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2020-05-21 積木育兒

「為什麼都是同一個老師教,別人家孩子就能考第一,自家孩子成績總差強人意?」

「明明智商都差不多,怎麼別人家孩子就越學越有勁,自家孩子就非得靠家長逼著、催著才肯學習?」

每次看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想起一部泰國公益短片:《豆芽引發的夢想》,這是根據一則真實的故事改編的。

短片中的女孩出身貧苦家庭,在菜市場賣菜的媽媽用自己的育兒方法,把孩子培養成博士,很值得我們借鑑。今天就想和大家分享這位母親的教育方式。

短片中,小女孩Ju陪媽媽在菜市場賣菜,她們的攤子生意一直慘澹,母女倆過著清貧的生活。一天她看到隔壁賣豆芽攤位的生意很好,便提議媽媽:「我們也能種些豆芽賣嗎?」

如果是普通父母,可能會說「種豆芽幹什麼,我又不會種。」又或者會說「家裡沒錢種豆芽。」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Ju的媽媽毫不猶豫的說:「我們試試」,雖然她們根本不會種豆芽。

於是,她們找來了籃子鋪好土,撒上了綠豆芽,放在家裡的陽臺上開始第一次嘗試。

很可惜,豆芽枯死了,Ju和媽媽非常傷心。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如果是普通父母,陪孩子探索的耐心可能已經因為第一次失敗就到頭了,會告訴孩子:「你看,我們根本就不會種豆芽,家裡也沒閒錢折騰了。」

但Ju的媽媽面對失敗的反應是微笑地鼓勵Ju:「沒關係,我們再試。」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第二次,她們找來了一本介紹種植的書,想搞明白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這時候,短片交待了這位媽媽的學歷。原來媽媽四年級就離開了學校,認識的字並不多,但是她知道,遇到不明白的問題,要從書中找找答案。於是Ju就念給媽媽聽,然後再一起嘗試。

找到了改進種豆芽的方法後,小女孩興致勃勃地問媽媽:「這次會成功嗎?」

媽媽的回答信心十足,她說:「我們試試。」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但這次,豆芽仍然枯死了。經歷了接二連三的失敗之後,家中積蓄所剩無幾,媽媽依然鼓勵女孩繼續嘗試和探索。他們終於找出了失敗的原因:由於她們的生活原因,倆人做不到按時澆水。

Ju的媽媽雖然沒怎麼讀過書,但是她遇到問題不放棄,善於想辦法。她從漏雨的天花板得到了靈感,製作了一個自動澆水裝置,給豆芽供水。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就這樣,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這位母親總是用「我們試試」來鼓勵Ju。最後,他們終於成功種出了豆芽。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短片裡,小女孩Ju在獨白中說:「媽媽說的『我們試試』就像一劑神奇的養料,滋養著我的好奇心,讓我的知識之樹成長得無比繁茂。

Ju看到豆芽長出的樣子欣喜若狂,媽媽看到開心的Ju,還不忘鼓勵的問道「我們要不要試試種點別的?」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此時,Ju已經受到母親的影響,學到了這種從不氣餒的做事方式,對媽媽說「我們試試!」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因為有媽媽的鼓勵和陪伴,Ju一直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把這種勇敢嘗試不怕失敗的精神帶到學習中去,因為她在失敗中也能學到知識。

如今,這個種豆芽的小女孩已經順利獲得生物學博士學位,並拿到了Sarnrak project獎學金,在瑞典從事研究工作,同時她也是大學科學系的教師。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一個連小學都沒有畢業的媽媽,無法提供豐厚的物質條件,卻培養出一個博士女兒,可以說,女兒的成就離不開媽媽的言傳身教。

一句簡單的「我們試試」,這4個字,包含的是媽媽對孩子好奇心的呵護,是孩子探究精神的啟蒙。

從這部短片中我們看出,Ju的媽媽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她明白一件事:比灌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主動探索、獲取知識的能力。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比金錢的投入更重要。

在這一點,孫儷就做得很好。她在陪伴孩子探索的路上,從不缺席。

為了讓孩子們弄明白豆芽是怎麼長的,孫儷就自發豆苗,帶著孩子一起經歷豆芽整個的生長過程。還發微博說,豆苗漲勢驚人,已經吃了好幾頓了!還想試試其他種類的豆芽。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等等和小花想看雞蛋能不能孵出小雞,孫儷為了滿足他倆的好奇心,便準備了孵化器,和孩子們一起觀察和探索小雞出生的過程。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沒想到真的孵出了小雞仔!孫儷還記錄小雞的孵化過程,兩個孩子非常的開心。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媽媽,雞蛋能不能孵出小雞?」大概100個孩子裡有90個孩子問過這個問題吧。可是又有幾個家長能不怕麻煩地回答:「我們試試」?

