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隻蝴蝶標本鋪滿牆,中國溼地博物館在杭州小學又開了個分館

2020-12-18 騰訊網

9月初,當大家都在分享「開學第一課」的時候,杭州市行知第二小學的同學們卻為了競聘博物館館長忙得熱火朝天。

9月20日,這座博物館正式開館了,它是中國溼地博物館建設的第二座「校園博物館」,以蝴蝶為主題,取名「會飛的花朵」。

去年,中國溼地博物館聯合杭州市文新小學推出首個「校園博物館」,該館以生物多樣性之貝殼為專題,常設「有『貝』而來——貝殼專題展」,展出中外珍奇貝類標本近600種1400餘件。這種館校合作創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還曾上過《人民日報》。

蝴蝶館裡有什麼?

「會飛的花朵」——中國溼地博物館蝴蝶館共展出各類蝴蝶標本900餘件,其中蝴蝶標本共13科484種(亞種),蛾類標本4科12種。

整個博物館就建在行知二小的教學樓裡,孩子們下課、午休,走幾步就到了展廳,蝴蝶館還是延續了貝殼館的設計,相比中國溼地博物館本身的大量多媒體展示形式,校園博物館裡則是以大量實物展出為主,輔以科普知識的圖文介紹。

其中,一整面的蝴蝶標本牆最壯觀,700隻蝴蝶標本都用一正一反的形式展出,方便孩子們看到蝴蝶的全貌。蝴蝶是什麼、蝴蝶的生理結構、蝴蝶的一生、蝴蝶的保護利用、蝴蝶百態等等,簡單易懂的科普文字介紹,能夠對比實物,也能和自然科學課本裡的知識相對應,這樣的展示方式,更注重讓孩子們去感受真實的自然之物。

蝴蝶問答的板塊,是孩子們的好奇心解答牆,蝴蝶與蛾的區別是什麼?蝴蝶喜歡吃什麼?蝴蝶會遷徙嗎?蝴蝶怎麼繁殖?每個國家的國蝶是什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溼地博物館的宣教老師開發了蝴蝶主題科普劇、蝴蝶生態學觀察、蝴蝶與傳統文化、蝴蝶保護與利用四大板塊主題課程,作為蝴蝶館內容的延伸。

貝殼館怎麼樣了?

去年,第一所中國溼地博物館「校園博物館」開館後,宣教組首次嘗試配合小學課本開發「初識貝殼」「貝殼精彩」「貝殼生存」「貝殼與人類」「貝殼賞玩」等五大板塊課程。課堂上,學生們通過觸摸、敲打、滴水等方式對貝殼進行感受,用視覺、觸覺、聽覺打開自然之門。

「有貝而來」中國溼地博物館貝殼館資料照片

已經開館一年的貝殼館,現在仍然是文新小學孩子們的「打卡聖地」。有同學假期去海邊旅遊,認出了博物館裡的「同款」貝殼,也有同學因為競聘講解員,自學了各種生物知識,成了小小博物學家,連爸爸媽媽都感嘆興趣的力量。

孩子們能管好嗎?

「校園博物館」開館後,其他不少學校的同學家長都開始諮詢,他們能去參觀嗎?這是某所學校的專屬博物館嗎?其實,在「校園博物館」項目討論初期,館方和校方都默契地認為,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平臺,歡迎學校和公務團體預約參觀。當然,這對「校園博物館」的日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何況,兩座分館,都是交給孩子們自己來運營管理的。

小講解員正在為觀眾解說蝴蝶知識

博物館工作人員和小館長、小講解員開會交流

學校每年組織「小館長」和「小講解員」競選活動,共同制定日常管理職責,比如做好日常巡查、預約登記、參觀講解等常規工作。館校雙方定期召開的例會,也會邀請在一線工作的小館長和小講解員共同參與討論,對博物館的陳展、運行、課程開發提出意見。

孩子們的建議,溼地博物館非常認真地納入了工作計劃。比如,近期就會開展的科普慕課拍攝,是挑選典型的溼地動植物,請孩子們自己準備科普講解內容。以校園博物館為原點,調動學生對自然的關注,逐漸從貝殼、蝴蝶等單個主題擴散到整個生態。

