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老齡產品質量標準體系,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性價比高的優質產品
適老化產品服務多起來(消費視窗·發展銀髮經濟②)
本報記者 齊志明 邱超奕 劉曉宇
核心閱讀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對相關商品和服務的需求較大,但市場供給相對較少,個性化不夠。當前,各方正在形成合力,加快建立健全老齡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同時注重開展消費引導,更好滿足老年人的消費需求
開發優質產品,提高性價比
兩個月前,北京順義區金寶花園社區居民黃奶奶請社區的誠和敬養老驛站在家裡的衛生間中安裝了助浴椅。「洗頭坐在助浴椅上,淋浴扶著扶手,上廁所起身也抓住扶手,這樣就不怕摔了。」
原來,幾年前黃奶奶的老伴得過輕微腦梗,雖然恢復得不錯,但落下頭暈目眩、腿腳沒勁的毛病。「生病後他平衡能力變差,在家裡摔過好幾次。有一回正刷牙,突然就不由自主跌倒,真讓人害怕。」
有過這些經歷,黃奶奶急需給家裡做「防摔改造」,於是趕緊聯繫驛站上門安裝。「小半天工夫就裝好了,師傅用螺絲將扶手、座椅等在牆上固定好,用起來很穩當。」在黃奶奶看來,這些適老化產品方便又貼心,「你看這坐便扶手,用完能摺疊到一邊,不佔地兒。這個坐浴椅也很小巧,平時可以靠在牆上,使用很方便。」
這次改造,黃奶奶花費了2000多元。「貴點就貴點,一分錢一分貨,我們圖的是質量可靠、安全第一。」
「我們的適老化產品都選自長期合作、質量過硬的品牌廠家,服務也有保障,幾乎每天都有老人過來諮詢。」誠和敬適老化設計中心負責人鄒存娟介紹說。
2020年7月,民政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要求以滿足廣大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走、康復護理等需求為核心,改善居家生活照護條件,增強居家生活設施設備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
北京君越方格裝飾工程公司總經理翁明哲介紹說,近年來老年人對適老化產品的需求在增加。「我們最受歡迎的產品是扶手椅和防滑地磚,主要是因為老年人很關注摔倒問題,相關的智能安全監測產品銷售也快速增長。」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發布的《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4年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的消費規模將從4萬億元增長到106萬億元左右,佔GDP的比例將增長至33%,成為全球老齡產業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
「老年人對產品最大的要求就是安全,因此產品首先要質量可靠,讓老年人免受傷害。」中國老齡產業協會理事、老年用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崔晶雪說,當前老齡產品市場存在一些供需錯配的問題,未能很好滿足老年消費者對安全簡便、高性價比產品的需求。有關部門應儘快建立健全老齡產品質量標準體系,為廣大老年人提供更多性價比高的優質產品。
開展消費引導,加強市場推介
最近,家住福州鼓樓區的老陳心事重重:他退休10年後,夜裡出現了尿失禁。為解決這個尷尬的難題,他只好在夜裡使用成人紙尿褲。
但對老陳來說,完成成人紙尿褲的初次選購,要闖過好幾道「關」,最大的是「心理關」。「去超市買紙尿褲總是感覺不太自在,我就用手機在電商平臺下單,一次多買些,送貨快,私密性也好。」老陳說。
紙尿褲網購回家,老陳悄悄將其放在床底。但很快,兒子陳銘在替他收拾房間時,發現了被父親藏在床底的「秘密」,「父親愛面子,不願意讓我們知道。」陳銘說。
「據我們調研,中國成人失禁用品的市場滲透率(實際銷售量和潛在需求量的比率)不超過5%,而世界平均水平為12%。」 恆安集團老年人健康事業部總經理黃松欽認為,一邊是老年人衛生護理需求日益凸顯,另一邊卻是消費心理、收入水平等成為制約老年人購買紙尿褲的重要因素。
「隨著我國邁入老齡化社會,老人護理市場將快速發展,紙尿褲、護理墊等產品將迎來高速增長期。目前,我國成人紙尿褲的滲透率很低,未來發展空間巨大。」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說。
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茂興認為,有關企業應加快開發出滿足老年人需求的個性化產品。同時,要開展消費引導,加強市場推介。
加大政策支持,提升服務水平
2020年12月23日中午12點,位於南昌西湖區南站街道鐵路二村社區鄰裡中心後門的「老鐵食堂」內,開放式廚房乾淨整潔,入口處掛著菜單,幾名服務人員正忙著給食客打飯菜。「今天有我外孫愛吃的紅燒肉,再打2個菜,這樣我家幾口人的飯菜都解決了,你看多方便!」葉金漢老人熟練地打開食盒,挑選了3個菜品,用充值卡支付了20元。
「南鐵生活區共有60歲以上老人5000餘名,佔總人口的30%,僅鐵路二村社區80歲以上老人就有248名,其中很多是空巢、獨居、失能老人。」南站街道黨工委書記廖小兵介紹,社區幹部在上門徵求意見時了解到,許多老人被「做飯難」的問題困擾多年,家裡只有1至2個人,做多了怕浪費,做少了太單調。
2020年8月,街道引進餐飲企業,免費提供場所,開辦老人食堂,受到熱烈歡迎。60歲以上老人憑卡消費,享受八折優惠。目前食堂每天接待量達到400至500人,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周邊獨居、空巢、行動不便老人吃飯難的問題。為了給高齡老人精準提供服務,食堂還推出了上門送餐服務。
2020年11月,國辦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對組織、引導、便利城鄉社區組織、機構和各類社會力量進社區、進家庭,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用品代購、餐飲外賣、家政預約等服務提出要求。
美團外賣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該平臺50歲以上的活躍用戶數比2019年上半年增長約35%,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學會並習慣用手機點外賣,滿足餐飲需求。餓了麼在多地嘗試與政府部門、養老驛站、長者餐廳等合作開展「老年食堂」項目,為了更好滿足老年人的用餐需求,餓了么正在與中國營養學會等進行長期合作,共同推動制定「老年人用餐營養參考標準」。
「滿足餐飲需求能保障居家老年人基本需要,也是發展銀髮經濟的重要著力點。」付一夫說,有關各方要基於老年人餐飲消費升級的需求,在政策扶持、市場投入、社會宣介等方面綜合發力,優化消費環境、提升服務水平。
增加市場供給 豐富消費選擇(記者手記)
在北京昌平區國風美唐社區,目前有200戶左右的老人家裡配備了定製的小度智能屏,老人們只需輕輕呼喚一聲「小度小度,打開五福健康」,小度的各項「適老」功能就會聰明地「彈」出來:「靈醫智慧」功能幫助測量、記錄老年人健康指標並將信息同步傳給醫生;播放老年人愛聽的戲曲、影視節目……可見,在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上,智能化產品大有可為。
對智能化產品的需求,只是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一個方面。老年人在衣、食、住、行、遊、購、醫、娛等各方面,有著廣泛的需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消費升級正在加快:追求產品品質,享受型消費成潮流;重視體驗與店內服務;智能化、數位化產品備受青睞;逐漸適應網上購物、行動支付……由此看來,銀髮經濟發展空間廣闊。
發展銀髮經濟、釋放老年人消費潛力,要做的工作有很多。要針對老年人的消費偏好和新趨勢來增加老年消費市場的產品供給,加大力度開發家用健康醫療器械、智能化設備等適老化產品,同時要在餐飲、養老等基本生活方面為老年人提供更優質、更貼心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