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個村子,居民都是中國人,至今還保留著中國傳統習俗

2020-12-20 送歷史個救生圈

對於日本這個國家,我們對它有著十分複雜的感情,既有近代兩國之間戰爭不斷的歷史,又有對於這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另眼相看。總之,不管是討厭還是關注,日本與我國的關係,都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還有這樣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那就是:在日本一個島上還住著很多的中國人,而且他們還全部使用漢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事情還得從明朝時期說起。

明朝時,在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有一個獨立的小島,叫做琉球群島,上面曾有一個琉球王國,要說起「琉球」名字的由來,在史書上曾有很多記載,也被稱作是「琉求」。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當時的中國沿海居民覺得琉球群島像蠶下卵一樣,在一個平面上分布了很多島嶼,於是就有了「琉球」這一名字。

這個琉球國,雖然地方小,但是也勉強稱得上是一個小王國,並作為中原王朝的一個附屬國存在著。這一時期,日本的勢力逐漸強大,而琉球國由於實力較小,所以經常會有日本人來侵犯。不得已,琉球國只好向向明朝求救。在收到求救的消息後,明朝將福建一帶的幾十家船戶遷移到了琉球島,這些船戶有著非常豐富的航海經驗,他們成功幫助琉球島居民打退在島上鬧事的日本人,國王很高興,給船戶們專門劃分了一個生活區域,讓他們在這裡生活,這個地方也就成為了後來的「久米村」。

1609年至1868年,琉球國成為薩摩的附屬國期間,久米村出身的三司官鄭迥主張強硬對抗薩摩侵略,而久米村內也禁止傳播日本文化,不允許穿和服、說日語。清軍入主中原後,久米村拒絕剃髮易服,堅持維護漢人傳統。到了近代,由於清朝國力日漸衰弱,無力再庇護這個小國,所以琉球被日本給吞併,並成為了日本的一個縣,也就是現在很有名的日本衝繩縣。

但是,久米村的村民卻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他們永遠都記得自己是中國人。他們中有一些想盡辦法回歸了祖國,有一些沒辦法只能困在島上,卻堅持原來的信仰。他們不僅堅持不改姓,永遠使用老祖宗傳給他們的漢姓,而且還過所有的中國節日。1992年,為紀念福建與衝繩的特殊歷史因緣,福州市協助還那霸市政府在久米村原址上建立了一座庭園,命名為「福州園」。

