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澳大利亞超市買奶粉被驅趕:洋奶粉真的比國產奶粉好嗎?

2020-12-22 鑫迪媽媽

文|歆小迪

一對戴著口罩的男女,各拿著2罐奶粉準備在澳大利亞一超市付款時,被一名白人男子喝止,大聲吼道:「放回去!」。

接著白人男子又說一遍「放回去」,對方回答:「不放!」黑衣服男子一度摘下口罩,丟下奶粉,衝向對方。最終一名保安送走了這對男女。一位店員說,「請離開,你們不能買奶粉,就這樣」,之後被趕出了超市。這兩人是輾轉了很多超市購買奶粉,以達到「批量」售賣賺錢。他們就是我們國內很多媽媽喜歡用的代購。

荷蘭、澳大利亞一些大型超商長期以來一直維持著每次每人限購兩罐嬰兒配方奶粉的店內政策,以阻止代購批量購買並將運往海外賺取高額差價。

自從三lu奶粉事件之後,國人對國產奶粉失去了信心,也是由於這個原因催生了很多奶粉代購,那麼代購奶粉真的安全嗎?國外的奶粉真的比國產奶粉更好嗎?

1、代購奶粉有安全風險

代購造假事件層出不窮,你代購淘來的奶粉很可能不是正品,因為國外很多超市對奶粉都是限購的,一個人只能購買1-2罐奶粉,根本無法買更多。那些幫你買奶粉的代購以國外有親戚可以幫忙購買的幌子,讓人相信。可你想想他不可能只幫你代購,那麼多奶粉僅憑國外的幾個親戚朋友就能滿足貨源嗎?所以,對有代購宣稱他能有渠道大批量進貨的,媽媽們一定要小心。如果想買國外奶粉,還是需要自己有可靠的人在國外幫忙。

代購的奶粉除了可能不是正品的風險外,奶粉在運回國內的物流過程中也容易被汙染。要知道食品運輸標準相當嚴格,運輸標準包括對溫度,溼度,以及可能接觸到物品等都有要求,但是有的物流公司為了節約成本,不排除不按要求裝貨和運輸的,且不說溫度溼度壓力變化頻繁,我們很難知道他們會和什麼東西裝在一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2、國外奶粉不適合中國寶寶

總有媽媽認為進口奶粉更好,覺得他們的奶源好,做出的奶粉也好。除了奶源,我們還要考慮產品配方是否適合寶寶。國外與國內在地域、環境、膳食結構、生活習慣等方面的不同,每個國家設計奶粉時候,執行的是本國的國家標準,參考的是本國人膳食結構和母乳數據,考慮的本國嬰兒的需求,這就導致他們奶粉配方可能不合適我們的寶寶。

國產奶粉的營養配比是按照中國的國標來執行的,和其他國家的標準有一定的差異,比如歐標、美標不太一樣,國標會更適合中國人的體質。例如,日本的大部分嬰幼兒奶粉裡都不添加碘和鋅,因為他們經常食用海鮮,這對於中國寶寶來說並不適合,也不符合中國的標準。歐美的飲食習慣原因,他們的奶粉的配方上,尤其是蛋白質、脂肪以及含糖量上,都是按照標準的最上限進行添加的,如果中國寶寶長期飲用這種奶粉會導致肥胖,影響身體健康。

嬰幼兒配方奶粉國標GB10765-2010、GB10767-2010是很完善的,該標準在多個項目要求均比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嬰幼兒奶粉標準更嚴格,號稱「全球最嚴格嬰幼兒奶粉國標」。國內奶粉都遵守這個標準生產,在此標準基礎上,還參考中國母乳數據制定的配方,由於飲食習慣和種族不同,國外母乳與中國媽媽的母乳成分差異很大,所以國產的奶粉更適合我們的寶寶。

所以,海淘代購的洋奶粉不如購買國產奶粉,更適合自己的寶寶。

3、代購的奶粉更便宜嗎?

一部分家長比較在意價格,想購買更划算的奶粉,他們覺得代購的洋奶粉比國產奶粉便宜,這其實是一個誤解。奶粉的價格和其他任何商品一樣,產品價格與成本是呈正相關的,你代購的奶粉便宜,並不是你買的便宜,而是奶粉本來就便宜。

國產也有便宜奶粉,國外奶粉也有貴奶粉,其實大部分進口或者代購的便宜奶粉也就是國外的低端奶粉,跟國產低端奶粉一樣,甚至還標準還要更低。

還有一部分家長「只買貴的,不選對的」,這部分家長認為貴的就是好的,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貴的不一定適合寶寶,那些特殊用途的嬰兒奶粉,比如早產兒、無乳糖、水解蛋白嬰兒配方奶粉價格比較貴,但不適合正常寶寶。

