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演啟幕 六國七劇打造戲劇盛宴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14日,立陶宛OKT劇院頗受讚譽的《海鷗》開啟了2018年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

  自《海鷗》起,在邀請展的第8個年頭,六國七劇紛至沓來。

  據悉,本屆邀請展在世界精品、國內經典的基礎上,經過一年的策劃,聯合社會戲劇製作力量首次推出了邀請展特別單元:北京人藝演出中心原創劇目邀約展,將用兩部原創力作回饋廣大觀眾,也將邀請展「放眼國際視野,回哺國內戲劇」的發展規劃付諸新的實踐。

  烏鎮「海鷗」飛抵京城鬼才導演梅開二度

  立陶宛OKT劇院《海鷗》(3月14日至17日)

  「質樸簡潔的舞臺和演員紮實精湛的演技」使立陶宛OKT劇院《海鷗》在2017烏鎮戲劇節的首次亮相收穫一致讚譽。今年,這部以當代方式排演的四幕經典喜劇由人藝演出中心、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聯合引進邀請展。

  本劇導演奧斯卡·科爾蘇諾夫擅長獨特的戲劇語言,熱愛把經典劇本當成現代作品去排演,同時善於把現代劇本用傳統方式排演,在劇中傳遞價值和意義。奧斯卡·科爾蘇諾夫是邀請展演的老朋友,曾於2016年代表立陶宛國家話劇院攜《大教堂》參加當年的邀請展,收穫了京城觀眾的無數讚譽。

  OKT劇院是他獨立創辦的劇院,在波蘭戲劇領域享有盛譽。劇目創排時緊密圍繞他的藝術理念「當代戲劇必須反映當今時代,有時甚至要超前,對未來有預見性和對現實有警示作用」。

《陌生人》 劇院供圖

  莫裡哀晚年巔峰之作法式幽默還原女性解放

  法國馬賽劇院《可笑的女學究》(3月23日至25日)

  位於馬賽市中心的法國馬賽劇院成立於1981年,作為國家級的戲劇創作中心,已成功上演超過700個劇目。於2015年在法國首演的《可笑的女學究》已演出百餘場,該戲的布景和服裝設計均由該戲的導演瑪莎·馬吉耶夫一手完成,燈光設計則由曾於2014年在邀請展演出《四川好人》的法國聖丹尼斯劇院的院長讓·貝洛裡尼擔綱,該戲整個視覺呈現渾然一體,飽含濃鬱的法蘭西魅力。

  莫裡哀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統治時期所寫的劇作在許多方面突破了古典主義的陳規舊套,表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作為莫裡哀晚年戲劇創作生涯中的巔峰作品,《女學究》精準描繪了父權制社會女性解放過程中產生的種種荒謬可笑的社會現象。因極具戲劇張力,諷刺性和超時代性,三百多年來曾被無數次搬上舞臺,帶給不同國家和不同時代的觀眾們以歡樂和思考。

  賴聲川攜手萬方再現曹禺經典

  北京央華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北京人》(3月30日至4月1日)

  北京人藝演出中心與央華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原創新劇《北京人》,以經典文學藍本為基礎,嵌入了諸多飛速發展的時代特性,由著名戲劇導演賴聲川執導,劇雪、孔維、閆楠主演,希冀打造出全新的當代經典。

  《北京人》這部作品的「精緻度、豐富度、高度」對本劇導演賴聲川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而賴聲川與曹禺先生也頗有淵源,早在美國讀書時,賴聲川就曾遇到來校演講的曹禺先生,有過一面之緣。後結識曹禺之女萬方,並執導其作品《冬之旅》,該劇也曾參加2016年邀請展。這部在致敬中傳承的作品將會因編、導二人的奇妙機緣帶來全新的化學反應。

  何冰首次自導自演奧利弗、託尼獎雙料佳作

  北京悠洋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陌生人》(4月5日至10日)

  《陌生人》出自被英國《衛報》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最令人激動的劇作家」的法國劇作家弗洛裡安·澤勒之手,劇本榮獲奧利弗、託尼獎雙料最佳作品提名,以及莫裡哀獎最佳作品。這位業內新晉的創作明星多次獲得「行際盟友獎」、「莫裡哀戲劇獎」等法國重要文學獎項。

