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包育兒不討好?5個罐子幫你輕鬆提升兒童財商

2020-08-27 Ada老師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相較於上一代人羞於和孩子談錢,嚴格控制孩子花錢不同,當今的家長對金錢的觀念更開放,不僅願意和孩子面對面談錢,更願意讓孩子看到金錢帶來的物質和精神好處,甚至會把金錢變成控制手段來輔助育兒。

錢包育兒,養出餵不飽的「白眼狼」,和凡事向錢看的「無底洞」

錢包育兒一般有兩種類型:

a.無節制購買。

有了孩子以後,家長變身買買買的小能手,只要孩子開口,各種撫養神器,智力開發工具,繪本玩具統統買回家,竭盡所能地滿足孩子一切需求,保證孩子在物質方面的絕對富足。

這種教養方式下,孩子很容易產生不知感恩,不懂回報的心理,認為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為什麼我給他買了那麼多玩具,他還是不高興,不滿意?還想要其他的?」這是此類家長普遍反應的問題。這類孩子日後也難以形成有節制性的消費意識,對需求進行排序的意識、投資意識甚至是風險防範的意識。

b.獎勵式購買。

利用金錢或物質獎勵孩子的好行為。比如考出好成績,比賽取得名次,家長都願意花點錢給孩子一個肯定。通過控制孩子的物質欲望,達到控制孩子精神行為的目的。

這種教養方式下,孩子很容易形成凡事向錢看的衡量標準,包括父母對自己的感情,與他人的交往,自己的學業成效,甚至是自我的價值,都以金錢的多寡作為衡量依據。當外在的金錢刺激不足時,便失去自我驅動的動力,並容易對情感和自我產生懷疑。

所以,好的教育,要談錢,更要合理地對待錢。父母對金錢的態度,決定孩子未來的高度,教給孩子正確的金錢觀,是為人父母的遠見卓識。

猶太人以卓越的經商才能聞名於世,他們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著落培養他們的金錢觀念和理財能力,5個罐子的理財方法更是建立孩子金錢觀,教孩子合理分配金錢,鍛鍊孩子理財能力的好方法。

和孩子大方談錢,利用5個罐子助力提升孩子財商

猶太父母會在孩子們小的時候便和他們開誠布公地討論金錢的話題。

猶太父母:「你長大之後想變成有錢人,還是窮人?」

孩子:「成為有錢人。」

猶太父母:「那你拿到錢後準備做什麼呢?」

孩子:「買吃的、喝的、玩的,把錢花掉。」

猶太父母:「你這樣是會成為窮人的,因為窮人就是有多少花多少。」

孩子:「那怎麼才能成為有錢人呢?」

猶太父母:「讓我們用5個罐子,試著學習管理我們的錢財。」

  • 第1個罐子:奉獻罐子,學會對家庭有所貢獻

由於猶太人的信仰原因,他們會從所得中抽取1/10放在第1個罐子裡,用來尊榮上帝,為上帝所用。由於信仰不同,我們中國人普遍以家族祖先為信仰根基,所以,我們可以因地制宜地將第1個罐子改作為家庭的共有資金。每個家庭成員都從所得中拿出1/10共同籌措,積攢起來一起購置一件大的家用電器或來一次全家人的家庭旅行,讓孩子體會到,除了索要,自己也可以對家庭有所貢獻。

  • 第2個罐子:捐贈罐子,養成節制的消費意識

再拿1/10的零花錢放入奉獻的罐子裡,用於幫助流浪漢、留守兒童、殘障人士,並定期向他們捐款捐物。通過對社會底層的關心,孩子會逐漸意識到自己當下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而且我們「多佔多得」的部分正是別人賴以生存的。如果我們能克制自己的浪費行為,不攀比鋪張,會有更人多的因我們而受益,從而約束孩子無節制的消費行為。

