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 協同育人-奧雅設計與西農攜手打造「西農-奧雅協同教學...

2020-12-15 中國日報網

近日,由深圳奧雅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風景園林藝術學院聯合主辦的2020西農-奧雅《聯合設計》實踐暨首屆西農-奧雅鄉建營圓滿落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風景園林學院17級共82名同學在美麗的西農校園完成了他們人生中第一個落地項目,經過四周的努力學習和認真打磨,深刻體驗了從概念方案設計到施工落地的全過程。

繼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將「立德樹人」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產學研深度融合,在宏觀層面能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在微觀層面能實現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產學研主體的深度融合,形成創新合力。

奧雅設計在行業深耕二十餘載,對行業人才培育有著自己的獨特理念,在教育部指導下,積極參與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助力高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將奧雅設計多年來的行業經驗及對人才培養的理念、行業對人才新標準及新要求等通過協同教學與高校無縫對接,圍繞目前行業的發展對人才的新要求,支持高校進行創新型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工作。

聯合國內知名高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打造「西農-奧雅協同教學」品牌,通過參與風景園林藝術學院的課程改革,校企聯合開發出《施工圖集訓》課程,在西農教務處的大力支持下,施工圖集訓課程已被列入2019版本科培養方案。並於今年8月完成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風景園林學院的落地試點,奧雅設計董事總經理李方悅女士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風景園林藝術學院段淵古院長共同參與了課程的結課儀式,充分肯定雙方的合作。

該課程旨在通過產學研合作育人平臺實現雙方以「共建共享,深化產教融合」為指導,以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培養支撐引領行業及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專門人才為目的,作為「西農-奧雅協同教學」品牌內容之一,為深化風景園林工程與管理類課程教學改革,創新風景園林專業教育教學方法,提供了校企協作教學示範。

風景園林藝術學院副院長高天表示,這次課程是西農風景園林藝術學院建院以來首次校企師資深度聯合授課,企業導師和學生零距離接觸,架起了校企之間的橋梁,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後續將持續深化和優化人才培養環節,期待更多深度合作可能性。

風景園林1701班黃勇剛同學說「課程開始時,本以為此次集訓是一次枯燥的畫圖經歷,然而,當奧雅老師那生動的講學、幽默的語言,爽朗的笑聲迴響在耳畔時,心中的陰霾便被一掃而光。回想這13天時光,收穫頗多。我相信此這次的收穫對我未來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我更加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優秀的差距,也更清楚自己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在此感謝學院,感謝奧雅給了我們這次寶貴的施工圖實訓機會」。

西農-奧雅《聯合設計》實踐暨首屆西農-奧雅鄉建營項目是奧雅設計與西農針對教學實踐改革的又一探索,也隸屬「西農-奧雅協同教學」品牌序列內容。並於10月在西農南校區校園落地,該項目是校企聯合針對教學實踐改革的創新嘗試,也是校企聯合推進課程設計的新模式,是風景園林藝術學院紮實落實「點、線、面、體」四維立體教學體系的重要環節之一,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為核心,旨在通過深化校企合作協同育人,使學生在實際的案例、團隊的合作、工程化的要求中接受準職業化的訓練,把所學的理論知識在技術應用中融會貫通,為學生今後成長成才、適應社會需求奠定堅實的基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閆祖書、風景園林藝術學院黨委書記孫玉媛、學院院長段淵古及來自西農風景園林藝術學院、奧雅設計的專家、領導及講師評審團、各小組指導老師二十餘人等出席了結課儀式,並為同學們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點讚。閆書記指出,「聯合設計」實訓課程符合提出的新時代奮鬥精神,項目切合教育部勞動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精神內涵,希望園林學院在立德樹人繼續創新實踐,弘揚勞動精神,繼承優良傳統,培育時代新人。

風景園林1701班程新婷同學表示,「聯合設計」實訓課程是一次全新的嘗試與實踐,從圖紙設計到材料選購再到落地施工,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團隊的協作配合,考驗並提升了我們的專業能力,意義非凡。風景園林1702班學生洪陽表示,通過本門課程明確了施工細節,學習了實踐知識,受益匪淺。

