、有思念、有傳承、有知識、有文化的好書。

值得所有孩子讀一讀。

相關焦點

  • 我愛我的家鄉:所有孩子都值得讀一讀的好書
    相信很多人都曾聽說過一套名為「田野裡的自然歷史課」的書,咱們這套《我愛我的家鄉》就是這個系列的第二輯。交通方式、家鄉建築、農業生產方式、娛樂生活,所有的一切都發生了巨變。60年代人走肩扛;大量繪插畫,超多有趣故事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講述傳統文化《我愛我的家鄉》延續了第一輯的風格和講述方式。邀請國內頂尖的插畫師,為整套書手繪全景插畫。
  • 尋根:《我愛我的家鄉》,值得所有孩子假期裡讀一讀
    相信很多人都曾聽說過一套名為「田野裡的自然歷史課」的書,咱們這套《我愛我的家鄉》就是這個系列的第二輯。交通方式、家鄉建築、農業生產方式、娛樂生活,所有的一切都發生了巨變。60年代人走肩扛;大量繪插畫,超多有趣故事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講述傳統文化《我愛我的家鄉》延續了第一輯的風格和講述方式。邀請國內頂尖的插畫師,為整套書手繪全景插畫。
  • 童書薦讀——《我長大了》
    隨著鮑小珍第二屆名師工作室的開張,童書薦讀欄目以嶄新面目回歸啦!此次我們力求「閱讀+五育並舉」,改變了原有的薦讀結構,以三個全新的板塊重新出發。此次薦讀,我們基於生活內容、生長過程和生命目標這三個主題展開,一月一主題,一周一主推。        本月,我們想與大家分享的是基於成長過程的內容閱讀系列童書:在新的一年裡,我們先一起來看看《我長大了》,感謝您的關注!
  • 精品薦讀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洪一賓(臺灣彰化高商教師、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候選人)  志恆用流暢、精煉且富情感的文字,描繪出多年在輔導工作中遇見的「青少年與大人們」,我閱讀時總在心中喊著:「是的!這就是我想送給那些受傷與疲憊不堪的孩子、老師與父母的話啊!」是一本有故事、有方法的好書。
  •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尋知讀書會 · 讀一本好書第二期 | 《我愛陽光》
    讀 書 感 悟前些日子拗不過學長,讓推薦一本書。我從小就不會寫議論文,所以我打算講個故事。故事裡面有本書。故事的主人公是個老宅男,他太普通了,所以他不需要名字,就稱呼「他」好了。事情要從20年前說起,那時他剛剛上完大一。
  • 書香「五四」 青年薦書|讓我們一起「悅」讀吧
    在這個「五四」青年節,惠山法院團支部組織開展了一次青年薦書活動,讓青年幹警們推薦自己閱讀過的書籍,並向他們發出倡議——多讀書,讀好書,品讀經典,啟迪智慧。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惠法青年們給我們推薦了哪些好書?
  • 「百本好書送你讀」重慶薦書聯盟專家共話書香重慶建設
    「百本好書送你讀」重慶薦書聯盟專家座談會在精典書店舉行。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重慶日報主辦薦書聯盟專家座談會近日舉行。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在中華民族的精神譜系裡,重視閱讀是源遠流長的優良傳統。當下,「百本好書送你讀」活動為市民閱讀帶來了哪些改變?如何面對碎片化閱讀等現象?
  • 【好書大家讀】讀《人間值得》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人間值得》有感 2020-06-14 0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最值得一讀的書,卻被所有人都忽略了
    認字多了以後,常常把書上的文字大聲朗讀出來,每次都超自豪。橋梁書琳琅滿目,選擇眾多,入手的時候要結合自家娃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切莫急於求成,否則提不起孩子的閱讀興趣會適得其反。如果孩子通過積累有了一定的詞彙量和閱讀能力,那就不能挑選過於淺顯的,不然讀起來是方便了,但沒有啥實質提升。
  • 書人新傳②丨書主播:曾帶你行萬裡路,今薦你讀萬卷書
    「今年書展,羅翔、林少華他們都會來到我的直播間,給大家推薦好書、新書。」如今的原揚,對著鏡頭直播薦書早已經驗豐富。他倆就坐著聊書,原揚說,「要知道我帶過這麼多遊客,各種各樣的熊孩子也有過不少,這個男孩非常有禮貌,也讀過不少書。」男孩望著書店前的一家三口,他們正坐在草地上各自讀書,男孩說,「我們家就是這樣,一到休息天,我們就這樣各自讀各自的書,家裡很安靜。」原揚有些感慨,「對一個孩子來說,最好的學區房就是書房。」
  • 書主播曾帶你行萬裡路今薦你讀萬卷書