所以,給寶寶買奶粉不要只關注價格,要看配料成分,是不是適合自家寶寶。

相關焦點

  • 洋奶粉真的優於國產奶粉嗎?
    給寶寶吃什麼奶粉才能健康成長?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既然有了看起來更先進更科學的國外奶粉,媽媽們當然不能落後,一定會選擇最高級的。林女士就是這樣的一位新媽媽,成箱成箱的外國原產奶粉搬回家,似乎孩子的成長健康就保險到家了。這是許多像林女士這樣的年輕媽媽的普遍心態。但洋奶粉真的優於國產奶粉嗎?
  • 廣州部分洋奶粉開始降價 國產奶粉仍受冷落
    近日,國家發改委對洋奶粉進行價格反壟斷調查,前日惠氏發布公告稱,將調低奶粉售價。記者昨日走訪廣州的超市及母嬰店發現,有超市的惠氏奶粉已經開始降價,但多數超市和母嬰店還維持原價。經濟專家分析,此次發改委向洋奶粉「開刀」,意在緩解香港「限奶令」帶來的壓力。部分洋奶粉妥協也僅為「示好」,在未減關稅、消費稅的情況下,預計洋奶粉降幅不大。而相較之下,國內奶企或將受到降價衝擊,銷售「雪上加霜」。
  • 「洋奶粉」代購銷量下降,國產奶粉靠品質突圍!多個國產品牌實現...
    【2】疫情困住「洋奶粉」國內的進口奶粉貨架上「洋奶粉」在促銷海外疫情局勢依舊緊張,進口奶粉來源國處在水深火熱中。截至10月21日,德國累計確診298300例,荷蘭累計確診244391例,法國累計確診930745,澳大利亞累計確診27443例,疫情呈現反彈趨勢,確診人數還在不斷增長。
  • 嬰幼兒奶粉投訴6成是外資品牌 洋奶粉崇拜會終結嗎
    原標題:嬰幼兒奶粉投訴6成是外資品牌 洋奶粉崇拜會終結嗎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洋奶粉接下來在中國的日子會沒那麼好過了,將面臨競爭激烈、監管變嚴等情況,但這不意味著消費者會短時間內轉投國產奶粉懷抱。「無論中外奶企,關鍵還在於嚴把質量關,培養穩固的品牌消費人群。」
  • 以飛鶴為首的國產奶粉價錢為什麼這麼貴,高價錢的奶粉真的好嗎?
    最近在知乎、知道等一些地方經常能看見飛鶴的廣告,甚至小編上班回家的電梯廣告都有飛鶴奶粉的廣告,還有一些家長們回來問小編,飛鶴奶粉價錢不是很便宜,是不是真的能物有所值,真的那麼好?關於飛鶴是不是真的有傳中的那麼好,寶寶吃了體質究竟怎麼樣,小編這裡也沒有確定的答案。
  • 進口奶粉好還是國產奶粉好
    作者:寶寶知道 Beauty的媽媽啊進口奶粉好還是國產奶粉好?現在市面上的奶粉我們基本上可以分為進口奶粉和國產奶粉兩個大的類別,媽媽們在購買的時候很糾結,不知道買進口奶粉還是國產奶粉,有不少人認為進口的肯定比國產的要好,那真的是這樣嗎?進口奶粉和國產奶粉相比到底哪個好呢?
  • 八成洋奶粉是中國「芯」
    據記者了解,紐西蘭善騰集團、瑞士赫爾達夫、澳大利亞塔圖拉是假洋奶粉的三大代工廠,目前有四五十家國內洋奶粉品牌在此生產。業內人士透露,「代工生產的奶粉一罐價格不到100元,到了國內市場,價格便翻好幾倍。」   至於這些「進口」奶粉的質檢,「能檢測20項就很不錯了,很多製造商連最基本的許可認證都沒有」。相較而言,國產奶粉需要檢測64項,風險監控更有幾百項。
  • 洋奶粉降價風吹到合肥-洋奶粉-中安在線-安徽新聞
    記者昨日從合肥市場採訪發現,7月初就吹風要降價的洋奶粉,部分在合肥超市內已下調了價格。  洋品牌7月陸續降價  昨天下午,在合肥太湖路一家超市記者發現,900克多美滋金裝優階奶粉1~4段的價格分別為238元、193元、198元、175元,其中2段奶粉貼上了促銷的標籤,促銷前原價為215元。
  • 3大海外奶粉代工廠曝光 8成洋奶粉是中國"芯"
    美素麗兒下架,洋奶粉信任危機並未就此結束,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中國市場上銷售的洋奶粉品牌已超過百家,近八成的品牌是由中國商家變相生產。」  據記者了解,紐西蘭善騰集團、瑞士赫爾達夫、澳大利亞塔圖拉是假洋奶粉的三大代工廠,目前有四五十家國內洋奶粉品牌在此生產。
  • 消費者迷戀洋奶粉圖放心 國產進口無太多區別
    為了取得消費者的信任,台州某超市把國產奶粉的合格證、贈品等一一擺出來。顏敏丹攝  7月28日,本報推出了《「洋奶粉」雖提價,台州消費者仍熱捧》一文,對台州市民熱衷「洋奶粉」一事進行了報導。有讀者打電話詢問:除了信任洋品牌,是不是因為喝進口奶粉的小孩,長大後比喝國產奶粉的更健康聰明啊?
