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會有很多家長給我留言諮詢,關於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如何在家進行幹預訓練?其實家庭幹預訓練並不難,下面針對大家提出的問題,做下介紹:
1.發聲自測
當孩子具備了一定的仿說能力或意識後,家長儘量引導讓孩子把所有的拼音仿說一遍,如果都能仿說下來,或完成80%,說明孩子發音沒問題,但會發音,不代表會說,能說,能理解,有些孩子會背誦古詩百首,識字千個,卻仍不會交流,因為,語言交流是相互的,簡單來說,就是有來有往,如果孩子不能理解對方的意思,也就很難有張口的意願,只有理解了對方的語言,才能表達,並形成雙向互動。
很多語言發育遲緩孩子,較為敏感,並缺乏安全感,長期的語言不表達,一但形成習慣,即使會說後,仍然不敢說,這就像我們成人,會背英語單詞,會說句型,但卻不敢直接英語交流,所以,對於語言發育遲緩孩子,前期進行的是語言開發,後期還要考慮孩子心理上的建設。
2.理解尤其重要
有些家長在家裡放一張掛圖,開始教孩子識字,孩子跟著仿說,對於這種教學方式,我是不鼓勵的,我們在學習語文的時候,通常是按照:聽、說、讀、寫這樣的順序,對於語言遲緩孩子,聽說還不順暢的時候,就讓孩子去讀,這樣孩子只是刻板的記憶,並不理解漢字的意義。就是說,與其讓孩子認識漢字:貓,不如讓孩子會指認:貓,更為適合孩子。
所以,有時在對孩子訓練的時候,如果孩子暫時對某個詞仿說不出,但孩子會指認就代表孩子理解了,即可通過,可繼續進行後面的訓練,過段時間再來引導,孩子也許就會說了,所以,不要因某個問題,或某個發音而停止不前!
同時,結合孩子能夠發出來的聲音,去拓展相應的語言,並結合場景實物引導示範!
舉例:
孩子會說:媽媽,就可試著幫助孩子拓展發出:摸摸,花花這樣的音。
3.找到興趣點
找孩子的興趣點,是訓練順利進行的最好方式,在語言機構,老師上課的時候,先尋找孩子的興趣點,那老師是怎麼找呢?通常在上課的周圍會放置一些孩子喜歡的玩具或物品,那麼,老師會問:今天我們玩什麼呀?無論孩子能不能聽懂,老師都會問,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無論能不能聽懂,自己就會找有興趣的物品去玩,老師就會結合這個玩具,來進行引導,同時,也可把這個物品當作強化物。
除了找興趣點,平時也要把握孩子需求,引導孩子發聲,當孩子有需求時,家長要蹲下和孩子保持目光對視,這樣接近的不止是實際距離,還有心理上的距離,然後家長示範說,引導孩子仿說。
喝水,家長先示範說:喝水,引導孩子發聲,至少孩子說出一個字,再滿足需求。
針對這個例子,我要做下說明:
說明:
通過這個舉例,就是引導孩子養成開口表達的習慣,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減少代勞,不能凡事孩子用手一指,不表達就滿足!對於一些發聲有困難的孩子,如果孩子確實發不出來「喝水」這個音,他有努力張嘴說的表現,也可以通過!重要的是把這個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對於喝水這種剛性需求,切忌不能因為孩子發不出,而讓孩了一直哭!要通過這個方式,讓孩子形成有任何需求的時候要表達的習慣,如果孩子有需求時不表達,就滿足孩子,這是非常影響語言發展的!
4.訓練時間
在語言幹預訓練機構,通常一節課時間45分鐘,開始訓練時,通常會讓孩子完成一個容易的小任務,有時候為了增加孩子的配合度,可能最初的小任務,就是喝口水,然後再逐漸增加難度,每個訓練項目,時間要由短漸長,最開始從1分鐘,然後根據孩子情況,增加到3分鐘,在這45分鐘之內,也會分解成多個小任務,每完成一個指令或任務,獎勵強化物,然後逐漸延長時間,並逐漸淡化強化物。所以,每天的訓練要控制好時間,語言引導以我的專欄課程視頻內容為主,同時穿插進行專注力、感統等相關訓練項目,在贈送的資料裡都有提供,這樣孩子也不會覺得太枯燥,也容易配合!
專注力訓練舉例:如拼插積木、畫迷宮等感統訓練舉例:跳床、在地下爬行等
對於語言發育遲緩孩子,從我們以往的經驗來看,提升最快的孩子,未必是基礎最好的,但一定是家長付出精力最多的孩子,即使在機構幹預,家長仍要掌握訓練方法,必竟語言訓練需長期堅持,家長完全能勝任幹預訓練這個工作,所以,鼓勵家長學習專業的幹預訓練知識!
我發布了很多提升孩子語言的文章,建議家長都看看,如想系統學習,也可了解下我的專欄課程:《如何讓寶寶說話,遠離孤單》,按語言幹預康復機構的方式教學,課程視頻實操講解演示,從字母拼音ɑ o e開始,詳細列舉了發音方法,同時總結了一些易發聲、易理解的漢字,從無聲無語言教起!
語言遲緩的孩子除了不愛說話,通常還會存在感統失調,專注力欠缺的問題,所以,訂購課程後,還會贈送這方面的電子資料:語言康復機構認知卡+感統訓練+口肌訓練+注意力訓練卡!
訂購專欄
專欄限時優惠中,點擊下方專欄:《如何讓寶寶說話,遠離孤單》,即可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