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日本唯一的中國村,這裡的人的使用漢姓,拒穿和服,禁說日語

2020-12-13 小鮑走天涯

日本為我國海上鄰國之一,在歷史一直是中國的追隨者。但1868年後,進行明治維新,迅速躋身資本主義列強行列,對外逐步走上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曾多次侵略中國、朝鮮等亞洲國家。就是這樣一個島國,境內還存在一個純粹的中國村。

這個村就是位於琉球群島的久米村,眾所周知,琉球王國曾存在於琉球群島。1372年,琉球諸國成為中國明王朝的藩屬國。明亡後,琉球向清朝貢。且琉球王向中國請求冊封,從未間斷。直到1875年,日本強令琉球停止對清的朝貢,將琉球併入日本。 而久米村正是琉球王國轄地,1372年琉球王向明朝朝貢。為了方便貢使往來,為防備倭寇,明洪武帝派福建三十六戶赴琉球定居,這些移民被稱為閩人三十六姓。

他們至琉球後,建立了自己獨立的村落。這個村落,最早被稱為唐營,後來改名為久米。因此,久米村的人都是漢人,因此其漢語水平非常高,在琉球對中國的交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接待冊封船和對華貿易的人多為久米人。且因久米人精通漢文,所以在琉球社會中的地位較高,閩人三十六姓後裔,有不少是與國王關係親近的特權階級。

1609年薩摩入侵琉球之際,久米出身的三司官鄭迥主張強硬地對抗薩摩侵略。1609年至1868年,琉球成為薩摩的附庸國,久米村內禁止傳播日本文化。久米人拒絕穿和服,禁止說日語。1644年清軍入關以後,久米人拒絕剃髮易服,以維持漢人傳統。 1879年,琉球被日本滅掉,改為衝繩縣。久米村人多為支持清朝的人士,因此,親清派以久米村為中心,反對日本的兼併,同時希望清朝協助琉球復國。

但在1898年甲午戰爭後,許多支持清朝的久米人選擇流亡清朝。從此以後,久米村開始走向衰落。 時至今日,三十六姓後裔的都有漢姓,包括梁、鄭、金、蔡、毛、陳、林、曾、高、吳、李、阮等。每當有大型文化活動比如那霸節、大拔河節日、那霸龍舟競渡等活動時,他們都會亮出自己的旗號。包括祭灶神在內的一些中國習俗已成當地習俗。

除此,久米人每年都祭孔。久米村新建的孔廟,大成殿前的大立柱是從曲阜孔廟的模仿而來,在山東雕刻好後直接運來的,龍爪也是5指,這與琉球當地傳統的4指不同。1992年,為紀念福建與衝繩的特殊歷史因緣,在久米村建了一座名為福州的庭園。 你想去這個日本唯一的中國村看看嗎?