  • 盤點洋奶粉市場亂象 多花錢真能買來放心?(圖)
    中新網8月14日電(生活頻道 陳薇伊)近期,多美滋、美贊臣、惠氏等多個洋奶粉品牌再度提價引起人們關注,部分奶粉一年內四次漲價更是備受爭議。面對頻曝質量問題的國產奶粉,許多父母漸漸形成「只買貴的」、「越貴質量越有保障」的消費心理,洋奶粉也憑藉自己的洋身份俘獲家長們的心。  然而,洋奶粉真的百分百可靠嗎?
  • 雅培惠氏等洋奶粉漲價1成 消費者仍不願買國產
    但是,即使洋奶粉漲價,很多消費者也不願意轉向國內奶粉。本報訊 市民黃小姐兩歲多的BB一直都喝惠氏奶粉。昨日黃小姐到商場買奶粉時,發現價格又漲了:惠氏三階段金裝幼兒樂漲至198元,而上個月才185元,一下就貴了十幾塊。「如今的三階段價格都超過了兩年前的一階段了。」惠氏借配方升級漲價?
  • 雅培惠氏等洋奶粉漲價一成 消費者仍不願買國產
    多數提價10%左右 消費者對「洋奶粉」的依賴助長了漲價  昨日,廣州多家商場均向記者表示,雅培、惠氏均已開始漲價,幅度達到10%左右。有部分商場的多美滋、美素等品牌的奶粉也跟著漲。但是,即使洋奶粉漲價,很多消費者也不願意轉向國內奶粉。  本報訊 市民黃小姐兩歲多的BB一直都喝惠氏奶粉。
  • 澳大利亞洋奶粉,從民國開始就賣得火
    毒奶粉一樣有    洋奶粉受青睞,美國澳大利亞最多    舊報刊上鋪天蓋地的奶粉廣告成為如今我們有據可查的線索。    「本埠西堤二馬路代記商鋪經銷衛生消毒乳粉,純正牛乳,絕對不摻豆精!」說明在奶粉中摻豆精已經成為了黑心商人謀取暴利的手段。
  • 海口國產奶粉銷售越來越火
    在市區家樂福、大潤發等多家超市的乳粉銷售區,嬰幼兒配方奶粉佔據了半壁江山,各種品牌、規格令人眼花繚亂。家住南寶路的市民符小姐說:「我們一直喝國產奶粉,後來聽說洋奶粉好,就買洋奶粉了,可是最近又聽說進口奶粉也總出事,所以現在買奶粉挺糾結的,不知道究竟該怎麼選。」
  • 買國產奶還是洋奶粉?哪種奶粉更好?一篇文章給你講清楚
    文/洪廣玉在生活中,有很多家長,尤其是新手寶媽會糾纏於到底買什麼奶粉好,有人說洋奶粉安全,也有人說國產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到底該聽誰的?下面是我多年來採訪各路專家總結得出的觀點。1、 首先要說,「國產奶粉」和「洋奶粉」這種提法是很模糊的,因目前奶粉的原料是全球流通的,國產奶粉可能用的是國外的奶源,只不過由中國的工廠(流水線)生產,而有些國外品牌的奶粉企業,雖然工廠在國內,其實對奶粉的生產和管理要求和國外是同一個標準,當然原料也是國外進口的。2、從目前披露的各種證據來看,國內生產奶粉和國外生產奶粉,一般來說,只要是正規企業生產的,安全性都有保障。
  • 洋奶粉「道歉」 國產奶粉不能只看笑話需警醒
    洋奶粉「道歉」 國產奶粉不能只看笑話需警醒 原標題 [洋奶粉「道歉」 國產奶粉不能只看笑話需警醒]
  • 澳大利亞奶粉滯銷?國產品牌崛起?奶粉行業的內幕家長必須要知道
    這不是一篇商業文,就是一位老母親關於全球奶粉品牌大戰這件事,聊聊內心真實的感受:最近頻頻看到網絡上在爆料「澳大利亞奶粉滯銷」、「澳大利亞代購業務下降30%」、「澳大利亞奶粉過剩」、「澳大利亞企業後悔XXX」……疫情期間,澳大利亞奶粉產業受到衝擊,這件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因此而失去了大量的中國客戶
  • 記者調查:一次買一箱洋奶粉未必「划算」
    記者調查:一次買一箱洋奶粉未必「划算」 >   洋奶粉漲價了,國產奶粉又靠不住,因此現在不少媽媽們都在積極討論,怎麼買奶粉,能夠省些錢?
  • 談雀巢中槍:洋奶粉遇信任危機 國產奶粉崛起
    「三聚氰胺」事件後,國產奶粉行業整體不振,洋奶粉開始攻城略地。然而風頭正盛的洋奶粉卻頻頻出現問題,此前被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的凱沫特與上海雀巢經銷的特殊醫學用途的配方粉一事有了最新進展,兩家企業均被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