  • 第3個罐子,儲蓄罐子,學會對渴望事物等待

有些家長很早就決定,任何孩子想要的東西,而非需要的東西,都必須用孩子自己的零用錢來買。

比如,衣服、鞋帽由家長來買,滑板、變形金剛由孩子自己來買。孩子就會對「需要」與「想要」之間的差別有日漸清晰的認知,這將有助於孩子養成對需求進行排序的意識。同時,因為零用錢很少,所以必須經歷很長時間才能積少成多,才足以支付自己想要的物品。這就為孩子帶來了體驗延遲滿足的機會,改變孩子當下就要的習慣,學會對渴望的事物給予足夠的耐心等待。

  • 第4個罐子:投資罐子,最大程度地利用金錢

當罐子裡的錢到達一定數量後,孩子可以全款或者通過向父母貸款的方式去做一些小生意。比如購進一些玩具、書本在小區出售,比如和小朋友們一起組織一場小型的演出,出售門票。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也可以學習基金、股票的知識,進行投資,也恰好親身經歷一下投資帶來的風險與收益。

  • 第5個罐子:消費罐子,豐富孩子的社會體驗

當這個罐子裡的錢足夠多時,就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去聽一場票價稍顯昂貴的音樂會,或看一場經典的話劇表演。拓展孩子的視野,豐富孩子的社會經驗,讓他們不必對別人的生活產生羨慕與嫉妒,因為只要對金錢管理得當,你也一樣可以擁有想要的生活。

綜上而言,一味地為孩子付出金錢是會物極必反的。想要孩子過上富足的生活,就必須與孩子大方地談錢,並教會孩子正確的理財方法,讓孩子成為金錢的主人。讓他們富足,但不加上憂慮,讓孩子過上物質和精神都豐盛的生活。