  北京人藝演出中心聯合北京悠洋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出品這部幽默且飽含深意的悲喜劇,著重關注當下的社會現實,獨特的敘事結構使作品頗具懸念。這是何冰首部導演作品,他將飾演劇中的父親安德烈一角。

  炎夏的「暴風雨」席捲首都劇場羅馬尼亞「金面具獎」之船起航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國家劇院《暴風雨》(6月22日至24日)

  成立於1852年的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國家劇院已有160多年的歷史,是羅馬尼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藝術殿堂,也是該國最受歡迎的劇院。

  《暴風雨》被譽為將藝術與想像完美融合的最佳篇章,是英國文學巨匠莎士比亞生前最後一部完整作品。該劇的導演亞歷山大·莫爾夫是本國最具影響力的戲劇導演之一,在俄羅斯戲劇界獲得廣泛好評,曾為以色列蓋謝爾劇院排演的《唐璜》,並參加2014年的邀請展,他執導的《暴風雨》更讓他一舉斬獲俄羅斯戲劇藝術最高獎「金面具獎」。

  俄羅斯「少數民族」劇院精品貪婪的時代釀成悲劇

  俄羅斯聯邦韃靼斯坦共和國喀山卡查洛夫俄羅斯模範大劇院《黑桃皇后》(6月29日至7月1日)

  坐落在俄羅斯聯邦韃靼斯坦共和國的首都喀山的卡查洛夫俄羅斯模範大劇院,是韃靼斯坦共和國歷史最悠久、最大的劇院,已有225年歷史。劇院常年上演契訶夫、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裡、布萊希特、莎士比亞、莫裡哀、奧斯特洛夫斯基、布爾加科夫、博馬舍等名家名作。

  1999年在法國馬賽國際戲劇節首演的《黑桃皇后》是該院的保留劇目。這部普希金最富有幻想色彩的作品,由院長亞歷山大·斯拉庫茨科執導,在奔放的俄羅斯風情音樂、舞蹈的渲染下,以非常現代的導演手法,頗具實驗性、創新性的舞臺設計,帶我們重溫那個享樂主義之風盛行的彼得堡上流社會中俄國軍人們清貧卻又揮霍無度的時代。

  波蘭「左拉」心血力作本土劇院原味重現

  波蘭卡齊米日·戴梅克羅茲新劇院《福地》(7月6日至8日)

  波蘭卡齊米日·戴梅克羅茲新劇院成立於1949年,劇院繼承並發揚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致力於通過劇院演出培養社會主義公民,主要演出波蘭本土劇目。

  於1924年榮膺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作家弗拉迪斯拉夫·萊蒙特被譽為波蘭的「左拉」,他創作的《福地》全面深刻的再現了波蘭王國十九世紀資本主義社會狀況。畢業於弗羅茨瓦夫斯學院的導演雷米時斯斯·布齊克著重發揚所學之長,藉助大量布景道具的運用及演員的肢體表演,在舞臺上精準還原了棉紡廠工人機械化的流水作業,渲染了早期資本主義車間冷酷無情的氛圍,給予觀眾豐厚的思考維度。(完)