相關焦點

  • 日本的一個村子裡,裡邊生活的全都是中國人,至今仍使用著漢姓
    ,,在很多人的口中都是褒貶不一,在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當中,日本作為我國的鄰邦國,兩個國家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民間交往經歷。現在有很多去往日本定居的中國人,也都慢慢開始適應了日本的生活以及他們的社會習俗,,其實在我國古代的記載當中就有一隻漢朝皇室的後代,移民到了日本。他們在這裡把自己的姓氏改為劉姓,也徹底融入了日本這個國家。
  • 古埃及皇室有一習俗,讓人無法接受,而日本卻保留至今!
    文/仗劍走天涯古埃及皇室有一習俗,讓人無法接受,而日本卻保留至今!對於古代的一些制度,大多數的人都是深惡痛絕的,無論是封建社會或者是奴隸社會給人造成的影響都是絕對的壓迫,是社會制度的本質不公平,人類分為369等,本身就是一種對於人性的泯滅,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古埃及皇室的一種習俗!古埃及和中國一樣被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
  • 古埃及皇室有一讓人難以接受的習俗,全球都廢除,但日本保留至今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類型|歷史文化文章字數|1129字,閱讀約3分鐘據說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倖存下來的就是我們古代的中國。埃及和印度雖然還活著,但與古埃及和古印度完全是兩種文化和民族。這些古老文明的消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外界的入侵。巴比倫在被遊牧民族多次入侵後,在兩河流域徹底消失。當然,也與整個文明發展後期的衰落有關。然而,一些古老文明的消失,完全是由於它們自身的原因。古埃及是後者的典型。
  • 德國姑娘:中國人簡直有毒,一個村子都要修成一個「八卦陣」
    中國是一個歷史文化非常厚重的國家,而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學說就是陰陽太極學說。而歷朝歷代關於陰陽之說都有自己的見解和補充,比如陰陽五行,八卦圖等等之類的都是類似的東西,這些東西時至今日也依舊還保留著。
  • 日本的這個村子,裡面居住的都是中國人,用漢名漢姓,想回歸中國
    日本和我們中國的關係從漢代開始到明朝,中間日本強盛的時候,比如說明朝晚期的時候,就開始侵略我們國家,但是在我們中國強盛的時候,就各種服從,他們曾聲稱自己是最親近中國的國家,甚至還號稱是小中華,在唐朝的時候,日本貴族甚至派遣很多日本美婦來中國,如果他們懷孕就可以立馬和日本貴族結婚,說是可以改良日本的人種
  • 日本有一個中國村,到現在還用的是漢字,曾經是日本的眼中釘
    ,這個島上的風景真的非常的好,每年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這一個地方,並且也有許多的中國遊客慕名來到這裡,而且因為這一個地方特別靠近我國的臺灣,而且在歷史上還與我國國家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而且在衝繩島上的遊客,有相當的一部分人是屬於臺灣遊客的,而且他們對這個地方的熱衷程度一點都不亞於韓國的濟州島。說到了衝繩,就不得不提起了這一個已經消失的琉球王國,以及有一個叫做「久米村」的村子。一個村子的居民都是中國人,大家是不是非常的感興趣呢?
  • 日本人雖然元旦過新年,卻還保留著很多「春節」的習俗
    1月1號是日本的新年,相當於我們的春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也和我們一樣過的是農曆年的春節。但是在1873年,日本廢除舊新年,把1月1日作為新年。雖然日本新年改作1月1日,但是還保留著很多"春節"的習俗。
  • 古埃及皇室有一習俗,讓人難以接受,今全球廢除,日本卻保留至今
    話說世界四大文明古國裡,唯一延續下來的只有我們古中國。其它國家都因各種各樣的原因消弭在了歷史長河中,或是文化出現了斷層。譬如古巴比倫,如今已經徹底消失,雖然埃及和印度現在依然健在,但其和古埃及與古印度完全是兩個文化和族群了。
  • 唯一被日本奴化成功的國家!國旗如出一轍,至今還把日語當母語
    說到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我想大多數朋友們都歷歷在目。自1931年9月8日開始,中國便開始被日本人侵略,偌大的中國被人當成了囊中之物,這是一個多麼屈辱的事情。日本人在東北進行了奴化教育,讓中國人學習日語,期望將中國人變成日本人的奴隸,想要從心理上把控中國人,但是它的陰謀最終還是沒有得逞。而在這個國家,日本的陰謀卻得逞了,國旗如出一轍,至今還把日語當母語今天我們來給大家介紹一個唯一被日本奴化成功的國家!一戰的時候,日本侵略了一個名叫帛琉的國家。
