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能否成為合同法上規定的提存機關?

2021-02-19 律途文韻

本文是筆者多年前因案情涉及到的關於提存制度的一篇短文,對於提存制度,通過搜索目前的法律法規,除了《合同法》的規定外,僅僅是《公證法》及《提存公證規則》有所涉及,對於提存機關的主體對底有哪些、人民法院能否成為提存機關,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特再次提出,也希望法律人士對該制度的設計提出好的建議,在今後的立法中加以完善。

案情

原告與被告籤訂《荒地轉包合同書》,約定了總轉包價和交款的時間,但是約定的交款時間到期後,被告沒有按合同約定的期限交付承包金。2006年11月16日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解除合同並責令被告承擔違約責任。在審理過程中,被告於2007年1月2日向人民法院提交了10萬元存摺,被告辨稱原告拒不接受承包金,只得向法院提存。

在審理過程中,人民法院認為,原告稱被告根本沒有交付過承包金,被告在約定的期限內沒有向原告交納承包金,已經構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被告在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後才將承包金提交到人民法院,這種行為不是法律規定的提存行為,原告堅絕要求解除合同並承擔違約責任。

本案中,涉及到一種制度即提存。提存指由於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的物交給提存機關而消滅債務的制度。是使債務關係消滅的一項重要民法制度,各國立法均有具體規定,中國《合同法》對此也作出了規定。

《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難以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提存:

(1)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

(2)債權人下落不明;

(3)債權人死亡未確定繼承人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未確定監護人;

(4)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5)數人就同一債權主張權利,債權人一時無法確定,致使債務人一時難以履行債務。

對於提存機關的選擇,我國現在沒有詳細規定,也就是說,哪些機關可以成為提存機關,現行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實踐中一般均認可公證機構可以成為提存機關,《公證法》和《提存公證規則》規定了關於提存的具體操作事項。但是對於人民法院是否能夠成為提存機關存在爭議。根據法律規定:債務人的財產不能滿足保全請求,但對第三人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債權人的申請裁定該第三人不得對本案債務人清償。該第三人要求償付的,由人民法院提存財物或價款。這裡規定的提存的對象限於訴訟案件的第三人,對於如本案的情況沒有涉及。

有觀點認為法院可以成為提存機關,理由是提存和雙方的爭訟均由人民法院進行處理,就便於查明事實,節約時間、精力和費用,有利於糾紛的妥善解決。

但是筆者個人認為,法院作為提存機關無論從法理上還是在實踐中都無法說得通。我國的人民法院屬於審判機關,是居中裁判的機關。提存的性質必須是以中間人的身份介入債權、債務人的,應當具有市場中介組織的性質,並不涉及行政管理等國家權力。因此人民法院開辦提存業務,而發生糾紛又由其判決,不符合市場規則,也難能使人信服。

