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律師┃民法典遺贈扶養協議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07 騰訊網

【上海律師李華文,為您提供專業法律諮詢,聯繫電話:139 1803 0260】

1、遺贈扶養協議的法律效力高於法定繼承和繼承。《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在財產繼承中如果各種繼承方式並存,應首先執行遺贈扶養協議,其次是遺囑和遺贈,最後才是法定繼承。

2、遺贈扶養協議一經籤訂,雙方必須認真遵守協議的各項規定。被扶養人對協議中指明的財產,在其生前可以佔有、使用,但不能處分。如果遺贈的財產因此而滅失,扶養人有權要求解除遺贈扶養協議,並要求補償已經支出的扶養費用。扶養人必須認真履行撫養義務。如果扶養人不盡扶養義務,或者以非法手段謀取被扶養人的財產,經被扶養人的親屬或有關單位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剝奪扶養人的受遺贈權。如果扶養人不認真履行扶養義務,致使被扶養人經常處於生活困難、缺乏照料的情況時,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對遺贈財產的數額給予限制。

3、遺贈扶養協議的執行期限一般較長。在此期間如因一方反悔而使協議解除時,便發生兩種法律後果:一是扶養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協議規定的義務,導致協議解除的,不能享受遺贈的權利。其已支付的扶養費用,一般也不予補償。二是受扶養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協議,致使協議解除的,則應適當償還扶養人已支付的扶養費用。

4、遺贈扶養協議籤訂後,遺贈人與其子女、扶養人與其父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並不因此而解除。遺贈人的子女對遺贈人的贍養扶助義務,不因遺贈扶養協議而免除。同時,遺贈人的子女對其遺贈以外的財產也仍享有繼承權。扶養人在與遺贈人訂立遺贈扶養協議的情況下,由於不發生收養的法律效力,因而對自己的父母仍然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享有互相繼承遺產的權利。