關注 ,私信」育兒「,贈送您3本「硬核」育兒電子書,讓我們在育兒路上理性成長。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財商,從給零花錢開始,用好3個罐子讓孩子學會「管錢」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寶媽小李曾經來信說,她最近開始給孩子零花錢了,但是為了鼓勵孩子好好學校,提示孩子主動去幫忙做家務,她就採用多勞多得的方式給孩子零花錢,比如考試進步五個名次就20塊錢,幫媽媽洗個碗就有5塊錢,收拾自己房間就有10塊錢……在回老家的時候
  • 中美兒童理財現狀對比,瞧瞧美國人培養孩子「財商」的高招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中美兒童理財現狀對比。中美兒童理財現狀對比1、不和孩子提錢vs用錢規劃孩子人生在中國很多家長認為提錢有些庸俗,會讓孩子太早接觸到「銅錢」氣息。所以無論孩子做什麼,家長都保持著孩子與錢隔離的心態,這極大的引起了孩子對理財、財商培養的教育缺失。
  • 非也,教你4招,從娘胎起提升孩子財商
    你看姥姥家的新房子,比我們家的要大,我們也買一套吧。」說實話,我當時很吃驚,三歲多的學前兒童,她還沒有什麼概念,只知道買東西需要花錢。正當我心裡犯嘀咕,想著怎麼回答淼淼時候。「媽媽,我們是不是很窮?」女兒打破我的沉思。
  • 故事小主播|趙璇翎:姐姐的秘密(兒童財商教育繪本)
    在她的公眾號裡(ID:xiaolijianggushi),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育兒故事,已經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小莉點評現在的小主播是趙璇翎小朋友,寶貝這次繼續給大家講,兒童財商教育繪本中關於零花錢的故事。敏之常常因為零花錢不夠而手足無措,但是姐姐卻不亂花錢而常被媽媽表揚,敏之很好奇姐姐的秘訣。敏之把零花錢全部花光的那天,從姐姐那裡得到了禮物。
  • 零花錢裡的財商課
    零花錢雖然不多,但卻可以作為財商教育的很不錯的工具,讓孩子學習如何消費、儲蓄,這個參與體驗的過程是在其他地方學不到的,父母通過給孩子零花錢,開啟財商教育第一步。 很多育兒書籍也曾建議,給孩子零花錢,可以鼓勵孩子用做家務的方式換取,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也是這麼做的。歐巴馬有2個女兒,一個7歲,一個10歲。她們會通過做些簡單的家務然後得到每周一美元的報酬。 據統計,這麼做的美國家長竟然佔將近90%,他們深信這種方式可以鼓勵孩子早點獨立。
  • 巴菲特和芒格的兒童財商教育:學會談錢,是給孩子最大的財富
    沒想到小傢伙看到超市裡的小汽車,又賴著不肯走了,不買就撒潑耍賴。倒也不是說不能買,只不過家裡類似的玩具實在是太多了,都快趕上《汽車總動員》了。想好好和孩子商量吧,根本聽不見去,你說什麼,他就一句「我就要」。無奈之下,也只能再次妥協了。
  • 一個「兒童財商教育」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兒童財商教育-2
    01 零用錢說到兒童財商教育,有一個永遠都繞不開,又總是讓父母困惑為難的話題——到底給不給孩子零用錢?,三個罐子分別代表消費、捐獻和儲蓄。我自己也給孩子準備了三個存錢罐,但我的做法和《反溺愛》書中不太一樣,我的做法是:三個罐子分別代表日常消費、夢想儲蓄、投資儲蓄。《反溺愛》中「儲蓄的罐子」其實也包含為夢想而存錢,所以三個存錢罐中,有兩個,我們是差不多的,但區別明顯的是:《反溺愛》中有「捐款的罐子」,而我採用的是「投資儲蓄」。
  • 8個腦洞大開的錢幣遊戲,讓孩子輕鬆認識錢幣和幣值
    根據上周我們推薦給大家的《兒童財商教育路線圖》,裡面提到3~5歲兒童財商教育的第一步是教孩子認識錢幣及其幣值。所以趁著孩子過年拿到「大把大把」的錢的時候,家長可以用以下8個遊戲教孩子認識錢幣和幣值。雖然硬幣攜帶不方便,很多人都不願意使用,但在找零、搭公交地鐵,或帶寶寶坐搖搖椅時,硬幣就不知不覺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 4個方法理性規劃壓歲錢,助力孩子「財商」提升
    反觀現在的孩子,和我們那時候也差不多,要麼全部「上繳」——「媽媽先幫你存著,等你長大了再給你」;民主一點的就是開個戶,供孩子靈活支取。從收紅包再到發紅包和「打理」孩子紅包,我想說的是,讓孩子感受壓歲錢,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是培養孩子「三商」之一——財商的良好契機。
  • 先導篇:兒童時期財商的培養,成就孩子一生的格局
    聚焦育兒難題,幫助你成為更好的父母。你好,歡迎來到魔斯媽媽集多年金融財務領域和教育領域從業經驗,重磅打造的育兒小課堂《財商,商業時代孩子成長的必修課》。感謝大家購買我的課程。購買本專欄的讀者可獲得額外重磅福利:後臺私信我,一對一為您解答困惑。
