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名稱: 浙江省溫州醫科大學「關愛生命」志願服務總隊
成立註冊:2005年3月
註冊志願者人數:23744
累計開展志願服務時數:236萬小時
人均開展志願服務時數:7.4
組織負責人:陳永霖
經常開展的志願服務項目:「博時急救」培訓項目、「青少年近視防控」項目、「泰迪熊醫院」兒童恐醫心理消除項目、「川藏青」醫療扶貧項目、「微笑聯盟」 項目、 「特殊奧利匹克」項目、「生命相『髓』」項目、「生命之光」器官捐獻宣傳項目、「醫帶醫路」醫療公益項目
主要事跡:
溫州醫科大學堅持以「醫療公益」為工作主線,將「關愛生命」志願服務與「生命知識」教育、實踐育人、公益醫療項目相結合,通過校地精準化對接、品牌化運營、長效化開展,讓志願服務走進社區、走進鄉村、走進基層。學校志願者服務中心下設17個分隊(含9個民非組織),會員23744人,在健康預防、陽光助殘、生命拯救三個領域,累計志願服務已超過236萬小時。
一、健康預防——從一本教材到一種健康理念
從2005年始開展「博時急救」項目,通過「三進三堂」:進學校、進社區、進單位,開設急救知識公益講堂、急救技能培訓課堂、現場救護演習學堂,推廣應急救護培訓知識,幫助29500餘人取得急救證。在上海外灘踩踏事件、高空急救、公交車上急救等緊急關頭,在場志願者第一時間參與施救。
2012年發起「青少年近視防控」志願服務項目,為170餘所學校的7萬餘學生提供視力普查,建立學生視力健康數據信息資料庫,開展「保護視力,從我做起」、「我是小小驗光師」等科普活動,項目入選2019溫州市「十大」為民辦實事項目。「泰迪熊醫院」兒童恐醫心理消除志願服務隊打造「情景模擬+角色互換」為特色的兒童恐醫心理消除及兒童術前恐醫關懷的平臺,在溫州各幼兒園開展224場活動,參與16220人。
二、陽光助殘——從校園文化到城市風尚
從2012年開始每年組織醫生和學生志願者前往藏區開展「川藏青」醫療扶貧項目,先後在理塘、壤塘、塔公、那曲、小金、嘉黎、金川等多地開展眼病篩查、眼科診治、眼科手術、臨床帶教、遠程等醫療項目,眼科體檢27000餘人次,眼科手術2500餘例,成立眼視光中心11家,探索出了一條由「輸血」向「造血」轉變的扶貧新路徑。2009年,志願者倡議發起成立「世界溫州人微笑聯盟」並與美國「微笑聯盟」開展合作。志願者隊伍走進四川、黑龍江、福建、貴州等省,共完成2500餘例唇顎裂手術。
學校作為國際特奧會在中國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之一,2001年起開展「特奧運動員健康計劃」,為溫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孩子提供健康義診、運動陪伴和非遺傳統文化手工培訓等項目,參與世界「特奧運動會」、「特奧」東亞區論壇、「特奧」領袖論壇等項目。
三、生命拯救——從一個人到一群人
「生命相『髓』」志願服務隊構建了認知-行為悔捐心理模型,確定篩選志願者的「黃金標準」,形成一整套針對悔捐行為的動態評估提升體系,經志願團隊入庫的非親緣造血幹細胞志願者達2943人(佔溫州地區總數的28%),14位志願者成功捐獻(佔溫州地區的26%)。「生命之光」志願服務隊成立於2014年,通過「高校+醫院+社區」三維模式以點帶面進行器官捐獻宣傳服務,打造「宣傳、籤署、關懷」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提出的「電子健康醫保卡(社保卡)顯示器官捐獻志願」的建議,已經在溫州落地,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竺和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對團隊回函予以高度肯定。「醫帶醫路」志願服務隊依託「一帶一路」大背景,藉助中外學生及附屬醫院醫護人員與校友人力資源優勢,為「一帶一路」沿線貧困落後的地區開展預防保健講座,醫療技能培訓和專業醫療援助服務,增強當地居民衛生意識。3年來共計開展244場醫療科普講座,173場醫療技能培訓以及72場義診,加納總統阿庫福、賴索托首相塔內爾、尼泊爾前總理秘書對項目予以認可與支持。
通過十餘年的活動堅持與品牌塑造,學校在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比賽中榮獲3金3銀1銅,3個項目榮獲「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公益創業賽金獎,2個團隊榮獲浙江省十大傑出志願服務集體榮譽稱號,榮獲第二屆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項目和第七屆中華慈善獎「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等榮譽,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浙江日報等主流媒體對我校「關愛生命」志願服務隊進行報導,獲得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讚譽。
開展活動的照片
推薦單位:浙江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