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誓作鄉村「種夢人」

2021-02-19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老山小學有一條石板路,一頭格外新,一頭格外舊。新的那頭連著教室,近兩年,學校靠資助撥款把石板路、教室外牆翻新了一遍。舊的那頭,裂紋密布,路兩旁雜草叢生,深處,5間磚瓦房牆面斑駁,還有幾處雨水滲漏的痕跡。李晶和學校幾位老師就住在這裡。

  婚後,為了不耽誤教課,李晶叫來媽媽幫忙一起照顧剛出生的小孩兒,祖孫三人就在其中一間不足30平方米、夏季防不住蚊蟲、冬季比屋外冷的房間住了一年多。

  「農村不比城市,條件差些,苦自然是有的。」說到難處,臉上一直掛著笑容的李晶眼裡泛出了淚花。「但有時候出差回來,剛進校門,孩子們喊著『李老師回來啦!李老師回來啦!』,還有一次教師節,班上的小孩從家裡拿了一顆白菜當作禮物送給我,我想這種幸福和感動是在外面得不到的。」

  貧困偏遠的農村亟需青年教師,李晶對此感受至深。不僅自己到農村來,她還希望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基層教育。

  妹妹李雙在長春市區一所小學任教,支教以來,她常跟妹妹講農村教育的現狀、自己的經歷和感動、孩子們的淳樸與渴望……

  2013年,湖北省招考農村教師崗。「農村缺老師,你要不要來呀!」她向妹妹發出了邀請。猶豫良久,李雙說,「我去試一試吧,順便看看你。」親眼看到貧困地區貧瘠的教育、孩子們渴望的眼神,李雙內心觸動。

  幾個月後,考試通過,她大包小包搬著行李真的就來了。「在城市教書我也能發揮一點點作用,但對農村小孩來說,我來,對他們幫助更大一些。」

  倆女兒是李爸李媽的心尖兒肉。沙洋與吉林老家相隔兩千多公裡,老兩口身體每況愈下,對女兒們的思念與日俱增。為支持女兒們熱愛的教育事業,為她們免除後顧之憂,儘管遠離故土、親朋,2015年,老兩口還是決定舉家南遷!

  2018年,同為校友的丈夫李建偉結束打工生涯,在妻子堅守基層教育精神的鼓舞下報考了小學教師崗位。曾經的一抹火光,成為如今的一束火炬。

  「熱情、勤快,樂於幫助人,最重要的是值得敬佩!」2019年剛剛退休的老校長卻運成談到李晶笑容洋溢。在卻校長眼裡,李晶從一開始就跟別人不一樣,「她人來了,心也跟著安下了。」

