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哪種投資更好?「貨幣型」低風險保本類安全!

2021-01-07 網易

2021-01-05 14:58:00 來源: 金融學

舉報

  如果你有閒錢,是選擇存進銀行還是進行理財投資呢?雖然大家看到很多人理財都賺到了,但是,只賺不賠相信你也不會做的生意,那些聰明的商家怎麼可能去做?
資什麼會更好呢?

「理財有風險,理財需謹慎。」我們只有投資理財才會有機會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否則經過通貨膨脹的增長會讓我們手中的錢變得不值錢。

  

  監管會也在禁止保本類產品

理財產品會提到保本有收益的情況,但是一定遇到金融危機,金融機構無法「兜底」出現違約的情況,那麼這筆看似「保本」的理財就會出現無法兌付的情況。監管會也在要求禁止宣傳「保本保收益」的產品。

  

  選擇理財產品有何風險?

金融市場中不再保本的理財產品,理財者首先要懷揣著敬畏之心,不要以為理財就是沒有風險的,其次還是可以根據低等風險、中等風險、高等風險的理財產品來進行配置,普通理財者還是應該主要配置低等風險的理財產品,理財者可以通過產品說明書查詢到產品類型,實在不懂通過人工電話、理財經理等等渠道詢問產品的類型。

  

  投資風險想要更安全就選擇這類產品

理財者主要配置貨幣型基金、國債、債券、大額存貸、國債逆回購等等低等風險的理財產品,這一類產品風險係數較小,理財者可以保證資金的安全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理財風險。在市場環境轉暖。

  

