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前幾天收到一條媽媽的私信,大體意思主要是講自己給寶寶買奶粉的時候千挑萬選的,還特意選了400左右一罐的奶粉,結果孩子吃著適應的並不是很好。這位媽媽開始懷疑,自己給寶寶明明買的比較貴的奶粉,為什麼寶寶還是不適合?其實媽媽們在選擇奶粉的時候都會有一個誤區,那就是貴的奶粉一定就是好的,實則不然,作為一個專業奶粉小編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嬰兒奶粉關於價錢那些事。
嬰兒奶粉是寶寶的口糧,往大了說是可以關係到寶寶的身體健康,往小了說就是寶寶能否吃飽的寫照,所以寶爸寶媽在選擇嬰兒奶粉的時候都格外的謹慎。但是市面上現在的嬰兒奶粉價錢也比較雜亂,受「貴的就是好的」購物習慣的影響,媽媽們給寶寶選擇的時候好大多是買那種好幾百塊錢一罐的。但是往往也會出現上面我們說到的情況,貴的奶粉寶寶吃著並不適應。都說貴有貴的道理,那麼貴的奶粉為什麼貴呢?
奶粉的定位。許多奶粉商家都會給自己的奶粉定位高端,小編看了一下,奶粉所謂的高端,就宣傳各種稀缺營養元素,像是前一段時間的乳鐵蛋白。小編查了一下關於此類奶粉的品牌,發現價錢都不貴,乳鐵蛋白真的有傳說中的那麼好?
乳鐵蛋白,這是一種母乳中存在的成分。我們都知道母乳相比配方奶有很多優勢,包括提升寶寶免疫力等方面,而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優勢和母乳中乳鐵蛋白含量比牛奶更高有一定的關係。但目前還沒有充分的研究證據證明這點目前關於乳鐵蛋白的這些優勢,諸如提高免疫力等等,大多是從理論上推導出來的,尤其是從牛奶中提取的乳鐵蛋白,添加到配方奶或者直接補充是否能有什麼作用,是否能對孩子的健康發育有幫助?並不清楚。目前乳鐵蛋白能提高兒童免疫力等說法並沒有得到FDA等機構的認可。
乳鐵蛋白配方奶」系列奶粉,應用而出的時候,比普通奶粉的價錢驟然翻了一倍多,當然,添加乳鐵蛋白的確也是要成本的,但別忘了,這些奶粉裡面多添加的乳鐵蛋白量上下差了十幾倍,但價格都是翻了一倍,可見暴漲背後的定價策略中,並沒有多少成本掛鈎的考量。考慮的,無非是目標用戶,肯多掏多少錢去購買「添加乳鐵蛋白」這個概念而已。
此外,像是更早之前,奶粉宣傳的OPO,雖然和普通配方奶粉相差無幾,但是價錢卻翻了好幾倍。諸如此類的例子,這裡就不一一比較了。
奶粉的宣傳。現在流行什麼都請個代言人宣傳一下,利用代言人提高奶粉知名度。像是飛鶴的代言人章子怡,金領冠的代言人謝娜等等,我們先不說請代言人給奶粉帶來了多大的銷量。就說一下代言費用,廣告投放等一系列的操作,這些哪個不需要金錢。巨大的資金投入,最後買單的還是消費者,這麼一來一去,奶粉的成本自然就上去了。
下面是小編找的一組數據。根據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飛鶴乳業的研發成本分別只有0.14億元、0.15億元和1.09億元,2019年第一季度為0.3億元。以最新的營業收入計算,2018年和2019年第一季度的研發投入佔經營收入比例分別只有1.05%和1.09%。
比起「寒酸」的研發費用,在營銷上飛鶴乳業顯得「慷慨」太多。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3個月的銷售及經銷開支分別達到21.39億元、36.61億元和6.65億元,所佔的營收比例分別為36.33%、35.23%和24.13%。即飛鶴每賣100元的產品,就有三分之一用於銷售費用。
我們不指責這種重點式的宣傳,但是嬰兒奶粉的的主要還應該是成本研發的投入,光靠廣告宣傳可能短時間內會引來流量,但是長此以往呢?
消費者的心理。現在媽媽給寶寶奶粉都有一種心理,那就是我不能讓孩子吃的太差,所以那種便宜的奶粉我就不給孩子吃了,最起碼得買個300左右的。小編經常收到媽媽們的私信,求推薦300左右一罐的奶粉,根本就沒有問150左右的奶粉。媽媽潛意思裡面是就覺得貴的奶粉好,想要追求價高的奶粉。
既然奶粉不應該看價錢,那麼給孩子選擇奶粉的時候,選擇的標準是什麼?
這不像平常我們買個衣服、化妝品之類的,貴的料子好,用著好,上面我們也說過,嬰兒奶粉的特殊性,只有適合的才是好的。像是國際媽咪app的工作人員告訴小編,在國外,許多媽媽會給孩子需要的選擇性價比高的嬰兒奶粉,像是德國喜寶、荷蘭美素herobaby等,國際媽咪這些奶粉直郵到手也就150左右。
對於國外奶粉有了解的話,應該知道國際媽咪吧。國際媽咪創辦於2009年,總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優質的國外本土母嬰用品,海外實體自營模式經營,滿足了高品質用戶的需求,尤其是在江浙滬、京津冀、廣東等地區名氣很大,在蘋果手機App Store市場國外母嬰用品領域,國際媽咪APP下載量持續第一。
簡而言之,奶粉的價錢和質量是不劃等號的,媽媽給寶寶選擇奶粉,儘量選擇這個領域的研發歷史較長的行業巨頭品牌,切勿選擇那些雜七雜八市面上少見或是新出不久的嬰兒奶粉品牌,這樣能是踏實些。至於奶粉的價錢,媽媽們要慎重的考慮,看看奶粉的宣傳點究竟值不值得推敲。
責任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