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這座博物館開進教學樓 展出200多件有「鎧甲」的標本

2020-12-18 浙江在線

2020-12-08 19:5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夢瑩 通訊員 俞靜漪

在學校裡建座博物館?別人家的學校你羨慕嗎?12月8日下午,中國溼地博物館螃蟹館開館,就建在杭州市之江第二小學。它還有個很酷炫的名字——「鎧甲衛士」。

「鎧甲衛士」的主題是螃蟹。這是中國溼地博物館自2018年起開展的第三個校園博物館項目——通過標本展示、教具輔助和課程開發等多種科普方式向學生們普及甲殼動物知識。

說到螃蟹,大家首先都會想到吃。其實,關於「吃」,孩子們想知道的在「鎧甲衛士」也都有:比如螃蟹加熱時,體表為什麼會出現美麗的紅色?人人愛吃的大閘蟹、梭子蟹和青蟹要怎樣挑選?帝王蟹竟然不是螃蟹?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科普知識才顯得更生動趣味。

展館分四個板塊:地球上的生物、甲殼動物知多少、螃蟹大家族、我們身邊的螃蟹,展示面積約280平米。共展出各類甲殼動物標本211件,其中甲殼綱十足目42科125屬208種,等足目2科2屬3種。

螃蟹館的布展設置了諸多趣味互動板塊。進入展廳,孩子們能先從一部紀錄片了解甲殼動物的神秘世界。走到最後,設有一塊留言板,可以在這裡寫下自己的問題或是回答別人的問題。

展櫃的選擇也非常有意思。和一般的大通櫃不同,這裡的展櫃設置更像是個專業博物館的陳設,不光有適合小學生身高的桌子型展櫃,孩子們趴在上面觀察,畫畫或是記錄,都很方便;還有一整面可旋轉的柜子,大家可以從各個角度觀察螃蟹,全無死角。

據悉,中國溼地博物館自2018年起開展校園博物館項目,通過打造溼地生物多樣性主題的「校園博物館」,形成獨特的「1+X」展館模式,促進博物館事業和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第一座校園博物館「有『貝』而來——貝殼專題展」於2018年9月在文新小學開館,共展出珍奇貝類標本近1400餘件。配套的貝殼與生物多樣性科普課程包括「初識貝殼」「貝殼精彩」「貝殼生存」「貝殼與人類」「貝殼賞玩」五大板塊。

在2019年9月在行知二小開館的第二座校園博物館,以「會飛的花朵——蝴蝶專題展」為主題,共展出中外蝴蝶標本近1000件。這裡開發了蝴蝶主題科普劇並拍攝視頻,推出配套科普活動「古詩詞裡的蝴蝶」,嘗試將生態主題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目前,中國溼地博物館已經探索出一套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校園博物館」建設流程及運營管理規範,形成串珠成鏈的校園博物館模式。

一直以來,教育都是西湖區的一張金名片。隨著中國溼地博物館「校園博物館」建設網絡的不斷擴大,更多西湖中小學的不斷加入,立體化、多元化教育模式的不斷成熟,一張館校聯動的生態文明建設大網已經初步形成。