    「今年書展,羅翔、林少華他們都會來到我的直播間,給大家推薦好書、新書。」如今的原揚,對著鏡頭直播薦書早已經驗豐富。幾年前,原揚剛剛從一名國際線路導遊轉投「鍾書閣」,從「萬裡路」走進「萬卷書」間原來並不輕鬆,要讓大家一起來讀書更費周章,於是她走進了直播間,「我是導遊出身嘛,話本來就多。從前我是介紹景點,現在我是介紹好書。」
  • 讓孩子讀「童書」是低估了孩子的智力發展麼?
    【文化譚】  給孩子讀什麼兒童書?這是許多家長都在苦惱的問題。其實,所謂「童書」恐怕只是出版商招徠顧客的一個噱頭罷了。如果以為孩子只適合讀「童書」,不是低估了孩子智力發展的可能性,就是不了解讀書的樂趣。  1  「給孩子讀什麼書?」常有人問我。我也總是熱心地為他們提供網上流傳的種種書單,從幼兒園的到高中的都有。
  • 「雲上閱讀」公開課 | 中關村圖書大廈薦書:親子共讀,營造書香家庭
    「無閱讀不教育」,親子閱讀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拓寬知識面,更可以培養孩子好的閱讀習慣,同時增進親子關係。8月30日晚,「雲上閱讀」公開課邀請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薦書主播,以「親子共讀,營造書香家庭」為主題,與我們分享幾本適合親子閱讀的好書。
  • 「愛閱」薦書 | 品讀英語語言藝術(一)
    英語學院一直致力於建設「學習型」學院,早在2015年的春天,學院在全體教師大會上推行「教師薦書」分享活動,為大家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激發了大家的讀書熱情,形成了濃厚的人文閱讀氛圍。疫情防控期間,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學院將這一活動在學院微信公眾號進行線上推行,進一步帶動全院師生的學習熱情。
  • 不知道給孩子讀什麼,就一起來讀諾貝爾獎獲獎作品《銀兒與我》
    這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適合家長讀給孩子聽,也適合孩子自己讀!書籍的種類那麼多,挑一本孩子喜歡又適合的書,成為家長們犯愁的一個選擇。一個偶然機會,我讀到了一本西班牙作家胡安·拉蒙·希梅內斯的《銀兒與我》,忽然發現這真的是一份既適合家長又適合孩子的最好禮物。
  • 好讀書 讀好書 書讀好
    那種苦讀書、好讀書的精神令人感動,可是書海茫茫,如果不重視讀書的目的、內容和方法,哪怕讀書破萬卷,也未必都能夠達到開卷有益的目的。日前,《人民日報》一篇評論文章中提到的幾個「好讀書」的貪官就是鮮明的例證:「胡長清愛看書。他經常看的是《肉蒲團》、《素女心經》、《金瓶梅》,結果荒淫無度淪為階下囚。
  • 讀書,讀好書,人間最值得
    讀什麼?怎麼讀?.讀書,讀好書,人間最值得作者|朱永新倘若你能用一生的時間將我們推薦的500本書讀完,我覺得你真的值了,因為你看到了全人類的、全世界的、跨時空的最美麗的精神風景。——朱永新讀書,過去有一句老話,叫開卷有益。我覺得這句話現在已經有問題了。為什麼有問題?開卷不一定有益。開卷開的是壞書呢?糟糕的書呢?
  •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適合讀什麼書?好書推薦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適合讀什麼書?  每個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既有共性也有個性。親子共讀教育研究者餘治瑩指出:「為孩子選書,要特別注重適齡性,不要選擇超乎孩子理解與愛好的圖書,更要為孩子選擇多元內容,讓孩子享受聆聽不同故事的樂趣。」  孩子能讀到適合自己年齡的書籍,這不僅可以有助於孩子的心理生理的成長,同時也更可以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因此,學會選擇適合孩子年齡段的書給孩子讀,已經成為家長們必須學習的一項重要功課。
  • 這一年,我讀了哪些特別值得推薦的好書?
    《高分讀書法》一書認真細緻地闡述了把書「讀透」的五個步驟。步驟一:讀書前的準備。裝幀閱讀,定目標。步驟二:採訪式閱讀。帶著記者思維,邊讀邊問,邊求解。步驟三:整合閱讀法。包括摘要閱讀法和推測閱讀法。步驟四:檢驗閱讀法。同時讀多本書,做平行閱讀和交叉閱讀。步驟五:議論閱讀法。「輸入」的最終目的是「輸出」。
  • 「百本好書送你讀 」推薦好書新鮮出爐,掃碼即可免費讀
    冬雪時節,「百本好書送你讀」活動第九期推薦的10本送讀圖書新鮮出爐。這其中,有充滿人生智慧的《吾國與吾民》,有將中國史置於世界史大背景之下書寫的《簡讀中國史:世界史坐標下的中國》,有生動講述經典物理和量子力學相碰撞的《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等等。捧一杯香茗,讓好書溫暖平凡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