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化身「水果獵人」:想做中國最懂水果的那個人

2020-12-24 央視網

工程師化身「水果獵人」:想做中國最懂水果的那個人

原標題:

  像毛線球一樣的沙巴果,果皮上有一排排緊湊的「火柴棒」,手感跟摸剛剃完的寸頭一樣;香蕉界的「全家桶」牛角蕉,一根頂十根,包你吃完一個吃不下第二個;成熟後會自己把種子彈出去的彈籽瓜、被形象地稱為「女人屁股果」的海底椰、傳說吃了之後連流汗、小便、放屁都有淡淡紫羅蘭香味的香波果……這些你聽都沒聽說過的水果曾經都出現在楊曉洋的目標list上,如今已經成為他的「戰利品」。它們的照片靜靜地躺在他的電腦裡,只有照片的主人楊曉洋自己知道,當初那場「親密邂逅」背後透著多少辛酸。

  楊曉洋今年30歲,「水果獵人」稱號跟隨他已久。他吃過600多種水果,僅榴槤就有100多種。從2013年立志做一名「水果獵人」開始,他幾乎跑遍了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大小几百個雨林,拍下了幾十萬張植物照片,親眼見過3萬多種植物,差不多佔世界的1/10。別看他現在儼然是一部「水果百科全書」,其實他大學的專業和水果相去十萬八千裡——精密製造。

  成為網友口中的「敢於做自己喜歡的事」的幸福的人,楊曉洋說尋找水果的經歷遠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輕鬆自在,他更不是「每年自費50萬找水果吃」的「富二代」。獵奇之上,他的終極目標是盡他所能,為保護植物的多樣性做出一些貢獻。

  精密製造工程師一頭扎進了植物園

  和楊曉洋的約談地點在一家咖啡館裡,幾天之前的朋友圈位置顯示他又一次「下雨林」了,「地點是印尼蘇門答臘島」。這顯然不是和蘇門答臘島雨林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這次他拍到了快要開花的泰坦魔芋(因發出屍臭,又名「屍香魔芋」)。幾年前他就和開花的屍香魔芋合過影。事實再次證明,盜墓小說中說它開花時能「吃人」純屬臆造,發出屍臭味只是為了吸引昆蟲幫它授粉。

  黑框眼鏡、健康的小麥色皮膚、雙肩背包,從外表看過去,楊曉洋是那種典型的「工科男」,略微內向,不善交際,但在談到植物時眼睛裡閃著光。

  楊曉洋出生在河南農村,從小被外婆帶大,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使他性格裡多少帶了些孤僻,好在田地裡的花花草草給了他無窮的快樂。「小時候就光著腳丫子在田裡撒歡,特別喜歡看雜草,當時我就覺得小草其實特別精美。」楊曉洋說,他很小的時候就觀察到老鸛草種子會打卷,後來在書上看到確實也是如此。

  高中畢業後,成績優異的楊曉洋選擇了去新加坡留學,學的專業是精密製造。目睹了新加坡從早些年的「city garden」到如今的「city in the garden」,城市理念的進步讓從小熱愛植物的楊曉洋頗受觸動。學業之餘,他最喜歡做的就是逛植物園和自然保護區,這充分滿足了他的探索欲望,構建起對東南亞植物的基礎認識。一腳踏進植物學的大門,楊曉洋徜徉其中,樂此不疲,「像挖寶藏一樣」。

  從機械製造器到植物,貌似不搭界,然而在楊曉洋眼裡,植物本身就是非常精密的一系列的表達,每一棵植物都是產品,只不過它的製造更加高級,它是有生命的,是不需要人力驅使的。

  2013年,大學畢業的楊曉洋進了新加坡一家本地精密製造企業。就在那一年,印尼的「燒芭運動」失控,導致新加坡出現了史上最嚴重的煙霾。楊曉洋說,這件事讓他痛心不已,因為那些被燒掉的山上有可能存在很多尚未被科學界發現的植物物種。

  煙霾災害後,楊曉洋辭去工程師工作,直接跑到印尼加裡曼丹島的雨林去了,他要在那裡尋找自己的方向。十幾天的雨林探險,他說自己根本走不動路,太多未知的植物等著他發現。這之後,他更加堅定了要為植物保護做點什麼的信念。後來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向他伸出了橄欖枝,他決心投入植物引種保育事業。