相關焦點

  • 「大戲東望·2020全國話劇展演季」開幕 多城聯動打造全國話劇盛宴
    12月12日晚,大戲東望·2020全國話劇展演季啟動儀式暨開幕演出在北京保利劇院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繁榮戲劇行業為使命,突出「與時代共振」的主題,努力打造戲劇行業的年度盛事。「全國話劇展演季」是「大戲東望」品牌的扛旗之作。
  • 「大戲東望」精彩連臺 2020全國話劇展演季即將啟幕
    12月8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東城區委員會、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主辦的「大戲東望·2020全國話劇展演季」新聞發布會在首都劇場隆重舉行。激活演出市場 繁榮行業發展2020全國話劇展演季以「與時代共振」為主題,將於12月12日在北京保利劇院拉開帷幕,來自全國7個省市的22部優秀劇目,將於2020年12月上旬至2021年1月底在首都劇場、國家話劇院、保利劇院、中國兒童劇場及上海、天津、石家莊、南京、深圳等地集中展演。
  • 2019「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劇目展演開幕
    8月1日,話劇《生逢燦爛》在北京隆福劇場上演,正式拉開2019年「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劇目展演的帷幕。  2012年,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創辦了「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劇目展演。經過7屆完善和發展,「北京故事」成為北京市著力打造的文化藝術重點演出品牌,湧現出170部優秀小劇場作品,培育出一批拔尖創作人才,成就了一批設施完善、服務優質的小劇場。
  • 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東郊戲劇展演季、2020抖inCity城市美好...
    本次藝術季也是繼成華區2018年舉辦「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之後的又一場文化盛宴。細細盤點,近期成華還將拉開東郊戲劇展演季、抖音嘉年華2020抖inCity城市美好生活節(成都站)、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公園社區專場活動、「書香中國萬裡行·成都站」2020年第十八屆全國民間讀書年會等活動的帷幕。
  • 《上甘嶺》在京上演——拉開「大戲東望·2020全國話劇展演季」大幕
    活動以繁榮戲劇行業為使命,突出「與時代共振」的主題,努力打造戲劇行業的年度盛事。多城聯動 打造佳作薈萃的全國話劇盛宴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強調文化建設要擔負「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本次話劇展演季以「與時代共振」為主題,正是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的生動實踐。
  • 2020年河北省現實題材優秀劇目網絡展演即將啟幕
    活動從全省各級各類院團(含國有院團、民營院團)中精選了28部形式多樣的優秀劇目,包括雜技兒童劇《綠色動員令——垃圾分類》、河北梆子現代戲《當家哥哥當家嫂》、大型交響組歌《充滿希望的河北》、評劇《紫花丁》、晉劇《精準扶貧》、墜子戲《春耕》、小品《幸福帳單》等。展演劇目水準高。
  • 上海優秀兒童劇展演啟幕,快打開這份包含21臺演出的「菜單」!
    原標題:上海優秀兒童劇展演今啟幕,快打開這份包含21臺演出的「菜單」!  第12屆上海優秀兒童劇展演活動(以下簡稱「上海兒展」)今日拉開帷幕。在未來近3個月內,來自江蘇、浙江、河南、湖北、安徽、吉林、青海、上海等8個省市的20餘個劇團和機構將為上海的青少年學生送上21臺精彩紛呈、健康向上、質量上乘的兒童劇。
  • 58場精品舞臺劇目本月在京展演
    新華社發每場半數票售價百元以下;觀眾可在網絡售票平臺「搶」10元票新京報訊 (記者倪偉)記者昨日從文化部獲悉,今年3月,由文化部主辦的「2018年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和「全國優秀民族歌劇展演」將在京舉辦,共29臺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將在北京各大劇院、劇場演出58場。
  • 5臺10場優秀經典劇目即將上演!2020年鄭州市精品劇目演出活動好戲...
    記者今天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了解到,2020年鄭州市精品劇目演出活動——優秀經典劇目展演將於10月19日至11月25日在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鄭州大劇院連續精彩上演5臺10場劇目。此次演出活動由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
  • 戲劇,成為又一個「愛上南京的理由」
