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一段肖戰的應援視頻傳遍網絡,視頻中,一群穿著校服的三年級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跳著肖戰新歌的舞蹈,並且齊聲衝著鏡頭大喊:&34;&34;,表示對肖戰的支持。孩子們手舞足蹈,動作整齊,很顯然經過老師的指點和排練,且練習時間不短。
同時,另外有視頻顯示了以下讓人驚嘆的對話:
老師:他叫什麼名字?
學生們:肖戰!
老師:肖戰是我(指老師)的誰?
學生們:男朋友!
老師:真棒!
視頻一經推出,即引起廣大網友口誅筆伐。網友紛紛表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這是誤人子弟啊!一些官博也紛紛跟帖,表示&39;工具&34;
隨後,肖戰本人也通過微博發聲,稱自己&34;:&34;
11日下午,經多家媒體落實,老師鼓動小學生集體為肖戰應援的視頻確有其事。目前,所在地的教育局已經著手對此事展開調查,該校校長被誡勉談話,涉事教師已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也已經被停職。
且不說該老師為何事何因應援肖戰,單就她利用職業之便讓孩子們參與流量明星的口水戰,就十分地令人不舒服了。
你是老師沒錯,你追星也沒有問題,但你不應該把價值觀和人生觀尚未成形的孩子們也引入其中。孩子們可能不知道肖戰是誰,但卻知道,老師是誰,老師的職責是樹德育人,而不是用來宣揚你的&34;的,換句話說,在家裡,在工作之餘,在校園之外,你怎麼追星都可以,但不應該把原本純淨的校園搞成你飯圈文化的&34;。
某娛樂自媒體曾做過一個白色情人節的特別活動,徵集寫給偶像的一封情書,短短時間內,就收到了很多網友的投稿:
&34;
&34;
&34;
&34;
……
追星的意義是什麼?這些粉絲的&34;,便是最好的答案。
其實,在真心喜歡一個偶像的時候,也真的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當然,前提是,喜歡的偶像是一個正能量的人。
有些人因為喜歡外國的明星,為了能聽懂外語歌,看懂美劇,自學了英語;有些人為了更靠近心中喜歡的人努力學習,大學時一路拿獎學金然後出國看了他們的演唱會;有的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報了想學的專業,現在成了媒體從業者,每天有看不完的明星……
其實,明星對於追星的孩子來講,並不是代表著盲目虛無,TA是TA們的夢想。
&34;深以為然。
記得湖南藝術職業學院的一節思政課上,當有女學生提出如何才能嫁給易烊千璽時,任課的鄧雄老師竟然畫出了魚骨圖,教育學生以&34;為範,用知識來武裝自己,提升自己的素質,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才能配得上同樣優秀的易烊千璽。可謂是引導學生正確追星的教科書式範本了。
鄧雄老師在給學生上思政課
毋庸置疑,偶像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可以是積極、正向的,成為孩子向上的動力和目標,也可能是消極、負面的,成為墜落的陷阱和局限。即便身為父母,我們也沒有能力和權力要求孩子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必須喜歡誰、追隨誰、模仿誰,更何況是老師!
疫情期間,網上曾瘋傳這樣一句話:
&34;
這並不是完全否定演藝明星和網紅的價值。只是,在娛樂當道的時代,人們只會變得越來越浮躁。在這種價值觀的引導下,孩子們會越來越不願意去腳踏實地地探索與學習。
不信,你問一下現在的小孩子:&34;大部分孩子都會說要成為明星、歌星、網紅......像科學家、文學家、警察、消防員等等這些,已經鮮有聽到了。
也許是安逸得太久了,以至於我們忘記了,那些為了我們的安穩生活默默付出的人。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比如,90高齡依然奮戰在水稻種植第一線的袁隆平院士;
比如 ,危急時刻奔赴一線,力挽狂瀾的鐘南山院士;
比如,和病毒賽跑,每天只睡3小時的李蘭娟院士;
比如,耿直幽默的硬核醫生張文宏主任,以及無數名逆風而行的醫護人員;
比如,驚豔了世界的中國速度——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參與者、建設者們;
……
這些國家脊梁和平民英雄,才是我們需要追的星,才是孩子們心目中的超級偶像!
那些光鮮亮麗的明星,固然十分耀眼,卻不過如流星一樣,眨眼即逝,而這些國之棟梁,才是永恆的太陽,值得我們全心熱愛。
我是@麥子媽媽說育兒,謝謝您點開我的文章 。育兒先育己,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