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藥物毀了孩子聽力,基因檢測可防範藥物性耳聾

2020-12-23 騰訊網

我國每年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查可以發現約為3萬左右聽障新生兒。還有6~8萬患有遲發性耳聾的患兒被發現。耳聾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認知和交流能力,同時也給個人、家庭、社會帶來了嚴重的負擔。

新生兒中每1000人中就有3個是重度以上的先天性耳聾,而就算是正常人群也有5%的耳聾基因攜帶率。此外,兒童中存在藥物性致聾基因攜帶者,一旦接觸此類藥物,極易致聾。

兒童用藥應格外謹慎

氨基糖甙類藥物具有耳毒性

 藥物性耳聾臨床表現不一,除耳聾外,可伴有耳鳴、耳悶、眩暈、共濟失調等,伴隨症狀可先於或後於耳聾出現,由此導致的聽力損失程度差異很大,重者可致全聾。至今已有18類100多種藥物被證實對聽力有影響,每一類致聾藥物機理不盡相同,有些藥物導致的耳聾一旦形成,則是永久性損害。藥物性耳聾一般為雙側、永久性耳聾,往往是不可逆的。

其中主要是氨基糖甙類藥物,比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這些抗生素類藥物之所以會造成兒童耳聾,是因為它們具有耳毒性,容易對兒童的聽覺神經系統造成傷害。專家建議,兒童用藥應格外謹慎,原則上不使用有明確耳毒性的氨基糖甙類藥物。

全面保護孩子聽力健康

從耳聾基因檢測開始

線粒體DNAA1555G基因:線粒體DNA A1555G基因突變與氨基糖甙類藥物引起的藥物性耳聾關係密切。

GJB2基因:GJB2基因和先天性聾有著密切關係,中國先天性聾患者中攜帶有GJB2基因突變的約佔20%。

PDS基因:PDS基因突變可以導致大前庭水管症候群。

GJB3基因:相對較少。

上述四種基因引起的耳聾約佔整個遺傳性耳聾的80%。進行這四種基因的檢測,可以明確大部分遺傳性耳聾的原因。

對於藥物中毒性耳聾,至今尚無有效治療方法,唯一的辦法就是要預防,要做到:早發現, 早診斷, 早預防!

  耳聾基因篩查的意義不僅在於可及早發現遺傳因素的先天性聾兒,及早採取幹預和康復措施,而且通過耳聾基因篩查,可以發現潛在的藥物性耳聾患兒,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和預警攜帶藥物性耳聾敏感基因的個體。

