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南海潮頭又東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一周年。從當初的「先行先試」,到如今的「先行示範」,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改革標兵深圳被賦予了新的定位和使命。深圳教育也應立足特區坐標,對標世界一流教育,推動教育變革,創造全球標杆城市的教育樣板。
深圳明德實驗學校
創造出介於公民辦學校之間的「第三條道路」——「明德模式」。「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這所學校是由深圳市福田區政府和騰訊慈善公益基金會合作舉辦的教育綜合改革示範校,採用了「公立學校、委託管理、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背景下,更顯示出了自己的創新意義。
辦學體制是決定一所學校發展的最關鍵因素,2013年福田區政府參照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公立學校改革的成功範例,在深圳明德實驗學校開啟了公立學校辦學體制改革的破冰之旅。作為一所公立學校,明德實驗學校採用公立學校委託管理的模式,匯聚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辦學優勢,中國第一所打開公民辦學校體制邊界的新型公立學校。
學校先後獲評深圳市教育改革創新十大領跑學校、深圳市最具變革力學校、深圳市事業單位首批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廣東省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優秀案例學校等榮譽稱號,「明德模式」被國內多個地區和學校借鑑、複製和推廣。
「打開體制邊界,融通公辦與民辦」,學校既有政府的強有力保障,同時引入世界知名企業騰訊公司全球領先的管理經驗及技術,擁有用人、經費、課程等方面的自主權。
學校實行去行政化管理,全員採用聘任制,因而實現了用人自主,老師構成多元,匯聚了國內外一批優秀的教師,同時還招募了一批各界精英加盟。如中國電信的工程師、航空公司的空姐、知名培訓機構的金牌教師、國家隊和省專業運動隊骨幹隊員……
沒有鐵飯碗,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分配導向,使得教師幹多幹少不一樣,幹好幹壞也不一樣。沒了鐵飯碗,消除了教師職業倦怠,煥發了教師隊伍的活力。
在外界看來,明德自帶「騰訊」濾鏡,學校以創新驅動傳統教育的後力強勁,老師們投身教育改革及信息技術運用的熱情非常高漲。
僅創辦7年,這所貫通小學、初中、高中的十二年一體化的公立學校就被稱之為「基礎教育界的南科大」。學校於2013年創辦香蜜校區,2015年接管碧海校區,前者是增量改革,後者是存量改革,如今兩校區都發展為家長口中的好學校,證明「明德模式」是一條行之有效的中國學校的轉型發展之路;「明德實驗學校好似攪動深圳公立學校發展的「一條鯰魚」。
7月20日,深圳市教育局陳秋明局長到深圳明德實驗學校視察調研,他指出,明德在基礎教育領域的探索是有前瞻性和開拓性的,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辦學成績。深圳市正在積極研究制定基礎教育先行示範行動方案,明德的探索為深圳基礎教育改革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對公辦學校的進一步優化和民辦學校的進一步提質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政府力量」與「騰訊基因」的雙重加持,讓深圳明德實驗學校帶著與生俱來的改革使命。
福田區政府與騰訊合作辦學的背景,賦予了明德實驗學校用創新驅動傳統的騰訊「基因」。明德實驗學校依託騰訊技術團隊、薪酬團隊、財務團隊等各方面管理團隊指導學校重大制度制定。譬如學校教師「多勞多得、優績優酬」薪酬制度經過騰訊團隊測算制定,合理保障教師利益且有效激發教師教學熱情;學校參照騰訊企業管理的模式,內設機構優化由騰訊人力資源團隊指導……
近年來,學校積極引入騰訊全球領先的網際網路技術,探索和實踐人工智慧技術在校園中全方位的運用,目前著力於以網際網路撬動教與學方式的變革、促進學校管理的轉型、推動師生信息化素養的提升。
