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需要停止母乳餵養嗎?

2020-12-20 童芽

閨蜜家小公主出生,檢查出寶寶患有黃疸,初為人母的閨蜜十分著急,到處諮詢要不要停止母乳餵養。其實這種情況在我們身邊常常發生,今天就與大家一起來科普科普吧。

為什麼嬰兒會黃疸過重?具體原因有哪些?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是由許多原因組成的一組疾病,常見的幾種黃疸原因是:溶血性黃疸、感染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母乳性黃疸等,不同原因形成的黃疸其黃疸的特點又各不相同。

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親血型為0、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AB;母親血型為B、胎兒血型為A或AB較少見,且造成的黃疸較輕。

這樣一來,一些父母會十分緊張,擔心孩子會發生ABO溶血,其實要說明的一點是:不是所有ABO系統血型不合的新生兒都會發生溶血。據報導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為11.9%。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且逐漸加重。

感染性黃疸

感染性黃疸是由於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而發生的黃疸。病毒感染多為宮內感染,以巨細胞病毒和B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其他感染有風疹病毒、EB病毒、弓形體等較為少見。細菌感染以敗血症黃疸最多見。黃疸的特點是生理性黃疸後持續不退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後又出現持續性黃疸。

阻塞性黃疸

阻塞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膽道閉鎖較為常見,其黃疸特點是生後1-2周或3-4周又出現黃疸,逐漸加深,同時大便顏色逐漸變為淺黃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母乳性黃疸

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少數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原因還不十分明了。其黃疸特點是:在生理性黃疸高峰後黃疸繼續加重,膽紅素可達10-30mg/dl,如繼續哺乳,黃疸在高水平狀態下繼續一段時間後才緩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時,膽紅素明顯下降達50%,若再次哺乳,膽紅素又上升。

什麼是母乳性黃疸

其實和母乳有關的黃疸有兩種:一種是出生一周內,因為母乳餵養遇到困難,導致新生兒攝入不足導致黃疸加重,稱為母乳餵養失敗性黃疸,另一種是孩子母乳餵養而且生長發育良好,但黃疸出現時間較晚,而且持續很久不退,也就是我們說的母乳性黃疸。

隨著母乳餵養率的提高,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逐年增高,目前已達20%~30%。也已成為住院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本病預後良好,嚴重者才需治療,但為了順利推廣母乳餵養也應引起重視。

吃母乳的孩子黃疸為什麼消退緩慢呢?發現母乳性黃疸的孩子暫時中斷母乳,改配方奶餵養後黃疸可明顯下降,再次母乳餵養,黃疸又上升。所以推測是因為母乳中的一些物質,現在一般認為是一種叫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物質所致。

這種酶可水解孩子小腸內那些本應被排洩的結合膽紅素,使其轉變成未結合膽紅素,然後又被腸道重吸收回人體,從而引起黃疸持續不退。

母乳性黃疸嚴重嗎?需要停止母乳餵養嗎?

當明確為母乳性黃疸後,現不提倡停母乳,可少量多餐餵養,按順時針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腸蠕動,服用退黃中成藥促進膽紅素的排洩,多曬太陽以改變間接膽紅素的結構,形成光異構體利於從尿中排出。只有當膽紅素水平超過15mg/dl時可暫停母乳餵養觀察,如明顯下降,確定為母乳性黃疸,仍可母乳餵養。

