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實施按病種收費 打響2018年醫改"第一槍"

2020-12-23 央視網

多省份實施按病種收費 打響2018年醫改"第一槍"

原標題:

  作為醫改重頭戲之一,醫保控費開始打響2018年醫改「第一槍」。近日廣西、浙江、四川、河南等多個省份密集發布擴大按病種收付費範圍的通知。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全國近三分之二省份已經實施或正試點實施按病種收費。業內人士表示,這一變化意味著我國醫改正邁出實質性一步。

  按病種收費,即從患者入院,按病種治療管理流程接受規範化診療,達到臨床療效標準後出院,整個過程中發生的診斷、治療、手術等各項費用,都一次性打包收費。醫院按此標準收費,醫保基金和參保患者按規定比例付費。

  2017年以來,支持按病種付費利好政策不斷出臺。2017年初國家發改委、衛計委、人社部三部委聯合下發《關於推進按病種收費工作的通知》。2017年年中,國務院辦公廳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要求從2017年起,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2017年底,安徽、山西等多個省份陸續出臺政策,按病種付費試點範圍擴展明顯提速,進入2018年,各省推進速度更是大大加快。

  從各省目前落實情況來看,推出的看病「打包」套餐均覆蓋百餘病種,且多為常見病。「按病種收費有利於患者,可降低患者看病負擔,同時對治療費用也能提前預知。」山東已試行按病種收費的某公立醫院醫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以急性單純性闌尾炎為例,此前濟南公立三甲醫院的治療費多在12000元以下浮動,而按病種收費則降到了一萬元。

  國家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顧雪非認為,醫保管理部門通過改革支付方式,實施按床日、按病種、總額預付等多種綜合付費方式,原則是「結餘留用,超支合理分擔」,目的是為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希望醫院在保證醫療質量的情況下主動控費,實現醫保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中心主任朱恆鵬認為,當前的問題是,在提高醫療服務收費和降低藥品費用之間陷入死結從而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在醫療服務價格沒有提高之前,無法有效地降低醫院的藥品費用和檢查收費,否則醫院將無法生存。但是在醫院藥品費用沒有切實下降之前,政府部門又不敢提高醫療服務價格,擔心導致醫療費用進一步上漲。

  隨著深度老齡社會的步步逼近,收少支多將成為醫保基金的新常態。事實上,目前對於醫保部門而言,開源空間並不大,費用控制也就成了醫改一條必經之路。

  朱恆鵬表示,在全民醫保條件下,相當比例的看病費用由醫保機構來支付,為避免醫患雙方的過度醫療傾向,應該儘可能避免按照服務項目進行支付的付費方式,而採取其他一系列更為科學的付費模式。國內部分地區的試點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比如,城鄉居民醫保和城鎮職工醫保門診付費可以嘗試採取按人頭付費的制度,住院付費可以採取總額預付和按病種付費相結合的制度。這些制度能夠有效地緩解過度用藥和過度檢查現象。

