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什麼性格,看他由誰帶就知道了,這種人帶出的娃最沒安全感

2020-12-22 映雪麻麻

「最近真是忙死我了,又得工作還得照顧家庭……」,明明向閨蜜抱怨,「你為什麼不把孩子交給你的婆婆帶呢,幹嘛自己那麼累」,「婆婆有很多老的觀念,我不是特別的認同,擔心孩子帶不好」。關於孩子由誰帶的問題,每家的情況都不一樣,但是肯定的是,不同的人帶出來的寶寶有不同的個性,它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是否可以成材。

由父母一方帶

這裡主要說的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孩子失去父愛或者母愛,只能跟隨一方。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大多比較敏感、內向,如過果你們家屬於這樣的情況,我建議家長要儘可能給孩子高質量的愛。不上班的時間多陪陪孩子,和他一起學習,玩遊戲,儘量彌補另一方的缺失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由家裡的老人帶

這也是現在家庭裡常見的帶娃方式,父母雙方都得上班,沒時間照顧寶寶,於是孩子就只能丟給家裡的老人照顧了。儘管老人有豐富的帶娃經驗,但是老一輩的育兒觀念和我們有很大的差別,比如寶寶生病的時候,老人會用土辦法給孩子治病,但是這些土辦法都是經驗之談,如果亂用,有可能傷害孩子。還有的老人節儉慣了,不捨得花錢給孩子買東西,孩子6個月大時,就該吃輔食了,可是老人哪裡捨得買,這樣就會耽誤寶寶的成長。如果你家是這種模式,你得和老人進行溝通,一些日常的必備品要提前給老人買好,比如米粉,從孩子6個月以後,輔食是不能斷的,媽媽要提前備好。

由父母雙方帶的孩子

這一類孩子是最幸福的,未來也比較容易成材。他在小的時候就可以得到父母悉心的照顧,不缺愛,寶寶的內心會更加的豐盈。父母帶孩子和老人帶孩子有很大的不同,老人講究經驗,父母更願意遵循寶寶成長發育規律。比如在炎熱的夏季,老人擔心寶寶熱著,不給孩子穿紙尿褲,媽媽就不一樣了,她會根據季節挑選合適的紙尿褲,夏季會選擇輕薄、透氣性好的,她不會因為季節就隨便給寶寶丟掉紙尿褲。

由親戚帶

還有的家庭更加特殊,他們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自己又很忙,於是就把孩子寄養在親戚家裡,我的大學舍友就是這種情況,從小在舅舅家長大,她告訴我們,原本她的個性非常的活潑,現在慢慢變得不愛講話了,都是因為小的時候,在舅舅家裡,每次吃完飯,她就得趕緊起來收拾碗筷,整天活的謹小慎微的,所以她覺得自己很沒有安全感。奉勸那些讓親戚幫助帶娃的家長,寧可不賺錢,也不要拿孩子的未來開玩笑,親戚也有孩子,他可能會照顧不到寶寶。如果你真的沒辦法,每天堅持看孩子,每周末把孩子接回家,給他買一些營養品,比如兒童奶粉,各種健康零食,讓孩子感受的你的愛。