    這是2019年,戲劇愛好者們形成的共同默契。從南京戲劇節到南京文化藝術節,從長江路小劇場戲劇節到南京小劇場喜劇節,從保利大劇院、江蘇大劇院到國民小劇場,從國內外精品劇目到南京本地原創劇目,從南京市民到外地觀眾……南京戲劇市場,怎一個「火」字了得!戲劇,成為人們心中又一個「愛上南京的理由」。金陵城,就是一個火熱的大劇場。
  • 上海國際兒童戲劇展演來了,兒童劇《鐵達尼號》是什麼故事
    每兩年一次的「上海國際兒童戲劇展演」在這個火熱的夏天又要開幕了。7月28日晚,由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創作演出的兒童劇《鐵達尼號》將在馬蘭花劇場上演,為「2017上海國際兒童戲劇展演」拉開帷幕。和以往一樣,引進劇目始終是這個「國際兒童戲劇展演」的特色和亮點。
  • 2018北京演藝博覽會劇目展演安排
    不論是SHOWCASE展演的精華片段,亦或劇目展演的完整演出,都匯聚著精彩。  2018北京演藝博覽會劇目展演安排  SHOWCASE展演  9月7日 10:30-17:00  9月8日 15:00-17:00  本次SHOWCASE展演從來自全國超過80組已成型的演藝項目中,精選出7組,每組項目濃縮至20分鐘,
  • 22部好戲齊聚「大戲東望·2020全國話劇展演季」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以「與時代共振」為主題的「大戲東望·2020全國話劇展演季」,今天上午在首都劇場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將於12月12日在北京保利劇院拉開帷幕。
  • 北京人藝公布2019年全年戲單,未來劇院將運作5個劇場
    此外,與舞臺上下的熱鬧相呼應,北京人藝國際戲劇中心的工程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東擴工程完成後,在王府井大街22號,除了現有的首都劇場與人藝實驗劇場以及位於燈市東口的菊隱劇場外,還將建成一座擁有690個座位的中型專業話劇場和一座350個座位的小劇場。屆時,北京人藝將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運作五個劇場的文藝院團。
  • 北京人藝公布今年演出劇目 將推出兩部原創大戲和三部小劇場新戲
    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演再亮相,打開文化交流之門今年,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演邁入第九個年頭,今年將用四個單元全方位展示戲劇的魅力。一是延續每年的經典板塊,邀請外國名團佳作入駐「國際單元」。這一單元中,3月,法國聖丹尼劇院的新作《裡裡奧姆》將首先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這也是人藝與法國聖丹尼劇院的再次攜手。
  • 2020「金畫眉"兒童戲劇新春大聯歡暨第四屆兒童戲劇教育成果展演劇目徵選正式啟動
    2020「金畫眉」兒童戲劇新春大聯歡暨第四屆兒童戲劇教育成果展演劇目徵選正式啟動中國國家話劇院以創作和演出高質量、高品位的古今中外優秀戲劇作品為己任;致力創造精品、重視人才培養、銳意開拓市場;是一片創建中國民族話劇的沃土,是一方馳騁戲劇夢想的舞臺,是無數生生不息、辛勤耕耘的戲劇人的家園!
  • 創意「盛宴」將啟幕 展現城市生活新前沿
    11月13日—12月7日,2020南寧市青秀區創意生活節子活動——青秀·兒童藝術周以「愛與陪伴」為主題,由「中外精品兒童藝術展演」「沉浸式兒童藝術展」「青秀·麥穗計劃」「藝術大講堂」「淘藝淘兒童創意市集」五大特色單元組成,開啟了屬於青秀區親子家庭的藝術生活新方式;作為本屆創意生活節九大活動之一的創意青秀·廣西設計周,則是設計愛好者的一場集聚盛宴,將於12月5日—7日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E區舉行,主要圍繞商業
  • 黃河岸邊擺盛宴 梨園盛會聚中原——2020(第九屆)黃河戲劇節綜述
    連日來,戲劇節的26場現場展演、10場線上展演及各項戲劇活動深受群眾歡迎。辦節形式有了創新本次活動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
  • ​實驗劇場《盛宴》在第十六屆中國戲劇節上演
    演出現場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東南網11月2日訊(本網記者盧金福)今日下午,「第十六屆中國戲劇節」閩臺交流合作劇目暨福建優秀展演劇目《盛宴》在福建人藝劇場上演,該劇自今年4月份首演以來該劇劇本由臺灣大學戲劇學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著名西方戲劇學者紀蔚然創作,國家一級導演陳大聯執導。在舞美、燈光設計方面,還與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演藝中心、劇場設計學系合作,邀請李建賢、簡芳瑜二位同學共同打造。劇作以集中的場景和兄弟姊妹諸人物形象,透過敘事線索中的現實與回憶時空的交叉往復,講述一個家族的載沉載浮,以探索人的存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