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貴州最美鄉村教師︱張巧:鄉村孩子更需優質教育

2021-01-07 天眼新聞

2020年9月中旬,貴州省教育廳會同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2020年貴州省最美鄉村教師評選活動推薦名單公布,經審議,共推薦安順市黃果樹旅遊區白水鎮把路小學梁定細等10名教師個人和貴陽市南明小學「組團式」幫扶從江縣大歹小學支教隊1個教師團隊為2020年度最美鄉村教師。貴州日報天眼新聞陸續推出最美鄉村教師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張巧在課堂上與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

「在哪裡都是教書育人,鄉村教育也是一種事業。」說這話的時候,張巧已經在鄉村教師的崗位上,堅守了28年。這個看起來纖弱的女子,骨子裡卻充滿韌勁。  作為一名鄉鎮中學擁有正高職稱的教師,張巧幾度被上級單位領導邀請前往縣城裡的學校任教,但她卻一一婉拒。對於張巧來說,紮根鄉村,同樣也可以改革創新、收穫滿滿。  立志改變鄉村教育現狀  張巧的鄉村教育故事要從1992年說起。那一年,剛剛從黔西師範學校畢業的她被分配到金沙縣官田鄉青山小學任教。   28年前的青山村,沒有公共汽車、沒有自來水,經常會停電,父親見了搖搖頭,為女兒的前途感到灰心。但張巧卻不理會父親的擔憂,她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鄉村教育的現狀。

張巧的英語課

擔任班主任,上語文課,又兼任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張巧很快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在她的記憶中,那些年放學後總有一大群孩子圍著自己要聽故事。讓張巧欣慰的是,儘管生活條件艱苦,但當地老百姓都很支持教育,和老師的感情也很親密。「家裡紅薯熟了、玉米熟了,都會給我帶點,所以那是我青春歲月裡美好的時光,從來沒有煎熬的感覺。」張巧說。  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之後,張巧漸漸地發現了自己知識結構上的不足。孩子們對知識渴望的眼神,讓張巧想方設法地提升自己。1996年,由於金沙縣初中階段英語老師緊缺,23歲的張巧被推薦到畢節教育學院進修英文教學專業。  「那個時候農村學校懂得英語教學的人不多。」1997年,張巧從進修畢業,父親暗示女兒可以藉此調到縣城附近的中學去工作,但她卻拒絕了父親,毅然決然地來到了距離縣城70多公裡的官田初級中學,開始了「摸著石頭過河」的英語教學徵程。  提高英語水平需「授人以漁」   從小學轉到中學教英語,起初,張巧也是迷茫的。在過去,傳統的英語教學「授人以魚」,讓學生能看懂讀懂英語,但是要真正提高學生英語的水平,最終還是應「授人以漁」。

張巧在學生家中家訪

通過自身在英語學習上的感悟,張巧認為學習英語最重要的是交際,而「開口說」對農村孩子來說很困難。於是,張巧的英語課堂一改「填鴨式」作風,常常以「你問我答」的情景教學為主,老師問、學生答,學生問、老師答,久而久之學生、老師的課堂積極性都很高。

張巧給學生輔導功課

2001年,正在遵義攻讀本科的張巧接到學校的電話說,「你們班英語考了全縣第一」。在之後的很多年間,張巧帶出了一大批英語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的學生,這也讓張巧悄然成為金沙英語教學明星。  對張巧來說,課堂是嚴謹的,在這裡是知識與知識、思維與思維碰撞的殿堂;課堂是愉快的,在這裡是心靈與心靈、愛與被愛交換的場所;同時課堂還應是開放的,在這裡是真理與謬誤、有知與未知探索的驛站。  「英語教學並不是老師站在那裡講知識點,而是應該讓學生用心去體會知識點的產生,教學要去適應學生的需要。」張巧認為從聽老師講到雪上自己講,從知識的輸入到知識的輸出,是不一樣的學習深度。  奔走於鄉村英語教學前線  張巧的教育事業並沒有因為身處鄉村而擱淺,在「授人以漁」的同時,始終踐行著「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她博採眾長不斷吸取經驗,在強調口語交際與情景教學的基礎上,開始了省級課題《核心素養視野下農村初中英語課堂學生自主發展策略研究》的思考,最終得出「SCL生本課堂教學流程」(S代表自主,C代表合作,L代表學習);又將自己在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梳理成文,出版了20萬字的《初中初中英語教師教研學探索》。