相關焦點

  • 餵養誤區解讀 | 母乳性黃疸需要停止母乳嗎?
    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為1-2%,甚至更高。為什麼有些寶寶母乳餵養後會出現黃疸呢?醫生研究發現: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與新生兒小腸對膽紅素的吸收有關。專家認為:母乳性黃疸是由於母親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別高,使膽紅素在寶寶的小腸中被重複吸收,於是,寶寶便出現了黃疸並持續不退。
  • 新生兒護理篇3,寶寶出現黃疸就要停止母乳餵養嗎?
    寶寶出現黃疸就要停止母乳餵養嗎?這是很多媽媽都很糾結很疑惑的事情。今天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大家有什麼見解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人。其實母乳性黃疸分為兩種情況。我們都知道寶寶出生以後一般都會有生理性黃疸出現,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小兒出生時膽紅素產量大於排洩量造成的,而膽紅素代謝通過大小便進行排洩。如果寶寶吃得少就排洩得少,就說明膽紅素排得也少,那麼這樣就會加重黃疸。所以一般來說說早期的黃疸是因為吃得不夠。這種情況下就不能停母乳餵養,應該繼續讓寶寶吃,而且是要頻繁的去喂。
  • 母乳餵養會引起新生兒黃疸嗎?
    家有小寶寶的朋友,估計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會聽說過「母乳性黃疸」這個詞。母乳性黃疸簡直是太普遍了。不是說母乳餵養最適合寶寶嗎?怎麼餵出個黃疸來了?介紹完新生兒黃疸的概況,現在又回到前面的問題了:母乳餵養跟黃疸有什麼關係呢?母乳餵養還真的跟新生兒黃疸扯上關係了。母乳餵養相關的黃疸有兩種情形——母乳餵養性黃疸。出現比較早,影響出生後一周內的新生兒。
  • 寶寶得了母乳性黃疸,需要停止餵母乳嗎?
    「母乳性黃疸是由於母乳中的酶,可以促進嬰兒小腸內的可催化結合膽紅素,變成未結合膽紅素,被寶寶吸收後,母乳性黃疸就出現了。那母乳性黃疸必須停母乳嗎?」寶寶為什麼會出現母乳性黃疸?可能與新生兒的小腸對膽紅素重複吸收有關。專家認為,母乳性黃疸是由於母親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別高,使膽紅素在寶寶的小腸中被重複吸收,於是,寶寶便出現了黃疸並持續不退。母乳性黃疸一定要停母乳嗎?
  • 世界母乳餵養周丨母乳遇上黃疸,母乳餵養到底要不要停?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通訊員 楊璞)今年的8月1日至8月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本次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強調倡導和推進全社會支持母乳餵養,保障兒童健康。但是,對於很多寶媽們來說,寶寶出現母乳性黃疸時,總會很糾結:母乳餵養到底要不要停?
  • 孩子得過母乳性黃疸,還能母乳餵養嗎?
    母乳性黃疸是這個年齡段小嬰兒的常見問題,很多時候是一個良性經過。如果孩子沒有其他毛病,繼續母乳餵養生長發育良好,只需要注意觀察孩子的黃疸是否加重,加重了及時就診,查查黃疸是否嚴重、是否需要光療等治療、是否有其他嚴重病因。那麼,孩子目前就停了3天母乳,恢復吃母乳的這10多天來黃疸有沒有加重?長得好嗎?吃喝拉撒睡玩都好嗎?
  • 寶寶黃疸,母乳餵養到底要不要停?
    對於很多寶媽們來說,寶寶出現母乳性黃疸時,總會很糾結:母乳餵養到底要不要停?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產科主管護師、江蘇省母嬰專科護士董莉介紹說,約60%的新生兒可以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母乳性黃疸多見於初產婦,一般指母乳餵養的嬰兒在生後4-7天出現的黃疸,2-4周達高峰,持續3-4周,第二月逐漸消退,少數可延至10周退盡。嬰兒一般情況好,無溶血或貧血表現。黃疸期間若停止母乳餵養3-4天,黃疸明顯減輕,膽紅素下降≥50%,如果繼續母乳餵養,黃疸不一定再出現,即使出現也不會達到原來程度。
  • 母乳性黃疸要不要繼續母乳餵養?
    根據血清膽紅素峰值出現的早晚,母乳性黃疸又分為早髮型母乳性黃疸和遲髮型母乳性黃疸。2. 早髮型母乳性黃疸早髮型母乳性黃疸,一般發生在出生以後1周以內的母乳餵養兒,又稱為母乳餵養性黃疸。就是由於剛開始母乳還不多,寶寶沒有吃到足夠的母乳。常見於母親缺乏餵哺知識、乳頭問題、乳汁分泌不足、過早餵糖水兒對母乳需求減少以新生兒無效吸吮。
  • 寶寶黃疸需要停餵母乳嗎?媽媽們一定要慎重
    燃燒我的卡路裡醫生,你好,新生兒母乳餵養幾天後皮膚有點黃,醫院監測黃疸指數為14.3,停止母乳餵養3天後黃丹指數降為正常指數11.9,請問還可以母乳餵養嗎?
