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堅持用中文寫作的日本人,在香港被叫「文化雜種」

2020-12-13 孔夫子舊書網

作者 | 陳萬清與貧瘦書屋(孔網店鋪:陳萬清的貧瘦書屋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生活與讀書# 新井一二三的書在中國大陸出版,沉寂了兩年多之後,今年又開始有新書推出:一月、五月上譯社分別出版了《我和中文談戀愛》和《再見,平成時代》她的兩本新作。新井一二三,一直堅持用中文寫作,在中國大陸、臺灣出版散文隨筆文集已有二十多種。上譯出版的最多,已有十多本,形成她的文集系列。

早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過她的《櫻花寓言》、《123成人式》、《無性愛時代》等。她的中文文集不難見到,有的已經再版,在孔網上就有很多店家經售。我就在孔網上買到過幾種,品相也都還很不錯的,價格比新書卻便宜很多。

據了解,新井一二三,從14歲搭上首趟長途火車開始,有機會就想往外闖,往外飛。離鄉背井踏上北京、上海、深圳遍遊中國,進入中歐迷宮,見識古巴、越南,甚至移民加拿大,到香港工作,她遊走異地達十年。一個地地道道的東京人,日文雖然是她的母語,用中文寫作卻是堅持的喜愛方式。在香港被叫「文化雜種」,在臺灣也出版了十多本中文書。她這樣做,真想要的是,幸福與自由。