  記者 班娟娟 實習記者 向家瑩

相關焦點

  • 按病種收費 2018重磅醫改包治百病
    2017年的醫改引起了廣大的關注,同時也有不少的患者已經真正體驗到了醫改的好處。  近日廣西、浙江、四川、河南等多個省份密集發布擴大按病種收付費範圍的通知。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近三分之二省份已經實施或正試點實施按病種收費。  專家介紹,每個省約百餘種病種,是按病種收費,即「打包收費」。
  • 2018年青島公立醫院將按病種「打包收費」
    自2018年1月1日起,青島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試行按病種收費政策。此舉將有利於推進青島市醫療服務定價方式改革,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減輕患者負擔。根據青島市物價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衛計委聯合印發的通知,按照「診斷明確、技術成熟、併發症少且療效確切」的原則,青島市選擇闌尾炎、老年性白內障、膽囊結石等110個常見、多發的病種首先實行按病種收費。在青島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就診,凡主診斷、主操作符合實行按病種收費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及自費患者均應納入按病種收費範圍。
  •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2018年綜合醫改重點工作及任務清單...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2018年綜合醫改重點工作及任務清單》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4月27日 2018年綜合醫改重點工作
  • 「十三五」綜合醫改試點有哪些典型經驗和進展?多省份亮出成績單
    來源:國家衛健委、健康中國、中國醫院院長、紅星新聞、健康界等,築醫臺資訊綜合整理 近日,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家衛生健康委就介紹「十三五」綜合醫改試點省份醫改典型經驗連續舉行三場專題發布會,旨在全面深入地總結推廣試點省份綜合醫改典型經驗,發揮試點省份對全國的示範帶動作用,推動醫改各項決策部署切實落地見效
  • 唐山工人醫院分院婦產科開始按病種收費
    燕趙都市報冀東版記者王靜田  記者昨日從唐山市工人醫院分院獲悉,該院婦產科率先改變以往按服務項目付費的支付方式,嘗試對正常順產、剖宮產實施臨床路徑管理,按病種收費,就是說準媽媽們從產前檢查到抱著寶寶回家,整個就醫過程所發生的各類費用(包括各類檢查、檢驗、治療、住院床位、護理、手術、醫療材料、用藥等)都限制在一個付費標準內
  • 安徽部分公立醫院試點按病種收費 闌尾炎等實行「一口價」
    新華社電 記者從安徽省衛計委獲悉,自2017年1月1日起,安徽省在蕪湖等10個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對急性闌尾炎、腹股溝疝等9類21種病種將實行按病種收費試點工作,意味著這21種疾病的患者在試點醫院就診的費用,將不再按照診療項目分項收費,而是實行「一口價」。
  • 顧昕:醫保付費模式改革是新醫改核心
    在一些省份已經出臺的醫改實施方案中,對醫保籌資環節大都施以濃墨重彩,但是對醫保付費改革卻輕描淡寫,有些省份甚至未加論述。一、新醫改方案中的醫保付費改革醫保付費,是指醫保經辦機構運用專業化的手段,代表參保者的利益,為參保者購買合理的醫藥服務。
  • 「十三五」綜合醫改試點省份醫改典型經驗
    歡迎大家參加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舉辦的專題新聞發布會。這場發布會將繼續按照「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這一主線展開,向大家介紹「十三五」規劃以來衛生健康行業的新變化,以及人民群眾的健康獲得感。今天發布會的主題是關於綜合醫改試點省份醫改典型經驗的推廣。 2015年和2016年,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先後確定了兩批11個省份作為綜合醫改試點省份。
  • 武漢單病種實行「打包價」倒逼控制醫療費,多出部分醫院承擔
    武漢單病種實行「打包價」倒逼控制醫療費,多出部分醫院承擔 「長江日報」微信公眾號 2018-03-16 13:36
  • 「按病種分值收費」是什麼意思?
    按病種分值付費似乎是忽然躍入大家的視野。其實早在2016年,按病種分值付費就開始在江蘇省淮安市、江西省南昌市、廣東省中山市、山東省東營市和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等統籌地區試點,目前只有廣東省等少數地區全域實施了按病種分值付費。
  • 南寧推進價格機制改革 2018年將試行按病種收付費
    日前,南寧市委、市政府印發了《南寧市推進價格機制改革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這是南寧市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就價格改革工作出臺的專門文件,《實施方案》在突出市場化導向、通過價格改革激發市場活力的同時,強調增進民生福祉、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和強化事中事後監管。
  • 20種日間手術將按病種收費 公立醫院診察費入醫保
    原標題:20種日間手術將按病種收費 公立醫院診察費入醫保 中國江蘇網10月28日訊 省人社、財政、衛計、物價等四部門日前聯合下發《關於推進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日間手術按病種收付費工作的通知》,要求在12月31日前,全省各地都要按要求實施日間手術按病種收付費。
  •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十三五」期間...
    歡迎參加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辦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今天的發布會將繼續按照「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這一主線展開。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於2015年、2016年先後確定了兩批11個省份作為綜合醫改的試點省份,這些省份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結合當地實際,在多個醫改領域積極探索、先行先試,取得了很多值得推廣的典型經驗。
  • 江蘇力推日間手術按病種收費 20種病1天出院
    當天住院,當天手術,從住院到出院,24小時內搞定,不佔用醫療資源,醫保還能幫患者多報銷。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江蘇省醫保中心獲悉,今年省人社廳要求各地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普遍開展日間手術按病種收付費,省裡推薦了20種常見手術,病人可在入住後的24小時內出院,還能實現至少80%的醫保報銷。
  • 12月1日起福建省42個中醫常見病種將按病種收付費
    據福建省醫保局消息,從12月1日,包括丹毒病、項痺病、中風病、心衰病等在內的42個診治方案成熟、質量可控、費用穩定的中醫常見優勢病種,將實施按病種收付費改革。在榕省屬公立醫院以及第九〇〇醫院,凡主診斷、主操作符合病按種收付費管理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患者及自費患者住院均納入按病種收付費範圍。
  • 縣域醫改的「天長模式」
    2016年3月以來,天長把握被確定為全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範縣的有利契機,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又符合天長市情的農村分級診療服務模式。  天長的醫改成果,也得到世界銀行行長、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以及醫改專家們的點讚。  「天長醫改的路是闖出來的!」2月10日,在「聚焦天長醫改」媒體見面會上,天長市衛計委黨委書記房曰林堅定地告訴在座的記者。
  • 臺灣人打響「第一槍」,國民黨喊話蔡英文
    導讀:近日,我國臺灣地區「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50多個社會團體集體上街抗議民進黨當局。根據臺海網報導,這是臺灣地區的「秋鬥」,即勞工團體每年秋天的抗議活動。據悉,50多個社會團體之中囊括了勞工、環保、食品安全等相關組織。
  • 綜合醫改試點成效如何?貧困人口住院報銷比例提高 建設「雲中心...
    據了解,2015年和2016年,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先後確定了兩批11個省份作為綜合醫改試點省份,來自安徽、福建、湖南、重慶4個試點省份的有關負責同志在本次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各省開展試點工作的經驗做法。福建省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副主任、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楊閩紅在會上介紹了福建省綜合醫改的經驗做法。&nbsp&nbsp&nbsp&nbsp楊閩紅表示,近年來,福建醫改財政投入年均增長11.3%,高於同期財政支出年均增幅;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例由2015年26.1%下降到2019年24.1%,群眾負擔總體有所減輕。
  • 涉黑集團被連根拔起 打響四川會理掃黑除惡「第一槍」
    封面新聞記者 於婷2020年7月31日,四川會理縣首例涉黑集團案件宣判,隨著主要犯罪嫌疑人羅某某和唐某某獲刑25年,其餘被告人分別被判處15年至2年3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這個涉案人數眾多、社會影響惡劣、群眾深惡痛絕的涉黑集團被連根拔起。這一案件的破獲也打響了會理縣掃黑除惡鬥爭的第一槍。
  • 醫保支付又迎來新改革:繼「按病種付費」後,「病種分值法」對醫患...
    醫保支付手段改革又有新動作了:今年10月,國家醫保局印發《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這個被稱作「DIP」的新付費方式,似乎聽起來更為陌生而新鮮。DIP和DRGs(按病種收費)的區別在哪裡?DIP又會對醫療機構的管理和考核帶來怎樣的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