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當孩子對看到的孕婦感到好奇時,向你詢問懷孕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作為家長或老師,你會怎麼回答呢?
前段時間,圍繞著這個話題,網友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遭家長追責,網友:壞人可不覺得你家孩子小
事件的起因是一位老師在網上分享了自己最近的一段經歷。
這位老師是一個小學班級的班主任。前段時間,班裡有老師懷孕了,孩子們都對這件事十分好奇,於是紛紛詢問班主任什麼是懷孕。
借著這個機會,班主任就向孩子們普及了懷孕以及性別的相關知識。沒想到,這一堂課上完沒多久,班主任就接到了來自家長的投訴。
這位家長在微信上憤怒地對班主任說:
「我女兒才9歲,是能聽這些事情的年紀嗎?」「你別跟我說了,我們明天去找你們校長說。」
老師的經歷被分享到網上後,有如一石驚起千層浪,相關討論以爆炸式速度增長,很快將這個話題推上了微博的熱搜第一。
在討論中,大部分網友都表達了對這位家長的不理解和不贊同:
「我是一名醫生,在醫院見到過年紀最小的孕婦只有14歲,而男孩只有15歲,問他們的時候,他們什麼也不懂。」
「我不認為老師做得有任何問題,相反在現實生活中類似這樣的專業教育太稀缺了,家長覺得孩子還小,壞人可不這麼覺得。」
「垃圾分類都推廣這麼久了,還有家長想讓孩子以為自己是垃圾堆裡撿回來的嗎?」
從網友們的反應中就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都覺得對孩子進行及早和正確的性知識教育,是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
1. 幫助孩子避免青春期生長發育的恐慌
來自學校和家庭正確的性知識教育,能夠幫助孩子避免青春期生長發育的恐慌。
有不少女孩在網上留言稱,因為缺乏正確的性知識教育,她們對於青春期身體會有的發育和變化一無所知。
當身體迎來初潮時,這些女孩不知道身體為什麼會無緣無故地疼痛和流血,並因此陷入巨大的恐慌之中。
不僅如此,很多女孩因為羞於身體的正常發育,在青春期有意穿不合身的運動背心,來束縛住自己發育的胸部,而這其實會對女孩的身體造成傷害。
如果學校和家長能夠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就可以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
2. 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尊重他人
正確的性知識教育,還能夠幫助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尊重他人。
在發達地區的某些幼兒園,老師就已經在給孩子普及正確的性別知識了。有位家長就在網上留言稱:
「我兒子在上幼兒園,就已經知道褲衩和背心覆蓋的地方是隱私部位,不可以讓別人隨便亂摸了。我作為家長,認為這種性別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3. 避免孩子自己從其他渠道了解甚至模仿
現在的網絡那麼發達,電子設備又如此普及,即便家長像防著洪水猛獸一樣嚴防死守,也阻擋不了孩子們自己從網上獲取資訊。
而如果家長對於孩子們有關性知識方面的疑問採取敷衍含糊、或是避而不答的態度,就極有可能迫使孩子繞開父母,自己從其他渠道學習到錯誤的知識,甚至進行模仿。
既然性知識教育對於孩子來說這麼重要,家長又應該如何進行正確的引導呢?
1. 克服成年人存在的「恥感」
大部分家長之所以會面對孩子難以啟齒,是因為在我國長期偏向保守的教育背景和社會風氣下,大部分人對於「性」,還是抱有恥感的。
可是對於一張白紙的孩子來說,他們對於性根本沒有認知。孩子們對待性知識的態度和看法,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育者的態度和看法。
所以,家長首先要克服自己內心存在的「恥感」,將「性知識」當作普通的科學知識來看待。
2. 結合專業書本或繪本進行教育
如果家長實在是不好意思,或是擔心自己講得不好,不夠準確或不容易讓人理解,也可以藉助專業的書籍或繪本,對孩子進行教育。
萱爸有一位小侄女,就在自己12歲生日的那一天,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那天她從學校回到家,推開自己的房門,就看到自己的桌上放著一本粉色封面的書,書皮上寫著《給青春期女兒的禮物》。
那本書上所講的有關生理髮育的知識,在後來幫助萱爸的小侄女平穩度過了自己的青春期。小丫頭甚至還可以用自己的書,去幫助她的同學們了解和認識自己的身體。
3. 避免曖昧的描述
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最好避免一些曖昧不清的描述。
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孩子對性知識產生錯誤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這種曖昧描述不夠準確,使孩子無法正確理解。
而如果家長覺得自己難以描述準確的話,就可以嘗試上述的第二種方法。
4. 配合學校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
在學校對孩子展開相關的教育和引導時,家長應該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
除非老師在描述知識時出現明顯的錯誤,讓孩子們形成了認知上的誤區,否則家長不應該阻礙甚至是投訴老師。
其實,性知識教育並不是單純只關乎「性」這一部分,它同時也包括「性別教育」「生命教育」和「出生教育」等等,因此對於孩子來說,性知識教育是重要且必要的。
各位家長對於「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遭家長追責」這件事,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我是小萱爸爸,積極學習帶娃的「女兒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兒過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轉發、評論,你的喜歡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