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糖尿病、失眠、壓力大焦慮、便秘、牙齦腫痛及手腳冰冷等的健康問題,是目前大家都比較很常見,也比較關心的,中醫除了藥物、食療、運動來治療改善這些健康問題以外,還可能通過經絡治療的方式來改善症狀,其實有一些人體穴位只要利用好,就能夠對以上這些疾病起到較好的改善作用,每天只需幾分鐘即可。
01中醫的「穴位」是什麼?為什麼能治病?
中醫認為,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簡單打個比方經絡就類似電氣的電路板,五臟六腑及大腦可以通過經絡對人體進行調控。而穴位是經絡上的樞紐,對整個經絡或者有聯繫的經絡有一定的調節作用,所以可以通過刺激某個穴位來對某段經絡循行,或者相聯繫的經絡循行路線,以及臟腑功能起到平衡作用,這裡之所以說是平衡,因為穴位的調節不僅僅可以提升功能,也是可以減弱功能的,也就是說「雙向」的調節,讓人體局部甚至整體的氣血達到正常狀態,恢復健康。
所以,今天我們針對大家日常比較關心的健康問題,通過學習9個穴位不同的功效,來了解簡單的穴位養生的方法!
029穴位改善九個健康問題
內關穴,可用於失眠的調節
提到失眠,可能沒有經歷的人不會有太多的感覺,但對於失眠患者來說,實在是太痛苦了,晚上在床上輾轉反側,無論用什麼方法,做多大的努力,都睡不著;身體很疲憊,但躺下後大腦異常的清醒;有些患者採用服用安眠藥的方法,但隨著時間發展,安眠藥的效果越來越差,量越吃越多,身體因此出現了其他疾病。可以說失眠是現代非常常見的一種都市病,在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患者,據世衛組織的統計顯示,我國38%的人有睡眠障礙,也就是失眠,相當於10個人中4個人有失眠的情況。
失眠除了讓人第二天沒有精神外,還可能導致皮膚差,面容晦暗,損傷肝腎,甚至出現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臟病等併發症。想睡個好覺,大家可以試試按壓內關穴,那麼內關穴在什麼位置呢?
根據上圖,我們能夠很容易找到內關穴,它位於手腕第一橫紋上2寸的凹陷處,按壓的時候一般是用對側的手用拇指直接按壓內關穴,一般在20-30秒左右,按完一側,另一側再按,反覆3次就可以了,能起到養陰安神、助眠的效果。
除此之外,治療失眠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的運動,此外還可以多進行食療改善,推薦選擇牛奶、大豆類、堅果及深色蔬菜,補充鈣質、血清素及花青素等營養素,均有助於調節睡眠。還可以利用中藥茶飲中的茯苓百合酸棗仁茶來進行調理,該茶有清心安神助眠的功效,還能緩解因睡眠障礙引發神經衰弱,偏頭痛等情況!
腕骨穴,可以用於改善糖尿病、高血糖
高血糖、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病,患者要好好控制血糖,才能避免血管出現損傷,避免因為高血糖導致的各種併發症,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按摩穴位也是一種有助控制血糖的方法,我們採用的就是腕骨穴。
腕骨穴位於第五掌骨基底與鉤骨之間的凹陷處,按摩方式也比較簡單,只需要用拇指直接按摩腕骨穴即可,每次可以按摩3分鐘,每天可以按摩2-3次。
當然,改善高血糖狀態,除了按摩穴位外,還要控制飲食,選擇升糖指數低的食物,並且控制每天攝入的熱量,避免攝入高糖及精緻碳水化合物,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天儘量有30分鐘的有氧運動,一般選擇飯後半個小時,方式可以是慢跑、快走、騎車、遊泳等。如果通過生活改變以及按摩穴位無法改善高血糖狀態,還是應該根據醫囑服藥,避免長期處於血糖偏高的狀態。
神門穴,可用於改善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慢性病,根據我國的統計顯示,在我國27.9%的成年人患高血壓,也就是每3個成人就有1個有高血壓,而65歲以上人士患高血壓的比例更超過60%!
