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寶寶每晚「起夜」,父母察覺不對勁,調出監控又悔又怕

2020-12-16 兜媽愛叨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大部分孩子小時候都是跟爸爸媽媽在同一張床上睡的,一來能方便父母隨時照顧到孩子,二來也能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依賴,促進親子關係。

但當孩子有了一定自理能力後,父母就會與孩子分床,剛開始可能比較難,但父母與孩子分床睡後,對雙方都是有很大好處的。

3歲寶寶每晚「起夜」

齊女士如今已經是個3歲孩子的媽了,從新手媽媽的慌亂到如今的應對從容,她對自己照顧孩子的能力,還是很有自信的。

不過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卻讓她有點摸不著頭腦。連著兩天,她睡覺醒來孩子都不在自己邊上。

看著兒子從床邊越過重重障礙慢慢爬到自己邊上,齊女士還好奇兒子怎麼會自己「起夜」了。

可是問兒子他去哪兒了,兒子也不說話,小傢伙挪到媽媽邊上後一會兒就睡著了。

齊女士白天又問丈夫,可丈夫更不靠譜,睡得太沉的他,壓根就不知道有這回事。

事情不搞清楚齊女士可是連覺都睡不好,畢竟也沒聽說哪家孩子3歲就能自己起夜了啊!

父母察覺不對勁,調出監控又悔又怕

於是齊女士第二天就給自己臥室裝上了監控。

等到再一次發現兒子「起夜」,齊女士就迫不及待地將房間監控掉了出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齊女士這才發現,孩子這哪是起夜啊,分明是被親爹踹下了床!

孩子每天在睡前會和父親玩一會遊戲,所以一開始都是睡在爸爸那一邊。

隨著一家三口逐漸入睡,只見爸爸在睡夢中就翻了個身,孩子就被迫擠到了床邊。等孩子再翻個身,就直接掉下了床!

因為早前怕孩子摔,床的四周都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地毯,再加上自家床也不高,所以孩子摔下去幾乎也沒有聲音。

孩子大概也沒摔疼,甚至還接著在地毯上睡著了!這睡相也確實是隨了孩子他爸了。

孩子在地毯上睡了會兒,因為沒被子過了一會就冷醒了。小傢伙仿佛習以為常了,不哭不鬧自己爬了起來。

看爸爸邊上已經沒位置了,就自己走到床尾,從床尾爬上床慢慢往媽媽邊上爬去。

看到這一幕,媽媽真是又好氣又好笑,氣丈夫睡覺不顧兒子,氣自己連兒子摔下床都不知道,又笑兒子小小年紀就如此淡定。

晚上丈夫下班回來,她又拉著丈夫看了遍昨晚的監控。丈夫也瞬間懵了,對於這些他竟是一點都沒感覺到!

夫妻倆又往前看了看,越看就越心疼孩子,也根本笑不出來了,甚至還很後怕。

因為他們發現,除去孩子睡覺掉下床外,沒掉下床的時候看著甚至更危險。孩子的小胳膊小腿,總是被爸爸媽媽壓到,小傢伙有時能掙脫,有時卻是絲毫動不了。

若是這樣壓迫得時間久了,影響了孩子的血液循環,還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呢!