  2013年年底,剛回國的時候,朋友送給楊曉洋一本《水果獵人》,作者是加拿大人亞當·李斯·格爾納。楊曉洋覺得這本書的題材立意很好,然而從專業角度來說,有很多藝術加工的成分,不是科學的真相。再加上國內還沒有「水果獵人」文化,他決定從挖掘東南亞水果開始,把關注點聚焦到了水果這一領域。

  靠「火眼金睛」從蟒蛇口中撿回一條命

  從2013年立志做一名「水果獵人」開始,他幾乎跑遍了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重要的雨林。每年的11月份到第二年的2月份,是獵尋水果的高峰期,他要按照水果的果期安排自己的行程,經常跑出去幾天累得半死,回來整理資料休整兩天,接著再出發。白跑一趟的悲劇時有發生,楊曉洋告訴記者,前段時間他去馬來西亞的林夢地區尋找烏龜榴槤,這種榴槤和一般的榴槤樹不同,它的果實長在樹幹基部,從遠處看就像趴著一群烏龜似的。楊曉洋特別興奮,他提前叮囑當地的嚮導不要碰它,他要拍一張完整的照片。然而烏龜榴槤成熟的時節正好是國內的春節,等到他抓緊時間趕過去的時候,果子全部脫落了。「就晚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太遺憾了!」

  常年鑽雨林練就了楊曉洋的「火眼金睛」,他能在一大片鬱鬱蔥蔥的雨林裡「掃描儀」一樣搜索到他的目標,甚至能在飛馳而過的車裡發現路邊林子裡面的植物界新物種,因此經常被同行植物圈好友們調侃:「這雙眼睛價值過億。」

  靠著這雙眼睛,他曾「撿」回了一條命。那是在馬來西亞熱帶雨林尋找波羅蜜的時候,從腳踏在葉子上的聲音,他判斷出那是一棵馬來波羅蜜。在他拿著相機低頭搜索果子的時候,腳下一個不尋常的物體一閃而過,他下意識地往後縮了一步,定睛一看,那是一條大概三米長的幼年蟒蛇。「我定在那裡,沒敢拿相機拍照,那條蟒蛇在吐信子嗅我的氣息,如果踩上去就麻煩了。」楊曉洋笑著說。

  除了蟒蛇,他在雨林深處還遇到過鱷魚、雲豹、蘇門答臘虎、熊等等,在楊曉洋看來,雨林裡最危險的反而是遇到人——真正的獵人。「偷獵者帶著槍,他們絲毫不在乎我是幹什麼的,在雨林裡面把我打死了,沒人知道。」他說,在一些國家,去考察之前,都會去當地公安局報備,警察會派人帶槍保護這些考察團隊,偷獵的人才不敢傷害他們。

  茫茫原始雨林,究竟怎樣才能找到那些目標水果呢?楊曉洋告訴記者,除了靠他多年來的植物分類專業知識,按照植物標本所記載位置尋找,還離不開當地嚮導的幫助。嚮導們從小在森林裡長大,對各種水果如數家珍,然而到了後來,尋找的難度越來越大,他要找的水果連嚮導的祖輩都沒見過。也會碰上嚮導放他鴿子的情況,當時已經沒有時間找第二個嚮導,怎麼辦?他只好硬著頭皮,用一個星期突擊學了些馬來文單詞,日常的交流沒有問題了。

  另外一個找水果的好辦法是「泡」當地的水果市場,那裡是另一個寶藏地,他在這裡第一次見到了有淡紫色眼睛一樣的果仁的枇杷芒。還有一次,為了找一種果子,需要跟當地土著搞好關係,還不得不幫助傳統市場裡的土著水果攤販賣水果,「生意還不錯,旁邊的土著攤販們都眼紅了。」楊曉洋樂在其中。

