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國際協同創新合作模式

2021-01-11 寶安日報數字報

近日,由TROUBLE MAKER承辦的北歐創業峰會(深圳站)TECHBBQ在深圳華強北TROUBLE MAKER順利舉行,大公坊iMakerbase受邀參加了此次活動,並進行相關主題分享。

記者了解到,TROUBLE MAKER是一個活躍的硬體產品開發人員社區,目的是幫助創客成功實現其硬體目標,幫助工程師找到客戶,並幫助產品開發人員找到資源。

此次活動邀請了來自美國、英國、義大利、荷蘭、澳大利亞、丹麥、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創新創業專家、優秀創業代表參加,創業專家及企業家分享他們在中國創新創業的經驗和故事,活動圍繞「海外企業如何在疫情的特殊時期裡更好地進入中國市場」主題進行討論。同時,大公坊義大利CEO Gio以「開放共享的全球協同創新平臺」為主題作了分享。

大公坊iMakerbase作為最具深圳特色的國際化深度新硬體加速器,一直致力於打造一個開放共享的全球協同硬體創新平臺。在大公坊,聚集了來自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義大利、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優秀創業者。大公坊的硬體供應鏈體系助力國際創客高效實現他們的創意。

據悉,此次活動的承辦方TROUBLE MAKER一直以來與大公坊緊密合作,成為大公坊國際項目的戰略合作夥伴。大公坊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與國內外合作夥伴一起努力,打造遍布全球的創新創業網絡,形成國際協同創新的合作模式,同時,充分利用各自優勢資源,為國際團隊進入中國市場助力。