3歲孩子晚上睡覺掉下床也不哭不鬧,能自己解決問題,可見也是能夠獨立睡覺了,於是齊女士決定儘快給孩子分床。

剛開始把孩子單獨放在小房間睡,孩子也會又哭又鬧不幹,或是晚上自己抱著小熊就偷偷鑽進爸媽被窩了。

齊女士很無奈,最後決定把兒子的小床放到自己床邊,再裝上個小護欄,以後再慢慢讓孩子獨立一個房間睡。

見是和爸爸媽媽睡一個房間,小傢伙也不哭鬧了,每天自己乖乖睡到自己的小床上,沒出現過半夜偷鑽進爸媽被窩的情況,也沒再睡掉下過床了。

齊女士打算,再過段時間,就鼓勵孩子獨立睡一間房。

類似的情況不少家庭都出現過,孩子那麼小,和父母同睡一張床,被父母壓到也是難免的事。

甚至因為孩子和父母蓋同一床被子,出現窒息的情況也有。

所以現在不少家庭都是在孩子很小時就讓單獨睡一張床,小床挨著大床,晚上方便照顧孩子也安全,等再大一點再考慮分房間。

齊女士因為孩子和父母長期睡同一張床,又狠不下心徹底分房睡,就先同房間分床,這也是權宜之計,希望孩子習慣後能儘快完成分房睡這件事。

給孩子分床的好處

1. 養成良好睡眠習慣

父母與孩子分床睡,雙方的「私人空間」會更大,對彼此的幹擾也減小,這無論是對孩子的睡眠質量還是父母的睡眠質量,都是有好處的。

既保障了睡眠質量,又能養成良好睡眠習慣,何樂而不為呢?

2. 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與孩子分床睡,尤其是分房間睡,能讓孩子逐漸學會自己照顧自己。比如蓋被子、穿脫衣服和收拾自己的房間等,這對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大有益處。