  水果界「神農」一不小心中毒了

  「職業病」的緣故,楊曉洋每發現一個新的水果,首先要仔細地拍照。如果當地法律允許帶走則用保鮮袋封好帶回家,然後在燈光下小心翼翼地「解剖」,觀察它的種子和果肉,再細細品嘗。絕大多數情況下,他遵循的原則都是拍完照現場少量試吃。「每次找到新的水果,那種欣喜會化解路途中所有的辛苦。」楊曉洋的味蕾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暴擊——吃完它再吃檸檬都是甜的神秘果、放進嘴裡有「觸電」感覺的奶香味的米糕果、甜度是蔗糖三千倍的翅果竹芋、果肉長得像「大頭蒜」一樣口感香甜冰爽的蛇皮果……所有之中,楊曉洋覺得味道最震驚到他的是金光果,雖然長得像流星錘,然而果汁產生的芳香感,比草莓好吃十倍。

  不少人對楊曉洋的職業十分嚮往,稱他為「水果界的神農」,但其實對沒吃過的水果,他的嘗試是非常謹慎的,用他的話說「要不然我可能沒法坐在這裡和你喝茶聊天了」。2015年,由他帶領的世界番荔枝小組在廣東一個保護區考擦,專家們在野外找到了瓜馥木成熟的果實,這種果子看著就很好吃。專家們開始品嘗起來,楊曉洋見狀也心動了,先是用舌尖試了下,沒問題,接著吃了一個。然而過了沒幾分鐘,他就感覺不對勁了,說不出話來,嗓子像是被刺扎了一樣難受。緊接著瘋狂灌水漱口,幸好吃得不多,過了半小時他就慢慢緩了過來。後來,他才知道只有一部分人對瓜馥木敏感。

  在每個熱帶水果獵人的獵尋清單上,香波果一定名列其中,很多英國貴族都非常想找到這種果子。這是一種神奇的水果,傳說吃了之後渾身都是香的,就連流汗、小便、放屁都有股淡淡的紫羅蘭香味。它只分布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專供印尼的皇室享用。沒有吃過香波果的水果獵人不是一名真正的水果獵人,楊曉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找到了它,但是因為之前的那次中毒經歷,他沒敢多吃,只舔了幾口而已,回到酒店多喝了一些水,有感覺了,關上衛生間的門,他靜靜等待香氣散發,然而並沒有。「可能是我吃得太少了,不過我相信關於它的傳說是真的。」

  楊曉洋找尋到的很多水果都是罕見甚至瀕危的品種,會有不少人向他打聽在哪裡找到的,「我不會隨便把這些點暴露,因為我不確定他想做什麼,他有可能去破壞掉。只有對一些志同道合、知根知底的朋友才會說。」

  海底椰因為形狀獨特被叫做「女人屁股果」,僅產於塞席爾,並且果實好幾年才成熟一次,現在已經瀕危。所以,即便是好不容易尋找到海底椰的蹤跡,楊曉洋還是會放棄品嘗它。還有一次在蘇門答臘島的雨林中,他發現了一些圓果杜英,裡面的果核看著非常眼熟,正是「金剛菩提」,國內一顆六瓣的就要賣到幾百元。內心自我掙扎了一小會兒,他還是從地上掉落的幾百顆果子中只撿了幾顆做解剖和留念。

  家裡沒礦曾想過開淘寶店賣榴槤掙錢

  有多少人對榴槤趨之若鶩,就有多少人對它避之不及。楊曉洋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榴槤控」,品嘗過的榴槤有100多種,就連微信頭像周圍都擺放了一圈各式各樣的榴槤。在2008年前往新加坡讀書之前,他從未嘗試過這種味道特殊的水果。第一次吃榴槤是在一個小型菜市場附近的角落,賣榴槤的是一位50歲左右、叼著煙坦著胸的大叔。在攤位前徘徊許久,他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榴槤不都是臭的嗎?為什麼這個味道很清新,一點臭味都沒有?」大叔的一句話讓他至今難忘,「真正的榴槤是不臭的,只有不懂榴槤的人才覺得它臭。」

  「一入榴槤深似海」。第一次吃榴槤讓他「快樂得想哭」,自此以後,他結識了更多喜歡吃榴槤的小夥伴,組團到處尋找好吃的榴槤。新加坡的榴槤滿足不了這些資深榴槤吃貨,他們便辦了籤證,向著傳說中榴槤的聖地檳城出發了。在那裡,楊曉洋吃到了「吃一口能回味三個月」的老樹紅蝦榴槤,還有當地特有的著名的山芭榴槤、黑刺榴槤、蜈蚣榴槤、諸葛亮榴槤……