來源:華律網

小編提醒

相關焦點

  • 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繼承的效力
    庭審中,被告張某拿出了與王某籤訂的那份遺贈扶養協議,辯稱張某按協議約定履行了照顧王某的義務,王某也應按約將20萬元和樓房給她。故本案訴爭房產的所有權應歸被告,原告無權分割。對於王案的存款及其他動產按照遺囑分割,被告張某沒有異議,但對於該份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是否優先於本案中王某所立的遺囑,則雙方當事人有了爭議。
  • 民法典來了 | 一起get遺贈扶養協議的注意事項!
    那麼,什麼是遺贈扶養協議呢?遺贈扶養協議是指受扶養人(即遺贈人)與扶養人籤訂的關於扶養人承擔受扶養人生養死葬的義務,受扶養人將自己的財產於死後贈與扶養人的協議。《民法典》帶來的新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58條規定:「自然人可以與繼承人以外的組織或者個人籤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該組織或者個人承擔該自然人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根據籤訂主體的不同,可以將遺贈扶養協議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人和繼承人以外的組織籤訂的協議;另一種是自然人和繼承人以外的個人籤訂的遺贈扶養協議,這純粹是自然人之間的協議。
  • 遺贈扶養協議,遺贈具有哪些法律特徵
    遺贈扶養協議是一種平等、有償和互為權利義務關係的民事法律關係。遺贈扶養協議是遺贈人與扶養人之間訂立的,確定遺贈與扶養民事權利義務關係的協議。這裡的「扶養人」是指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其他公民或集體所有制組織。這種協議規定,扶養人承擔遺贈人生養死葬的義務,並於遺贈人死後取得其遺產。1、遺贈扶養協議的法律效力高於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
  • 解讀民法典:完善遺贈扶養協議制度 新增遺囑形式
    民法典在繼承編中對原繼承法的多處修改,有利於遺產得到妥善保管和順利分割。其中,完善了遺贈扶養協議制度,適當擴大扶養人的範圍,明確繼承人以外的組織或個人均可以成為扶養人,還增加了列印、錄像等新的遺囑形式等,更好維護繼承人與債權人的利益。說到繼承,先講個案例。小雨是獨生子,父親10年前去世,母親今年過世,父母生前留下一套市價約300萬元的房子。
  • 遺贈扶養協議的優先適用性
    一般老年人考慮自己的身後事,會用遺囑的方法,但也有用到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老人的生養死葬義務後,享有受遺贈的權利。當同時存在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未經法律途徑解除扶養協議,則必須按遺贈扶養協議執行。
  • 遺囑繼承、遺贈和遺贈扶養協議之區別
    公證遺囑由國家公證機關認可,效力最高,其他任何形式的遺囑都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的內容,因此遺囑人除非再以公證遺囑的形式推翻以前自己的公證遺囑,不能對公證遺囑反悔。②自書遺囑。自書的意思是自己書寫的意思。自書遺囑是本人籤名,自行書寫,也代表本人真實意思。注意的一點,自書遺囑必須有本人籤名並註明書寫時間,這是最常用的形式,保密性強,也具有較高的法律效力。③代書遺囑。
  • 規避繼承風險,遺贈扶養協議和遺囑有什麼不同?
    接著昨天我們提到的上海老人將自己價值300萬的房產贈與樓下水果攤主小遊的故事,我們的主人公在上海普陀公證處辦理了意定監護和遺贈扶養協議。這一期我們來講遺贈扶養協議到底是什麼?一、什麼是遺贈扶養協議?遺贈扶養協議必須是遺贈人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個人或組織,並且在籤訂協議後遺贈人與其子女,扶養人與其父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不解除。遺贈人的子女不因此協議而免除贍養扶助義務,並且遺贈人子女仍享有其遺贈以外的財產繼承權。撫養人在與遺贈人訂立遺贈扶養協議後,因不發生收養的法律效益,故扶養人對自己的父母仍然有贍養扶助義務及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 什麼是遺贈扶養協議?籤了協議遺產怎麼分?聽聽法官怎麼說
    日前,上海一位88歲獨居老人將其價值300萬元的房產留給樓下毫無血緣關係的水果攤攤主,並做了公證,此事經媒體報導引發熱議。面對質疑,水果攤主出具了一份遺贈扶養協議。與通常被人們熟知的法定繼承、遺囑繼承不同,遺贈扶養協議作為我國法律規定的繼承方式之一併不常見。那麼,什麼是遺贈扶養協議?籤訂遺贈扶養協議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佔據老人房子卻不贍養老人,遺贈扶養協議能否解除?
    被告的種種做法令原告大失所望,再維持雙方籤訂的遺贈扶養協議已有違原告之初衷,更有違法律善良之本意。故對原告要求解除與被告籤訂的遺贈扶養協議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扶養人對遺贈人承擔扶養義務的協議。在本案中,被告小李雖與原告王大爺沒有血緣關係,但作為遺贈扶養協議的扶養人必須盡應盡之扶養義務,以讓原告安度晚年,從而切實感受到被扶養人當初作出遺贈扶養決定之欣慰和被扶養人扶養之溫暖。隨著原告年歲已高,身體和日常生活更需有人照料,但被告作為遺贈扶養人並沒有擔負起遺贈扶養協議中所約定的扶養義務,故我院依法支持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 公證遺囑與遺贈撫養協議哪個效力優先?
    張某在辦理房屋產權過戶中得知,張某父母在2010年曾與王某某籤訂《遺贈撫養協議》,按照該遺贈撫養協議的約定,由王某某負責張某父母的生養死葬,張某父母去世後,二居室房屋歸王某某所有。張某對此份遺贈撫養協議不予認可,認為按照公證遺囑房子應該歸自己所有,但不知法律對此是如何規定的,自己應該怎麼辦?
