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李晶——帶動全家「築夢」鄉村教育

2021-03-01 湖北省教育廳

李晶給孩子們講課。

為學生答疑解惑。(本欄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李晶 女,34歲,吉林省農安縣人,現為湖北省沙洋縣拾回橋鎮老山小學教師。她紮根偏遠山村十年,在三尺講臺默默耕耘,動員全家南遷,為農村孩子點燃希望之燈。她榮獲過「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等多項榮譽,近日,她獲評2020年11月到12月「荊楚楷模」月度人物。

1月12日,「叮鈴叮鈴」下課鈴響起,一對一年級小朋友牽著手在辦公室門口張望。

「李老師,小袁上課又吃零食。」

「好,我等會兒就去說她。」李晶笑著回應。

這是李晶在沙洋縣拾回橋鎮老山小學與孩子們相伴的第八個年頭,也是堅守鄉村的第十一年,回憶起在這裡的點點滴滴,她十分感慨。

帶動全家一起「追夢」

2009年從武漢畢業的李晶並沒有選擇回到吉林老家,而是毅然報名「三支一扶」前往十堰支教,三年期滿後,她又到沙洋縣偏遠鄉村學校——老山小學任教。

「家裡人一開始不理解,為什麼非要去離家那麼遠的鄉村,我就是覺得那些孩子們需要我。」李晶說,自己家在吉林農村,父母省吃儉用培養她和妹妹,她是村裡第一個女大學生,自己用知識實現價值,也要把機會帶給別人。

2011年,妹妹李雙從吉林師範大學畢業,在長春市內一所學校任教。李晶希望妹妹能和自己一起支援鄉村教育,卻遭到了堅定地拒絕。「好不容易從農村出來了,你自己要回去別想把我也拖下水……」回憶起妹妹李雙曾說過的話,李晶不禁樂了起來,「她現在也過來了,在鎮上教書。」

看到姐姐日常照片,與學生們的故事,李雙受到感召,漸漸下定決心,放棄了長春優越的工作,毅然追隨姐姐的腳步,報考了湖北農村教師,和她一起成為紮根農村教育的東北「姐妹花」。

為支持姊妹倆的教育事業,李晶父母決定舉家南下搬遷到沙洋縣。「媽媽那邊有7個兄弟姐妹,搬過來以後就再也沒見面了。」李晶遺憾地說,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不能長途奔波,作為兒女很愧疚。

在李晶無私奉獻、堅守基層教育精神的鼓舞下,2018年,愛人李建偉也報考了荊門市教師崗位,現任教於荊門市鍾祥柴湖鎮白沙小學。

紮根鄉村攜力「圓夢」

「我以為原來在十堰深山已經夠偏僻了,沒想到這裡的條件更有限。」回憶起剛來老山小學時的落差,李晶感嘆道。

第一次來到老山小學,她還是被震驚到了:「沒想到不在山裡也能這麼偏。」不算從市裡到縣裡,單從鎮上到村裡就要顛簸近1個小時,偏僻的位置、破落的校園還是帶給她巨大的落差。

從學校出去一趟要半天,住在職工宿舍條件有限,沒有熱水器沒有地方洗澡;師資力量也嚴重不足,90人的小學只有不到10個老師,一個老師一周要帶20餘節課,平均年齡50歲的教師對使用電子教學設備有心無力……

但熱情貼心的同事,天真爛漫的孩子們迅速彌補了她的失落感。李晶說,知道學校條件不好,同事們每周都會輪流邀請她去家裡做客,孩子們都知道「李老師家很遠回不去」,以請教功課為由來陪伴她,一起騎車一起在學校玩。