  楊曉洋說,其實在國內大家對榴槤的認知非常淺薄,比如開口的榴槤才是成熟的,這顯然是誤區。榴槤開口說明已經不新鮮了。國內的榴槤品種比較單一,最有名的可能要數金枕榴槤。如果讓楊曉洋打分的話,滿分100分,金枕榴槤只能得15-20分。榴槤的品種在東南亞至少有600多種,為什麼那麼多口感更好的品種在國內很少看到呢?在楊曉洋看來,正是因為我們的選擇少,所以我們對榴槤的認識存在誤區,以為金枕是最好吃的,榴槤種植戶看到這種情況,就會擴大種植,慢慢地其他品種的榴槤越來越少。

  楊曉洋想寫一本榴槤專著,這在國內還沒人做過。他的初衷就是通過科普讓更多人認識到榴槤的多樣性和它的美好,他不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榴槤品種因為市場的原因消亡。對於大眾而言,我們能做的是了解榴槤的多樣性,從而去自主選擇、去引導市場。之後,大家會認識更多水果的多樣性、蔬菜的多樣性、糧食的多樣性等等,這樣無形之中會促使大眾保護整個植物界的多樣性。這是「水果獵人」背後的使命,也是他一直在追求的終極目標。

  楊曉洋的經歷上了熱搜之後,不少人提出了質疑,像媒體所說「尋找水果一年自費幾十萬」,這怕不是家裡有礦吧?他告訴記者,他跟「富二代」隔著十個爪哇島的距離,當「水果獵人」成本挺高的,如果全部自己拿的話,算下來確有幾十萬。但很多時候,尋找水果是和科學考察聯繫到一起的,當地的科學考察需要他這樣的植物分類學專家,這樣能負擔一大部分開支。他甚至想過等到維持不下去的時候,就開家淘寶店,賣榴槤掙錢。在他的第一本科普書《東南亞水果獵人》裡,楊曉洋這樣寫道:「我幻想自己在夜間化作了一棵榴槤樹,在那浩瀚的熱帶雨林之中偉岸地矗立著,靜靜守望著滄海桑田。」