  • 老人與侄子籤訂遺贈扶養協議,後侄子將老人攆走,可否解除協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一條,「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籤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籤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 實探上海88歲贈房老人家 攤主出示「遺贈扶養協議」
    【解說】近日,上海一名88歲獨居老人將300萬元房產送給水果攤主一事引發熱議。11月25日晚,記者和老人親屬一起在上海某小區內見到了當事人王老伯以及照顧他的水果攤攤主小遊。  王老伯妹妹王女士對小遊在早前媒體上的發言表示質疑,講述了自己為什麼要「站出來」的原因。
  • 吳小波說法律丨88歲老人將300萬房產遺贈給水果攤主有效嗎?
    籤訂了意定監護協議並不必然造成個人財產的處分。財產的分配方式可以在意定監護中明確約定,也可以通過遺囑或法定繼承的方式來分配。 因為,意定監護不影響法定繼承,因此在馬老先生的故事中,僅籤訂意定監護協議並不發生將其遺產贈與水果攤攤主的效力,馬老先生在籤署意定監護協議外,還籤署了遺贈扶養協議。
  • 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遺贈具有哪些法律特徵
    遺贈扶養協議是遺贈人與扶養人之間訂立的,確定遺贈與扶養民事權利義務關係的協議。這裡的「扶養人」是指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其他公民或集體所有制組織。這種協議規定,扶養人承擔遺贈人生養死葬的義務,並於遺贈人死後取得其遺產。
  • 【學習專欄·民法典】民法典與生活同行 繼承編——第11期至第16期
    14、什麼是遺贈撫養協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條 自然人可以與繼承人以外的組織或者個人籤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該組織或者個人承擔該自然人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在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遺贈同時存在的情況下,應當先以法定繼承的遺產來清償債務,超過的部分,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以所得遺產清償。16、在法定繼承、遺囑、遺贈撫養協議並存的情況下,哪個效力優先?
  • 很快,公證遺囑效力優先將被廢除!!!
    根據民法典編纂工作計劃和安排,在2018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民法典各分編草案整體進行初次審議的基礎上,2019年6月25日,民法典繼承編草案二審稿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2019年12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在京舉行,包括繼承編在內的民法典草案在會上完整亮相。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沈春耀表示,此次對繼承編草案僅進行了一些文字修改。
  • 淺析《民法典》實施後的遺囑效力衝突現象
    關於相關文本的法律性質實踐中,具有利害關係的當事人可能會對相關文本的法律性質產生爭議,是遺囑還是遺贈扶養協議?是遺囑還是分家協議?是遺囑,是贈與協議,還是夫妻財產約定?若是遺囑、遺贈扶養協議,應適用繼承相關法律;若是夫妻財產約定,應適用婚姻家庭相關法律;若是贈與協議、分家協議,則適用合同相關法律。對被繼承人遺產範圍的認定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 水果攤主出示遺贈扶養協議 房子無情人有情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水果攤主出示遺贈扶養協議 房子無情人有情 常言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最近對這句話又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對親情這個詞有了全新的認識。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了88歲老人將300W房產贈與樓下水果攤主的新聞。
  • 最高法:遺產無人繼承時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應當分給適當遺產
    本文轉自【人民法院報】;12月30日,最高法發布首批7件民法典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賀小榮表示,此次修改制定的繼承編司法解釋以人民群眾的關切為出發點,主要亮點有:①注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遺產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情況下,如果有繼承人以外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或者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應當分給適當遺產,引導全社會形成尊老愛幼、互幫互助的良好風尚;②滿足養老形式多樣化需求。養老形式多樣化不僅是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需求的重要保障,也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重要方式。
  • 遺贈與贈與是一個意思嗎,二者有什麼區別
    遺贈——法律對遺贈扶養協議是怎樣規定的法律對遺贈扶養協議是怎樣規定的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遺贈扶養協議可分為以下兩類:一類是公民之間的遺贈扶養協議。1、遺贈扶養協議的法律效力高於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我國《繼承法》第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在財產繼承中如果各種繼承方式並存,應首先執行遺贈扶養協議,其次是遺囑和遺贈,最後才是法定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