相關焦點

  • 鄉村教師李晶——帶動全家「築夢」鄉村教育
    (本欄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李晶 女,34歲,吉林省農安縣人,現為湖北省沙洋縣拾回橋鎮老山小學教師。她紮根偏遠山村十年,在三尺講臺默默耕耘,動員全家南遷,為農村孩子點燃希望之燈。她榮獲過「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等多項榮譽,近日,她獲評2020年11月到12月「荊楚楷模」月度人物。
  • 李晶藝術|八月舞蹈考級
    李晶藝術是福州最早承辦民族民間舞考試的元老級考點。本次進行考級的學員為我校4位資深舞蹈老師——劉敏老師、韓敏老師、左若榕老師、尹玲華老師。(排名按考試順序)原來是我們李晶藝術學校的畢業生。說起她們小編可就驕傲的不行!她們可是我校劉敏老師風華正茂時帶的第一批學生哦,可謂是傾注心血,讓我們仔細來欣賞一下吧~
  • 李晶:對美和藝術的追求,是始終堅持的方向……
    他,就是李晶……採訪者:李晶福建省美容保健服務行業協會會長,峇里島國際美業集團董事長,美國攝影學會psa專業級認證,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福建省企業家攝影協會副會長,全球攝影網十佳攝影師,全球華人動物攝影十傑,新時代攝影雜誌副主編,艾雅康國際鳥類攝影大賽指定評委。
  • 5位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來漢宣講 荊門教師李晶感人至深
    報告會上,李晶、文竹、劉天嬌、楊媚、宗立冬等5位2019年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分享了他們紮根基層的經歷和感悟。他們中,有的堅守三尺講臺,耕耘山村教育沃土;有的助力鄉村振興,創新農村發展道路;有的守護綠水青山,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有的帶頭脫貧攻堅,幫助群眾增收致富;有的紮根服務一線,聚焦破解民生難題。
  • 田晟宬 李晶: 90後「國跳棋侶」的溫州情緣
  • 中國雲銷大會:蘭迪少兒英語李晶暢談流量實踐
    原標題:中國雲銷大會:蘭迪少兒英語李晶暢談流量實踐   5月18日,以「迎接雲銷新時代」為主題的2018中國雲銷大會在杭州舉行,蘭迪少兒英語創始人兼CEO李晶受邀出席了此次大會,並以「蘭迪成長之道」為主題分享了蘭迪在通過內容獲取流量方面的經驗。
  • 七旬日本園藝師逐夢成都:廣袤鄉村也是機遇所在
    中新社成都8月2日電 題:七旬日本園藝師逐夢成都:廣袤鄉村也是機遇所在中新社記者 賀劭清「上個月中旬四川恢復跨省組團旅遊後,來園區的外地遊客越來越多,這也要求我們更加努力,爭取讓每一朵玫瑰都以最美的姿態和賞花人見面
  • 瑞麗李晶、紅頂獎呂盛華:《2021高端家電流行色趨勢》
    下面有請我們獨家戰略合作夥伴北京《瑞麗》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晶女士和紅頂獎負責人呂盛華先生為大家分享關於色彩的故事。  呂盛華:今天我們重量級的合作夥伴《瑞麗》給了我們很多支持,其實我們知道《瑞麗》是一個走在時尚前沿,潮流前端的一個媒體,或者機構,它們對於很多的流行趨勢非常敏感,所以今天邀請李總分享一下明年2021春夏流行色是什麼趨勢?
  • 「民宿+」託起寧夏鄉村振興夢
    「民宿+」託起寧夏鄉村振興夢 2020-06-19 17:43:51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寧夏吳忠6月19日電 題:「民宿+」託起寧夏鄉村振興夢  楊迪 石羽佳  近年來,鄉村民宿呈現井噴式增長態勢,2020年,中國鄉村民宿消費金額預計將達363億元(人民幣,下同)。而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柳泉鄉永新村,村民們正以「民宿+」促進鄉村旅遊轉型升級,託起他們的「鄉村振興夢」。
  • 《一點就到家》:咖啡追夢人的鄉村夢與都市心
    前面的鄉村快遞夢以彭秀兵為主,魏晉北被他強拉入夥,以喜劇風營造一股風風火火的景象,最終棋差一著,並沒有真的創業成功,但彭秀兵和魏晉北兩人的優點都很清晰地刻畫出來,也引出了李紹群。中間烘託李紹群的咖啡夢主打魏晉北和李紹群,開始走勵志煽情路線,成功深入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結果看似成功,實際還是失敗,因為好容易出現的星雀代表來收購,爆出三人組矛盾而未果,實現一次小高潮。
  • 中國未來的美麗鄉村新模式——西安高陵區源田夢工場參觀記