關 注 法 望 律 英

感 謝 閱 讀 分 享

相關焦點

  • 提存支付遇阻引發的糾紛 - 人民法院報
    近日,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由受讓方繼續向出讓方支付被劃扣的相應款項。  ■背景知識■  提存類型不同 法律效力不同  本報記者 安海濤  目前,我國公證機關接受的提存分為兩類:  一是以清償為目的的提存,簡稱「清償提存」,指由於債權人的原因,債務人將無法清償的標的物交給提存機關保存從而消滅債權債務關係的制度,即合同法意義上的提存。
  • 提存若干法律問題初探
    提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於債務糾紛的及時解決。本文認為提存應符合一定條件,並按法定的程序進行,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  關鍵詞:提存 條件 程序 效力   提存是債務人向債權人以外的特定的機關交付合同標的物的行為,它能產生與合同履行一樣的使合同關係消滅的效力。1999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對此作了相應的規定。
  • 2018年自考《經濟法概論(財)》章節習題及答案:合同法
    A.買賣合同B.借用合同C.租賃合同D.委託合同12.甲廠與乙運輸公司籤訂貨物運輸合同,但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因不可抗力而滅失,則乙能否要求甲支付運費?A.提存的費用由債權人負擔B.提存期間,標的物的孳息歸債權人所有C.標的物提存後,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債權人承擔D.標的物提存後,債權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隨時領取提存物E.在提存有效成立期間,提存人不得取回提存物5.下列各項中屬於要約邀請的是( )。
  • 聊民法典61:匯總《民法典》中可以適用提存的13種情形
    合夥指南| 作者:李立律師這是李立律師博客和合夥指南公眾號第472篇文字《聊民法典系列》是李立律師的讀民法典筆記聊民法典61:匯總《民法典》中可以適用提存的13種情形第五百七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難以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提存:提存,指由於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的物交給提存機關的制度
  • 聊民法典61:匯總《民法典》中可以適用提存的13種情形
    13種情形第五百七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難以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提存:提存,指由於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的物交給提存機關的制度。從《民法典》對現行提存制度的修改來看,改變了現行的提存制度的具體內容。依據現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第25條的規定,「第二十五條 依照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條的規定,債務人將合同標的物或者標的物拍賣、變賣所得價款交付提存部門時,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提存成立。提存成立的,視為債務人在其提存範圍內已經履行債務。」
  • 「提存」是什麼?「提存」公證如何辦理?
    《提存公證規則》第六條規定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公證處可以根據當事人申請辦理提存公證:(一)債的雙方在合同(協議)中約定以提存方式給付的;(二)為了保護債權人利益,保證人、抵押人或質權人請求將擔保物(金)或其替代物提存的;當事人申辦前款所列提存公證,必須列明提存物給付條件,公證處應按提存人所附條件給付提存標的物。
  • 北京市公證機關辦理提存業務暫行規定
    第二條  凡債務履行地在本市或債務人住所地為本市的,債務人履行合同約定、法律規定或者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時,由於債權人下落不明,或債權人延遲、拒絕債務人履行的,債務人可以向本市的公證機關申請辦理提存,將應給付的標的物提存於公證機關。  辦理提存的具體範圍和條件,由市司法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確定。
  • 提存公證,為買房上了一道保險
    同時,積極與法院溝通,以提存公證為切入點做到既能清償債務又能使房產順利過戶,得到了法院的支持,兩家法院承諾在收到提存公證書後即將上述房產依法解封。 A: 提存公證:是公證機關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對交付的提存物進行寄託、保管,並在條件成熟時交付債權人或其他受益人的活動。 Q: 二、辦理提存公證需要提交的材料?
  • 自考合同法試題_浙江省2009年7月自考試卷
    浙江省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合同法原理與實務試題湖北自考網1月27日整理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 2011年1月合同法自考試題
    (      )A.權利人追認時 B.合同訂立時C.經權利人和無權處分人協商確定時 D.人民法院裁定時4.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方式是(      )A.只能向債務人提出B.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訴C.既可以向債務人提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D.可以向仲裁機構提出申請5.下列關於債權人的撤銷權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債權人的撤銷權兼具請求權和形成權特點
  • 【2020·053】債權人拒領執行案款 法院公證提存解難題
    【2020·053】債權人拒領執行案款 法院公證提存解難題 2020-05-08 0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合肥出臺《輕傷害案件賠償保證金提存制度(試行)》
    9月19日,記者從合肥市司法局獲悉,日前合肥市公安局與合肥市司法局聯合出臺《輕傷害案件賠償保證金提存制度(試行)》,落實我國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結合公安執法工作實際和公證法律服務規範要求,在全市公安機關辦理輕傷害案件中試行賠償保證金提存制度。
  • 提存對於債權債務來說意味著什麼?我國關於提存的法規又有什麼?
    提存,指由於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的物交給提存機關而消滅債務的制度,是使債務關係消滅的一項重要民法制度。提存在法律性質上,兼具私法和公法的雙重性質。提存應符合一定的條件,並按法定的程序進行。提存作為法律制度有著漫長的歷史,它起源於博大精深的羅馬法。
  • 《合同法》第121條的理解與適用
    《經濟合同法》第33條規定:「由於上級領導機關或業務主管機關的過錯,造成經濟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的,上級領導機關或業務主管機關應承擔違約責任。應先由違約方按規定向對方償付違約金或賠償金,再應由其領導機關或業務主管機關負責處理。」該條規定於1993年被修改廢除。之所以被廢除,是因為此條主要是針對當時政企不分、行政機關幹涉企業經營自主權的問題而作的規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03-104)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法律英語>正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03-104) 2013-08-06 11:21 來源:普特聽力 作者: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條 和解協議達成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執行:(一)各方當事人共同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和解協議的;(二)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和解協議,其他當事人予以認可的;(三)當事人達成口頭和解協議,執行人員將和解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各方當事人籤名或者蓋章的。
  • 「憲法能否成為裁判依據」為什麼會成為問題?
    經典判詞:引用憲法判案的「法官聲明」   有關憲法能否成為裁判依據的案例,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兩年前發生在四川成都的一起金融機構訴欠費人追索信用卡滯納金案。   在這裡,筆者不打算繼續再就「能否引用憲法作為裁判依據」的話題展開討論,只是想提出一個似乎是題外的話題:最高人民法院作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設立、並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並對其負責的最高審判機關,通過自己制定的司法解釋或者其他司法規範性文件(如《裁判文書製作規範》)中規定「不得引用憲法作為裁判依據」是否恰當?
  • 翠屏區法院快速辦結首例血液提存證據保全案件
    翠屏區法院快速辦結首例血液提存證據保全案件 2020-04-30 0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10月成人自考合同法原理與實務真題
    合同法原理與實務試題課程代碼:08707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選擇題部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