  文/本報記者 陳品

相關焦點

  • 「水果獵人」的神奇冒險之旅
    不久後,同事送給他一本名為《水果獵人》的書。原來歐洲早就有「水果獵人」職業存在,他們滿世界獵食奇珍異果,有的是為王室成員和商界巨擘尋覓新奇美味,有的是為把熱帶雨林中的罕見果實,想辦法移種到自己國家去,讓它走上更多人的餐桌⋯⋯這本書讓楊曉洋大開眼界,原來熱愛植物的人還有這種操作!他決定成為其中的一員。
  • 神奇水果在哪裡
    對於水果的狂熱勁,不止於榴槤。在楊曉洋做過的最瘋狂的事情中,尋找香波果算是一件。這個傳言吃後流汗、小便、放屁都有淡淡紫羅蘭香的熱帶水果,讓他坐飛機顛了幾個小時,身上現金被騙得只剩70元人民幣。在中國人眼裡遠得不著邊際的「爪哇島」上,他湊合過了一個晚上。
  • 「水果獵人」楊曉洋降臨榕樹根,原來德宏是「野果博物館」!
    我是李暘,一名中國鄉村教育探索者,榕樹根兒童教育公益機構創辦人。從白領到山民,從北京到雲南,我始終是一個腳踏實地的理想主義者。過去11年,我和愛人樂安東(來自荷蘭的語言學家、藝術家 Dr.兩年前,我因為和「水果獵人」楊曉洋在同一場錄製一席演講而與他結識,當時就特別喜歡他帶給大家的神奇水果世界之旅,欽佩他做植物研究的痴迷,也被他有趣的科普方式感染,後來才知道他已是超級網紅,無數網友的「水果教父」。自那以後,榕樹根的孩子們在德宏的山林裡見到什麼神奇植物、果子,查不到名字的,我們都在微信、微博(@不乖書生)上向他請教。
  • 星光大賞氣運聯盟上演新歌初舞臺,水果星球化身國漫小王子
    除了驚豔的造型,此次星光大賞,氣運聯盟更是獻出新歌初舞臺,演唱了最新EP主打歌《活於我It’s My Life》,當舞臺化做藍色晴空與公路,氣運聯盟的五位少年們一襲白衣帶著夢想馳騁在自由的音樂舞臺上,燃炸整個星光大賞。
  • 泰國水果半價出售,越南限制水果出口,中國卻在這麼做
    泰國水果半價出售泰國位於熱帶地區,一直是水果出口大國,泰國的芒果,榴槤等水果,味道好,價格便宜,非常受歡迎,而泰國除了出口外,還是一個旅遊大國,一般來說,遊客也會來泰國購買水果,因此泰國的水果基本上不用擔心銷量。
  • 陳保基化身水果代言人 贊臺中水果新鮮美味
    華夏經緯網7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農委會主委」陳保基3日化身水果代言人推銷臺中的水果精品,並說,吃當季的水果可享受水果的呼吸與鮮美。    據報導,陳保基3日上午出席臺中「當季好物展」記者會致詞表示,臺灣當季農產品可以讓人享受水果呼吸,非常新鮮、美味,這幾年「農委會」與地方政府合作把農產品變成精品,水蜜桃的栽培、過去四處可見的美濃瓜改在溫室栽培,如果買一顆美濃瓜放在家中客廳,經過一個晚上整屋都是美濃瓜的香味。
  • 雅迪錢靜紅:我們必須做"種水果的",而非"賣水果的"
    雅迪集團控股創始人董經貴、錢靜紅在跟集團產品技術研究院高管開會時,常舉這樣一個例子:日本曾有企業這麼評價中國的企業,說中國的企業就像是一幫水果販子,市場上需要什麼水果,他們就去包裝、販賣什麼水果。但他們不是種水果的人,也不種植水果,而只是水果販子。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水果販子不具備技術創新能力,尤其是主觀上不重視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創新,因此理所當然在國際市場上鮮有話語權。
  • 全世界都有的水果,只有中國的吃法最不一樣,老外:怎麼做到的?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這大千世界,假如有您的關注點讚,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隨著炎熱的夏天來了,水果最暢銷的時候也到了,在悶熱的夏天裡能夠吃到爽口水果一定是最舒服的事情,而夏天最受歡迎的水果有西瓜
  • POP MART泡泡瑪特打造水果樂園,BOBO&COCO化身水果萌寵可愛來襲
    偷偷告訴你,BOBO&COCO前段時間一直在思考一件大事,誘人的水果如何變得好吃又有趣?經過精心思考,它決定凹個有趣的造型,讓水果秒變萌寵,軟萌甜炸,融化你的心。這不,POP MART泡泡瑪特驚喜推出BOBO&COCO樂園系列,萌系水果大部隊已集結完畢,快來進入BOBO&COCO的水果童話遊樂園吧,這裡可以輕鬆趕走煩惱,治癒你的不開心哦。