張巧鄉村名師工作室第二批學員開班儀式

從縣級優秀教師、市級骨幹教師、市級教學名師、省級骨幹教師、省級鄉村名師、省級教學名師,到馬雲鄉村教師獎、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一項項榮譽是對張巧的肯定。2016年11月,「貴州省初中英語張巧鄉村名師工作室」在官田中學揭牌成立。工作室的第一站便來到了張巧曾經任教的青山小學。  「因為我就是從那裡出來的,所以我要把自己在教育上的感悟先帶回去」,張巧說。  此後,張巧帶領著自己的團隊不遺餘力地奔走在鄉村初中英語教學的前線,她的學員遍布金沙、黔西、七星關等地,又把優秀的教育理念送到了赫章、黃平、金沙等多個地區。   「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需有長流水。」張巧深知鄉村教師只有豐富自己、強大自己,才能讓鄉村孩子接受到更加優質的教育。

策劃/嶽振

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曹雯

編輯 劉思博

編審 田旻佳 李劼

相關焦點

  •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
    在這四屆活動中,數百名記者、編導奔赴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偏遠鄉村,行程數萬公裡,尋訪鄉村教師典型人物,凝聚全社會的愛心和力量。今年的「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活動延續往年慣例,繼續圍繞「中國夢」的主題,在推選出10名「最美鄉村教師」和10名「特別關注鄉村教師」的同時,特別增設一個團隊獎,授予那些積極參與志願支教的大學生團隊。
  • 貴州2020年度10名最美鄉村教師公示
    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2020 年貴州省最美鄉村教師評選結果的公示按照省委有關領導指示要求,為進一步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擬開展貴州省最美鄉村教師集中宣傳報導活動,我廳會同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了2020 年貴州省最美鄉村教師評選活動,經各地各校推薦、專家評審,廳黨組會審議同意,共推薦安順市黃果樹旅遊區白水鎮把路小學梁定細等 10 名教師個人和貴陽市南明小學 " 組團式 " 幫扶從江縣大歹小學支教隊 1 個教師團隊為 2020 年度最美鄉村教師。
  • 2020貴州最美鄉村教師|赫章第六幼兒園何梅:竭盡所能做好一名教師
    【前面的話】今年9月中旬,貴州省教育廳會同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2020年貴州省最美鄉村教師評選活動推薦名單公布,經審議,共推薦安順市黃果樹旅遊區白水鎮把路小學梁定細等10名教師個人和貴陽市南明小學「組團式」幫扶從江縣大歹小學支教隊1個教師團隊為2020年度最美鄉村教師。
  • 2014「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名單揭曉
    獲「最美鄉村教師」稱號的是:朱敏才、孫麗娜夫婦,曾維奮,周麗娜,劉月升,張美麗、張秀麗姐妹,張偉,秦開美,陳臘英,王偏初,胡清汝。獲「最美鄉村教師支教團體」稱號的是: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被推選為「特別關注鄉村教師」的是:邵英文,原子朝,農加貴,杜愛虎,郭慶,程霖,李詠梅,楊建國,拓守賓,劉世魚、劉運良父子。
  • 紮根鄉村教育 綻放最美自己——2020年「全國十大最美教師」王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兆濱 王冠男 通訊員 劉延東 鞏錦秀 淄博報導9月10日,正值第36個教師節。中央宣傳部、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舉辦「閃亮的名字——2020最美教師」發布儀式。桓臺縣教師王菲在眾多的優秀教師海選中脫穎而出,獲此殊榮。