相關焦點

  • 日本唯一的中國村,村民都是中國人,不說日語,拒穿和服
    日本曾經是我們文化的追求者,但自是1868年之後,進入了資本主義行列,走上了資本擴張之路。日本雖然離我們有一海之隔,但是日本裡面有一個中國村莊,叫「琉球群島」。琉球曾是我們國家明清時代的藩屬國,每年都會向朝廷進貢。
  • 日本的一個村子裡,裡邊生活的全都是中國人,至今仍使用著漢姓
    ,,在很多人的口中都是褒貶不一,在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當中,日本作為我國的鄰邦國,兩個國家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民間交往經歷。  但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在日本的一處島嶼上,現在還存在著一個中國村,這個村的名字就叫做久米村,村裡的那些民眾們基本上都是中國人的後代,直到現在為止他們依然使用的是漢姓,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看,這裡到底存在著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 日本有一個村子,居民都是中國人,至今還保留著中國傳統習俗
    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還有這樣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那就是:在日本一個島上還住著很多的中國人,而且他們還全部使用漢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事情還得從明朝時期說起。明朝時,在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有一個獨立的小島,叫做琉球群島,上面曾有一個琉球王國,要說起「琉球」名字的由來,在史書上曾有很多記載,也被稱作是「琉求」。
  • 日語文化小知識之振袖和服
    歡迎大家來到我們快樂國際的日語小課堂。昨天我們在分享日本的成人禮的時候,提到了一個詞,叫做「振袖和服」。之前在介紹和服和浴衣的時候老師也說過,和服其實有很多種類型,分別用來應對不同的場合。其中這種「振袖和服」是春奈先生最喜歡的一個類型,所以今天忍不住要跟大家介紹一下~
  • 0元體驗日語課+和服寫真!網紅日語培訓機構「白熊日語」空降桐鄉!
    以為自己會一兩句蹩腳英語就可以了結果 由於口音的關係日本人說英語 要聽清楚聽明白實在困難旅途中還是因為語言問題 影響了效率給這趟旅行稍微帶來了點遺憾吧回到國內 就有強烈想學習日語的衝動發現海寧有家機構還挺不錯但由於太遠不方便就放棄了
  • 在日本的中國女孩熱衷租和服,說穿著像中國旗袍一樣性感!
    和服種類不同,穿的人髮型也要相應地變化。漸漸地,和服在很多人眼裡變成了藝術品。現在不少國人會到日本旅遊,相信大家走在街上的時候,一定會看到三三兩兩的穿著和服的男女。或許你還會覺得稀奇掏出手機偷拍。原本我也以為那是日本人,可是我居然聽到了她們說普通話,著實被驚到了。
  • 【日本和服面料】日本做和服的面料叫什麼
    【日本和服面料】日本做和服的面料叫什麼 2018-05-08 11:03:21 來源:全球紡織網 【日本和服面料】日本做和服的面料叫什麼?
  • 誰在日本出租和服?
    但據店主MOMO先生向界面介紹,在傳統和服店日漸沒落的現在,這家店卻從3月櫻花季開始,營業額就一直處於增長狀態。MOMO是從四年前開始從事和服出租生意的,「Karen 京都」是他在今年2月開的第一家屬於自己的和服出租店。「店裡的顧客大多都是20歲、30歲的年輕人,除了外國遊客也有很多來京都玩的日本人,基本每天店裡都生意不斷。」MOMO說。
  • 有人問我日本的行政區劃,學日語一年的我卻答不上來...
    每個都、道、府、縣下設若干個市、町(相當於中國的鎮)、村。其辦事機構稱「役所」,即「市役所」、「町役所」、「村役所」,行政長官稱為「市長」、「町長」、「村長」。日本只有唯一一個[都]就是——東京都。是日本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相當於中國的北京。東京都由23區構成,屬於日本地域中關東地方,都廳位於新宿區。東京都市圈人口密度非常大,日本全國人口的34%都集中在首都圈,超過3700萬人口,是世界最大的都市圈。
  • 劉善挑戰蛇蠍美女 穿和服說日語演繹「韓奸」
