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天去中心小學參加科學課的培訓,同行的小雨老師和我講了一件讓她十分委屈和氣憤的事,我聽了也很氣憤。
那是上學期快結束時,一天早晨,她走在往學校去的路上,聽到身後一個家長罵到:倒黴科學老師,又發題目讓列印,學校為什麼不給打?
小雨剛從那個家長與孩子身邊經過,知道家長帶的孩子是三年級的,而三年級科學老師正是她!所以她當時的心情可想而知。
小雨老師說,她當時想停下和家長理論,但想一想這種家長肯定都是不講理的,甚至是就想找事兒的,所以就忍了。
小雨老師又說,她為了整理科學複習資料,從好幾個網頁文檔裡篩選、複製、校對,再編輯,花了好幾天時間,結果家長不領情,還罵沒給列印!
小雨老師還說,她當時和學生講得清清楚楚,在家長也說了,由於各班各科都有很多複習資料,學校承擔不了,讓家長自行列印,家長不打就在手機裡看看。
其實,類似小雨老師講的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不少老師反映過,更有很多家長在網上吐槽,發牢騷,甚至說一些難聽話。
這就是俗話說的,把好心當做的了驢肝肺,或者說是不知好人心。也不知家長是怎麼想的,或許家長並不明白,老師整理資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整理複習資料要到網上搜,但網上資料良莠不齊,好的不給複製,要花錢,所以老師只能從差的中摘選。由於是利用工作間隙,一份資料整理出來,要好長時間。
說實話,關於這列印學習資料的事,本來是可以讓家長省事的,事實上最初就沒讓家長費事,而是老師稍微多費點事。但後來硬是被個別家長搞成了今天的樣子。
以前,老師整理出來資料後,到列印社統一列印,學生交列印費就行了。這樣家長省事,老師費點小事也不算什麼。可是就有家長舉報亂收費,教育局處罰一個老師,所有老師都不敢重蹈覆轍了。
現在嚴格到什麼程度?老師連指定哪家列印社都不敢,生怕被家長懷疑自己與列印社有關係,從中撈好處。現在的某些家長確實就是這樣敏感,老師不得不小心謹慎。
當然,一定有很多家長會問,學校為什麼不給列印?怎麼就承擔不了呢?不就幾張紙嗎?不,這還真不是幾張紙的問題。
首先,一個學生一門學科一次的資料,是幾張紙,全校所有學生所有考試科目好幾次的資料,那得多少紙?這是個不小的費用,學校花了沒法報銷。
其次,如此多的頻繁的列印量,學校的印表機也受不了。學校的印表機都是上面配備的,質量都不太好,與列印社的沒法比,經常出毛病,壞了還得請人修。
所以,關於列印學習資料這件事,家長應該理解老師。老師不辭辛苦整理資料,完全是為了學生學習著想,是為學生好,家長可以不謝,但千萬別罵讓老師寒心。
另一方面,老師也可以好好與家長溝通一下,把情況說清楚。我覺得很多家長發牢騷,應該是不了解情況。如果說清楚了,家長還這樣,以後可以不發給他,沒資料他就省事又省錢了。
在教育這件事上,老師要積極與家長溝通,家長也要積極與老師溝通,對孩子有百利而無一害。反過來,兩下相互指責,弄出矛盾,對孩子沒有一點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