有賴於騰訊世界網際網路企業的領軍企業先進的管理經驗和人才資源輸送,在騰訊網際網路工程師的指導下,學校成立了網際網路創新中心,由騰訊工程師和明德骨幹教師組成聯合項目組,合力研發攻關,系統改造升級現有管理及教學系統,提升學校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學校引入了移動辦公平臺、智能物聯教室、智能訪客系統、人臉識別門禁系統,推動學校管理從人工化管理向智能化管理轉型;同時引入騰訊編程課程、網絡素養課程、網際網路職業生涯課程等;騰訊工程師還會到學校給師生上課,學校也有一些課程會在騰訊總部進行教學。「打開校園邊界,融通政府與企業」,深圳是一座高科技企業眾多的城市,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教育資源可挖掘,學校應該打開校門,引入企業先進的技術,助力教育發展。
學校還依託校園信息化建設,「打開學習邊界,融通線上與線下」。明德實驗學校為老師提供了大量的在線教學資源庫,讓老師們擁有豐富的備課資源;同時建立智能化考試評價系統,為學生發展賦能,為教師工作減負。學校建設虛擬學校「海豚學院」,校內建設了兩個錄播室和直播室及4個錄課靜音倉,組織老師們錄製了4000多節的微課,資源覆蓋了12個年級的主要學科。優質的線上教學資源,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幫助。這也使得這次疫情期間學校在線教學能夠從容應對。海豚學院自開放以來,總訪問量超過25萬人次。
「我們應從未來教育的高度,以積極的心態去探索一個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新模式,讓教學在實體空間與虛擬空間中協同發揮作用。」明德實驗學校校長魯江表示。
明德實驗學校注重學生學業成績和綜合素養的提升,積極推動學科與生活的融合。例如學校通過開展種植與觀察課程,讓孩子學會種植與植物觀察的相關知識了解和收集各種常見植物的基礎分類;基於校內生活開展職業招聘會,學生勞動換取「海豚幣」;開展基於生活的PBL項目,明德學生趙鶴至的研究課題《福田區中康社區公園的多功能設想》得到了區人大代表古江臨的關注,並以該課題成果為基礎提出了《關於建設社區公園多功能網絡系統的建議》,被選為區領導領銜督辦的重點建議。
學校建設了基礎課程、拓展課程、特需課程三大系列的課程譜系,立足社會生活和學生實際,將學習置於真實的生活情景中,開發出紅樹林課程、溼地研究、海綿城市、中國原典文化等200多門校本課程,同時引入騰訊眾多等課程;加快推進智能製造空間、自然生態空間、網際網路創新空間、藝術創意空間、人文閱讀空間等課程基地建設,著力建設富有生命力的課程體系;學校還通過系列研學,走向軍營、走向苗寨、走向高校、走向世界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學校不僅聚焦基礎課程的質量,確保學生較好的學業成績,同時不斷加強拓展課程、特需課程建設,著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學生成績好,發展優。2019年首屆高考及2020年第二屆高考精彩亮相,較兩屆學生入學成績在市區排位,高考優投率、本科率在市區的排名大幅度上升,均上升為福田區第二名,進步幅度位列全市前三,多名同學被國內外名校錄取。學校中考成績近年來連續領跑全區,2020屆初三中考總平均分及高分數段比例位列全區第一,初三畢業生被第一批次的高中錄取的達到98.1%,其中畢業生被公辦高中錄取率達到96.2%,超過全市平均值的兩倍。明德學子不僅學業成績優秀,而且素質發展全面,個性特長突出,學生每年在藝術、體育、科技等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達到1500人次,辦學業績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深圳市教育局原局長郭雨蓉說:深圳明德實驗學校超越了創新學校的概念,真正成為質量取勝的名校。
當前,國內學校教育面臨著重建教育新生態的良好契機,深圳明德實驗學校堅持打開教育邊界,推進學校組織戰略轉型,重構學校教育生態。明德實驗學校致力於建設成為開放融通的未來學校,培養引領時代的創新型人才,形成世界坐標內中國學校的新樣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