年齡大的老師積極學習電子文檔處理,她熱情幫助,甚至將老師們的任務都承擔過來,同事們紛紛誇她:「人美心善,每天都正能量滿滿。」

「在這裡我很幸福,每天都是開心的。」李晶說,看到這裡淳樸天真的孩子、攜手助力鄉村教育的同事,她就知道,這是她實現自己價值的地方。

為孩子們「築夢」

「媽媽告訴我要好好讀書……」這是一位學生寫在「時光寄語」裡的話,李晶深受觸動。

老山小學共90名學生,大多是來自雲南、河南等地的移民家庭,父母忙於農事無暇顧及孩子學習生活。

雖然剛開始聽不懂方言,李晶仍堅持家訪,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她都了如指掌。李晶說,在這裡,老師的責任更重,不僅要關心孩子們的學習,還要代替父母職能,照顧他們生活,守護他們心靈。

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學生小譚。小譚的父親因病去世,媽媽離家出走,家裡只有快90歲的太奶奶和60多歲的奶奶。

於是,她做了小譚的「愛心媽媽」。在享受國家「義務教育階段家庭困難學生生活補助」政策的基礎上,她向學校積極爭取,給予他額外的幫扶。她從自己為數不多的工資裡拿出錢來為他買來衣服和課外書,給鎮領導寫信,拉來了愛心救助,並在「眾籌」平臺發布信息,為他募集到3000餘元的助學金。

「不管多少,我能幫一個是一個。」李晶說,她最大的心願就是看著這些孩子健康成長,希望他們在更廣闊的天空上飛翔。

鄉村小學教師李晶的事跡令人感動。她的教學對象大多都是像「小譚」一樣的貧困孩子,沒有深愛,不可能堅持;她不僅自己投身偏僻山鄉教育事業,還帶動妹妹、丈夫也加入進來,甚至父母雙親也受到感召,舉家南遷,沒有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是不可能做到的!李晶是一個有信仰有擔當有才華的人,是一個真正愛孩子愛教育愛祖國的人。她是一個平凡的教育工作者,卻給了我們最多的感動和希望!
李晶老師從吉林農安到湖北沙洋,捧著一顆教育初心,紮根深山,潛心教書育人十餘載,用自己最美年華換山裡孩子的美好未來。條件雖苦,她卻依然蓬勃向上,放飛希望,追逐夢想,不愧為「全國優秀教師」。為了照亮山裡孩子的求學路,她把在城市教書的妹妹也勸進了鄉村,令人敬佩而感動。她常年堅守鄉村,植根鄉土,堅持以「愛」感人,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讓鄉村大地充滿了泥土的芬芳。她甘於清貧寂寞,用執著和堅守書寫著一名鄉村教師大愛情懷。希望未來我們以最美的姿態,不變的情懷,在大山中默默綻放,奉獻青春,不負韶華!——荊楚楷模、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採花鄉採花中學英語教師向宏佳

第一次見到李晶,她熱情同我們打招呼,渾身都散發著淳樸與活力。她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別人都說我這十幾年來很苦,回憶過去的那些事好像確實是這樣,但我從來沒這麼覺得,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這也是她面對疑問時給出的答案。她樂觀、向上的精神感染著同事們,帶領了一批又一批年輕教師在偏僻鄉村為孩子築夢。她腳踏實地,投身鄉村田野,摒棄浮華,用一顆質樸紅心,溫暖了無數貧寒學子的心。她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即使是最平凡的崗位,堅守,就能綻放光芒。

