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表達能力差,遇事只會哭鬧怎麼辦?家長該用好「4T溝通法」

2020-12-11 龍龍媽媽說育兒

現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在學習這方面用心,在孩子的性格培養方面,家長也是下了很多的功夫。

尤其是近幾年來,給孩子孩子報口才班,小主持人班的家長越來越多了,因為想要讓孩子性格自信一些,有好的表達能力,邏輯好一些。

表達能力其實尤其是對幼兒來說,是相當重要的。語言表達能力被認為是現代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

表達能力是豐富知識、發展智能最重要的工具。是學習文字的基礎。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無論是認識事物,思考問題、提出問題,都是需要藉助語言的。而且表達語言發展得好的孩子,進入小學以後,在識字、造句、寫文章等各方面都進步得比較快。

表達能力是孩子性格養成的基石

孩子在嬰兒時期,因為無法用語言表達,所以只能用肢體以及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並且得到了父母的回應,所以孩子長大之後,即使可以用語言來表達,所以還是會更傾向於用肢體語言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所以孩子開心的時候會手舞足蹈,難過生氣的時候會咬人、打人、摔東西、大哭大鬧。

但是如果孩子一直維持這樣的表達習慣的話,一生氣就打人、哭鬧,那麼孩子的性格也會隨著習慣逐漸養成,像是一個「小霸王」,性格易燃易爆炸。

那麼擁有這樣性格的孩子是無法適應這個社會的,不用等到長大,上了幼兒園孩子就會嘗到很多苦頭。

沒有小朋友會喜歡一生氣就打人的孩子做朋友的。更何況孩子難過了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只能大哭;被誤會了的時候也不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只能將生氣、鬱悶、憤怒等心情和眼淚一起落到肚子裡。

自身表達能力不好,對孩子的心理成長也只是有害無益。

所以當家長發現自家孩子總是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那麼就是家長應該及時補救,幫助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時候了。

那麼很好用的一個方法就是「4T溝通法」。

1、Turn off 關掉數字設備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動畫片是要有的,但是家長一定要控制好孩子看的時間。

不僅僅是對孩子的視力有傷害,對孩子的專注力、表達能力都有很大的傷害。動畫片有著非常強大的吸引力,以至於孩子的全部心思都在上面,那麼就會忽視生活中的聲音,孩子和家長之間的互動就會大大減少。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是從互動汲取的,孩子和動畫片之間是沒有互動的。

所以家裡孩子在3歲以下,不要讓讓他看電視超過2次,每次不要超過15分鐘。3歲以後也一天也不要超過30分鐘,而且這30分鐘還要分階段讓他看。

2、Tune in 和孩子共同注意聲音並回應

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應該是從和孩子會說話的時候開始培養,孩子在不會開口說話之前,也是在一直吸收外界刺激的。

所以從小家長就應該去和孩子交流,積極回應孩子發出的咿咿呀呀聲,以及跟孩子說話。遇到好玩有趣的東西都可以給孩子講解。只要孩子思路跟著大人走了,就算成功了。

3、Talk more 和孩子多溝通

陪著孩子不能等於和孩子溝通。有多少家長說是陪孩子,其實就是孩子在一旁玩玩具,大人在一旁玩手機。

多和孩子溝通,孩子才能反過來受到家長的影響愛上表達愛說話,以及知道應該如何表達他自己的情緒。

所以說,父母是不愛說話,不愛表達的人,那麼在這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定要比愛說話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差的。

4、Take turns 和孩子輪流談話

家長多和孩子玩語言類的遊戲,以及陪孩子玩兒孩子都愛玩的角色扮演,扮演警察和小偷,醫生和病人,讓孩子去表達他的角色的心理活動、或者是和孩子看完繪本之後,很有儀式感的去扮演其中的人物。

以及平時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及時幫助孩子用語言來表達出來,讓他知道,用語言是比用肢體用哭鬧更好的表達方式,更容易讓別人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什麼。

推薦一套繪本《寶寶情商管理—愛上表達系列繪本》,一套8冊,共8個主題,教會孩子面對不同的情緒,知道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讓孩子學會不哭清清楚楚的、不急躁、不害羞、不生氣、不任性的表達自己想法。以及讓孩子學會 專心傾聽別人不插嘴,以及可以很得體的說一些話,比如學會分享學會說謝謝等。

因為故事內容非常貼合日常生活,而且圖案色彩非常鮮豔,所以孩子很容易沉浸在其中,然後模仿繪本中主人公,從而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相關焦點