我建議父母無論如何還是自己帶孩子比較好,在父母教導下長大的寶寶才更容易有出息。

相關焦點

  • 娃跟老人睡覺會影響性格和健康?帶娃睡覺這件事,太多人都誤會了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一說起孩子的睡眠,其中一個問題是怎麼也繞不開的,寶寶到底能不能跟老人一起睡?孩子由誰帶著睡更好一些?我們之前總看到文章說,老人帶娃睡覺,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甚至對健康也不利,但事實是怎樣的呢?
  • 「孩子誰生的誰帶」!丈夫心疼老母帶娃受累,結局卻讓他後悔不已
    她想著既然孩子誰生的誰帶,那她自己帶的孩子也就只是自己的,爸爸這個角色也沒必要有了。,就是誰來帶娃這件事,竟讓原本和氣的小夫妻鬧到這樣的地步。孩子沒人幫助帶,就要夫妻倆共同承擔起帶娃的責任,孩子要健康成長,父親和母親這兩個角色的影響缺一不可。
  • 姥姥帶娃三年,孩子大了奶奶又來「賣好」,寶媽:你誰啊?
    我出了月子孩子沒人管,公司催我上班,我求你帶娃,你說自己身體不好,帶不好孩子。現在三年了,孩子長大了,你年紀也更大了,身體反而更好了?」閨蜜一番回懟,孩子奶奶啞口無言。後來,閨蜜才聽老公說,他媽是擔心孩子一直由姥姥帶大,以後親姥家人,不親爺爺奶奶,害怕「子孫旁落」。
  • 孩子0-3歲由誰帶很重要!別讓娃遠離你
    「為人母」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TITLE之一。轉戰在職場和家庭之間的職業媽咪們,難免會在職業角色和母親角色之間感到壓力重重。在中國這樣的文化傳統背景下,老人幫助帶孩子已成為一種主流的育兒選擇:與其交給保姆看護,不如自家老人代勞。這無論是從情感角度還是從經濟角度來看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媽媽們是不是感覺到孩子越來越遠離你,甚至會有點小失落呢?
  • 誰帶的娃最有出息?專家直言:家裡這個人帶孩子,媽媽都比不上
    前言:現在很多家庭還都是媽媽帶娃,爸爸偶爾觀賞。美曰其名的說要賺錢養家,從而毫無有心理負擔地對孩子置之不理。認為帶孩子,就是女人的事情。但也有不少家庭是爸爸帶孩子,並且還帶得不錯。有關專家根據長期的調查研究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一個家庭裡,有個人帶娃,媽媽都比不上,這個人就是爸爸,帶出的孩子長大後比較有出息。進入社會之後,抗壓、抗挫折能力也比較強。與媽媽相比,爸爸往往更具冒險精神、探索精神,性格也更加外向,因此如果爸爸能夠多多的參與孩子的日常教育,對孩子今後的發展自然大有好處。
  • 誰帶大的娃更優秀?美國10年調查結果出爐:孩子被誰帶關係未來
    很多年輕夫妻升級成為父母后,才發現「由誰來帶孩子」,真的是一件難以抉擇的事情。根據很多育兒專家的說法,父母親自帶娃是較好的方式,可寶爸寶媽們除了養育孩子以外,還需要賺錢養家。
  • 「聰明」奶奶帶娃火了,誰說老人不會帶娃?這樣帶娃媽媽都沒話說
    ,還擔心老人照顧孩子會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是老人帶孩子也可以是非常優秀的。「聰明」奶奶帶娃火了,很多父母都自慚形穢近一段時間有一個視頻在網上火了,裡面就是一個奶奶的帶娃日常,尤其是讓大家熱議的是這個奶奶的帶娃方式,讓很多的網友讚嘆:「誰說老人就不會帶娃的,就憑這位奶奶的操作,很多父母都自慚形穢吧。」
  • 別再抨擊老人帶娃了,誰都不能保證帶出一個十全十美的孩子
    但是,什麼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我們不能因此一桿子打死一船人,不能否認有些老人帶孩子比年輕父母還要值得稱讚。不用想,孩子平時都是由這位奶奶帶的,否則不會了解這麼多、孩子也不會對她這般依賴。所以說,並非所有的老人帶出來的孩子都那樣不堪,這其中也有很多老人教給孩子的東西比父母還要多、還要好,他們以自己的人生閱歷與智慧代替忙碌的年輕父母撐起孩子的童年生活,光憑這一點,就值得所有人敬重。
  • 「孩子誰帶跟誰親?」那可不一定,親不親主要看這2點因素
    那可想錯了,跟誰親主要看這2點因素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面時間最長的,所以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媽媽其實是跟寶寶最親近的人,但是除了媽媽,跟誰親近還要看這些因素。1.陪伴孩子除了媽媽之外,還要看誰陪伴的時間最久,因為陪伴會讓孩子在感情上產生很大的依賴,有的父母由於工作的原因,所以會將孩子交給老人來帶,那麼這個時候老人就會每天陪伴孩子,孩子就會跟老人比較親近,跟孩子接觸的時間長的話,都會讓孩子對其產生依賴感。
  • 「婆婆白天帶娃,我晚上下班回來帶,現在孩子不跟我親怎麼辦?」
    但是,最近她發現孩子跟她不親了,跟她在一起的時候總是習慣喊「奶奶」,哭了也總要找奶奶,不要媽媽哄。而且,晚上讓孩子跟她睡越來越難了,要哄好半天他才不情不願地跟媽媽睡。所以,堂妹很苦惱,問我:「婆婆白天帶娃,我晚上下班回來帶,現在孩子不跟我親怎麼辦?」