奧雅設計作為企業方,在與人才培養接軌的同時為優秀人才提供就業崗位,為在協同教學過程中表現優異的學生提供直接進入奧雅實習的機會,並邀請參與奧雅設計組織的其他類型學習活動,包括但不限於奧雅走讀城市、大師班等,表現優異或有突出特長者,均一併納入奧雅人才庫,提供長期人才關注及培養機會。

下一步奧雅設計將聯合西農風景園林藝術學院進行「西農-奧雅協同教學」品牌的社會化成果轉化,立足西北,並將這些建設成果逐步推行到其他高校,共同探索創新的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面向全國,以「一帶一路」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為核心,通過深化校企合作協同育人,聯合西農三農振興戰略研究院,結合專業特點,讓設計人才走進鄉村,探索人才培養與鄉村發展的產學研合作之道。

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相關焦點

  • 奧雅設計連續兩年榮獲風景園林設計專業領先企業第一名
    2020中國「專業領先企業評選」是在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民營設計企業分會制定的《中國民營工程設計企業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體系》基礎上,結合《中國民營工程設計企業綜合實力專家問卷》的大量數據,經過數據分析和嚴格評審,最終評價得出的綜合排名和專業排名。奧雅設計憑藉其專業的設計水準榮獲中國勘察設計協會民營設計企業分會 2020年專業領先企業 風景園林設計 第一名。
  • 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推進協同育人 探索校企共建新模式
    籤約儀式現場 戴陽攝 人民網訊 為響應教育部 「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推進協同育人,探索校企共建新模式,2019年9月16日,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在校召開成都華棲雲科技有限公司捐贈
  • 石花班,湖北文理學院校企協同育人新探索
    「獵鷹計劃」宣講會吸引眾多學生前來了解共建班的教學模式與優勢協同創新,開闢人才培養新路徑考察企業實力、市場需求、培訓能力、專業匹配度……經過對石花酒業全方面的了解後,湖北文理學院於2018年9月與其籤訂協議,雙方建立校企合作戰略夥伴關係。
  • 「產學合作 協同育人」2020全國校企合作「十佳案例」出爐
    本次評選活動旨在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精神,樹立行業標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評選活動將進一步促進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健康、持續發展,為今後的校企合作提供成熟樣板。
  • 奧雅二十周年:這66個作品是我們給這片土地最好的賀禮
    奧雅設計來自多種專業背景的團隊為這個項目提供了從策劃,概念性規劃,建築設計,到景觀設計的一體化服務。作為萬科第一個鄉村營造項目,奧雅設計全程化一體化的設計團隊成為合作夥伴的首選在保持原有的鄉村肌理和文化特色基礎上,要充分的運用設計創新的手法,讓藝術介入村落,讓鄉村展現出活力,踏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同時充分利用場地自然資源,在設計過程中加入洛嘉教育團隊,結合自然教育課程設計打造江蘇省首個極具特色的樸門自然教育研學基地。
  • 高校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的痛點在哪裡?
    以技術為主體的企業資源,與高校教學語境不同。」在今天舉辦的達內集團—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優秀項目分享會上,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專家、上海交通大學慕課研究院院長蔣建偉針對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應用的痛點這樣說道。蔣建偉認為,目前高校教師對產業技術、產品、案例、解決方案主動融入課程有畏難情緒。產業資源孤島現象突出,融合難度較大,不利於課程廣度建設。
  • 校企協同育人:對等的合作才長久
    劉玥驊畢業於中國計量大學計量測試工程學院,她所提到的「實踐經驗」,則得益於母校與測量行業龍頭企業海克斯康集團所開展的一項校企協同育人項目。這一項目校企雙方已經進行了13年。受訪時,中國計量大學計測學院副院長孔明表示,作為當時校企雙方合作的重要形式,海克斯康班採取的是「校企雙導師制」和「理論+實操+考核」的方式,每年在大四學生中遴選約30人參加相關培訓,助其熟悉先進計量測試裝備的使用,實現從校園到企業的無縫對接。從今天的視角看,海克斯康班的辦學模式在國內高校中並非罕見,但在校企合作育人還屬「新鮮事物」的十幾年前,這種模式已經是十分先進了。
  • 2016全國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對接會在京舉行
    張司長勉勵高校和企業深入推進產學合作,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需要緊密結合;高校要優化專業結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完善協同育人機制;同時要加強交流研討,建立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聯盟,通過政府部門、企業、高校及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創新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的新機制。
  • 校企協同創新 重構人才培養方案
    由此可見,校企協同創新是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的靈魂。以校企合作為基礎,實現校企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利益共擔,是校企協同創新機制長效發展的動力。同時,以企業生產活動為基準,優化課程教學模式以及教材。在課程體系重構中,依據實踐應用技能的培養需求對現有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完善,特別需要對現有實踐課程、課程設計、認知實習及畢業設計等與實踐過程有效結合。以「課程教學+企業實踐」的方式,搭建高校與企業的橋梁,以系統能力為核心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培養適應技術進步和社會需求變化的高素質軟體工程人才。
  • 山海城市 水巷樓臺|大連中海閱麓山—奧雅設計
    此項目同步收錄至ARCHINA建築中國官網 歡迎登陸查看更多信息 文章來源於奧雅設計