在孫儷的身上,我看到了泰國公益短片中那個媽媽的影子。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他們都是能花心思陪伴孩子探索。孩子們不僅感受到生活本身的樂趣,也在實踐中上了一堂最接地氣的自科學啟蒙課。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有多重要?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提出的問題越多,那麼他在童年早期認識周圍的東西也就愈多,在學校中越聰明,眼睛愈明,記憶力愈敏銳。要培養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給他思考。」

當孩子向父母發出疑問時,說明孩子對周圍事物有足夠的好奇心了。好奇心是人類的一種天性,也是興趣的源動力,更是孩子求知、探索、創新的動力。世界很奇妙,對他們充滿了吸引力。

牛頓對樹上掉落的蘋果產生了好奇,發現了萬有引力;

萊特兄弟因為對飛行產生好奇,發明了飛機;

伽利略看搖晃的吊燈出了神,因好奇去研究,發現了單擺;

瓦特看見燒水壺上的熱氣感到好奇,最後改良了蒸汽機。

愛因斯坦說:「我沒有別的天賦,我只有強烈的好奇心;我沒有別的才能,只喜歡尋根究底地追問問題罷了。」

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寶貴,當他們向你發問時,如果能得到正面的回答,就會鼓勵他們保持繼續探索未知的動力。但如果面對孩子的提問,你因為沒有辦法快速告訴他而選擇避而不答,一旦孩子多次發問沒有回應,就不會再提問了。


如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我們不一定要求孩子成為牛頓、伽利略、愛因斯坦,但好奇心是一顆種子,當它發芽的時候,誰又能說孩子不能成為下一個牛頓呢?

如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 欣賞孩子提出的「傻」問題,鼓勵孩子多提問。

• 不直接說出答案,給孩子提示去探索。

• 在保護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無條件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用科普繪本、科學雜誌、科學實驗等方式,激發孩子好奇心和創造力,從中獲取知識。

浙江省教育廳在一項調查中發現,科普類書的閱讀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影響位列第一。


前段時間給孩子選書,發現了一套非常棒的科學百科啟蒙繪本,今天想推薦給大家~

它是由中國科技館館長主編,參照教育部小學科學課程大綱編寫, 涉及天文地理植物氣象人文社科眾多領域的科學啟蒙讀物——《我的大科學》適合3~9歲孩子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這套書分成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兩輯,共12冊。9大主題,帶領孩子探索不一樣的世界。2000多個知識點,非常適合給孩子做科普入門,對積累知識、開闊眼界很有幫助。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先簡單和大家說說這套書的特點:

1、由中國科技館館長、中國權威科普專家王渝生教授主編。

2、單冊不同科學內容有來自北京天文館、北京師範大學等相關權威專家撰寫。

3、參照小學科學課綱設計編寫,超2000個知識點,含金量超高。

4、國際百科繪本水準,插畫由多名國際優秀畫手精心繪製。

5、內容講解有趣,科學不再枯燥!方便孩子記憶。


寫科普,我們是權威的

給孩子的科普圖書,我一直很注重書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這套書的編寫團隊大有來頭。

主編王渝生,是中國科學院博士,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原副所長,中國科技館原館長,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

每一分冊的作者都是相應領域的權威專家。

例如《哇,太空》的作者來自北京天文館,馬勁老師,譯著《DK星空百科》。

《勇敢者大冒險》,作者是世界第一位七大洲單人不間斷環球主題考察旅行者,到過全球70多個國家。

《和爸媽遊中國》的作者黃宇,現任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正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這樣實力的作者團隊,可見本書在專業性、權威性上,都要遠勝一般讀物。


