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彭科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的改變,高脂飲食導致的肝細胞脂肪變性發生率急劇升高。日前,西安交通大學劉健康團隊發現,採用氫氣緩釋劑—氫化珊瑚鈣可有效防治高脂飲食所致的大鼠脂肪肝;而同樣在高脂飲食條件下,阿爾茨海默氏症(AD)轉基因小鼠的肝臟脂肪合成顯著抑制,並不形成脂肪肝,但顯著推進血糖升高和胰島素抵抗發生。相關研究分別發表在《神經化學雜誌》和《生化藥理學》。
研究發現,氫化珊瑚鈣在體外和在體實驗中,均可持續釋放氫氣,釋氫時程和氫氣量遠高於氫氣水溶液。在高脂飲食所致的大鼠脂肪肝模型中,給予氫化珊瑚鈣可顯著降低大鼠體重增加,改善胰島素抵抗及肝臟脂肪變性。研究發現,氫化珊瑚鈣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氫分子改善肝細胞線粒體呼吸能力、激活二相酶系統,從而有效緩解線粒體氧化損傷,恢復肝臟糖脂代謝能力。研究表明,氫化珊瑚鈣在肥胖、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可能具有重要意義。
而當科研人員採用AD轉基因小鼠,給予高脂飼餵後,肥胖、高血糖、胰島素抵抗等病症表現更為明顯。更重要的是,研究發現AD病理發生早期,肝臟便已發生顯著炎性因子增加,並通過SREBP途徑抑制高脂飼餵誘導的脂肪合成及脂肪肝形成,從而促使代謝底物更多地用於葡萄糖生成,形成高血糖,損傷機體胰島素敏感性。該研究對AD早期外周診斷標誌物的篩選和疾病預防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報》 (2016-02-22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