  • 孩子的表達能力差,遇事只會哭鬧怎麼辦?家長該用好「4T溝通法」
    尤其是近幾年來,給孩子孩子報口才班,小主持人班的家長越來越多了,因為想要讓孩子性格自信一些,有好的表達能力,邏輯好一些。,因為無法用語言表達,所以只能用肢體以及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並且得到了父母的回應,所以孩子長大之後,即使可以用語言來表達,所以還是會更傾向於用肢體語言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 孩子說話晚、表達能力差?用好「4T溝通法」塑造兒童學習型大腦
    有的孩子說話晚,表達能力差,同齡的小朋友都可以準確表達自己的意願了,他還只是能通過一些比較簡短的話模糊地表達自己的訴求。許多家長在面對自己的孩子說話晚,不會表達等問題的時候,都會表現得過於焦躁。如果我們家長如果擔心孩子是生理上的問題,就要及早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去尋找原因。
  • 孩子說話晚、表達能力差?用好「4T溝通法」塑造兒童學習型大腦
    1、孩子思維結構不健全孩子表達能力差可能是孩子的思維結構不健全,邏輯思維發展得不是很好。孩子在語言表達能力還有限的時候,會通過目光和和肢體語言和家長溝通,我們家長可以和孩子多講講他所關注的東西。孩子在咿呀學語的時候,家長也可以儘可能真誠地回應孩子的話語,和孩子共同關注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並簡單地和孩子講解。
  • 孩子遇事總哭鬧,家長可用"雲雨傘理論",提升娃的抗挫能力
    ,父母想要改正孩子這樣遇事就哭鬧的缺點,需要先去了解孩子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1、 家長的過度保護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什麼都不讓孩子去嘗試會讓孩子覺得那些事情不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其實家長保護孩子是處於對孩子的憐愛,但是孩子很難感受到家長的良苦用心,孩子只會覺得不習慣之前都是家長幫助自己完成現在突然自己去嘗試就會感到非常慌張。
  • 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別只會哄,家長做好這4點教出好孩子
    2、壓抑型哭泣很多家長都喜歡拿小孩與小孩之間做一個比較,尤其是看到孩子的成績特別差的時候,就會跟孩子說&34;,&34;的話,來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實家長不過是,本著為孩子好的說法,來傷害孩子的自尊罷了,只會讓孩子覺得壓抑然後默默地哭泣。
  • 孩子只會用哭鬧解決問題怎麼辦?李玫瑾教授:教育孩子要鼓勵溝通
    在孩子小的時候,哭聲是他們最有力的武器。當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是小新父母注意的時候,孩子經常會用哭鬧來解決這些問題。如果前期父母沒有做好教育工作,讓孩子養成了只會用哭鬧來解決問題的行為習慣,對孩子今後的成長教育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 孩子表達能力差是什麼原因 父母該怎麼做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表達能力差,這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育和生活,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與所受教育和生育環境因素有關,那麼孩子表達能力差怎麼辦?原因是什麼?咱們來了解一下。孩子表達能力差原因是什麼?
  • 孩子表達能力差,「聽不懂、說不出」怎麼辦?
    孩子表達能力差,「聽不懂、說不出」怎麼辦?大家好,我是綿綿姐,最近有一位寶媽說自己的兒子的表達能力比較差,現在已經3歲了,說出來的話總是不完整,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只是覺得孩子說話晚,應該是正常的,但是後來發現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都不是很好,去檢查之後才知道是孩子的語言發育遲緩!什麼是語言遲緩呢?
  • 為什麼家長說話孩子總是不聽?家長不如嘗試「非暴力溝通法」
    在對孩子進行施教的時候,很多父母始終保持對孩子的真心相對,卻換來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叛逆行為,讓家長感到傷心之餘還很無奈,尤其是當孩子處於某個叛逆的成長時期,好像跟孩子溝通比登天還難。很多家長都會自己身上找原因,有些家長雖然本著為孩子好的意願,可是卻在溝通方式上過於強硬的態度,會被孩子認為家長是想強迫自己,並非真的愛自己。
  • 艾兒寶貝:孩子哭鬧起來老喜歡躺在地上怎麼辦?家長該如何處理?
    其實這樣並不好,哄了一次就有第二次,下次孩子想要玩具或者想要父母聽他的想法時就會選擇躺在地上哭鬧,用此招來壓制父母,養成不好的習慣。那麼孩子撒潑打滾、哭鬧不講理該怎麼辦?有哪些正確的解決措施呢?快看下去吧!
  • 第一次上幼兒園,孩子哭鬧不止,家長該怎麼辦?