當孩子習慣自己照顧自己後,也更容易接受其他的行為規範,對形成自身獨立人格的形成也很有幫助。

3. 幫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礙

小孩子一般都是很容易沒安全感和怕黑的,讓孩子學會獨立睡覺的過程,也是讓孩子逐漸克服心理障礙的過程。

在這過程中孩子克服怕黑、怕怪物的恐懼心理,無形中也養成了勇敢、不依賴他人的良好品質。

4. 幫助孩子建立明確的性別認知

孩子在3-5歲這一階段,開始有比較敏感的性別意識,對性別會產生較強的好奇心。此時若還繼續和父母在一起睡,會對他的心理髮育產生不利影響。

這時父母該做的就是要教孩子明白「男女有別」,及時分床睡就利於孩子建立起較為明確的性別認知,防止孩子對父母產生不正常的依戀關係。

兜媽寄語

要想讓孩子更健康地成長,與孩子分床睡是父母必須要做的一件事,事實上孩子在3歲時就能夠分床學會獨立睡覺了。

家長在給孩子分床睡的時候一定不要心軟,要好好鼓勵孩子,循序漸進地讓孩子學會獨立睡覺哦。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3歲寶寶每晚「起夜」,媽媽查看監控,眼前一幕讓她後怕不已
    3歲寶寶每晚「起夜」齊女士如今已經是個3歲孩子的媽了,從新手媽媽的慌亂到如今的應對從容,畢竟也沒聽說哪家孩子3歲就能自己起夜了啊!父母察覺不對勁,調出監控又悔又怕於是齊女士第二天就給自己臥室裝上了監控。
  • 還在起夜給寶寶把尿?寶媽不僅無法一夜好眠,對寶寶的危害也很多
    寶寶長得慢,原因居然是起夜把尿小趙的女兒今年3歲了,寶寶雖然乖巧聽話,但各方面發育卻不如同齡寶寶,尤其是寶寶的身高。自己和老公都不算矮,寶寶怎麼會長不高?想到這裡小趙非常焦心,生怕寶寶是因為營養跟不上,導致的發育不良。雖然已經變得花樣給寶寶做營養餐,但小趙還是非常擔心。
  • 每晚起夜2次算夜尿多嗎?起夜和不起夜哪個更健康?看醫生怎麼說
    睡眠質量和自己的身體健康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相信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可以一覺睡到大天亮,但是現在有很多人都養成了個固定的生理習慣,就是在睡覺之前肯定要去上廁所,否則睡覺都不安穩,但是就有很多人會半夜爬起來上廁所尿尿,嚴重的影響到了自己的睡眠質量。
  • 3歲寶寶下樓梯不幸摔死,調出監控看到一幕,寶媽把婆婆告上法庭
    李琴是一名初中老師,今年30歲,結婚5年了,有一個3歲兒子,她的老公也是老師,夫妻倆平時上課忙,沒空照顧孩子,就交給婆婆,只有周末的時候,李琴才自己帶孩子。這是李琴在京東買的家具,物件比較大,物流人員正在搬進來,李琴惦記著鍋上的菜,怕糊了,就讓快遞員搬走時幫忙把門關上,然後她趕緊跑回廚房。半個小時後,李琴做好飯菜出來,叫兒子吃飯,卻不見人影,屋裡找遍也沒影,她看到門口開著,心裡一咯噔,趕緊跑出去找。
  • 寶寶不睡覺,媽媽手足無措,想借鑑保姆的方法,調出監控後落淚
    導讀:寶寶不睡覺,媽媽手足無措,想借鑑保姆的方法,調出監控後落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不睡覺,媽媽手足無措,想借鑑保姆的方法,調出監控後落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2歲男孩眼皮長「黑點」,媽媽察覺不對勁,醫生的話讓她慶幸不已
    導讀:2歲男孩眼皮長「黑點」,媽媽察覺不對勁,醫生的話讓她慶幸不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2歲男孩眼皮長「黑點」,媽媽察覺不對勁,醫生的話讓她慶幸不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保姆來家一個月,寶寶竟瘦了15斤,寶媽查看監控後不氣還獎勵3萬
    文/阿慧媽媽談育兒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很多寶媽在生完寶寶後,不甘心做全職媽媽,渴望出去上班,就需要他人照顧孩子,但是老人帶孩子,擔心育兒方式的老套,隔輩親怕溺愛孩子等等,經濟條件好一些的家庭,就會選擇僱傭保姆。
  • 起夜和不起夜哪個更健康?醫生給出答案
    起夜和不起夜哪個更健康?每晚起夜一兩次,算夜尿多嗎?許多人也有像王大爺一樣的習慣,頻繁起夜,導致自己和身邊人都睡不踏實,影響第二天的精神。夜尿多是指人在夜間的尿量或排尿次數異常增多。
  • 寶寶為何頻繁起夜?寶媽學會這3招,「睡渣」變「睡神」