  • 孩子總看電視,不運動?做個「運動罐子」來幫你!牢記4點讓兒童健康...
    不妨製作一個「運動罐子」吧!「運動罐子」裡裝滿了各種運動的方法。 看到「運動罐子」時,就會想起該鍛鍊身體,這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和強壯。 一、「運動罐子」的製作方法 家長可幫忙製作一個合適的「運動罐子」。
  • 財商教育要趁早:從兩歲到十八歲,這些方法輕鬆助孩子提高財商
    隨著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財商的教育已經沒有那麼神秘,普通家長也可以從下就培養孩子的財商。猶太人的聰明在全世界都有名,同樣,他們的財商也是非常高,而且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財商。猶太人的育兒理念是財商比智商更重要。猶太媽媽建議,孩子的財商從小就要培養。
  • 有沒有培養孩子財商的書籍?財商啟蒙小說《航海少年團》幫你搞定
    也就是說,我們越早培養財商,就越早能夠學會如何積累財富。我們熟知的股神巴菲特,也是從11歲開始就涉足股票投資,並且通過時間的複利和他精準的投資眼光,被稱為股神。我不知道巴菲特小時候是如何提升自己的財商的,但回想我小的時候,除了一些小說和名著,幾乎很少讀到一些和金錢財富相關的書籍。等我對理財有概念的時候,已經是大學了。
  • 《兒童財商培養系列繪本》八個國家經典範例,培養孩子理財思維
    你家寶貝會到處開燈又不關掉嗎?在外邊看到喜歡的東西,非買不可嗎?他有自己的銀行卡和理財帳戶嗎?知道如何賺錢和攢錢嗎?他知道用什麼樣的方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嗎?來來來,讓這套書教會他如何做!一個孩子是否具有較高的財商,是否具有較好的理財習慣,這並非先天遺傳,需要環境的薰陶和後天的培養。繪本對全世界各國對孩子財商培養的分析,選了八個比較典型的國家,用非常有趣的漫畫形式,編寫了這套書,讓孩子在有趣的閱讀中,潛移默化的學習到最先進的理財思維。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值得一看。
  • 長投學堂探索兒童財商教育新領域
    「這一次購物你的預算是多少?」、「購物完成要用記帳本記下來」。2020年8月9日上午,長投學堂旗下親子財商品牌「好鴨學財商」開啟了一場主題為「變身小小理財師」的線下活動,與小朋友零距離互動、普及財商知識,為他們上了人生中第一堂寓教於樂的「財商啟蒙」課程。
  • 小幫規劃成立子品牌小幫商學院 加碼財商普及教育"攻守兼備"
    2020年5月15日,在以"規劃讓家庭更富有"為主題的首屆小幫家庭日活動上,小幫規劃創始人兼CEO徐彬宣布,正式為公司旗下財商普及教育業務啟動子品牌"小幫商學院"。據介紹,這是自成立全資子公司並成功打造"小幫保險"品牌後,小幫規劃推出的第二個子品牌。
  • 什麼是財商?3個小技巧幫理財小白提高財商
    前幾年比較流行智商、情商以及逆商這幾個詞,但是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又一個新的詞語被人們關注,那就是「財商」。,假如你手裡有100w,你怎麼去利用,或是先去享受一番,去度假、旅遊,或者有一個很明確的規劃,一部分拿來投資,一部分做備用。
  • 不只做高知家長,更要做遞薪傳火的財商引導師!一次培訓,多元育兒&能力拓圈兩手抓!
    如果你不能及時教孩子金錢的知識,那麼將來就有其他人來取代你。比如債主、警方甚至是騙子,讓這些人來替你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恐怕你和你的孩子就會付出更大的代價。在發達國家,財商已成為繼智商、情商之後又一被廣泛認同的現代人必備的基本素養之一,對青少年素質提升的重視,使他們在世界範圍內始終保持著較高的競爭力。在美國,三歲即可開啟「幸福人生」計劃,已有50個州在進行財商教育的推廣。
  • 財商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10.9 早讀感悟: 《八歲女孩兒問倒巴菲特,為啥這麼牛》,文中的小姑娘叫達芙妮,5歲時便開始了財商教育。爸爸在她5歲時便給她讀巴菲特的傳記《滾雪球》,8歲時達芙妮便成了兩家上市公司的股東,身價超過400萬人民幣。我不禁想,8歲時的我,好像每天就是學校,家和農田三點一線。
  • 美食繪本《烏鴉麵包店》,育兒溫情故事背後蘊藏的財商教育
    隨著孩子們逐漸長大,他們會幫著爸爸媽媽一起在店裡做麵包、招攬生意,一起想辦法出主意把麵包做的好看又好吃,在一家人積極樂觀、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下麵包店的生意越來越好,成為了泉水森林最「火」的麵包店。《烏鴉麵包店》是一本美食繪本,更是一本讓孩子在親情和愛中培養財商的繪本,在濃濃的親情中蘊含了不少財商教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