  • 2020貴州最美鄉村教師|望謨實驗高中劉秀祥:幫助更多學子走向遠方
    【前面的話】今年9月中旬,貴州省教育廳會同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2020年貴州省最美鄉村教師評選活動推薦名單公布,經審議,共推薦安順市黃果樹旅遊區白水鎮把路小學梁定細等10名教師個人和貴陽市南明小學「組團式」幫扶從江縣大歹小學支教隊1個教師團隊為2020年度最美鄉村教師。
  • 2020貴州最美鄉村教師|黃果樹把路小學梁定細:教書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前面的話】今年9月中旬,貴州省教育廳會同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2020年貴州省最美鄉村教師評選活動推薦名單公布,經審議,共推薦安順市黃果樹旅遊區白水鎮把路小學梁定細等10名教師個人和貴陽市南明小學「組團式」幫扶從江縣大歹小學支教隊1個教師團隊為2020年度最美鄉村教師。
  • 薪火相傳:劉慈欣的《鄉村教師》與2020最美鄉村教師
    他們叫教師。」「教――――師?」——劉慈欣《鄉村教師》2001年,38歲的科幻作家劉慈欣在山西娘子關的蝸居裡,寫出了他創作生涯中最具現實意義的一部科幻小說《鄉村教師》。同年,在離劉慈欣不遠的山西臨縣一所初中的教室裡,14歲的鄉村教師子弟張杰,苦苦地嘗試著去理解、背誦牛頓三大定律。
  • 最美鄉村教師張桂梅回家
    路上,張桂梅老師一直好好抱著那個刻有「最美鄉村教師」的獎盃,別人想幫她拿,她卻不肯。她說:「這個比什麼都重要,可不能摔壞了。它不是給我一個人的榮譽,這是給所有鄉村教師的。」此前曾獲得過多種榮譽的張老師,卻十分看重「最美鄉村教師」這個稱號。在飛往昆明的飛機上,記者問她:「現在你夢想的專門面向貧困女孩的女子高中已經走上了正軌,下一步還有什麼打算?」
  • 「特崗計劃」:託起貴州鄉村教育的希望
    2020年,貴州「特崗教師」計劃招聘7198名,又一批志在基層教育的大學畢業生,即將走上鄉村中小學的講臺。一條綠色通道紫雲自治縣猴場鎮格凸河幼兒園園長劉朝萍也是通過「特崗計劃」從教的。最初,她是在猴場鎮坪壩小學任教。2014年初紫雲自治縣各鄉鎮補齊公立幼兒園,第一批幼教老師都是從小學老師中抽調的。
  • 我省2020年最美鄉村教師名單來了!有你的老師嗎?
    近日,省教育廳會同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2020年貴州省最美鄉村教師評選活動推薦名單出爐,經審議,共推薦安順市黃果樹旅遊區白水鎮把路小學梁定細等10名教師個人和貴陽市南明小學「組團式」幫扶從江縣大歹小學支教隊1個教師團隊為2020年度最美鄉村教師。現將推薦結果予以公示。
  • 「最美鄉村教師」感動中國 敬意獻給最美鄉村教師(組圖)
    炫目的彩燈,熱烈的掌聲,感動的淚水……參加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典禮和晚會的10位教師,已經陸續回到家鄉,回到了他們所熱愛的工作崗位。
  • 鄉村教師,鄉村教育
    我是貴州一所鄉村小學教師,從事鄉村小學教育是我一生所愛。從一所小學調到另一所小學,因為鄉村小學的學生越來越少,上級領導要求撤班級和年級合併到中心小學,把三四年級合併到中心校後,剩下像我這樣的老師就只能換崗值班。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是鄉村老師的真實寫照,我選擇了這項服務我無怨無悔,只能隨波逐流,順勢而為。鄉村教師要學會隨遇而安,不要因為更換了工作環境就怨天尤人!
  • 回訪「最美鄉村教師」:鄉村裡,那些燈光從未熄滅
    初心未變:教書育人理念深植鄉土  9月22日,在安徽省臨泉縣城關希望小學一棵結滿了果實的柿子樹下,任影坐在輪椅上,深情地說:「感謝『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活動,讓鄉村教育和鄉村教師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關愛。」作為首屆「最美鄉村教師」榮譽獲得者,任影至今還記得當時活動的情景。