    寶媽學會這3招,「睡渣」變「睡神」最近閨蜜天天跟我抱怨,說自己熬夜都老了好幾歲,孩子不睡她不睡,孩子剛睡,她還沒等睡,孩子又醒了,而且孩子經常半夜醒後大哭,閨蜜每次都要抱著孩子睡好幾個小時,胳膊麻到不敢動,跟我抱怨當媽太難了,真想把孩子塞回去。的確,孩子在剛出生的幾個裡確實讓寶媽頭疼,真不知道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踏實睡覺。
  • 3歲女孩總嘟嘟嘴,奶奶察覺不對勁,醫生的話讓媽媽慶幸不已
    3歲的娜娜長得特別可愛,肉肉的臉蛋整天嘟著小嘴,像極了年畫上的吉祥娃娃。有一次娜娜的奶奶來吃飯,媽媽讓奶奶看娜娜又嘟起了小嘴,奶奶不斷地誇自己的孫女好乖好可愛。但是媽媽接著補充:"娜娜平時可喜歡嘟嘴,也不是鬧脾氣,見到大人都會嘟嘟嘴,可好玩了。"奶奶聽了發覺不對勁,立刻掰開娜娜的嘴巴,這時候才發現她的牙床已經變形了。
  • 4歲女兒上幼兒園,不愛睡覺的女兒突然嗜睡,寶媽看到監控氣炸
    4歲女兒從幼兒園回家,不愛睡覺的孩子突然嗜睡小妍有個4歲的女兒,前不久剛送去幼兒園,她本來還很擔心,因為女兒平時不喜歡睡覺,一到睡覺的時間,小妍要用很多精力來哄女兒,她擔心女兒在幼兒園沒辦法適應。但第二天,小妍通過監控想看女兒有沒有乖乖午睡,結果出乎她的意料,女兒居然真的睡著了。
  • 9個月寶寶半夜哭醒,媽媽察覺到不對勁,醫生的話讓媽媽慶幸不已
    每位新生的寶寶都是家長們的寶,捧在手上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就是是這樣,也難免會發生一些意外。我住的小區有一戶人家,有個9個月大的寶寶,在睡覺前,寶寶因為調皮玩鬧,寶寶摔下了床,後腦勺著地,媽媽趕忙把寶寶抱起來哄,哄完後看著寶寶睡覺了,媽媽也就沒有去在意,到了半夜的時候,媽媽發現寶寶哭醒了,媽媽感覺到不對勁,趕忙送孩子去醫院檢查,到了醫院後,醫生說孩子因為外力導致顱內出血,還好送得及時,要不然就錯過了搶救的最佳時間了,醫生的話讓媽媽慶幸不已。
  • "和藹奶奶"喊對孩子小名,拉著孩子說去吃蛋糕,寶媽察覺不對勁
    有孩子的父母,最擔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孩子被人販子拐走。儘管近些年來父母防範人販子的意識一直在提高,但是人販子的手段也在不斷&34;,讓人防不勝防。&34;喊對孩子小名,拉著孩子說去吃蛋糕,寶媽察覺不對勁張莉是一位寶媽,有一個兒子樂樂。
  • 丈夫起夜發現寶寶「大」字形睡覺,怒斥妻子照顧不周,被懟後沉默
    導讀:丈夫起夜發現寶寶「大」字形睡覺,怒斥妻子照顧不周,被懟後沉默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丈夫起夜發現寶寶「大」字形睡覺,怒斥妻子照顧不周,被懟後沉默!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6個月寶寶緊握小手,奶奶察覺不對帶去醫院檢查,醫生:太遲了
    ,奶奶察覺不對帶去醫院檢查夏女士前不久更生下一個白白嫩嫩的可愛寶寶,全家人都把這個寶寶疼在手心裡,而寶寶自出生以來經常會做出一個舉動:緊緊地握著小拳頭,不鬆開。這時候,孩子奶奶察覺到有哪裡不對勁了,而這個時候,如果大人強行的抱起孩子、並且抱孩子的姿勢不正確時,都會給寶寶的大腦造成損傷。
  • 11個月的寶寶半夜自己起床喝奶,監控拍下全過程,網友:天使寶寶
    只有當了媽媽才知道全身心照顧一個寶寶有多累。但是這一切為了孩子再苦再累熬再多夜也值得。當然了,寶寶們也會體諒媽媽的辛苦。有了寶寶以後,生怕有時候去個廁所或者做個飯的功夫寶寶有點什麼「閃失」,小慧在家裝了一個監控。
  • 一歲寶寶經常夢中大笑,媽媽察覺不對勁,去醫院檢查後崩潰痛哭
    所有的寶爸寶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長大,希望看到孩子每天開開心心,喜笑顏開,特別是聽到一些老人講,一逗就笑的寶寶特別聰明,但是各位小夥伴見過在夢中經常發笑的寶寶嗎?如果有,那請你看完這篇文章!
  • 「陌生奶奶」喊對孩子小名,轉身準備帶走孩子,寶媽察覺不對勁
    「陌生奶奶」喊對孩子小名,轉身準備帶走孩子,寶媽察覺不對勁陳女士和老公平時工作都很忙,工作日一般都是孩子奶奶幫忙帶孩子,一次周末陳女士帶孩子去逛超市,路過家附近的公園時,一個老人家叫住了孩子:「多多,今天跟媽媽出來玩呀?」多多愣了一下,有禮貌地回答:「嗯嗯,奶奶好。」
  • 家庭性教育缺失:9歲女童遭鄰居性侵3年父母不知
    發現女兒內褲屢有汙漬,花都的劉女士帶著9歲的女兒小琪到醫院檢查,竟被診斷為處女膜陳舊性破裂,並患有盆腔炎、陰道炎等婦科炎症。母親追問之下,女兒和盤託出,原來「惡魔」竟是離家一步之遙的相熟鄰居!最讓母親難以接受的是,女兒已經被侵犯了三年之久,其間父母竟然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