寶安日報記者 譚君潔

相關焦點

  • 智匯谷產學研基地攜手溢思得瑞 合力打造國際協同創新體系
    6月28日,在廣東東莞舉行的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智匯谷產學研基地項目開工儀式上,智匯谷產學研基地與溢思得瑞科技創新集團籤署合作協議,就共同推動科研技術轉化、創新創業和產業升級,打造「引進來、走出去」的中加企業、人才、項目、資金的合作橋梁達成一致意向。
  • 同濟科技園嘉定分園:協同創新模式打造千億級大學園區
    我們希望利用同濟的學科優勢,憑藉同濟科技(600846)園近20年的發展經驗、成熟的運營模式和強大的專業服務團隊,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把同濟嘉定園區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策源地和承載地。
  • 南京集聚全球創新資源 打造國際創新合作強磁場
    近年來,南京市聚焦「創新名城」建設,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生產鏈,從頂層設計上推動創新型城市建設,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第94位躍升到第21位,逐步形成富有生命力的城市創新生態系統和對接全世界的協同創新體系。
  • 清華大學攜手美國密西根大學、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共同打造水技術...
    清華大學攜手美國密西根大學、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共同打造水技術國際協同實驗室清華新聞網5月31日電 (通訊員 劉豔臣)5月26日,清華大學與密西根大學、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在清華大學工字廳籤約共建水技術國際協同實驗室。
  • 大興區將打造北京中日國際合作產業園
    央廣網北京8月8日消息(記者劉天思)8月8日下午,北京中日國際合作產業園暨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發布會在京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國家發改委與北京市共同倡議,在大興區打造北京中日國際合作產業園。產業園定位為國際科技協同創新與產業合作發展示範區,規劃形成「一帶兩軸三核多組團」的空間結構,重點打造創新產業核心、生活服務核心與信息發布核心等三大板塊,推動中日雙方產業和創新優勢互補,發揮我國龐大市場、完整工業體系和營商環境的優勢,結合日本高端產業和製造優勢,打造特色的產業創新協作園區。目前產業園擬納入國家發改委第二批「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和北京市「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
  • 西電厚植產學研協同育人,打造人工智慧創新人才培養高地
    ,形成了可輻射、可推廣、可持續的創新思政教育模式,促進了研究生教育的內涵式發展。《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提出了「深化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的要求,實驗室在人工智慧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中始終堅持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培養創新性人才的理念。
  • 莞深「連城訣」|莞深產業合作,從產業協同走向源頭創新
    在松山湖科學城,一條連接松山湖科學城和光明科學城的通道已於今年3月動工建設,未來,兩大科學城將環巍峨山而走,大大縮短兩地距離——莞深協同共建綜合性國家級科學中心,莞深合作在另一個層面上展開對話。從產業協同共進,到產業鏈的最上遊——源頭創新上的協同發展,莞深產業之間的合作早已突破原本的產業之間的邏輯。
  • 南京棲霞舉辦T20南京仙林國際創新合作論壇
    來源: 鳳凰網房產南京站6 月 24 日,南京市棲霞區舉辦 T20 南京仙林國際創新合作論壇暨江蘇科創國際孵化中心籤約儀式。現代快報記者獲悉,棲霞區政府與江蘇省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中心籤約共建江蘇科創國際孵化中心暨海智離岸協同創新中心。
  • 打造國際合作教育樣板區!浙報頭版關注浙大海寧國際校區
    浙大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打造國際合作教育樣板區,建設匯聚全球人才、推動創新發展的戰略高地。  立足引進世界一流大學,匯聚大量海外高水平人才,集聚高端合作辦學資源,是浙大國際聯合學院最為鮮明的特徵。
  • 創新驅動 打造飛躍發展的南科醫模式
    在創新驅動促進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醫院創新賦能管理,激發發展潛力,打造理念文化創新、管理機制創新、機構設置創新、績效管理創新、技術建設創新等五大創新的南科醫模式,成為公立醫院法人治理新模式的一個生動實例。
  • 商洛高新區與西安國際港務區籤訂協同創新合作協議
    :32:31 來源: 商洛新聞網 舉報   12月25日,商洛高新區外貿招商推介會暨西安國際港務區籤約儀式在商洛高新區舉行
  • 開放合作、協同創新,共同譜寫中國作業系統發展的新篇章
    然而,我們還是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的作業系統領域無論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產品開發和應用、以及人才隊伍等方面,距離國際先進水平依然存在較大差距。具體表現在基礎研究投入不足,核心技術創新不足,高端人才供應不足,跟隨式發展導致路徑相對單一,競爭式發展導致缺乏統一標準。中國作業系統發展,需要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改變「小而散」的現狀,營造協同攻關氛圍,力爭形成生態聚合效應。
  • 2017南寧-中關村協同創新合作交流會暨「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
    為展示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運營一年來取得的工作成果,進一步探討如何加強廣西南寧與北京中關村的協同創新合作關係、深化合作領域,2017年7月25日上午,以「創新驅動、合作共贏」為主題的2017南寧-中關村協同創新合作交流會,在北京中關村軟體園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
  • 大灣區應探索建立協同合作的國際人才政策
    怎樣才能更好吸引集聚國際高層次人才?「一流高校和一流城市、一流灣區是共生的。」歐洲科學院院士(外籍)、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近日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亟須完善高校技術轉移生態鏈,優化升級現有政策,加速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 金華開發區牽手環宇企業集團打造科技協同創新產業園
    倪晗/文 黃澤振/攝9月27日,金華開發區與環宇企業集團籤署合作協議,雙方攜手打造科技協同創新產業園,在科技智能產業等領域開展協同創新,共商科技協同發展大計,共繪科技協同創新藍圖,攜手構築合作共贏新格局。
  • 2013設計學跨學科協同創新創業國際研討會在滬舉行
    由中國美術學院主辦,眾多設計行業協會聯合支持的「2013設計學跨學科協同創新創業國際研討會」於5月25日上午在中國國際印刷包裝創意總部園拉開帷幕。本次研討會旨在促進海內外不同專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我國藝術設計領域與其他領域協同創新跨學科、跨專業的發展。
  • 深圳寶安聯姻「包浩斯」打造中德協同創新研發中心
    現代化城市深圳寶安與百年建築藝術名校將合力推進包浩斯中德協同創新研發中心建設,雙方以設計和產業為橋梁,開啟深化合作之旅。他說,這次率領寶安區企業、院校代表來「包浩斯」,既是對一個月前包浩斯校長訪問寶安區的回訪,更是加深雙方合作,共同推進包浩斯中德協同創新研發中心建設的舉措。他在向出席歡迎儀式的德方各界代表介紹寶安經濟、社會、文化、城市建設等情況時說,寶安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核心,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早在1600多年前就建立了縣制,是深港文化之源,孕育了東方明珠——香港,以及中國第一個、也是最成功的經濟特區——深圳。
  • 黃埔:IB國際學校整體啟用 打造國際教育創新協調平臺
    近日,黃埔區舉行「廣州開發區決勝十三五收官戰暨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投試產活動」,作為分會場,廣州科學城愛莎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同步舉辦「整體啟用暨國際理解教育協同創新中心揭牌活動」。    學校負責人介紹,作為一所為IB項目量身打造的K-12國際學校,學校創新教育理念,將IB先進教育體系與中國基礎教育課程相結合,為學生提供全流程國際文憑IB項目以及豐富多元的學習機會,致力於打造均衡發展的教育體系,培養融貫中西、適應全球化發展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學子。
  • 吉林大學東北亞區域研究協同創新中心與協同單位共同在京舉辦國際...
    11月1日,由吉林大學東北亞區域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和俄羅斯聯邦薩哈林國立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俄羅斯地區合作:走向共同繁榮」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旨在推進中俄地區合作,進一步落實兩國領導人在2009年籤署的《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聯邦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2009-2018)》。來自吉林大學、中國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外交部、新華社、中國中央財經大學、黑龍江大學、四川大學、俄羅斯科學院遠東所,俄羅斯薩哈林國立大學等研究單位和高校的8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 校企合作 協同育人-奧雅設計與西農攜手打造「西農-奧雅協同教學...
    產學研深度融合,在宏觀層面能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在微觀層面能實現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產學研主體的深度融合,形成創新合力。 奧雅設計在行業深耕二十餘載,對行業人才培育有著自己的獨特理念,在教育部指導下,積極參與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助力高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將奧雅設計多年來的行業經驗及對人才培養的理念、行業對人才新標準及新要求等通過協同教學與高校無縫對接,圍繞目前行業的發展對人才的新要求,支持高校進行創新型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