  • 日本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習俗有哪些淵源?日本人是從哪裡來的
    日本人的先祖是誰?日本文化有哪些來自中國傳統文化習俗?01日本人的先祖是誰?這件事眾說紛紜,連日本國內意見都不統一。一、日本人祖先是中國雲南人,公元前開始的移民。至今,在日本本土,認為日本人祖先來自中國雲南的人不在少數。二、在日本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徐福等人是日本人的先祖。秦朝時期,徐福受秦始皇的命令,帶領三千童男童女,東渡日本尋找長生不老藥。
  • 韓國人的中秋節:今年放5天 保留祭祖的習俗 交通堪比中國的春運
    說起中秋節,其實不僅中國有,日本、韓國也有,只不過日本已經廢除了假期,而韓國也是全世界中秋放假時間最長的國家。他們中秋法定的假期是三天,如果遇到節假日那就是5天,拿今年來說,韓國人中秋其實從22號就開始放了,一直放到26號,整整五天假期。
  • 來到中國的日本留學生:中國人為什麼不在廁所吃飯?
    如今中國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隨著我國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來到中國學習或工作。日本位於亞洲且距離中國較近,因此就有不少的日本人來到我們國家旅遊和留學。作為兩個不同的民族和國家,日本和中國在文化上必然會有差異,這不,有一位剛來到中國的日本學生,便產生了好奇:為什麼沒有中國人在廁所裡面吃飯呢?這個問題讓我們國家的人哭笑不得,事實上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或難以理解日本在廁所吃飯這種文化。
  •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有哪些習俗和文化?
    春節作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首,不僅可以表達闔家團圓的喜慶之情,同時也可以彰顯出舉國歡慶的熱烈場面。筆者認為中國人過春節講究的就是一個熱鬧,無論身在天涯海角、不管多忙,過春節這一天都要如約回家。其實過春節回家也是春節時的一個重要習俗,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才有過節的氣氛和意義。
  • 其中一個村子,至今滿漢不通婚
    滿清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統治王朝,之所以稱為滿清朝廷,是因為掌握階級大權的是滿族人,在封建時期,人們在思想上還沒有得到解放,民族歧視一直是社會存在的問題。滿人當政時,滿族人對於漢人的歧視是相當嚴重的。
  • 柬埔寨有一個世外桃源,住的全是中國人,還講漢語寫漢字!
    也是由於這個原因,如今除了中國本土,世界各地都散落著華人的身影,尤其是東南亞地區,華人聚居地隨處可見。當年下南洋的老百姓,一代一代地生活在東南亞,生活習慣和語言早已和當地融為一體。不過在柬埔寨,有這麼一個中國人聚集的村子,卻保留著作為中國人最原始的面貌,這個村子就是位於柬埔寨拉達那基裡省的雲西村。
  • 日本唯一的中國村,村民都是中國人,不說日語,拒穿和服
    日本曾經是我們文化的追求者,但自是1868年之後,進入了資本主義行列,走上了資本擴張之路。日本雖然離我們有一海之隔,但是日本裡面有一個中國村莊,叫「琉球群島」。琉球曾是我們國家明清時代的藩屬國,每年都會向朝廷進貢。
  • 看唐建築還得去日本?為啥日本的傳統文化保留的這麼好?
    在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條,有這樣一座古寺院,是由中國唐代高僧鑑真和尚親手新建的盛唐建築風格寺廟,不僅保留了完整的唐代建築風格,還被日本譽為國寶,那就是唐招提寺。招提寺的主體建築金堂,面闊七間,進深四間,正面五間設門,正中間的門稍寬,前簷下設柱廊,柱網布局屬於宋《營造法式》的「金廂鬥底槽」,內部設金柱一周。
  • 寒食節習俗,吃生冷的的熟食,一個傳統習俗!
    這個年代是一個錚錚鐵骨,馬革裹屍的豪情。寒食節習俗,吃生冷的的熟食,一個傳統習俗!寒食節寒食節又名禁菸節、熟食節、冷節,是我國中國古代的重要節日之一。冬至後數一百零五日即為寒食節,過節時禁止燃火,人們只能吃先前備好已冷卻的熟食,寒食節由此得名。
  • 日本的新年及相關習俗的由來
    對於中國人來說,農曆的春節才是傳統意義上的新年,而對於我們的鄰居日本來說,公曆的元旦就是新一年的開始。從飛鳥時代至明治初期的一千多年間,日本一直是效仿中國唐朝,在農曆的正月慶祝新年。最早日本的新年是祭祖以及向歲神祈求豐收的節日,後來在宮廷和民間發展,今天所見的日本新年習俗很多保留了江戶時代後期的形式。
  • 中國唯一能一夫多妻的村子,不愁吃不愁穿,為何沒人願意去
    中國唯一能一夫多妻的村子,不愁吃不愁穿,為何沒人願意去中國對於民俗的研究,是近代才開始逐漸興盛起來,得到大眾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