  • 那些突破你想像邊界的奇異水果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兩部內容相似,但實則不同的水果紀錄片《水果獵人》和《水果傳》。 都可以在b站看到!幾年前在墨西哥旅遊,民宿樓下就是本地瓜果批發市場。墨西哥地處亞熱帶高原,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物種豐富程度不亞於走進了雲南。而這個大型農貿市場,也就匯集了這一帶最有特色的蔬果。
  • 這3種水果,被日本人評為水果中的「愛馬仕」,中國網友:吃不起
    水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了,其實平時應該多吃一些,因為水果可以補充身體的維生素,可以提高我們身體的免疫力,經常吃水果對身體好,不同的水果營養價值都是不一樣的,在我們中國人的眼中,最貴的水果就是車釐子了,其實在國外,有一些貴族水果,車釐子跟他相比都只能靠邊站,尤其是這三種水果
  • 心理測試:你最想吃哪種水果,測你的真愛是能幹型還是顧家型
    你最喜歡哪種水果? 這是一道心理測試題,你最喜歡哪種水果?測你的真愛是什麼類型的人 第一張圖片
  • 化身醫生拯救水果《Fruit Clinic》上演水果診所大作戰
    玩家在遊戲中將扮演為各種可愛擬人造型水果治癒疾病的水果醫生,在自己開啟的水果診所中準備各種工具,用來治癒水果,將獲取的收益拿來升級診所,開心娛樂,努力經營,致力於將自己的診所經營為世界上最好的水果診所。
  • 5種常見的水果罐頭,最後1種是最愛,想吃的水果都在裡面!
    春天到了,天氣乾燥,多吃點水果總是好的!除了水果,水果罐頭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快來看看這些水果罐頭你有沒有吃過吧!黃桃罐頭黃桃罐頭是一種由黃桃製作而成的罐頭。桔子罐頭桔子罐頭相信是很多人都很喜歡吃的一種罐頭了,如果在外面買的擔心不衛生,在家做也可以哦,簡單快速!梨子罐頭如果覺得桔子罐頭吃多了會上火,也可以試試梨子罐頭哦!梨本身屬涼性的,經過煮後就不會了,還可以潤肺呢!
  • 全球「最貴」水果,日本黑西瓜,美國阿諾草莓,中國:看好別眨眼
    全球「最貴」水果,日本黑西瓜,美國阿諾草莓,中國:看好別眨眼 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即使是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數的存在。對於一些價格比較昂貴的水果,一般人都是買不起,也是不敢想的。
  • 海賊王中海之惡魔是真實存在的,水果是最穩定的力量載體
    但本次我們並不採用這些亂七八糟的觀點,而是相信它真的就是最初所說的海之惡魔的化身,那麼我們就可以根據各種劇情暗示,推斷出一個結論:惡魔果實是海之惡魔的力量附著到任意水果上後的產物,其核心是惡魔之力,而不是水果本身。 接下來的文章將從4個方面來證明這個結論。
  • 「日本水果」為什麼那麼貴?-虎嗅網
    曾經,對於「吃不起水果」這件事,阿信對日本人民寄予了無限的同情……但事實證明,自己還是太膨脹了:難道我就吃得起?!不信?那我們就先來做個wú獎競猜:請問,下面這串葡萄,你覺得它多少錢?首先,要澄清的一個問題是,在日本,真正貴的是日本本土產的「日本水果」。所以,所謂的「日本人吃不起水果」,嚴謹一點的表達應該是:「日本人吃不起日本水果。」其實也不光是日本人,基本上全世界對「日本水果」都是同一個感覺——「貴」+「買不起」:
  • 自己做的酸奶水果冰淇淋
    前幾天我給我的朋友們分享了一個冰棍的做法,只不過我給他們做的是一個綠豆冰棍的做法,今天我給大家想分享一個。新的冰棍兒的做法,因為很多的朋友對我說他們不喜歡吃綠豆的冰淇淋,他們喜歡吃水果口味的冰淇淋,問了我很長時間到底誰火能不能做冰淇淋,其實我想說的是水果當然是可以做的,但是做法跟綠豆冰淇凌是不一樣的,綠豆冰淇淋有綠豆冰淇淋的做法水果冰淇淋有水果冰淇淋的做法。我想給大家分享一個也是很好吃的做法,既然上次很多的朋友都跟我說不想吃那個綠豆的冰淇淋。
  • 水果的花樣吃法——除了水果撈,還能這樣做著吃
    水果其實有很多其他的做法,很多做法自己可以在家diy,有些會涉及到一些設備,水果撈店鋪可以直接利用現有原料上架開賣,廢話不多說,挨個來看看吧~1、水果撈水果撈當然是最常見且最簡單的做法啦~從超市購買愛吃的水果
  • 「主題」坐月子可以吃什麼水果,其實大多數水果都是可以吃的
    還記得我坐月子的日子是最難熬的,一切都要聽婆婆的。什麼都按照她們老一輩的說法,所以說月子裡的日子簡直就是度日如年啊。那個時候生寶寶也是現在這個季節,可以說是橘子上市的季節,而我本來就喜歡吃這些水果,而雖然我坐月了,但是家裡的水果卻是不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