相關焦點

  • 中國溼地博物館又開了一個分館,竟然全都交給孩子們來運營
    近日,中國溼地博物館建設的第二座「校園博物館」正式開館了,它以蝴蝶為主題,取名為「會飛的花朵」。而此前在博物館館長的競聘中,來應聘的竟然都是9歲的小朋友。原因無它,這個博物館就開在杭州市行知第二小學內。博物館的運營、管理、解說,其實都是由孩子們完成的。
  • 中國溼地博物館帶你探秘浙江新生態
    中國溼地博物館位於溼地公園東區的一角,整個溼地博物館掩映在綠蔭之中,中國溼地博物館是全免費的,館內展示主要分四部分,分別為序廳,溼地與人類廳,中國廳和西溪廳。此外,還設有科普中心戶外空間、遊客大廳、中庭及專題展廳。#探秘文博 解密浙江#
  • 上千隻蝴蝶標本贈給自然博物館
    昨日下午,在西安市長安南路電視塔下,正在建設中的陝西自然博物館的朱忠良館長向李淑華老師頒發了「榮譽證書」,感謝她將自己多年來採集的上千隻蝴蝶標本無償贈送給博物館。  李淑華今年48歲,是西安市一所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的老師。
  • 杭州這座博物館開進教學樓 展出200多件有「鎧甲」的標本
    12月8日下午,中國溼地博物館螃蟹館開館,就建在杭州市之江第二小學。它還有個很酷炫的名字——「鎧甲衛士」。「鎧甲衛士」的主題是螃蟹。這是中國溼地博物館自2018年起開展的第三個校園博物館項目——通過標本展示、教具輔助和課程開發等多種科普方式向學生們普及甲殼動物知識。
  • 大同煤炭博物館等3家單位成為中國煤炭博物館分館
    中國煤炭博物館「家族」增添3名新成員。記者11月18日獲悉,中國煤炭博物館與四川嘉陽礦山博物館、山東坊子炭礦博物館、大同煤炭博物館,日前籤訂分館建設合作協議,3家單位成為中國煤炭博物館分館。此次合作,中國煤炭博物館將發揮國家級煤炭博物館的作用,通過選派專家、聯合辦展、項目合作、人員培訓等形式,對分館的館藏、展覽、科研等方面予以幫助和指導。
  • 新加坡自然歷史博物館獲得稀有新馬蝴蝶標本
    Southern Capital集團主席陳仲憲(右一)和萊佛士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名譽研究員丘新坤(右二)欣賞剛運抵新加坡的弗萊明蝴蝶標本收藏。(曾道明攝)   據《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再次獲得「貴人」相助,收到一批稀有的蝴蝶標本珍藏。該博物館預計明年開幕,除了有美國出土的恐龍化石「鎮館」之外,這批稀有的西馬來西亞和本地蝴蝶標本,勢必進一步豐富博物館的收藏。
  • 金川區博物館蝴蝶標本展在康樂縣博物館展出
    11月9日,金川區博物館在臨夏州康樂縣博物館的蝴蝶標本館際交流展覽開展,展覽為期2個月。新穎的展覽內容以及生動有趣的布展形式使得開展不久就吸引來眾多小朋友的參觀。2020/11/09——2021/01/09位於河西走廊中段蜂腰帶上的金川區博物館,從2016年開始舉辦「蝶舞翩躚」——金川區博物館蝴蝶標本展,並於2017年開始沿著河西走廊一路西行交流展覽,又於去年9月份跨越黃河來到伏羲故裡天水,再到「茶馬互市」的臨夏州康樂縣,至此本展覽已跨越4
  • 無業游民捕捉蝴蝶30多年,自建蝴蝶標本博物館,並免費向市民開放
    這位被業界封為「蝴蝶大王」的諶安明今年59歲,他從小喜歡蝴蝶,在田野間捕捉蝴蝶是他童年最美好的記憶。而就是因為長時間捉蝴蝶,捕蟋蟀等等,然後就積累了一些經驗,比如什麼地方容易抓到蝴蝶。在1982到1983年期間,諶安明為了收集蝴蝶就到處去跑,然後就需要經常的請假,這樣對工作就會很有影響,但因為自己喜歡,所以時間長了之後,乾脆就辭了工作,來專心的做蝴蝶事業,然後他就開始全國各地的採集標本。
  • 下周杭州天氣太刺激,哪裡能看雪?
    近20個省會級城市氣溫將創新低,局地寒冷程度堪比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四九。具體來說,北方的明顯降溫主要集中在13日也就是周日,內蒙古圖裡河最低氣溫或將跌至-40℃。南方的降溫則出現在下周一,包括杭州在內多個大城市氣溫將創下半年來新低,由於還可能出現雨夾雪的天氣,「溼冷」的魔法攻擊會讓人感覺更冷。
  • 攝影師痴迷制蝴蝶標本 家裡放不下想建博物館
    魏華展示他的蝴蝶標本  記者 竇翊明 攝  「我想辦個蝴蝶博物館,一來解決了存放問題,二來能讓孩子們見到他們平時看不到的蝴蝶品種。」家住南郊恆瑞家園小區的魏華從小喜歡蝴蝶,20多年前他開始收集蝴蝶標本,如今他家儼然成了一個小型博物館。36歲的魏華說,他希望能給孩子們保留一個純美的自然世界,讓更多人分享自己的快樂。  魏華喜歡蝴蝶,親朋好友都知道。而喜歡的原因是小時候和夥伴們一起捕蝴蝶的經歷,「那時候只覺得蝴蝶好看,抓到了之後就直接夾在字典裡。」魏華說,那時候只覺得漂亮,並沒有標本的概念。