相關焦點

  • 獨家專訪|用中文寫作的日本女作家:中文是我的另一本護照
    日本女作家新井新井一二三,這個名字很有趣。因為她的生日是1月23日。今年58歲的新井一二三,東京人,日本明治大學的老師。她會英文、中文、日文三國語言,但她選擇用中文來寫作。她說,中文猶如另一本護照,如哆啦A夢的任意門。
  • 用中文寫作的日本作家,愛上中文的世界
    新井一二三,日本東京人新井一二三用中文創作,寫時差一小時的日本種種,寫土生土長的東京家鄉,寫一切可愛的日本人。她用母語日文創作,寫對中文著迷,好像談戀愛。寫中文生活的魅力無窮。我覺得,說中文簡直跟唱歌一樣舒服,而且有大腦裡分泌出快樂荷爾蒙多巴胺、叫人出神的感覺。直到今天,我站在課堂上教日本學生漢語,每次都會非常開心,不由得高興起來。記得那天下課回家的路上,我們班的同學們,都彼此說著剛剛學會的中文客套話「麻煩你了!」「不麻煩!」「明天見!」等等,叫行人們詫異地注視:這批人怎麼搞的?難道瘋了是不是?
  • 一個在中國住了19年的日本人眼裡的大陸、香港和臺灣
    文丨李春曉作為一個日本人,老鳥寫中文博客已經堅持了至少10年。老鳥18歲到中國留學,學習中文,紮實的文字功底就是在那個時候打下的。畢業後,其他的留學生都紛紛回國,但老鳥選擇留在中國工作和生活。他由北到南,先後住過大連,哈爾濱,廣州,北京,西安,深圳等地。從2011年起,老鳥跨過羅湖,移居香港。
  • 日本以單一民族自豪,如今「雜種」卻越來越多,只怪男人「外強中乾」
    但是在亞洲,日本憑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文化背景,成為全球少數幾個單一民族的國家,日本人對此非常驕傲,並以「血統純正」感到自豪。然而,如今的日本卻面臨著「雜種」越來越多的局面!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受不孕不育問題的困擾,日本每年都有大量女性前往海外,接受體外受精或者胚胎移植,每年以這種方式出生的寶寶超過一萬人。
  • 日本「超級媽咪」用中文趣解日本生活
    茂呂美耶(Moro Miya),日本埼玉縣人,中日混血兒,生於臺灣高雄市,初中畢業後返日。曾帶著兩個兒子在中國鄭州大學留學,賣過古董,學過甲骨文。製作「日本文化物語」網站,用嫻熟的中文寫作日本文化。
  • 大揭秘日本人從哪裡來的
    >今日,日本經濟新聞亞洲總局編輯委員村山宏發表文章,辨析「日本人就是中國人」的說法,得出結論:日本人並非中國人的直接子孫,而是「雜種」。作為尋找一個民族的祖先的方法,還有分析語言的方式。這是因為,講述相似語言的民族的祖先很有可能是相同的。學習日語的人都會知道,中文和日語的語法結構完全不同。中文的語序反而更接近於英語和法語。而日語屬於烏拉爾-阿爾泰語系,與日語具有相似語法結構的語言包括韓語、滿族語、蒙古語和土耳其語等。僅從語言來看,日本人的祖先似乎並非中國人。
  • 給孩子起名叫「惡魔」可還行?日本「閃亮名字」文化請別走偏
    根據日本戶籍法第50條與戶籍法施行規則第60條,雖然有設定小孩名字的常用漢字與人名用漢字的範圍,但卻沒有登錄名字的讀法,因此只要用上能使用的漢字,任何讀法都不受規範。在這個法例下,日本人名字與讀法的組合千變萬化,因此有些想法「超前」的父母就想為小孩取一個浮誇獨特的名字,這種名字被統稱為「キラキラネーム」(Kira kira name )
  • 中國文化侵入日本,日本居然用中文聊天!
    中國文化侵入日本,日本居然用中文聊天!近來在二次元之國日本出現了一個新的娛樂項目名曰偽中文!偽中文為何?偽中文指的是,刪除日語中的平假名、片假名而形成類似中文的文章。可以稱得上是只有使用漢字的日語才可以進行的娛樂,但是關於這種偽中文,中國網友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偽中文的起源事實上,「偽中國語」早在2009年就已出現。日本的一個網站還專門推出「偽中國語」教材,讓大家熟悉基本的日語漢字詞彙的意思。
  • 招生|香港公開大學創意寫作碩士和創意產業與文化資產文學碩士火熱招生中!
    香港公開大學創意藝術學系在香港高校界別的創意藝術學科中別具特色,創意藝術學系的學生和畢業生多年來獲獎無數,例如臺灣金馬獎、日本「DigiCon6 Asia大賞」、全球性的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國家地理雜誌「旅遊攝影師大賽」、香港的鮮浪潮國際短片展、金帆廣告大獎和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等。
  • 中國留學生:說出你的中文名 堅持文化身份認同
    宮之羽有些無奈地說,如果自己有一個方便好記的中文名字,在國外一定會優先使用中文名字。「你的中文名是什麼?」為了方便,有些中國留學生選擇使用外文名字作為自己的「代稱」。但筆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此種情況下,一些外國朋友反而堅持要求留學生教他們中文名字的正確發音,儘管發音時「錯誤百出」。方薌現在日本杏林大學交換學習。
  • 【逝者】吳昊|香港|香港人_鳳凰文化
    中學時採用筆名吳昊投稿撰寫影評,1971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社會系,1973年加入TVB任編劇撰寫劇本。曾編寫的劇集包括《家變》、《網中人》、《上海灘》、《千王之王》、《親情》等。1989年離開TVB,加入浸會大學,擔任電視電影系講師,其後成為系主任。此外,吳昊致力於收藏文化遺物及研究香港歷史典故,出版過《香港老花鏡》、《香港掌故》系列、《老香港》系列等書籍。
  • 堅持中華文化!唯一用中文按鍵的國產車,車主:用中文很丟人嗎?
    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買車的人越來越多了,這對於一些文化學歷不高或對英語不感興趣的車主來說,我想知道它的意思,像查字典一樣,這些按鈕到底是為了什麼而使用的?相信不少車主在坐上新買的車時,對於這些英文按鍵,卻是一臉的迷茫。
  • 日本人為啥最喜歡說「八格牙路」?翻譯過來,才知道有多狠毒
    在大家的印象中日本是一個非常文明有歷史底蘊的國家,國民素質也都非常高,都說日語是世界上最乾淨的語言,因為幾乎沒有髒話,日本人最喜歡說的一句髒話就是「八格牙路」,而且這句話在日本國內幾乎很少聽到,因為日本人覺得這句話太過於傷人自尊所以很少使用,但是在日本侵華期間,日本鬼子卻經常用這句話辱罵我國同胞。
  • 華裔作家的困惑:應該用中文,還是用英語寫作?
    用中文,還是用英語寫作?這是今日中國作家必須面對的選擇嗎?   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引燃了世界對中國主題英語小說的巨大興趣,並使得多位以英語寫作的中國作家在海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比起絕大多數用中文寫作,再將作品交由譯者翻譯的作家們來說,少數英文原創作家由於可以理解的原因,得到了海外市場更多的承認。
  • 專訪嚴歌苓:捍衛文學寫作自由 注重寫作質感
    一直與影視劇改編結緣的嚴歌苓現場,不斷抱怨近期總被國內的諸多出版社催稿,不如前幾天的寫作狀態,如為了寫《小姨多鶴》去日本體驗三次。而國外的出版社比如蘭登書屋,從不催稿。對於中英文寫作,嚴歌苓更鍾愛用中文寫故事。
  • MBM薦讀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MBM 歷史文化類推薦書單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管理學碩士項目特別推出系列推薦書單,涵蓋經濟管理、文學哲思、歷史文化、人物傳記、人文社科等多個類別。今天是第三期——歷史文化類推薦書單。希望與大家共享好書,共同進步。薦書1戰後日本經濟史
  • 港中文學長親身經歷分享:在香港中文大學讀書是一番怎樣的體驗?
    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面積第一大的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大學的面積不足香港中文大學的一半。香港中文大學坐擁整座大山,綠化生態極好,空氣清新相對涼爽,有猴子有鳥有松鼠,當然也有蛇有蜈蚣。校園裡貓很多,有些人很膽小,但崇基書院宿舍前那條馬路上,會有隻貓趴在馬路中央,你走上去擼他一頓,它就不動了坐在那裡享受著屬於它的歡樂時光。
  • 這四個人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是香港文化的一個縮影,是一段富有傳奇...
    香港有四個人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是香港文化的一個縮影,是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裡程碑。他們就是「香港四大才子」——金庸、倪匡、黃沾和蔡瀾。「香港四大才子」——金庸、倪匡、黃沾和蔡瀾都是香港出色文人,四人各有所長,而且均為好友,也是腹中飽有文學之輩,因而合稱「香港四大才子」。
  • 日本人能大致看懂中文嗎?
    日語使用很多繁體中文字符,但是日語的語法與普通話有所不同,幾乎是相反的但不是完全相反。日語的發音要簡單得多。實際上,到現在為止,大多數成年日本人都難以正確發音任何普通話,因為根據我的經驗,這是一種非常微妙的口語。我所聽到的最好的解釋是,中國到了當地,就像古羅馬帝國到歐洲一樣。
  • 2021招生|香港公開大學創意寫作碩士火熱招生中!
    香港公開大學所頒授學位均獲國家教育部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認可。香港公開大學創意藝術學系在香港高校界別的創意藝術學科中別具特色,創意藝術學系的學生和畢業生多年來獲獎無數,例如臺灣金馬獎、日本「DigiCon6 Asia大賞」、全球性的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國家地理雜誌「旅遊攝影師大賽」、香港的鮮浪潮國際短片展、金帆廣告大獎和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