    主要發展目標:建設集精品民宿、鄉村康養度假酒店、農創孵化基地為一體的的關中風情主題旅遊綜合項目。源田夢工場會客廳於2018年8月建成投用。其中,一層為現代農業發展科普區、田園風貌景觀區;二層為張南聯村黨委、雲槐書屋、源田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基地和源田鄉村建設發展設計研究中心,包括會議室、演播大廳、階梯教室、會務座談室等7個功能部室,主要承辦團隊建設、科普展覽、培訓講座、研學旅行、高科技產品發布等活動,可容納200人。當室外展示處的講解完後,馬總又帶領大家進入源田夢工場會客廳,繼續參觀。
  • 李晶談農村營養餐計劃:越偏遠實施難度越大
    甘肅省教育廳總督學李晶接受中國網教育頻道採訪中國網訊(記者 段留芳)2012年亞洲教育論壇前不久在成都盛大開幕,甘肅省教育廳總督學李晶在參加此次論壇時接受了中國網記者的採訪例如,甘肅中小學遠程教育甘肅是十年前給全國進行引領的,在百億工程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啟動以後,國家在03年、04年兩次現場會都是在甘肅開的,它無形當中對中國的農村的中小學的遠程教育起了一個很好的引領示範作用,這就是甘肅人的自己的一種創造,它建立起來了五中模式,對國家取得其中的三種模式,成為國家的遠程教育工程的基本模式。
  • 鄉村幼兒園的「童話夢」
    「白雪公主」來到鄉村幼兒身邊現狀讓武明俠感到有些無奈,但責任感驅使著她不能就此放棄,「幼兒時期的繪本閱讀對學生的一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城市裡的幼兒園和家庭都非常注重繪本閱讀,鄉村幼兒園不能輸在閱讀的起跑線上」
  • 臺灣姑娘在四川做農場主 與兩岸青年一起種「田園夢」
    按照莊慈芯的設想,農場要發揮的主要作用之一,是示範與參照,讓城市人明白,除了鱗次櫛比的鋼筋水泥外,田園生活可以是什麼模樣。「近,為了方便從城市到這裡;遠,為了保證鄉村風貌。」  接下來是土地。莊慈芯的目標明確,要做的是有機農業。眼前這片約200畝的土地,進入她的視線前,已經完成近7年的土壤改良與休養生息。  莊慈芯正式從城市步入鄉村。
  • 守住徽文化「夢鄉村」融入潛口老街賦予新動能
    三年前,他成功打造了千年古村「祖源」夢鄉村。現在,他在徽州開啟第二個民宿項目——夢鄉村潛口民宿群,按照他的規劃,是把潛口民居打造成一條康養老街,將名醫、名品、名吃、名人一步步吸引來,街區有特色了,客人也就能「住」得下來了。
  • 「關注鄉村童年夢千校萬人公益行:玩具總動員莎車之行
    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關注鄉村童年夢 千校萬人公益行——玩具總動員」送來的15箱(包)玩具、書籍和衣物,伴隨著春天的腳步,承載著愛心單位、學校、公益團體、愛心人士的深情厚誼,從大城市出發,翻山越嶺,來到了西部重鎮、葉河之都莎車縣的依蓋爾其鎮
  • 宿城區埠子鎮:生態宜居託起美麗鄉村夢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埠子鎮黨委書記陳茂輝說,該鎮堅持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群眾的幸福夢觸手可及。改善村容鎮貌,擦亮美麗鄉村「底」色埠子鎮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抓手,聚焦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努力讓農村生態美起來、環境靚起來、生活好起來。
  • 建陽松柏村:小菊花引領村民脫貧 託起鄉村振興夢
    陳濟安介紹道,為了挑選到好的品種,2017年4月,他到安徽歙縣考察菊花產業,從當地引進金絲皇菊、婺源皇菊、黃山貢菊等品種,並且僱傭當地種菊專業戶到松柏村教授種植管理方法,當年購買菊苗一萬餘元,自己試種20餘畝。經過一年的學習與試驗,他挑選出適合本地種植的藥菊和觀賞菊品種,2018年4月,他以此為基礎,開始自己育苗,5月移栽,擴種菊花至40畝。
  • 砼心學子逐夢,助力鄉村振興
    (通訊員 馬曉東 母慈悅)7月21日至8月20日,湖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組建了「砼心學子逐夢∙助力鄉村振興」暑期「三下鄉」實踐團,通過線上與線下、個人與集體相結合的形式,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實踐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