  • 中國溼地博物館發布《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
    中國溼地博物館發布《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並聯合西湖傳媒中心、西溪國家溼地公園邀請浙江野鳥會會長童雪峰通過直播「雲」觀鳥的形式,面向中小學生開展了一堂特殊的「識鳥愛鳥護鳥,保護自然生態」自然課。生態環境好不好,鳥最有「發言權」《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裡,100種鳥的照片,都是鳥類攝影愛好者老俞拍到的。
  • 下周杭州可能跌到0℃ 速凍!冷空氣來了
    記者 宋贇 餘夕雯 通訊員 俞靜漪 下周杭州氣溫 要創下半年新低了 自從過了「大雪」節氣,冷空氣是越發活躍了。據中國天氣預報,一股「速凍型」冷空氣,預計將從明天起,自北向南影響中東部地區,多地氣溫「大跳水」,降溫幅度在4~8℃,局地降溫達10℃左右,長江中下遊及其以北地區還將出現4~6級偏北風。
  • 中國蝴蝶種類最齊全的博物館
    5月31日,位於成都市都江堰的華希昆蟲博物館完成布展準備對外開放。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是中國首家現代化昆蟲博物館,收藏有全部四川已發現蝴蝶種類和珍稀、觀賞昆蟲標本,其中收藏的蝴蝶種類佔到了中國已知種類的95%以上,是國際學術界公認全球收藏中國蝴蝶種類最齊全的博物館。
  • 「蝴蝶公公」冉啟堂:五萬餘枚昆蟲標本捐贈博物館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館長說:「這一次,我們特意趕來貴州,一是為冉老多年來堅持收集昆蟲標本的精神致敬,其次,為老人到各地巡展,向眾人科普昆蟲知識的無私奉獻精神所感動,老人的此次捐贈填補了研究貴州片區昆蟲的空白,具有重要意義。」冉啟堂是從江縣退休幹部。
  • 諶安明:蝴蝶博物館,就是我的生活
    任何人偶然走進位於武漢漢陽月湖公園裡的兩間小屋,他們都會被鑲嵌在牆上大量各式各樣的蝴蝶標本所吸引並驚嘆。諶安明是第一個在湖北省內創辦蝴蝶博物館的人。他經常站在一旁靜靜地觀察人們觀看10萬隻蝴蝶標本時所流露的驚訝。
  • 中國溼地博物館2020溼地主題繪畫大賽評獎結果公示
    2020-06-26 21:03 |中國溼地博物館
  • 蝴蝶標本、恐龍骨架、生物化石等,自然博物館無奇不有
    吉林省自然博物館地址在淨月大學城,東北師範大學附近,裡面跟植物館一樣,有好多植物和化石,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自然博物館主打生物類,蝴蝶、恐龍骨架等等,如果有興趣給孩子開闊眼界,這裡絕對是不二之選。裡面介紹了吉林當地的一些植物學,地質學,生物學等,對吉林的物產有了全面的了解吉林省自然博物館成立於1987年5月12日。該館是在原省博物館自然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為自然歷史類博物館,範圍包括動物學,植物學、地質古生物學、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等科學。裡面有恐龍及其他生物的化石,小孩子很喜歡那裡。
  • 鏡湖溼地兒童樂園正式開園啦
    裡面的紹興自然博物館有5000餘件展品,許多生物標本國內罕見 鏡湖溼地兒童樂園正式開園啦 2016-04-30 08:24:19來源:紹興網-紹興日報作者:裘瑋 石皎月
  • 湖北一家三口自費辦蝴蝶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
    第十屆中國(武漢)國際園林博覽會9月25日在武漢開幕。諶安明受到邀請,要帶著他的蝴蝶亮相園博會。當下,他正在做參展前的準備。  「園博會提供了一個大的平臺,可以讓更多人認識蝴蝶,這是一個有意義的事情。」諶安明說,他和家人苦心經營的蝴蝶博物館,正迎來破繭成蝶的機會。  諶安明蝴蝶博物館現藏著10萬餘只蝴蝶標本,品種包括國內1300多種,國外600餘種。
  • 上海百歲教師收到特殊教師節禮物,四件「高齡」標本修好了
    袁婧攝今天,102歲的上海市首批特級教師林有禹收到了來自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的特殊的節日禮物——4件修復完好、神採奕奕的動物標本。60年前,老人親手製作了這些教學標本,這些年來它們一直都是林老先生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