高血壓的標準如下:
高血壓:收縮壓持續高於140mmHg(毫米水銀柱)或舒張壓持續高於90mmHg
前期高血壓:收縮壓持續處於120-139mmHg或舒張壓持續高於80-90mmHg
神門穴位於手腕的橫紋,小指連線的凹陷處,按摩手法為直接用手指按壓5-10分鐘,每天可以按摩2-3次。神門穴有補益心氣,寧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緩解高血壓,並能改善因高血壓造成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狀。
此外,改善高血壓,還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維持健康的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在18.5-23之間,腰圍男性控制在90cm以內,女性控制在85cm以內;每周要進行5次中高強度的運動,每次在30分鐘以上;減少鹽分攝入,每人每天應該攝入低於6克的食鹽;增加蔬果的攝入,飲食保持平衡;戒菸,適度飲酒;保證睡眠,每天應在7小時以上;定期監測血壓。
此外,對於現代的中青年人來說,由於工作的原因,飲食生活不規律,辦公熬夜多,往往會出現肝火旺類型的高血壓,這類人群也可以考慮通過菊花決明子枸杞茶來調理改善,菊花、枸杞保養眼睛,保護視力;金銀花、牛蒡根、決明子可以利肝排毒、清肝瀉火,以達到降壓的效果。茶飲可以自制,也可以直接購買茶包,方便飲用。
偏歷穴,可以預防中風
中風是一種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據了解,我國每年平均有近200萬人死於中風,而且目前中風(有年輕化的趨勢,很多年輕人都會有相關病情發作,中風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了,所以中風不容忽視。
偏歷穴取穴有些複雜,可以讓兩隻手的虎口進行交叉,在上方的手的中指靠近前臂拇指側的凹陷處,便是偏歷穴。偏歷穴有通經活絡的作用,平時沒事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按壓,能起到預防中風的作用。
魚際穴,可用於便秘的治療
便秘是困擾了很多年輕人的問題,尤其是女性,長期便秘導致體內廢物無法排出,身體可能會長期處於炎性狀態,出現輕微中毒的表現,皮膚晦暗,頭暈,腹痛腹脹等等,這時候可以按魚際穴,有助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出糞便廢物。
魚際穴位於手掌面,大拇指第一掌骨的重點,手掌和手背交接處,只需要用另一隻手拇指順時針按壓即可,每天可以按壓5-10分鐘,能改善腸道功能,幫助排便。
少海穴,緩解情緒,調節焦慮、抑鬱
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全球抑鬱症患者超過一億人。估計到了2020年,抑鬱症會成為全球疾病排行榜的第二位,發病率僅次於心臟病。而現在疫情期間,很多人因此會感到焦慮,在這種情緒以及壓力之下,會讓人感覺到身體的種種不適。
少海穴曲肘時容易取穴,位於肘橫紋與肱骨內上髁中點處,有理氣通絡,養心安神的作用,能夠改善壓力,緩解不良情緒,按摩方法直接用拇指按壓,一般3分鐘左右即可,每天可以2-3次。
合谷穴,可用於眼乾、牙齦腫痛
合谷穴有助緩解牙齦腫痛的問題,還可改善眼乾問題和過敏性鼻炎,一般如果突發的牙痛,可以通過互相按摩左右手的合谷穴緩解,一般互相按壓5分鐘換位。合谷穴也就是位於人手的虎口部位靠上,拇指和食指的連接處。
列缺穴,用於改善外感疾病,如頭痛、脖子痛、鼻塞、咳嗽等
人體面臨壓力,感受外感風寒、風熱或者感冒等,都會讓人感覺各種不適,也會出現頭痛的情況,列缺穴有助改善這些情況。
尋找列缺穴需要將兩手虎口相交,食指落下位置感受到脈搏跳動的就是穴位了。
陽池穴,用於手腳冰冷
不少女性不論是在冬天還是在夏天,都會有手腳怕冷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中醫認為這是陰陽不調,氣血虛弱導致的,當然也有實證導致的手腳冰冷,主要是因為陽氣鬱於體內導致的。
陽池穴中醫認為能夠生發陽氣,溝通表裡,所以可以緩解手腳冰冷的情況,對於陽池穴可以採用按摩、按壓或者熱敷的方式,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