講知識,我們不枯燥

《哇,太空》這一冊,有從地球到月球,從太陽繫到八大行星,從銀河繫到河外星系等系統化的科普知識,又說到了黑洞之謎、超級太空飛行器、太空生活等有趣的話題。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天氣有預報》這冊書,講孩子眼中的天文氣象知識,看地球上天氣的變化。有風雨雷電等常見氣象,還有龍捲風、沙塵暴、熱帶雨林、沙漠等一系列地理知識。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和爸媽遊中國》,講述了34個中國省份的奇趣魅力,地域文化、風情建築、特色美食都盡在其中。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城市的運轉》一書包含17個場景,為孩子全面展現生活中的小秘密。比如下圖的「自來水的環城之旅」,向孩子揭秘了當他擰開水龍頭時,流下的第一滴水經歷了什麼樣的「旅途」。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傳統節日都有什麼傳說,又要怎麼過?看《過節啦》這一本,感悟中華文化之美。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勇敢說出我不要》這一本,關注的是校園安全問題,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海量知識點,擴展知識學的多

這套書也花心思做了很多小設計

例如,在《和爸媽遊中國》裡面設計了特色專題頁,講述地域文化、特色美食、風情建築、國寶文物等精彩內容。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過節啦》每個傳統節日都配有一首經典古詩詞,幫孩子積累好詞句。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書中的趣味小貼士,幫助孩子拓展知識點,教會孩子生活的小技巧。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在《勇敢說出我不要》這本書中,有製作信息卡的互動小環節,教會孩子記住報警電話,父母電話,以及家庭住址。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方式無關金錢

整套書看下來,孩子們的知識面會蹭蹭蹭大幅提升,不僅滿足了求知慾和好奇心,也能為以後整個小學階段的科學課打下很好的基礎!