  • 公司在2017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對接會上做專題報告
    吳巖認為,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機制創新,他認為「課堂教學是主戰場與主渠道,在推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過程中,企業不僅是第二課堂、第三課堂,還應該進入主課堂,參與到教學的主戰場」。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組長、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徐曉飛教授作《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進展與管理規範》的主題報告。
  • 2020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對接會舉行 華為應邀致辭並獲獎
    此外,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還為在疫情期間支持高校在線教學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頒發感謝狀,華為公司亦獲此殊榮。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改革,加快推進「四新」建設,引領本科教育全面振興,教育部連續多年組織實施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 火星時代入選2020國家高等教育司產學協同育人項目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簡稱高教司,下同)發起的《2020年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指南》發布,火星時代教育與百度、阿里、華為等高新技術企業一起入選項目指南,共同為高校注入前沿技術及資金支持,為高校培養高質量人才提供強大助力。
  • 教育部高教司|2020年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開啟
    教高司函〔2020〕5號為全面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精神,深化產教融合、產學合作、協同育人,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改革,根據《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管理辦法》(教高廳〔2020〕1號)要求,教育部將繼續實施2020年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 商學院舉辦校企協同育人主題論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翠翠 攝影 李晨)12月21日,南開大學商學院舉辦校企協同育人主題論壇。論壇現場發布了南開大學商學院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及2019屆畢業生生源情況,同時為南開大學商學院2018年人才培養合作開發基地及學生生涯發展智庫導師進行了致聘。
  • 教育部官宣 | 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管理辦法
    ,加強和規範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以下簡稱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管理,特制定本辦法。  第四條 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實行項目制管理,主要包括六類: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項目。企業提供經費和資源,支持高校開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研究與實踐,推動校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深入開展多樣化探索實踐,形成可推廣的建設改革成果。
  • 武漢之行,第三屆中國房地產校企協同育人創新峰會圓滿召開...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突襲了武漢。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副秘書長趙研先生致辭學術界、產業界的各方代表人物,知名高校、品牌房企、研究機構等等,各位新老朋友在這特殊的2020年底,飽含對教育公益與社會責任的高度熱情,為房地產行業的校企協同、產教融合高舉旗幟
  • 推進校企深度融合,學穗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共享平臺
    張樂勇在致辭中介紹了學校和學校繼續教育的基本情況,闡述了學校繼續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和特色,希望通過學校、協會組織、企業等的多元對話交流,搭建校企深度對接、人才共育共享的平臺,共同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不斷提升高校繼續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 國泰安助力的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再次取得創新性研究成果
    2020年5月,由國泰安支持的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的合作院校——華南農業大學再次傳來佳音,華南農業大學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的課題組專業帶頭老師在相關專業領域核心期刊發表以「VR智慧教育:動畫+VR課程開發」為主題的創新研究性學術論文,並獲得由美國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專業、權威的工程技術類綜合性檢索工具收錄,EI
  • 阿里雲大學總經理孫麗歆:持續深化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機制 有效打通...
    一、加快形成可持續的協同育人機制深化產教融合是改變人才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不平衡問題的關鍵點,自國辦2017年發布《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以來,企業、高校積極行動,深化校企合作,搭建校企協同育人平臺,探索產教融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