1607428208000

相關焦點

  • 700隻蝴蝶標本鋪滿牆,中國溼地博物館在杭州小學又開了個分館
    9月20日,這座博物館正式開館了,它是中國溼地博物館建設的第二座「校園博物館」,以蝴蝶為主題,取名「會飛的花朵」。 去年,中國溼地博物館聯合杭州市文新小學推出首個「校園博物館」,該館以生物多樣性之貝殼為專題,常設「有『貝』而來——貝殼專題展」,展出中外珍奇貝類標本近600種1400餘件。
  • 浙江自然博物館恐龍標本在日展出
    當日起,恐龍大移居特別展在這裡開展,現在人頭攢動,甚是熱鬧,其中也有來自浙江自然博物館館藏展品的身影。記者從仍在日本展覽現場的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金幸生處了解到,恐龍大移居是2016年由中日美三國博物館和研究所聯合推出的原創性恐龍特別展,合作單位包括中國中科院古脊椎所、浙江自然博物館和山東諸城恐龍博物館,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和讀賣新聞社,以及美國新墨西哥州自然博物館等。
  • 先秦的踞織機、最大抹香鯨標本……上海高校博物館有多豐富?
    這兩個展廳共展出珍貴文物、文獻、照片資料等近700件,反映了學校一個多世紀來的發展歷程和學研昌盛的豐碩成果。第三展廳為上海交大「兩院」院士業績展。展出了近200位在交大求學或任教過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照片資料、文獻實物等,以院士們的出生年月先後為排列順序,著重介紹他們的生平簡歷與主要成就。
  • 這蝠鱝骨骼標本全世界只有兩件
    珍貴的蝠鱝骨骼的塑化標本。記者羅知鋒攝本報訊(記者劉競宇)從昨天起至8月18日,中山市博物館將展出200多件珍貴的海洋動物標本,市民可以近距離一睹蝠鱝、玳瑁、翻車魚、夜光鸚鵡螺等海洋生物的神秘面貌。展出過百珍稀貝類標本據展館工作人員介紹,本次《珍稀海洋動物特展》展品以南海海域遊弋的各類海洋動物為主線,該海域的動物多是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熱帶的廣布種。據悉,在展出的展品中,有過百件珍稀的貝類標本,還有90多件魚類標本。展覽主辦方希望通過動物標本展示,開展珍貴瀕危物種的保護宣傳,向觀眾介紹水生生物的知識,講述海的故事,倡導環保意識。
  • 7000萬件標本的豪闊——英國自然史博物館
    西方人常將地球稱之為「蓋亞」,「蓋亞」這個詞,有「大地之神」「眾神之母」的意思。作為宇宙中已知的存在生命的唯一天體,地球確實是上百萬生物的家園。這無窮無盡的生物到底如何在擁有數十億年的地球上繁衍生息,或許英國自然史博物館可以提供部分答案,得以窺見地球發展史上的點小秘密。
  • 西安五星級酒店旁,高大上博物館,80多幅壁畫,金鎧甲,1米佛頭
    西安有128座博物館,最有名的莫過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碑林博物館,還有西安博物館,以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等等。陝西9座國家一級博物館,西安就有6個,很值得參觀。圖中是大雁塔南廣場西南角的曲江藝術博物館。曲江藝術博物館,在威斯汀酒店旁邊,到酒店住宿的客人,可以免費參觀博物館。
  • 下周杭州天氣太刺激,哪裡能看雪?
    這是因為受暖溼氣流影響,雖然天還是陰陰的,但氣溫也因此少許回暖了。但畢竟是仲冬了,主角還是冷空氣,這周日馬上會有一股實力較強的冷空氣南下,下不下雪還說不好,但氣溫肯定要跳水了,而且降溫幅度會達到5~7℃!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目前看,杭州平原地區14~16日最低氣溫可能會跌到0~4℃,有薄冰或霜凍,山區則會跌到0℃以下,有冰凍。
  • 下周杭州可能跌到0℃ 速凍!冷空氣來了
    這是因為受暖溼氣流影響,雖然天還是陰陰的,但氣溫也因此少許回暖了。但畢竟是仲冬了,主角還是冷空氣,這周日馬上會有一股實力較強的冷空氣南下,下不下雪還說不好,但氣溫肯定要跳水了,而且降溫幅度會達到5~7℃!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 目前看,杭州平原地區14~16日最低氣溫可能會跌到0~4℃,有薄冰或霜凍,山區則會跌到0℃以下,有冰凍。
  • 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在都江堰 昆蟲標本達20000件
    大家爭相向本報推薦自己感興趣的博物館,希望能成為幸運讀者加入到此次體驗之旅當中。在大家的推薦中,都江堰的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和成都烏木藝術博物館成為昨日「好奇率」最高的兩大博物館。今日,不妨讓我們提前進入這兩個新奇博物館中,看一看它們有啥稀奇。  昆蟲博物館裡的神奇世界  小昆蟲,大世界。
  • 臺灣博物館展出全臺最大鯊魚標本(圖)
    水族生態展示館舉辦「與鯊共舞」沙魚生態保育特展,大門口真皮標本豆腐鯊,是全臺最大的鯊標本。圖片來源:聯合報中新網1月6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附設水族生態展示館即日起舉辦「與鯊共舞」沙魚生態保育特展,館區大門的7米長巨大真皮標本豆腐鯊,是向臺灣博物館借展的全臺最大鯊標本,已有20多年歷史,深具代表性。
  • 天津這座特別的博物館,99%的人沒去過!(內附中獎名單)