求知慾與熱愛科學的精神是孩子學習道路上非常重要的素質。一本能讓孩子愛讀的好書,會激發他們對科學知識越發產生興趣。

這套書原價是298元,現在只要99元,就能把12冊書帶回家,超值!六一兒童節快到了,不妨買一套送給孩子。送孩子知識,就是送孩子未來。


相關焦點

  • 種豆芽引發的夢想:普普通通的4個字,讓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
    種豆芽引發的夢想:普普通通的4個字,讓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為什麼別人家孩子這麼成功,自己家孩子就平平無奇?是孩子智商的高低決定的嗎?是家庭條件導致的嗎?魚魚媽媽想說不是的,其實是我們的教育方式的差異,才導致孩子以後的人生方向出現差別。
  • 看過比爾蓋茨教育女兒的方式,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富養女」
    ,即使家裡有上百萬的資產,她也不會因此沾沾自喜,甚至在買蔬菜的時候她都會和阿姨討價還價,翻閱她的曾經發過的帖子來看,她的生活簡簡單單,可以說是有錢人家教育孩子的榜樣!,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以漁很多家長習慣了對孩子包辦一切,從孩子小時候的刷牙洗臉,到小學的幫忙裝書包,再到後來的洗衣服、以及日常生活的技能等等,家長恨不得都幫孩子完成,可是家長認為對孩子好的方式,卻害了孩子。
  • 平凡媽媽把女兒培養成博士,秘訣只有四個字:我們試試
    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育兒也是一樣,如果家庭情況很普通甚至貧窮,就意味著孩子無法得到很好的教育資源,孩子的格局和視野被限制,大概率上會成為和父母一樣普通的人。可古往今來,「寒門出貴子」的事例屢見不鮮,這些人要麼要過人的智慧,要麼靠過人的膽識,皆能有所成就。就在人們紛紛探討「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時候,泰國一則《豆芽引發夢想》的公益短片又讓人們對育兒有了新的思考。
  • 泰國育兒短片《豆芽引發的夢想》:教育孩子不只是金錢的投入
    對於成功的養育孩子,我一向覺得是一項需要花費大精力投入很多金錢的過程,但最近看了一部來自泰國的育兒短片《豆芽引發的夢想》,一時之間對於如何教育好一個孩子產生了很多新的感觸。故事發生在泰國某處鄉鎮結合部,小女孩Ju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單親家庭,與身為菜販的母親相依為命。
  • 家庭教育是早教核心 好孕媽媽三位一體育兒服務激發孩子無盡潛能
    與國內不同的是,國際早教主要是以家庭和社區為中心,在家裡通過吃飯、睡覺、玩耍、做遊戲、親子互動等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探索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激發孩子的天性與潛能,同時潛移默化的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高情商和健全人格。在這方面,目前我國的父母家庭早教做得顯然不夠。
  • 要想激發出孩子的潛能,父母只需要這樣做
    美國研究院創始人本森博士創造了「火花」理論。這個理論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被激發出火花的潛能。要想激發出孩子的潛能,父母只需要多問女孩一些問題。比如,父母可以問女孩:「什麼是你真正愛做的事情?」「我怎麼才能幫到你?」當父母得到女孩的回應,就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去做了。同時,本森教授為了幫助父母找到孩子的火花,把火花分成了三類。
  • 教育就是喚醒,激發孩子的潛能和內在力量才是智慧的教育
    教育就是喚醒教育就是喚醒,激發孩子的潛能和內在力量才是智慧的教育王營為期4天、跨越中國南北方的第三屆惠靈頓中國教育節在上海盛大開啟,在天津圓滿落幕,為中國和世界奉上了一場教育盛宴。「喚醒」,多麼富有啟發意義的教育箴言。我們的孩子,特別是那些被我們認為成績不好的孩子,就像是沉睡在石塊裡面的獅子,需要父母和教師將其從蒙昧中喚醒,激發他們的天賦潛能和內在力量。教育本身就像是一個雕刻石像的過程,不僅要從外部解放孩子,而且要喚醒孩子內在的心靈能量與人格理想,釋放孩子的智慧,發展孩子的潛能,激發孩子的生命創造力,為孩子的未來創造無限可能。
  • 孩子3歲前,比起有字的繪本,「無字書」更容易激發孩子潛能
    但是相信家長給孩子看的肯定都是「有字書」。可能是英文也有可能是中文,有可能文字佔的比重多,也有可能佔得比重少。但是其實比起「有字書」,「無字書」更能激發孩子的各項潛能。「無字書」也叫做情景書,書中沒有一句話,都是圖案。
  • 女兒因媽媽一句話成為生物博士:有遠見的父母,會滿足孩子好奇心
    廣告的主人公是一對貧窮母女,靠在菜市場賣菜來維持生計。女兒的夢想是從豆芽菜開始的,看到菜場豆芽菜賣得很好,她也想要自己種豆芽菜去賣。媽媽聽了之後,沒有猶豫,鄭重的點了點頭:嗯,我們可以試試看啊!儘管如此,她們也並沒有灰心喪氣,媽媽一直對她說「我們可以試試看」,鼓勵女兒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最終豆芽發了芽。
  • 激發生命潛能
    ,教育最重要的兩個目的是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激發孩子的生命潛能。    大楊老師認為,每個孩子都擁有無限的潛能,如果這些完整地被挖掘,每個孩子都能像花朵一樣絢爛地綻放。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學會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習慣,對生命對人對自然界積極的態度,對自己的信任和接納,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孩子的生命潛能才能盡情地舒展開來。