基因檢測報告上都會註明了哪些藥物要禁用或慎用,給予明確和針對性的用藥指導和提示,家長在帶孩子看病時,即可將檢測報告出示給醫生,避免藥物性致聾的悲劇。

了解更多基因檢測知識及服務請關注公眾號:安潤心健康

相關焦點

  • 讓孩子「聽見未來」——玉林市婦幼保健院開展耳聾基因檢測項目
    「為什麼有的孩子感冒發燒後吃了藥或打了針,耳朵就聾了呢?」「為什麼有的孩子挨了一巴掌,就喪失聽力了呢?」發生以上問題,很可能與他們自身耳聾相關基因突變有關。耳聾相關基因突變的影響有些耳聾相關基因的突變會導致先天性重度或極重度的感音神經性耳聾,但某些耳聾相關基因的突變所導致的耳聾並不會在出生後立即表現出來,而是在攜帶者成長過程中受到外力或藥物刺激時才誘發聽力下降甚至是聽力障礙(耳聾),這部分人群如果及早幹預,則可以避免聽力障礙的悲劇發生。
  • 新生兒耳聾基因檢測結果如何看?
    寶寶聽力到底有沒有問題,我們該怎麼辦?」 耳聾基因檢測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看待耳聾基因檢測結果呢?這就是為什麼有的耳聾傳男不傳女,為什麼有的耳聾僅僅是因為一次藥物的應用,為什麼有的孩子摔倒之後聽力就急劇下降……
  • 新生兒聽力篩查、耳聾基因篩查很必要
    如果加上遲發性耳聾及藥物性耳聾患者,每年新增的聽障兒童超過6萬。專家表示,聽力障礙重者導致聾啞,輕者導致語言和言語障礙、社會適應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學習困難等心理行為問題,新生兒聽力篩查、耳聾基因篩查有助於早發現、早幹預,幹預後多數孩子能獲得較好的聽覺和語言能力。
  • 基因檢測,看BB耳聾風險有多高--中國數字科技館
    不過,聽力在發育過程中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如急性傳染病、耳毒性藥物、中耳炎和噪音等,因此要繼續關注聽力和語言發展情況。懷孕20周前如果確認有耳聾傾向,就可對待生育的胎兒的基因型進行檢測,從而確認這個寶寶是否會患有耳聾,此項檢測在懷孕20周前進行,效果比較理想,有助於母親進行早期幹預,
  • 基因檢測在遺傳性耳聾中的應用
    這一切,都決定了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是目前最為有效的病因學分析方法之一。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就是通過分析被檢者的DNA,確認與耳聾相關的基因是否存在缺陷,從而為耳聾的臨床診斷提供依據。另外,耳聾基因能檢測也可用於耳聾發病風險的評估,鑑別致病基因的攜帶者,進行產前診斷或預後判斷。基因檢測比傳統檢查擁有更高的準確性、更遠的前瞻性,它首次使人們面對耳聾從只能患病後被動治療,而轉為可以提前主動的預防和幹預。
  • 中關村研製成功全球首張檢測致聾基因晶片
    幾滴血可查致聾基因 可大大降低遺傳機率 16區縣兩萬患者已接受篩查  「我們的孩子將來聽力正常的機率很大。」說這話的,是朝陽區的一對新婚夫婦。他倆自小耳聾,非常想要孩子,但又擔心將耳聾遺傳給孩子。
  • 中國晶片突破3:神奇晶片避免8萬人耳聾,還將造白人耳聾基因晶片
    發明了多重等位基因特異性擴增及通用晶片技術和世界第1款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晶片,能夠檢測先天性耳聾、藥物性耳聾、大前庭導水管症候群相關的耳聾基因位點,且研製出全套適合大規模篩查的配套儀器及整體解決方案。並獲得授權中國發明專利16項,海外專利20項。
  • 北京研製成功檢測致聾基因晶片 2萬患者已受篩查
    「我們的孩子將來聽力正常的機率很大。」說這話的,是朝陽區的一對新婚夫婦。他倆自小耳聾,非常想要孩子,但又擔心將耳聾遺傳給孩子。經過一項名為「致聾基因篩查」的新技術檢測,確認他們兩人的耳聾致病基因不一樣,這讓他們對生育健康的寶寶充滿了希望。
  •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主城區免費新生兒遺傳性耳聾基因篩查開始了!
    根據2012年《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數據顯示,聽力障礙成為我國第二大出生缺陷疾病。什麼是遺傳性耳聾?耳聾基因篩查有何意義?耳聾基因檢測怎樣進行?對此,市婦幼保健院遺傳中心主任顧茂勝進行了解答。什麼是遺傳性耳聾?
  • 服用這種藥後 帶耳聾基因的寶寶就會喪失聽力!
