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大部分孩子小時候都是跟爸爸媽媽在同一張床上睡的,一來能方便父母隨時照顧到孩子,二來也能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依賴,促進親子關係。
但當孩子有了一定自理能力後,父母就會與孩子分床,剛開始可能比較難,但父母與孩子分床睡後,對雙方都是有很大好處的。
齊女士如今已經是個3歲孩子的媽了,從新手媽媽的慌亂到如今的應對從容,她對自己照顧孩子的能力,還是很有自信的。
不過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卻讓她有點摸不著頭腦。連著兩天,她睡覺醒來孩子都不在自己邊上。
看著兒子從床邊越過重重障礙慢慢爬到自己邊上,齊女士還好奇兒子怎麼會自己「起夜」了。
可是問兒子他去哪兒了,兒子也不說話,小傢伙挪到媽媽邊上後一會兒就睡著了。
齊女士白天又問丈夫,可丈夫更不靠譜,睡得太沉的他,壓根就不知道有這回事。
事情不搞清楚齊女士可是連覺都睡不好,畢竟也沒聽說哪家孩子3歲就能自己起夜了啊!
於是齊女士第二天就給自己臥室裝上了監控。
等到再一次發現兒子「起夜」,齊女士就迫不及待地將房間監控調了出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齊女士這才發現,孩子這哪是起夜啊,分明是被親爹踹下了床!
孩子每天在睡前會和父親玩一會遊戲,所以一開始都是睡在爸爸那一邊。
隨著一家三口逐漸入睡,只見爸爸在睡夢中就翻了個身,孩子就被迫擠到了床邊。等孩子再翻個身,就直接掉下了床!
因為早前怕孩子摔,床的四周都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地毯,再加上自家床也不高,所以孩子摔下去幾乎也沒有聲音。
孩子大概也沒摔疼,甚至還接著在地毯上睡著了!這睡相也確實是隨了孩子他爸了。
孩子在地毯上睡了會兒,因為沒被子過了一會就冷醒了。小傢伙仿佛習以為常了,不哭不鬧自己爬了起來。
看爸爸邊上已經沒位置了,就自己走到床尾,從床尾爬上床慢慢往媽媽邊上爬去。
看到這一幕,媽媽真是又好氣又好笑,氣丈夫睡覺不顧兒子,氣自己連兒子摔下床都不知道,又笑兒子小小年紀就如此淡定。
晚上丈夫下班回來,她又拉著丈夫看了遍昨晚的監控。丈夫也瞬間懵了,對於這些他竟是一點都沒感覺到!
夫妻倆又往前看了看,越看就越心疼孩子,也根本笑不出來了,甚至還很後怕。
因為他們發現,除去孩子睡覺掉下床外,沒掉下床的時候看著甚至更危險。孩子的小胳膊小腿,總是被爸爸媽媽壓到,小傢伙有時能掙脫,有時卻是絲毫動不了。
若是這樣壓迫的時間久了,影響了孩子的血液循環,還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呢!
3歲孩子晚上睡覺掉下床也不哭不鬧,能自己解決問題,可見也是能夠獨立睡覺了,於是齊女士決定儘快給孩子分床。
剛開始把孩子單獨放在小房間睡,孩子也會又哭又鬧不幹,或是晚上自己抱著小熊就偷偷鑽進爸媽被窩了。
齊女士很無奈,最後決定把兒子的小床放到自己床邊,再裝上個小護欄,以後再慢慢讓孩子獨立一個房間睡。
見是和爸爸媽媽睡一個房間,小傢伙也不哭鬧了,每天自己乖乖睡到自己的小床上,沒出現過半夜偷鑽進爸媽被窩的情況,也沒再睡掉下過床了。
齊女士打算,再過段時間,就鼓勵孩子獨立睡一間房。
類似的情況不少家庭都出現過,孩子那麼小,和父母同睡一張床,被父母壓到也是難免的事。
甚至因為孩子和父母蓋同一床被子,出現窒息的情況也有。
所以現在不少家庭都是在孩子很小時就讓單獨睡一張床,小床挨著大床,晚上方便照顧孩子也安全,等再大一點再考慮分房間。
齊女士因為孩子和父母長期睡同一張床,又狠不下心徹底分房睡,就先同房間分床,這也是權宜之計,希望孩子習慣後能儘快完成分房睡這件事。
1. 養成良好睡眠習慣
父母與孩子分床睡,雙方的「私人空間」會更大,對彼此的幹擾也減小,這無論是對孩子的睡眠質量還是父母的睡眠質量,都是有好處的。
既保障了睡眠質量,又能養成良好睡眠習慣,何樂而不為呢?
2. 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與孩子分床睡,尤其是分房間睡,能讓孩子逐漸學會自己照顧自己。比如蓋被子、穿脫衣服和收拾自己的房間等,這對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大有益處。
當孩子習慣自己照顧自己後,也更容易接受其他的行為規範,對形成自身獨立人格的形成也很有幫助。
3. 幫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礙
小孩子一般都是很容易沒安全感和怕黑的,讓孩子學會獨立睡覺的過程,也是讓孩子逐漸克服心理障礙的過程。
在這過程中孩子克服怕黑、怕怪物的恐懼心理,無形中也養成了勇敢、不依賴他人的良好品質。
4. 幫助孩子建立明確的性別認知
孩子在3-5歲這一階段,開始有比較敏感的性別意識,對性別會產生較強的好奇心。此時若還繼續和父母在一起睡,會對他的心理髮育產生不利影響。
這時父母該做的就是要教孩子明白「男女有別」,及時分床睡就利於孩子建立起較為明確的性別認知,防止孩子對父母產生不正常的依戀關係。
要想讓孩子更健康地成長,與孩子分床睡是父母必須要做的一件事,事實上孩子在3歲時就能夠分床學會獨立睡覺了。
家長在給孩子分床睡的時候一定不要心軟,要好好鼓勵孩子,循序漸進地讓孩子學會獨立睡覺哦。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