  • 4個方法激發孩子潛能,家長多堅持,孩子記憶力好、求知慾強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聰明、學習好,我自然也不例外,我從孩子還沒出生就研究各種育兒書,可以說不僅規避了很多的育兒路上可能遇到的問題,也培養出了一個記憶力好、求知慾強的孩子。孩子的潛能是需要激發的雖然孩子的智力水平與遺傳因素有很大的關係,但環境也是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之一,大家應該聽說過一些「狼孩」之類的故事,有些孩子從出生開始就生活在沒有人說話、沒有任何早教的環境下,跟著動物生活,最後不僅生活習性會和動物很一樣,智商的發展也差不多和動物一樣,遠低於正常人的水平。
  • 趁女兒不在,媽媽悄悄砸了她的「小金庫」,網友:孩子有「錢」途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受幾千年「重義輕利」的君子觀念影響,導致孩子的財富觀和物質觀有所缺失,財商教育跟不上智力教育的步伐。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財商教育的缺失也在逐步顯現,比如,年輕人無力支配自己的金錢,或是隨意揮霍金錢。
  • 激發潛能,開拓眼界,gogokid帶孩子「玩轉」英語
    什麼才是好的教育?一個世紀前,美國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杜威曾給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答案,在他看來,「教育不是把外面的東西強迫孩子去吸收,而是要使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得以生長」。百年後的今天,人們對於「好教育」的探索從未停歇,如何真正發掘出孩子學習的潛能,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成為當代教育最為關注的話題。作為在線少兒英語賽道的後起之秀,gogokid在線少兒英語從創立之初,便給出了自己對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和解決方案。
  • 日本腦力開發研究:4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方法,家長請收藏好
    鍛鍊大腦潛能的4個方法日本腦力開發權威林成之博士根據多年研究,歸納出了4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的方法,讓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能激發孩子的大腦,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還能提升專注力和創造力!根據研究發現,孩子從1歲開始,他們就會不自主地去模仿家長的行為習慣和語言,在這時候,家長們就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了,一定要起到榜樣的作用,不要從小就教孩子壞習慣哦!比如,家長想教孩子說話,那麼你在聊天時要保持足夠的耐心,無論是嘴型還是發音就要準確地表達,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去學習。
  •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激發孩子的潛能,這樣做很有效
    叮噹媽媽陪你自我成長,科學育兒。自立與潛能是一個強有力的價值觀,具備這一價值觀的人能夠通過承擔起責任以及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幫助別人。一個發揮出自己潛能的人,在提升自我的過程中,會以多種方式幫助到別人。自立和潛能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自立就是為出錯的事情承受責備或承擔責任,潛能就是要為我們能成為什麼樣以及能達到什麼成就有一定的自信和自豪感。
  • 女兒因媽媽一句話成為生物博士:有遠見的父母,懂得這樣培養孩子
    視頻中的小女孩跟媽媽去菜場買菜,她發現菜市場的豆芽賣得特別快,就不解地問媽媽:「為什麼豆芽賣得這麼好呢?」媽媽告訴她,因為市場只有一個攤子在賣豆芽。小女孩期待地問媽媽:「我們可以種來賣嗎?」媽媽認真地說:「嗯,可以試試!」
  • 孩子出不出色,取決於媽媽的性格(值得永久收藏)
    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雲寶媽媽原創,歡迎個人關注、轉發、分享詩人赫伯特曾說:「一位好母親抵得上100個教師。」誰也無法否認,媽媽是一個人一生中最依賴的人,她不僅給了孩子生命,還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我們成年之後,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打上母親性格的烙印,媽媽對待孩子的方式,也為孩子未來的心理健康和幸福能力打下基礎。
  • 泰國短片《豆芽》:家庭教育是激發潛能的源泉!值得每個家長看看
    家庭教育是激發潛能的源泉——泰國公益廣告《豆芽》原來第一步最有效的教育來源於父母。小女孩對豆芽產生興趣,於是就想讓媽媽種豆芽。面對女兒的要求,母親鼓勵說「我們來試試吧!」她是一個文化程度不高,但善於解決問題的母親,同時,也相當開明!
  • 「媽媽,同學說你是個丟人的賣菜婆」:孩子質疑時,你的回答是?
    最後,朋友逼急了,一巴掌就呼了過去,小文這才哇地一聲哭喊道,「同學說你是個丟人的賣菜婆,我才打他的,媽媽,你能不能不要去賣菜了?……」朋友瞬間愣住了,心就像被什麼鈍器猛地擊了一下,眼淚立馬溢了出來,她上前緊緊地抱住了兒子……說到這裡,朋友泣不成聲。
  • 哈佛媽媽天賦教育法:孩子和你都是鑽石
    在我看來,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不斷的自我成長,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本書,看看一家四博士的成長故事。後來,媽媽發現女兒的學習方式很特別,不是哥哥讀書那種方式,而是用聽的、用唱的和用說的,特別是和一群人一起學習時更有勁。你看,兩個孩子個性很不同,作為父母,真的要了解每個孩子的特性,不能用同一種方式對待不同的孩子,先天氣質、順勢教養,這樣才能讓每個孩子活出她們自己最亮麗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