    曹女士向張豔珍解釋,自己患的是重聽,是在幼兒時用過鏈黴素才出現的情況,不是先天性的。可細心的張豔珍並沒有忽視這個問題,她首先考慮孕婦為藥物敏感性耳聾,並建議胎兒羊水檢查的同時增加耳聾基因的檢測。報告出來後,果不其然,曹女士和腹中的胎兒均為遺傳性耳聾基因攜帶者。張豔珍告訴曹女士,等胎兒出生後要嚴禁使用的相關藥物,以防出現和母親一樣的狀況,造成終生遺憾。
  • 北京免費為155萬例新生兒篩查耳聾基因 常見耳聾基因陽性率達4.6%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聽力障礙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與年齡增大、遺傳因素、中耳炎、噪聲、耳毒性藥物、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長期吸菸、酗酒、精神壓力過大等有關。在眾多的聽力障礙患者中,絕大多數屬於感音神經性耳聾,目前尚無特殊藥物治療。目前,新生兒期的聽力篩查和耳聾基因篩查,是防聾治聾的主要措施。有效預防和及早幹預,可以減少聽力障礙對患兒的影響。
  • 父母聽力正常,孩子聽力就一定正常嗎?
    父母都是聽力正常人群,不能保證孩子一定是聽力正常,中國人群常見耳聾基因突變的攜帶率高達3-5%,正常聽力的父母如果攜帶遺傳性耳聾基因,也將面臨生育聾兒的風險。事實上,每年新增的3萬多聾兒,其父母聽力多半正常。
  • 為什麼夫妻聽力正常,卻會生出聾兒?
    如果加上遲發性耳聾及藥物性耳聾患者,每年新增的聽障兒童超過6萬人。 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耳鼻咽喉科獲悉,許多聾兒的父母往往是聽力正常者,一聽說孩子存在聽力障礙,他們往往無法理解,更不能接受這個現實。實際上,根據臨床數據顯示,我國正常人群的耳聾基因攜帶率接近6%,即使是聽力正常的夫妻,也可能因雙方攜帶有耳聾基因而生下聾兒。
  • 優生優育與耳聾剪不斷的關係
    對遺傳性耳聾的認識誤區:1.只有父母中一方或雙方是聾人的,其子女才會出現耳聾。正常人群耳聾致病基因的攜帶率為3%,有其子女出現耳聾的機率很高,但這並不意味著其子女一定會是聾人。2.家族中有2個以上50歲以下未知原因耳聾的,即使父母聽力正常,其子女出現耳聾的機率也要高於正常人。3.父母雙方聽力正常,雙方家族中也沒有耳聾患者,其子女仍有出現遺傳性耳聾的機率。
  • 快2歲的孩子不會說話、聲音反應差 原是患上了神經性耳聾
    有家族性耳聾病史者;曾有過中耳炎、梅尼埃病等耳病史者;長期暴露於噪聲環境中;有耳毒性藥物應用史;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系統性疾病;有吸菸、飲酒等不良嗜好者;長期精神壓力過大等人群都屬於新生兒聽力障礙高風險人群。如何進行新生兒聽力障礙篩查?
  • 北京新生兒耳聾基因免費篩查人數破百萬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100萬,成為全球首個免費為新生兒篩查耳聾基因破百萬的城市。  《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2012)》數據顯示,聽力障礙是我國第二大出生缺陷疾病,中國聽力障礙人群數目龐大,且每年有3.5萬先天性聾兒出生,加上遲發性、藥物性耳聾患兒,每年新增聾兒超過6萬。
  • 嬰兒對聲音有反應不代表聽力正常
    另外,部分嬰幼兒還需要進行基因診斷和影像學檢查,以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十聾九啞」多是因聾而啞。因此,在發現嬰幼兒聽力受損後,根據病情儘早開始幹預治療是重中之重。 專家表示,新生兒聽力篩查、耳聾基因篩查有助於早發現、早幹預,幹預後多數孩子能獲得較好的聽覺和言語能力。
  • 導致寶寶先天後天耳聾的原因與預防措施
    先天性耳聾 遺傳性耳聾系遺傳物質,即基因和染色體異常所致的耳聾。如親代帶有的致聾基因是隱性的,則只有在基因成雙時,亦即在純合子時,耳聾才能表現出來,稱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耳聾。若男女都為隱性基因(雜合子),理論上有1/4子女有遺傳性耳聾,l/2後代為遺傳基因的攜帶者。若為隱性純合子,則全部子女耳聾。隱性遺傳性耳聾佔遺傳性聾的大多數。 伴性遺傳性聾。如致聾基因位於性染色體上,稱為伴性遺傳性耳聾。它可通過顯性或隱性遺傳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