  • 新生兒黃疸,還能餵母乳嗎?這些寶寶,吃母乳要當心
    ……知道母乳餵養有很多的好處,但在母乳餵養的路上,新手媽媽卻是遇到重重困難,那麼,母乳餵養的寶寶,在出現上面的幾種問題時,還能不能繼續餵母乳呢?黃疸的寶寶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很常見的一種現象,多數孩子在出生後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
  • 新生兒黃疸,還能餵母乳嗎?這些寶寶,吃母乳要當心
    ……知道母乳餵養有很多的好處,但在母乳餵養的路上,新手媽媽卻是遇到重重困難,那麼,母乳餵養的寶寶,在出現上面的幾種問題時,還能不能繼續餵母乳呢?黃疸的寶寶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很常見的一種現象,多數孩子在出生後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
  • 新生兒黃疸是怎麼產生的?母乳會導致黃疸升高?
    新生兒黃疸如何應對?母乳會導致黃疸升高?新生兒出生後,在3—5天開始,寶寶眼睛和臉開始逐漸發黃,而且感覺越來越黃,這就是所謂的新生兒黃疸,10個新生兒9個有黃疸的,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黃疸的分類生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症狀較為輕微。通暢7天以後就開始消退。混合餵養或人工餵養的寶寶10-14天完全消退。
  • 寶寶得了母乳性黃疸,是否就不能母乳餵養了呢?還真不一定的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寶寶得了母乳性黃疸,不要盲目暫停母乳餵養,可能適得其反如今新生兒寶寶最為常見的一種病症,就是黃疸問題。但是一般來說,寶寶黃疸都是生理性黃疸的,都是可以自愈的。還有一些寶寶可能是母乳性黃疸,是否就不能母乳餵養寶寶了呢?
  • 母乳也有煩惱,出現母乳性黃疸到底要不要停止母乳?
    是的,這種情況發生率為1~2%,大多母乳性黃疸隨著月齡的增長,黃疸自行消退,對寶寶生長發育並無多大影響,也有的比較嚴重的需要及時治療。出現母乳性黃疸後最困惑媽媽們的就是要不要停止母乳餵養。為何母乳會導致寶寶黃疸?
  • 新生兒如何去黃疸?母乳餵養怎麼知道孩子吃飽了?
    導讀:照顧孩子需要學習很多的東西,特別是新生兒,由於剛出生,對這個世界還沒能很好的適應,需要父母多給點耐心去呵護。但也不需要太過擔心,每個父母都是這樣子一步一步走過來的,碰到不懂的,可以向有經驗的人請教,不要盲目而行。
  • 90%新生兒都會發生的黃疸,跟吃母乳有關係嗎?是否需要吃藥治療
    新生兒黃疸跟吃母乳有關係嗎?其實有一部分的新生兒黃疸,是跟吃母乳有一定關係的。如果寶寶攝入母乳不足的話,寶寶就有可能因為攝入母乳少,不進行排洩,那麼寶寶體內的膽紅素就會被重新吸收到血液中,從而引起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可分為早髮型和晚髮型!
  • 母乳性黃疸是母乳的鍋?遲遲不退怎麼辦?一定要停母乳嗎?
    今天他提到了寶寶最近皮膚有些發黃,到醫院看診後,醫生說是母乳性黃疸,讓停止母乳。 不是說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嗎?為什麼還要停母乳?之前看過平臺推送的文章,說是生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都不需要停母乳的,現在到底是停還是不停呢? 考慮這個問題的普遍性,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母乳性黃疸。
  • 母乳餵養難題知多少?媽媽生病能繼續母乳餵養嗎?
    A :新生兒第一天的胃容量是5~7毫升,第三天的胃容量大概30毫升,一般情況下,如果寶寶能自己含乳,我們可以忽略這個量,只要寶寶吸吮好每天能吸到8到12次就可以。Q:寶寶輔食吃得少怎麼辦?A:媽媽可以種類多準備一點,花樣多一些。 Q:哺乳期可以拔牙和做根管治療嗎?A:可以。麻醉藥不影響母乳餵養。
  • 嬰兒有黃疸,還能堅持純母乳餵養嗎
    嬰兒有黃疸,還能堅持純母乳餵養嗎 2020-12-04 0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有黃疸不能母乳,母乳會讓乳房下垂」,母乳餵養的謠言你信了嗎
    但是很多寶媽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不得不提早給寶寶斷奶,比如忍受不了脹奶的疼痛,或者母乳不足等等。另外還有些寶媽是因為聽信了外界的謠言而放棄了對孩子母乳餵養的。以下這幾個關於母乳餵養的問題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容易使寶媽們陷入誤區,要當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