    天津這座城市有著各色的地質地貌今天小津帶你參觀一個特別的博物館「薊州地質博物館」館內設有地球奧秘、中上元古界地質剖面、地質礦產研究成果、化石標本、礦物巖石等展廳。藏有地質歷史文獻資料80餘件、展板圖片68幅、各類標本410件。
  • 私人動物博物館 館藏標本11萬件
    浙江在線1月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邵全海 攝)日前,溫州的動物標本收藏家劉鳴告訴記者,他這11萬件動物標本,明年5月有機會放進政府為他新建的大型博物館。  在溫州甌江口靈崑鎮雙昆村,有一幢特殊的四層建築,與周圍民居相比,這座建築外立面顏色亮麗,上方掛著「金洲動物博物館」牌子。這是一個民間人士的博物館。  「我是按照標本的陳列要求來建造的,這裡可珍藏了我半輩子的寶貝,有11萬件標本呢。」身材瘦削髮色斑白,說話微微沙啞,穿著一套菸灰色的西裝,眼前的老人就是館長劉鳴。
  • 武漢自然博物館植物昆蟲展開了,800多件標本講述奇趣世界
    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通訊員付冰)9月25日,武漢園博園開園、長江文明館開館五周年之際,「植物與昆蟲的奇趣世界——武漢自然博物館植物昆蟲展」開展。此次展覽結合了武漢園博園與武漢自然博物館各自優勢和特色,生動、有趣且具有科普性。展覽共展出800多件植物、昆蟲標本,其中植物標本140多件,大部分從武漢園博園中採集,昆蟲標本660多件。展覽圍繞植物與昆蟲的特徵及其「愛恨情仇」展開,從植物趣話、昆蟲物語、命運交響三個部分講述植物與昆蟲的生活,旨在激發人們尤其是孩子們對於自然科學的熱情,探索奇趣世界,感受科普魅力,提升生態文明素養。
  • 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在都江堰 昆蟲標本達20000件(圖)
    在大家的推薦中,都江堰的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和成都烏木藝術博物館成為昨日「好奇率」最高的兩大博物館。今日,不妨讓我們提前進入這兩個新奇博物館中,看一看它們有啥稀奇。昆蟲博物館裡的神奇世界小昆蟲,大世界。位於都江堰青城山遊客接待中心的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絕對是一個神奇世界。
  • 杭州淳安命名化石新物種 千島湖自然博物館即將開館
    杭州淳安命名化石新物種 千島湖自然博物館即將開館 2017-11-在杭州淳安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千島湖金鉤蠊」正式被命名。 傅凌波 攝  據他介紹,這個新物種的發現得益於此前他獲贈的五塊較完整的化石標本,今年9月,其團隊經多年研究,將關於「千島湖金鉤蠊」的學術論文投向國外專業期刊,經國際上的業內專家學者嚴格審稿等系列程序,最終論文得以發布,「千島湖金鉤蠊」這一新物種也正式被命名。
  • 《南海人文歷史陳列》展覽在蚌埠市博物館展出
    據蚌埠新聞網消息  7月1日上午,《南海人文歷史陳列》展覽在蚌埠市博物館展出。這次展覽是市博物館與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之間戰略合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市博物館新館開館5周年系列活動之一。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謝兵,市政府副市長張曉靜,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姜曉天,市政協秘書長湯林軍出席展覽開幕式。謝兵宣布南海陳列展正式開展。
  • 成都這座博物館,藏著中國最古老的牙刷!
    帶著種種對中醫藥文化的好奇 文旅妹兒走進了這座神奇的博物館 —— 成都中醫藥大學博物館 收存有各類藥物標本約3000種,不僅包括常見的中藥標本,還重點收藏名貴、罕見標本,如麝香、牛黃、野山參、燕窩等,海龜、海豹、虎骨等大型生物標本,特大靈芝、牛寶、野生茯苓等珍品,
  • 鏡湖溼地有了兒童樂園 5000餘件標本再現海陸空生物世界
    鏡湖溼地有了兒童樂園 5000餘件標本再現海陸空生物世界 2018年04月19日 09:10:08來源:紹興網-紹興日報據了解,該樂園展出的5000餘件生物標本,將再現海陸空生物世界。  作為鏡湖溼地兒童樂園內主體項目的自然科學博物館,由「自然生態展館」「三疊紀古生物化石展館」「夢幻水母館」「鏡湖溼地動物園」四個展區組成,是目前全國地市級自然博物館中,展品最豐富、布展規格最高的一家博物館。
  • 這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80%的遊客都聽過,是我國的旅遊標誌
    這座博物館的前身是甘肅省科學教育館,1956年被正式命名為甘肅省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是由蘇聯專家設計的,整個展廳從空中俯瞰,就像一個「山」字。館內地理位置十分便利,周邊有公共運輸工具,乘車到館內,網絡預約即可進入。甘肅博物館的「絲綢之路文明」、「甘肅彩陶」、「甘肅古生物化石」、「甘肅佛教藝術大展」、「紅色甘肅——走向1949」等五個基本展品都在甘肅省博物館展出。
  • 大連這6座老博物館,藏著你不了解的大連
    此次展覽從兩館大量館藏精品中選出12位晚清名家作品近百件進行展出。這12位晚清名人大都是飽學之士,翰林出身,在晚清政治、外交、教育、學術等領域各有成就,在中國近代書法史上也是舉足輕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