  • 母親這種「性格」,帶出的孩子「沒出息」,沒中的偷著樂吧
    導讀:母親這種「性格」,帶出的孩子「沒出息」,沒中的偷著樂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母親這種「性格」,帶出的孩子「沒出息」,沒中的偷著樂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帶孩子最累的人是誰?
    帶孩子最累的是誰?我個人認為是寶媽自己,我說的是我自己,其實這是根據家庭情況來看的。一、遠嫁。不過就算是怎樣,我的親媽也不回過來的,因為她本身就暈車,還一輩子都在務農,出一趟門對她來說太難了,她也從來都沒有做過高鐵什麼的,她自己也不想邁出那一步。
  • 媽媽帶vs老人帶,誰帶出的娃更優秀,區別在這裡
    現如今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帶孩子已經成為一個家庭的負擔,很多家庭矛盾都是由於孩子到底由誰負責帶而引發得,現在90後的寶媽越來越多,本身有著獨立性的同時還要負責帶娃,真的是難以兩頭兼顧,自己的孩子其實自己帶才會更放心一些,孩子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快樂的成長,自己內心也會得到滿足。但有時候實在會因為工作的原因而不能很好的照顧孩子,於是只好交給家裡的老人帶。
  • 不同人帶的娃智商不同?耶魯大學研究告訴你,誰帶的孩子更聰明
    這一點,是有科學依據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誰帶的孩子更聰明。不同人帶的娃智商不同,爸爸帶的娃明顯更聰明一般來說,現在帶娃的人,主要就是寶媽和家裡的老人,即:奶奶和姥姥。有條件的,也可能是保姆。但不管怎麼說,大多數情況下帶娃的都是女性,而家裡的男人們卻很少包攬帶娃的重任。
  • 男人不能生孩子,但一定讓他參與帶孩子,爸爸帶娃的好處要知道
    雖然她和丈夫都在儘自己的責任,一個在家帶娃一個工作養家,但兩人的話題卻越來越少,甚至有好幾次,丈夫下班之後一句話都不說,吃完飯後就自顧自地玩手機,根本都不看孩子一眼。最終小劉忍無可忍,這段時間積攢的情緒在瞬間爆發出來。在爭吵中,丈夫對小劉說道:「我平時只需要掙錢就好了,帶孩子這些事不都是你來處理的嗎?」聽到丈夫的真實想法,小劉這才明白,自己當時決定在家全職帶娃就是個錯誤的選擇。
  • 爸爸帶娃走紅,父子互不幹擾自得其樂,網友:爸爸帶娃活著就行
    爸爸帶娃,如果是從前來說,可能是個很少見的事情,但是現在社會的發展不一樣了,有的時候,帶娃的任務往往必須得由爸爸完成的時候,就會鬧出很多的笑話。不久前,在網絡上有一段視頻的分享,讓很多人表示這就是爸爸帶娃的「下場」。大概是因為孩子媽有事情出門了,所以把孩子給爸爸帶。
  • 全職帶娃,安全感從哪裡來?
    身邊很多媽媽都跟我說過,因為全職帶娃,沒有經濟收入,所以很沒有安全感。對此我很理解,以前我還沒娃的時候,雖然有工作有收入有存款我卻一直很沒有安全感,那個時候總是向外渴求,希望先生事事讓著我、時時考慮我的需求,最後讓他很累不說,自己也被折磨得迷茫焦慮不堪,婚姻差點觸礁。現在我全職帶兩個娃做著一份餓不死自己的兼職工作,但捫心自問,內心的安全感卻有了一些。
  • 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帶出的娃,有多大區別?哈佛大學的研究告訴你
    比如生完孩子後,是做全職媽媽陪伴孩子成長,還是不放棄事業去做職業女性?這個話題爭論已久,誰也說服不了誰。如果單從孩子成長方面來看,全職媽媽和上班媽媽帶出的孩子會有哪些差別呢?案例一:朋友小王,大學畢業工作兩年後結婚,接著又很快懷孕生子。
  • 孩子3歲之前,奶奶和爸媽誰帶好?這篇給你答案
    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數媽媽都擔心讓爺爺奶奶帶日後孩子跟自己不親,所以都認為還是自己帶比較好。就是忽略誰帶孩子跟誰親這一點,我認為如果有條件還是爸爸媽媽自己帶孩子比較好。那天去同事家串門,恰巧遇到張姐帶孩子出門,看到張姐的孫子當時眼前一亮,忍不住誇獎的語言就脫口而出。孩子看上去三四歲的樣子,虎頭虎腦白白胖胖,真的是那種人見人愛型。張姐走後,同事壓低聲音說:「你從表面上看孩子很討人喜歡,你不知道為這孩子他們一家都愁死了。孩子看著長得精靈古怪的,可是就是見人不說話,還經常一個人站著發呆。
  • 幼兒園老師:全職媽媽帶的孩子,和上班媽媽帶的孩子,差別很明顯
    為什麼全職媽媽帶的娃和上班媽媽帶的娃區別會這麼明顯呢?他們之間又有什麼差別呢?全職媽媽和上班媽媽帶的娃,差別一目了然1.孩子的性格差別全職媽媽帶的孩子,性格會比較開朗。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一般自信心都比較足,不管是在做事上還是交朋友方面,他們都比較主動和開朗,對於一些老師布置的事也比較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