    如果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也會加重分離焦慮的程度,家長要在家裡創造機會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穿衣喝水、如廁睡覺的機會,這樣可以促進孩子的動手能力,同時提高孩子的自自信心,消除心理上對幼兒園產生的緊張感。家長因為對孩子入園的各種擔憂,焦慮情緒有可能比小孩還要嚴重, 如果家長不懂得調整自己的情緒或者是過度表達,也會將焦慮情緒通過動作、語言傳染給孩子,加重孩子的分離焦慮。家長可以通過提前體驗跟孩子的分離,與有經驗的家長多溝通交流、轉移注意力等方式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
  • 教子百招:27、孩子表達能力差怎麼辦?
    >教子百招:27、孩子表達能力差怎麼辦?  孩子四歲了,在語言表達能力上有些差。只要孩子語言理解能力正常,家長不用太擔心。  2、「我」的語言理解能力差。  理解是表達的基礎,如果一個孩子在語言貧乏的環境中成長,語言理解能力很差,當然也不可能有很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3、家人包辦讓「我」沒有表達的動力。
  • 孩子總用哭來解決問題怎麼辦?家長該不該妥協?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煩惱,明明可以用嘴解決,為什麼要用哭呢?面對這種情況,又該不該妥協呢?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完全可以用語言來表達需求了,為啥還像個小嬰兒似的只會哭?家長無意識的妥協行為,會讓孩子形成這樣的觀念:只要自己一哭鬧,家長就會滿足自己。
  • 兒童語言表達能力差該怎麼辦呢?
    假如你的孩子表達能力差父母就一定要留意,我總結了上面幾點作為判別規範,父母要多加留意。 孩子表達能力差的表現 : 1、兒童語言表達能力差:想說卻說不出 。孩子面對家長的詢問時,不斷說不到重點,還能夠不斷反覆某一句不相干的話。這種狀況的孩子普遍都是超越了說話的年齡,表達能力照舊不是很明晰。 3、兒童語言表達能力差:毫無邏輯 。
  • 孩子表達能力差,原因是什麼?父母應該怎麼辦
    有了孩子之後,家長的話題總是離不開孩子,關於孩子的話題總是說不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表達能力差,擔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育和生活,那麼孩子表達能力差怎麼辦?原因是什麼?孩子剛開始學習說話時,靠模仿身邊的人尤其是父母為主。所以父母一定要多和孩子交流說話,讓孩子熟悉語言,並主動學說話,孩子對語言有一定的熟悉感後,會為以後的語言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 孩子表達能力欠佳怎麼辦?方法很簡單
    孩子長到一定的年齡,就會開始用語言表達自己所思所想,有些孩子表達能力好,可有些孩子的表達能力卻很差。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呢?>家人照顧太周到有些家長照顧寶寶特別周到,不需要孩子用語言表達,只需要孩子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能讀懂孩子所需。
  • 孩子哭鬧脾氣大怎麼辦?不用吼不用罵,聰明家長都用這兩招
    不用吼不用罵,聰明家長都用這兩招最近有位媽媽私信我說:我和老公是雙職工家庭,孩子今年4歲了,最近幾個月我不知怎麼來形容她的個性,只要不按著她的心意來,她就發脾氣,哭,鬧,跺腳、摔東西,地上打滾,反正是她錯了你不能說,你要事事順著她才好,以她為中心,哄著才好,最近帶她去外甥家做客,臨走非要抱走外甥養的貓,外甥肯定不讓啊,我女兒就哭著強抱著貓不撒手,最後讓貓給咬了一口,這事兒也給了我一個警醒
  • 孩子哭鬧時,別只會說「不許哭」,聰明家長會用這4句話代替
    這並不是一個好辦法,聰明的家長有更好的辦法讓孩子老老實實不哭鬧。首先家長應該想辦法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會又哭又鬧呢?孩子哭鬧是一種語言表達方式一歲左右的孩子,在不會說話的時候只能依靠連哭帶鬧的方式來獲取家長注意力。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家長學會4個方法,讓孩子「能說會道」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想必也是花費了不少的心思,在生活當中總是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興趣班,可是慢慢的卻發現家長都忽視了對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其實語言表達能力貫穿了孩子的一生,無論是小的時候還是步入社會都對語言表達能力有著一個硬性的要求。不論你有多麼高的學歷,只要語言表達能力不好,那麼也會影響自己的一生,生活當中也會遇到許多的障礙。
  • 只會叫人不會表達,表達能力缺失的語言發育遲緩症狀該怎麼辦?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這麼坎坷,並不是我們想像得那麼順風順水。語言發育遲緩作為高發的兒童發育性問題之一,困擾著很多個家庭。語遲的很多症狀極具普適性,例如說比較典型的孩子只會叫人不會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