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則的熱搜,受到了網友的關注。這位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還小,老師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告訴她關於懷孕的知識,教室裡還有男同學。
不少網友持反對意見,認為性知識應該從小就告訴孩子,壞人不會覺得你的孩子還小!那麼,到底該不該給孩子普及性知識,如何普及?什麼時候合適呢?今天,小星跟大家一起聊聊關於中國性教育缺失的話題!
最近,有網友在短視頻平臺上分享自己的經歷。這位學生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女兒才9歲,老師不應該教給孩子懷孕和性別這方面的知識。老師也進行了解釋,因為班裡有老師懷孕了,有同學在問。她想正好借這個機會,向同學們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沒想到讓家長感到不滿。
網友評論
根據2017年到2019年檢察機關起訴相關侵犯未成年人犯罪的統計數據顯示,這三年期間,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總人數加起來超過了4萬人。佔侵害未成年人總數三分之一
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性侵對未成年人的危害比想像中還要大!這與平常家長以及學校對孩子性教育的缺失也有一定的關係,孩子還小,可年齡小不代表不會受到傷害!
「性」在整個中文語境中大家都是避之如洪水猛獸一般,父母從來都是避而不談,孩子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垃圾堆裡撿的,超市買的等等,讓人啼笑不止五花八門的答案,曾經似乎是很多人童年的噩夢。
調查統計顯示,中國孩子的性知識來源主要有幾個構成:
5%來自學校,一般是老師拿個掛圖教人體結構,但不會涉及如何進行性保護等問題;5%來自家庭;10%來自同伴之間;而從社會來源——影視作品、網絡等,佔到80%以上。
也就是說,中國孩子不是沒有獲取性教育的來源,但正兒八經地全面進行性教育的沒有,大部分都是來自不系統,不片面的渠道。
我們暫且不說網絡上的片面渠道會有哪些不良的內容誤導未成年人,因為性教育也無法從隻言片語或者個別網絡畫面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著名性教育專家方剛曾說:
性教育不是單純的性生理教育,還有性別平等、人際關係、親密關係的教育,是人格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
中國人素來就含蓄,更是一個談性色變的國家,但這不代表你可以忽略和躲避這樣的教育。
從小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性教育,這是成長道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除了對於性知識有點羞於開口之外,另外一個難點就是不知如何講起,畢竟曾經的家長也沒有受到完善的性教育,下面這幾個短片推薦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助你更好地對孩子普及性知識!
短片一:《生命的誕生物語》
一部名為《生命的誕生物語》的短片
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
關於受精卵的故事
精子與卵子如何「相遇」、「相愛」
他們會經過多少重重難關
最終才能修成正果?
短片二:《如何保護自己》
國家:中國
時長:六分鐘
適合年齡:4到6歲
推薦原因:這部動畫短片的風格十分低幼,語言中採用了大量的循環重複的形式,便於兒童加強對自我保護知識的記憶,語速較慢適合低齡兒童。
短片三:《小威向前衝》
國家:英國
時長:五分鐘
適合年齡:4到6歲
推薦原因:這部短片根據英國作家艾倫的漫畫創作,通過童話故事的形式將「生命誕生」這樣複雜的問題用幽默有趣的形式表達出來。
短片四:《防性侵教育短片》
國家:美國
時長: 7分鐘
適合年齡:4到10歲
推薦原因:性侵對未成年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何從小讓孩子有防性侵的意識,這部短片以孩子的口吻來表現,適合讓孩子觀看學習!
聲明:文章內容由天星小學整理自:新浪微博、頭條新聞、講地理的喬老師及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完整出處。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管理員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