  • 邵陽市表彰一批「最美鄉村小學教師」和「最美鄉村小學生」
    表彰大會現場雲邵陽客戶端12月19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超 通訊員 李宗讓 楊學文)12月19日,邵陽市「最美鄉村小學教師」和「最美鄉村小學生」表彰大會在邵陽市湘郡銘志學校舉行。副市長李華和講話市政協副主席郭妤為「最美鄉村小學生」頒獎市關工委主任李曉紅宣讀《表彰決定》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社會正能量,推動鄉村教育事業發展,尋找、挖掘和宣傳新時期鄉村學校好老師和好學生,展現他們自強不息、陽光開朗、自勵向上的感人事跡和美好品德
  • 專訪全國十大最美教師王菲:紮根淄博鄉村13年 教育是信仰
    汗水與心血充盈的13年教育徵途中,王菲也收穫了鮮花與掌聲,比如2018年「馬雲鄉村教師獎」,比如9月10日,教育部公布2020「最美教師」榜單中,她與張文宏等人一起入圍等等。消息不脛而走,激蕩著「王菲們」的心。
  • 濃情暖冬 恆源祥億人善衣溫暖最美鄉村教師活動暖心續航
    在我國330多萬鄉村教師承擔著5200多萬鄉村中小學的教育任務。他們紮根農村奉獻出自己的青春年華只為將知識與愛傳遞給鄉村的孩子們;他們填補了中國偏遠農村地區教育師資的短缺,陪伴孩子的成長。他們因播種光明希望而美麗!濃情暖冬 「億人善衣」再起航貴州的冬天很冷,但今年這裡的鄉村老師們將渡過的卻是一個暖冬。
  • 鄉村教師李晶——帶動全家「築夢」鄉村教育
    (本欄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李晶 女,34歲,吉林省農安縣人,現為湖北省沙洋縣拾回橋鎮老山小學教師。她紮根偏遠山村十年,在三尺講臺默默耕耘,動員全家南遷,為農村孩子點燃希望之燈。她榮獲過「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等多項榮譽,近日,她獲評2020年11月到12月「荊楚楷模」月度人物。
  • 撐起鄉村教育的晴空!唐河縣龍潭鎮派出所慰問最美鄉村教師
    懷著對最美鄉村教師的尊敬和牽掛,2020年9月10日上午,龍潭派出所所長李廷棟和指導員曲瑞林等三人帶著禮品和慰問金,到龍潭二中看望獲得唐河縣「最美鄉村教師」榮譽稱號的韓麗黎老師。她表示:決不辜負各界領導的關心,將繼續奮戰在教學一線,為龍潭教育發展發光發熱。紮根農村教育24年的韓麗黎老師,是龍潭鎮教育界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她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情系學子、獻身教育的讚歌!感染、激勵著其他教師不斷前行。
  • 全國十大最美教師王菲:讓鄉村教育綻放新時代光彩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9月11日訊(記者 張豔 趙烜藝)在剛剛發布的2020年「最美教師」名單中,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荊家鎮中心中學教師王菲的名字赫然在列。與她同在一張名單上的還有復旦大學教授張文宏,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易、浙江省諸暨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蔣春凌等人,他們或是疫情期間奮鬥在一線的醫學領域教師,或是為「停課不停學、不停教」默默奉獻的一線教師,或是奮戰在教育脫貧攻堅戰線上的鄉村教師和支教教師代表……他們都以高尚的品格教書育人,以靈魂塑造靈魂。9月11日,記者在桓臺縣荊家鎮中心中學見到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