  金融市場資金流較為充沛的時候,理財者可以考慮選擇基金和股票進行投資,拿出一部分能夠承擔的資金理財,在較好的環境下獲得超額收益,這也是比較不錯的投資方法。大家在理財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理財有風險這句話,不要衝動,見好就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投資有風險,包商銀行給儲戶上了一課!有什麼保本型理財產品?
    因此,銀行存款是最常見和最方便的保本型理財產品。二、國債、國庫券。國債,全稱國家公債,也被稱為國庫券,是我們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券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係。國債是我國最高信用和安全等級的理財產品和投資工具,因為一紙薄薄的國債背後,代表的是整個國家信用,因此國債投資安全性要遠遠比商業銀行儲蓄存款更加有保障。
  • 哪些理財產品很安全,適合老百姓投資?當中誰的收益率最高?
    種類多了,相互之間利率就有差別,既然都是穩當的理財,追逐一下高利率也沒什麼不對,那麼在下面這些穩健理財當中,誰的利率是最高的?哪些理財產品很安全且收益率較高?銀行存款、國債、貨幣基金、保本理財、非銀金融機構的保本產品等是目前比較安全,適合普通老百姓投資的理財方式,它們的利率又是怎麼樣的呢?
  • 現實生活中,年收益率8%~9%的保本理財產品有哪些?
    任何投資與理財,都是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例關係,又要保證本金安全,又要收益率高,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這麼好的理財產品。現實生活中的理財產品就是這樣的,本金安全有保障的,收益率是肯定非常低的,年收益率都是在6%以內;但真正想要尋找年收益率8%~9%的理財產品,而且還要進行保本的,現實生活中是絕對不存在這種理財產品。
  • 什麼是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銀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介紹
    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就是能夠作為現金管理工具的理財產品。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資金主要投資於銀行間和交易所各類貨幣市場工具,具有流動性好、風險低、收益穩的特點。第一、現金管理類產品的流動性比較強,期限以天為計,交易比較靈活,能夠實現快速購買確認和贖回到帳。第二、現金管理類產品風險較低,這是由產品的投向決定的。
  • 理財產品並不一定是保本的,還有什麼更好的投資呢?
    現在理財投資就是一個全民熱潮,只不過千萬不要看著別人賺錢了,以為理財投資就是只賺不賠的事情,實際上投資要明白:「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理財投資並不是只賺不賠的,理財產品並不一定是保本的,還有什麼更好的投資呢?
  • 保本理財將徹底消失!理財不再保本之後,投資什麼比較好呢?
    那麼,當理財產品都不再保本後,該投資什麼好呢?後保本理財時代該怎麼投?首先,保本理財對投資者最大的吸引力,無非就是安全,而保本理財的收益率一般都不會很高。所以,如果僅僅是考慮安全性的話,就算沒有了保本理財,還是有其他選擇的,比如銀行存款、國債、結構性存款。
  • 熱銷理財產品大集錦(銀行篇)
    為向讀者提供更全面的理財產品信息,提高金融機構理財產品的知名度,本報《TOP理財》借《鄭州晚報》成立66周年、改版13周年之際,特推出《理財產品大集錦》。我們將當前金融機構最熱銷的各類金融理財型產品集中展示,使您對理財產品有更全面的了解,方便市民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 在支付寶和微信上購買的理財產品安全嗎
    要說網際網路上的理財之中,支付寶和微信上進行理財的人可以算是最為常見的了,那麼在支付寶或者是微信上購買的理財產品安全嗎?在這裡我們要了解到支付寶是螞蟻金服的產品,而微信理財則是騰訊的產品。其實這兩款APP都只是理財產品的代銷機構,它們並不會對理財產品投資的安全性、收益性做出任何的背書的,從理論上來看,不管是在支付寶還是微信上購買的理財產品,和其他渠道上購買的理財產品,其實也並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區別。
  • 銀行「保本」理財產品「量價齊跌」 消費者還有哪些新選擇?
    工商銀行的一位理財經理開門見山地說,目前保本型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在3%至3.65%左右,幾年前可達5.8%的收益率高峰難以再現。建設銀行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期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不是很高」,在建行現有的七款保本型產品中,僅有一款收益率達到4%,但該產品的最短投資期限是602天。其餘幾款產品的收益率均在3.3%至3.8%之間,期限從3個月到12個月不等。
  • 購買超短期信託型理財產品應關注三大風險
    近日,加息預期漸強,股市震蕩不止,銀行超短期信託理財產品熱賣。理財專家建議,此類理財產品收益穩定、風險低,適合穩健保守型的投資者,同時投資者需注意其三大風險。  工行河北分行理財師韓萍介紹,超短期信託理財產品主要投資於優質企業信託貸款類項目,一般  信託項目的價格固定,收益率提前能夠確定,風險較小,適合保守型投資者。且其收益率高於同期定期存款,某款1個月期的信託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為2.4%,而3個月的定期存款的年化收益率為1.71%,利息差近四成。
  • 穩健型理財不保本了,有銀行修改風險等級表述,首次提出「可能失去...
    舊版說明書說,1R-6R對應極低風險、低風險、較低風險、中等風險、較高風險和高風險,新版則對應保守型、穩健型、平衡型、增長型、進取型和激進型。具體表述上,新版更為模糊。比如最為常見的2R(穩健型),原本是「換取中期超過銀行存款的回報潛力,以達到資金保值目的」,調整後則變為「具有一定升值能力」。
  • 江蘇國泰:使用自有資金購買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的進展公告
    6、不可抗力風險:指由於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現,將嚴重影響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從而導致產品收益降低或損失,甚至影響產品的受理、投資、償還等正常進行,進而影響產品的資金安全。4、流動性風險:產品存續期內國泰投資無提前終止權,如果國泰投資產生流動性需求,可能面臨產品不能隨時變現、持有期與資金需求日不匹配的流動性風險。5、產品提前終止風險:在產品期限內,如果發生銀行提前終止本產品,國泰投資可能面臨無法按預期產品持有期限(若有)取得預期收益的風險。
  • 信託產品風險等級是多少級
    信託產品風險等級業內暫無權威標準,多是參照銀行理財產品的等級,由信託公司自已給自家信託產品來評一下一般銀行理財產品風險等級,按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綜合考慮,可將風險由低到高分為5類:R1-R5R1(謹慎型) 主要投資高信用等級債券、貨幣市場等低風險金融產品一般保本,收益隨行就市,但收益波動較少。
  • 2019理財報告:銀行理財、「寶寶類」收益為何整體走低?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表示,銀行理財新規將最低購買門檻大幅下調至1萬元,而後理財子公司的產品購買門檻進一步下降至1元,成為真正的平民化產品,將接納更多的投資者。除投資門檻下降外,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還可以直接投資股票,這與以往銀行公募理財產品需要借道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大有不同。
  • 適合大學生小額投資的穩健理財方式,有哪些?
    第三、貨幣基金貨幣基金作為公募基金中,風險係數最低的基金產品,例如各個銀行和網際網路平臺的寶寶類產品,對接的均是貨幣型基金。前幾年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最高可達5%以上。但近年來由於政策的改革,貨幣基金逐漸披向穩健收益類產品靠攏,收益這塊也一路下行,截至當前,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最高也就3%左右。
  • 承諾保本 設最低收益率 中資行發力結構性理財產品
    對投資者來說,習慣將銀行理財產品視為存款替代品,省心省力。而購買結構性產品不但買之前要做功課,買之後還需跟蹤分析,一時還難以普遍接受。但專家認為,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帶有剛性兌付潛規則的理財產品今後佔比將逐漸減少。對不少投資者來說,購買淨值類和掛鈎類產品更能發揮其研判空間,對銀行來說,發行結構性產品,更能體現其真正的投資實力。
  • 恆逸石化:關於使用部分閒置募集資金購買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的進展...
    根據上述會議決議,具體情況如下:一、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主要情況1、公司於2020年11月1日-2020年11月30日期間使用募集資金申購保本型理財產品合計人民幣0元。2、公司於2020年11月1日-2020年11月30日期間使用募集資金贖回保本型理財產品的金額為0元。
  • 有180萬存款,購買了理財產品,年收益率4%,有更好的投資渠道嗎
    俗話說得好,高收益的背後附帶的就是高風險,投資的渠道很多,問題時看你有沒有勇氣承擔一定的風險,當然你目前的配置是不合理的,全部資金購買理財,投資過於單一,雖然說4%的理財產品一般都屬於低風險產品,但低風險不是無風險,一旦真出現意外,那真的是血本無歸!所以適當搭配會更好!
  • 深度丨一季度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系統性風險大幅上行
    1季度數據表明,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於債券及貨幣市場工具、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和現金及銀行存款資產的規模佔理財產品總規模的比重季度平均值為59.53%,較2019年4季度上升2.08%。從各月佔比來看,1月銀行機構資產同質性佔比較2019年12月出現顯著回升,在2月和3月,資產同質性佔比也有顯著上升。
  • 20萬該如何理財?這幾款理財產品了解一下!
    20萬,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期待能得到穩定的收益,錢博士還是那句老話:「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做投資理財,一定記得將風險分散化,時刻注意控制自己的風險。錢博士今天帶大家梳理幾款常見的理財產品的風險級別及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