信息來源:湖北日報

——看完請點個鼓勵一下辛勤的小編↓↓↓

相關焦點

  • 鄉村教師,鄉村教育
    我是貴州一所鄉村小學教師,從事鄉村小學教育是我一生所愛。從一所小學調到另一所小學,因為鄉村小學的學生越來越少,上級領導要求撤班級和年級合併到中心小學,把三四年級合併到中心校後,剩下像我這樣的老師就只能換崗值班。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是鄉村老師的真實寫照,我選擇了這項服務我無怨無悔,只能隨波逐流,順勢而為。鄉村教師要學會隨遇而安,不要因為更換了工作環境就怨天尤人!
  • 李晶:誓作鄉村「種夢人」
    李晶和學校幾位老師就住在這裡。  婚後,為了不耽誤教課,李晶叫來媽媽幫忙一起照顧剛出生的小孩兒,祖孫三人就在其中一間不足30平方米、夏季防不住蚊蟲、冬季比屋外冷的房間住了一年多。  「農村不比城市,條件差些,苦自然是有的。」說到難處,臉上一直掛著笑容的李晶眼裡泛出了淚花。「但有時候出差回來,剛進校門,孩子們喊著『李老師回來啦!李老師回來啦!』
  • 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這499位鄉村教師獲表彰
    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雲南省教育廳對499名2020年度雲南省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優秀教師進行表彰獎勵此次表彰獎勵旨在進一步激發廣大鄉村教師投身鄉村教育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和自豪感,展現廣大鄉村教師立足教育教學崗位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教育
  • 築夢大陸「阿里山」——鄉村振興中的臺商身影
    築夢大陸「阿里山」——鄉村振興中的臺商身影 2020-09-24 21:38:25 參與互動   【脫貧振興八閩行】築夢大陸
  • 福建啟動「青年紅色築夢之旅」鼓勵大學生服務鄉村振興
    福建省教育廳供圖中新網寧德下黨8月8日電 (記者 林春茵)第六屆福建省「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7日在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啟動儀式。福建師生代表100餘人參加了主會場啟動儀式。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劉健在啟動儀式上指出,在下黨鄉全面啟動全省「青年紅色築夢之旅」,鼓勵大學生用創新創業成果服務鄉村振興、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最美鄉村教師感動中國,築夢路上有愛更暖心
    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兩代人。這些榜樣人物也激勵著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把榜樣力量化作精神動力,付諸工作實踐,作出自身努力,為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 全國首場「鄉村築夢人」2020年全國優秀特崗教師事跡報告會在首師大舉辦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5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葛星辰)9月11日,全國首場「鄉村築夢人」2020年全國優秀特崗教師事跡報告會在首都師範大學舉行。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首都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鄭萼出席報告會。
  • 教育助力鄉村振興|「情暖童心 築夢鄉村」鄉土研學公益夏令營圓滿結營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由我校文化傳媒系牽頭主辦,福安市愛故鄉青年鄉建服務中心承辦的為期一周的「情暖童心 築夢鄉村由於家庭監護和教育的不足,農村留守兒童缺乏英語學習環境和英語學習動機,所以英語對於留守兒童來說相對較為陌生,為了培養農村留守兒童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本次夏令營上午的課程以鄉村英語閱讀為主,帶領營員小朋友們感受英語帶來的無限樂趣。
  • 優化鄉村教師供給助力鄉村教育發展
    近日,教育部、中組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近年來黨和國家教師隊伍建設政策在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層面的深入落實。在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宏觀政策語境下,提高農村教育質量成為高度重視農村教育的主導性任務,成為農村教育發展的時代主題。教師隊伍建設是當前提高農村教育質量的基礎工作,是提高農村教育質量的重點、難點、著力點。
  • 重塑鄉村教師地位,以教育引領鄉村振興
    從2015年的《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到《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兩個文件既展示了連續性目標也表述了階段性任務,前者更多強調綜合條件的「外部支持」,後者則注重治理體系的「內生發展」,其中強調的激發教師內生動力的「厚植鄉村教育情懷」和提高教師社會地位「讓鄉村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兩點尤其值得關注,這兩個方面比較準確地詮釋了「鄉村教師」的歷史意義及社會內涵
  • 致敬新生代鄉村教師
    他們正在成為帶動鄉村社會和學校發展的生力軍。他們將最有力量的現代性元素融入鄉村相較之前不同年代的鄉村教師,新生代鄉村教師在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質上有著顯著差異,中國當代改革政策和城市化進程,與他們的成長、遷徙、就學經歷相近,也形成了他們特有的城市化、信息化、堅韌且平和等特質。本世紀初,教師數量不足、質量薄弱的問題嚴重製約農村教育的發展。
