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日,夢鄉村潛口民宿群正式開業,第一批交付18套房,新鮮的面孔、輕快的腳步,沉寂多年的石板路熱鬧了起來。這條潛口老街,正在悄然演繹著鄉村生活的美麗嬗變。
安徽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古稱阮溪、潛川,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以潛口民宅而聞名。這裡地處徽州西北,是一個千年古村落,是登臨黃山的天然門戶,依託獨特的地理優勢,潛口老街曾為古徽州繁華重鎮之一。因為龐煥泰和他團隊的到來,讓這條老街又活起來了。三年前,他成功打造了千年古村「祖源」夢鄉村。現在,他在徽州開啟第二個民宿項目——夢鄉村潛口民宿群,按照他的規劃,是把潛口民居打造成一條康養老街,將名醫、名品、名吃、名人一步步吸引來,街區有特色了,客人也就能「住」得下來了。
修繕後的玉靈樓
老街的甦醒
從金紫祠往裡走百米左右,便到達潛口老街最繁華的地段——牌樓下。徽杭公路未開通之前,潛口是去黃山的必經之路,到太平、許村、休寧、婺源,都要從這裡經過。正是因為潛口四通八達,來往行人多,潛口人便抓住商機,辦起旅社、飯館,老街上的店鋪越來越多。1公裡多長的潛口老街,北高南低,各店鋪依街排列,彼此風格相近。木匠店、犁匠店、雜貨店、藥店、點心店……這裡店鋪密集,所售商品奇多。老街按人字形排開,西北向各有一居民小區,與居民區二點合成一「火」字,暗示日逐興旺之勢。過去有前后街,分上中下三部分,大小巷弄眾多,單水井就有99處之多,也從側面反映古村潛口人丁興旺。潛口老街至今還留存有各具特色的店鋪和古民居,似乎在默默地述說過去。在潛口老街,還有一幢國保古民居,它就是司諫第。司諫第始建於明弘治八年(1495),原是明永樂初進士、諫官、吏部給事中汪善的孫輩,為祭祖所建的家祠,現已遷入潛口民宅保護。在老街上,還有一幢別具一格的日式小洋樓,是呈坎人羅運松早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學業完成後於1918年在潛口興建的。大門門洞呈圓弧形,窗戶同樣是圓弧形。據傳完工時曾轟動鄉裡,如今這幢百年小洋樓無人居住。就是這樣一座美麗溫婉的小鎮,不少古民居卻因年久失修倒塌,店鋪因不再經營面目全非,殘垣斷壁更是隨處可見。
「潛口的位置相當重要,歷史沉澱很深,老街基本還維持原有的風貌,經過改造之後,要讓老街活起來,要賦予它新的時代功能。」龐煥泰在來潛口不下30次後,拿下潛口30多幢老宅,加起來差不多有半條老街。「在民宿的打造上,不能一味要求傳統,要和現代緊密結合,賦予它和現代人的要求緊密結合的東西。」龐煥泰在接受記者採訪中表示,對古街老宅改造時有個原則,只要有一片牆沒倒,就要保留;只要一棵樹有生命,就要讓它留著。結合經營祖源三年多的經驗和教訓,龐煥泰為潛口夢鄉村定下來兩大經營基調:自助式、體驗式。「鎮裡發揮區位優勢,吸引客商投資改造,在開發中對老街進行妥善保護。目前我們引進的高端民宿,結合旅遊對老街進行保護性開發。」徽州區潛口鎮書記鄭立和的想法與龐煥泰的理念不謀而合。
三年前,龐煥泰和他的上海宏森公司在休寧祖源村投資1000多萬元的「夢鄉村民宿群」興起,帶動了村民的農家樂一起興辦民宿,提檔升級,前來體驗民宿的遊客越來越多,實現了高山自然村落的華麗轉身。如果說休寧祖源是龐煥泰「夢鄉村」起航的地方,那麼潛口老街定將是「夢鄉村」騰飛的所在。
老宅的重生
徽派建築結構嚴謹、雕鏤精湛
走在老街上,臨街的居民不多,多以老人為主。長長的老街,寂靜安謐,老街52號的建築卻燈火輝煌,頗有生氣。這個建築群叫「玉蘭樓」,是「夢鄉村-潛口民宿群」的民宿之一。「本來興旺的千年老街,百年來一片荒涼。為了恢復它往日的繁榮,我們把己倒塌或即將倒塌的老宅『扶』起來。」對於老街的改造,龐煥泰有自己的堅持和情懷。他打造的民宿群並不是一般人想像那樣集中在某一塊地段,而是散落在整條老街上,與當地居民實行真正意義上的「融合」。改建後的老宅,尤如撒在小鎮上珍珠,璀璨、靈動,影響和改變著周邊居民對生活的理念與思維。
龐煥泰接受媒體採訪
在夢鄉村的民宿建設中,有很多繁瑣的細節,如清理生活垃圾、建築垃圾、恢復原貌,重新設計、合理施工等,既要繼承徽派建築的優點,又擯棄一些不適合現代居住的元素,講究通透、明亮並遵循臥室讓衛浴等設計原則;大量採用花格門、窗,形成了「徽派建築、民國風範、海派裝修」的特點。徽州老宅院多採用兩層樓房,四周屋頂相連,中央圍合成小面積的院落,形如井筒,所以又稱為「天井院」。不少國外建築專家,把徽州建築形象地稱為「會呼吸的房子」,而這主要是源於天井的獨特構造。天井,是一個建築的「心」,徽州地區幾乎「有堂皆井」,那一塊塊精心構築的方寸之地,可進日月、可藏乾坤,妙不可言。改造完成的老宅,外貌依然是純正的徽派大院,「天井院」也依然保留,只是內部裝修卻進行了大手筆的改造,使其與現代人的生活需求更貼近。「幾家人住在一棟老宅,有院子有廚房,喝喝茶聊聊天,能得到完全放鬆。最重要的是,潛口能『住』得下來。」 這也是夢鄉村可以留住人心的地方。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