    劉善挑戰蛇蠍美女 穿和服說日語演繹「韓奸」 劉善在其中扮演了一位朝鮮裔的日本人「楨子」,預計她將展現不一樣的表演。    在影片中,作為暗殺高宗計劃的主導核心人物,「楨子」的名言是「從骨子裡都是日本人」,而且她對於朝鮮也具有很大的野心,是一個性格非常強烈的角色。    從《咖啡》公開的劇照中可以看到,劉善身穿幹練的衣服,畫著煙燻妝,展現了與該角色非常符合的冷靜而又搶眼的形象。
  • 日本的這個村子,裡面居住的都是中國人,用漢名漢姓,想回歸中國
    日本和我們中國的關係從漢代開始到明朝,中間日本強盛的時候,比如說明朝晚期的時候,就開始侵略我們國家,但是在我們中國強盛的時候,就各種服從,他們曾聲稱自己是最親近中國的國家,甚至還號稱是小中華,在唐朝的時候,日本貴族甚至派遣很多日本美婦來中國,如果他們懷孕就可以立馬和日本貴族結婚,說是可以改良日本的人種
  • 金卡戴珊內衣品牌起名「和服」?日本人怒了:這什麼鬼?!
    (圖源:ins)Kimono在日語中是和服的意思,它是日本的傳統服飾,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象徵之一。這個消息一出來,日本網友都被激怒了,越來越多人發帖表示,拒絕金卡戴珊給kimono註冊商標,不希望日本傳統文化變成她商業版圖的一部分。
  • 日本旅遊小知識:日本為什麼把「和服」說成「吳服」?
    日本旅遊:日本為什麼把「和服」說成「吳服」? 你知道和服的真正由來嗎? 帶你一覽和服的「前世今生」 其實日本人一開始並不稱和服為「和服」,那是西方人的叫法,和服正兒八經的稱謂是「吳服」。這個稱謂的由來要追溯到古中國的三國時期了……三國時期的東吳,女人們長穿的服飾跟現在的和服非常相似,而當時的東吳跟日本有通商往來,東吳將紡織品及衣服縫製方法傳入日本,日本仿製東吳的服飾製作衣服並將這種充滿異域色彩的服飾稱為「吳服」。 在那時的日本,吳服是地位較高的達官貴人才有機會穿著的服飾。
  • 蘇州驚現「日本街」,網紅穿和服打卡,淮海街變身「大阪」惹爭議
    最近,蘇州高新區的一條街,稱為淮海街,已經成為網際網路上的熱門話題,這條街看起來像日本的大阪,深受日本旅行和漫畫迷的歡迎,許多當地人錯誤地認為,來到日本就像去國外一樣,許多網際網路名人穿著和服進入這裡,但這引起了很多爭議。
  • 相撲、和服、木屐和抹茶,日本的這些國粹竟都源於中國
    提起鄰國日本的國粹,大家都能說出一二,比如相撲、和服、木屐、抹茶、榻榻米,這些國粹都是來源於中國,來源於中國封建王朝的巔峰時期。今天就來聊聊這些國粹如何傳入日本,又是什麼原因在日本保留至今,然而卻在國內式微或者消失的。
  • 日本女人穿和服,為啥喜歡背個「小枕頭」?原來大有深意
    毫不誇張的講,古代中國擁有無數藩屬國,每年都會有別國使者過來朝拜學習先進的技術、文化,例如鑑真東渡、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等等,據說義大利麵就是由這些傳教士從中國傳到歐洲流行起來的。而日本與我們國家隔海相望受到中華文化薰陶更為濃厚,日語中使用的片假名就是由漢字演變而成的,到日本旅遊可以看到許多跟中華文化相關的東西。今天我們重點來介紹一個日本和服文化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演變過程。
  • 文化與經濟相輔相成的日本公共外交:從和服說起
    和服背後的公共外交全日本和服顧問協會團長浮裡直向澎湃新聞介紹稱,30年前該協會曾經來中國交流過一次,這是該協會第二次來中國。此次來華的協會代表來自日本東京、群馬、大阪、衝繩等各地,其中甚至還有一名中國人。據介紹,該協會每年都會在東京舉辦一次面向外國人的世界和服穿著大賽,參與者限定為外國人,而這名中國人就是最近一次大賽的第二名獲得者。
  • 日本和服上的小枕頭是什麼東西?
    和服,是日本的傳統服飾,就像中國的漢服一樣,但是比漢服更為普及,基本上就屬於日本的國服了。和服在日本叫做著物(きもの),它最顯眼的地方,應該是那個獨具韻味的小枕頭了。那麼和服上的這個「小枕頭」究竟有什麼作用呢?
  • 武大穿和服賞櫻事件反轉!一文教你分辨唐裝與和服
    但是,相信很多人都對這場衝突中的其中一個焦點——「唐裝」和「和服」,產生了一些困惑。眾所周知,日本文化,包括但不限於傳統服裝,都受中國漢唐兩朝的影響十分深遠,特別是唐代。因此,中國服飾和日本都是一脈相承,不少都有十分雷同之處。不少人都表示自己「傻傻分不清」,究竟哪件是唐裝、漢服以及和服。
  • 日本一大學辦和服日活動 中國留學生感受東瀛風情
    &nbsp&nbsp&nbsp&nbsp近日,位於日本東京的日本國學院大學澀谷校區組織「和服日」傳統文化推廣活動,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與日本同學一起,感受東瀛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