  • 德州19位鄉村教師入選山東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
    27日,山東省教育廳印發通知,公布248名教師為2020年山東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其中,德州19位老師入選山東省教育廳印發通知,公布248名教師為2020年山東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各地各學校要進一步加大對鄉村優秀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營造有利於鄉村青年教師成長與發展的良好環境,努力造就一批新時代「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鄉村骨幹教師,推動我省鄉村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 榜上有名:保山23名鄉村教師獲省級表彰獎勵
    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雲南省教育廳對曹惠仙等499名2020年度雲南省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優秀教師進行表彰獎勵其中保山有23名鄉村教師獲獎向老師們致敬快來看看有沒有你認識的老師此次表彰獎勵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化新時代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進一步激發廣大鄉村教師投身鄉村教育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和自豪感,展現廣大鄉村教師立足教育教學崗位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教育
  • 如何解決鄉村教育困境?教育大咖支招「鄉村教師發展」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一個鄉村教師水平提高,至少幾十個孩子能直接受益,因此為鄉村教師投入多少資金都是合算的……」8月18日,眾多教育領域專家圍繞「鄉村教師的成長與發展」話題展開探討。俞敏洪認為,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雖然現在網絡教育比較發達,但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懷有水平的老師陪著孩子成長,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今年是黑龍江省黑河市嫩江縣九三管理局第一中學英語教師尹葆祺做鄉村教師的第11個年頭。通過親身觀察和體驗,他發現,自己所在鄉村的教師水平相對落後,很多學生是留守兒童,層次較低,學習硬體設施也較為落後。
  • 八閩鄉村教師研修提升 助推中國鄉村教育振興
    廈門市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潘世建2日對剛剛從行知式鄉村教師研修班結業的60位八閩鄉村教師說,鄉村教師要長期堅守在一線非常不易,「希望未來有更多的老師能夠參與並受益,一起助推中國鄉村教育的全面發展。」「火種計劃——同心行知鄉村教師成長計劃」是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會攜手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共同開展的鄉村教育支持公益項目,旨在激發鄉村教師發揮潛能專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鄉村教育振興。
  • 善待300萬鄉村教師
    本科以上學歷佔51.6%,35歲以下佔43.4%,男教師佔比近40%……今天,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呈現了一幅嶄新的「群像圖」:一支更高學歷、更年輕、結構更優化的鄉村教師隊伍。這首先是鄉村教育發展之福。
  • 為鄉村教師量身定製培養機制
    隨著鄉村教育辦學條件、資金投入、縣域內均衡發展的有效改善與加強,鄉村教師成了促進鄉村教育振興最重要的資源。如何提升現有鄉村教師素質促進鄉村教育振興,成了新時代鄉村教育的主要問題。
  • 專家學者話鄉村教育:關鍵在鄉村教師 用科技助力教育均衡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 冉文娟)「麥田裡的守望者」「燃燈者」等是人們對鄉村教師的詩意比喻,也展現了鄉村教師在鄉村振興、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而現實中,一些偏遠和貧困地區教師「招不來、留不住、用不好」的現象突出,掣肘鄉村教育發展。
  • 雲龍縣4名鄉村教師受省教育廳表彰獎勵
    小編今日從雲南省教育廳了解到,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雲南省教育廳對全省499名2020年度雲南省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優秀教師進行表彰獎勵,雲龍縣共四名教師名列其中,分別是,白石中學鄧家廣、長新中學趙麗芳、表村完小段銀珍、湯澗九年制學校穆顯文。
  • 如何振興鄉村教育
    這為新時代農村教育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未來農村教育是什麼樣子?我們給老百姓什麼樣的教育資源?給貧困家庭子女怎樣的教育出路?是每一個教育人深思的問題。基於此,辦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農村學校,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頂層設計要跳出教育範疇,認真審視農村學校發展。隨著鄉村振興計劃的提出和實施,農村學校必將長期存在而且不可或缺。因此,辦好農村學校,應該成為鄉村振興計劃的主要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