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日常和飲食相關的問題越來越多,有些人經常因為工作忙碌而導致三餐不規律,不吃早餐,晚上吃飯比較晚;也有些人和親友、同事聚會的時候吃得太多,喝酒太多;還有不少年輕及中年男女為了減肥,故意不吃飯,結果餓了就偷偷吃些零食等等,這些不規律的飲食方式可能給胃部帶來較大的負擔,長此以往會引發胃腸的多種疾病。
我們都知道,胃的功能是將攝取的食物研磨消化,並送往腸道進行吸收,主要是通過胃酸的腐蝕消化功能以及胃部的蠕動功能,但不規律的飲食生活方式,以及抽菸、酗酒、壓力等等都會破壞胃部的消化功能,造成胃酸失衡。
近年來,我國出現胃食道逆流問題的人也越來越多。胃食道逆流症患者增加的原因,也許和國人飲食高油、高糖、高熱量及肥胖率高有關係,值得重視!
胃食道逆流侵蝕食道,不可忽視,易引發病變
在我國,與其他癌症相比,食道癌的發病率為第5位,死亡率排名第4位。食道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是抽菸、喝酒及喜歡吃檳榔的中老年男性,此外,胃食道逆流容易造成食道黏膜受損、發炎或產生潰瘍,也是導致食道癌病變的成因之一。
我們都知道,食道長約25cm,食道壁上面有黏膜保護消化道,上下各有括約肌,可以防止胃內容物回流。而胃食道逆流,顧名思義就是胃裡的食物、胃液、消化液、消化酶等胃內容物回流到食道甚至口腔裡。胃食道逆流主要是由於位於食道下方的括約肌鬆弛所致,胃內容物經常性的進入食道,容易因為胃酸的腐蝕對食道形成傷害,長期以往,食道就會發生病變,也可能形成食道癌。
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很多,一般會經常感到咽喉灼熱、胸口灼熱、火燒心或者非心因性胸痛、吞咽困難、聲音沙啞及久咳不愈等情況,有這些表現的時候最好多注意,儘快去醫院檢查。
5個要點保護消化道
其實,胃食道逆流也可以成為一種文明病,主要是現代人的飲食習慣的改變,加上工作壓力大、久坐少動,以及肥胖和代謝症候群發病率的提升而增加,因此目前我國受胃食道逆流影響的患者越來越多。
在生活飲食習慣中,抽菸、喝酒、人體老化、腹部肥胖及部分藥物的原因,都可能會造成食道下括約肌鬆弛,如果此時,胃部排空的時間較長,或者愛吃刺激性食物,以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情況發生,就會提高胃食道逆流發生的機率。
如果想避免胃食道逆流發病,最根本還是要從日常生活做起,多留意以下5點:
減肥,控制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24的人,有胃食道逆流現象者為一般人的2倍。
戒菸:吸菸的人,患胃食道逆流的機率,會比沒吸菸的人高出40%。
儘量少吃刺激性食物,不暴飲暴食:平日飲食不要吃太多、太飽或太快,也不要吃得太油、太甜、太燙或太辣,攝取酒精、咖啡和茶要適度,不然容易刺激胃酸增多、引發胃酸逆流。
規律運動,緩解壓力:運動不但有助減重,也能幫助舒壓,而且也可以鍛鍊全身的肌肉群,餐後可以通過散步,幫助消化,緩解壓力。
睡覺時保持頭部墊高:飯後不宜馬上平躺,如果有輕微胃食道逆流情況的人,睡覺的時候枕頭可以稍微墊高,降低夜間逆流的可能性。
若火燒心或胃酸逆流的症狀出現在夜間,比發生在白天,患食道癌機率會提高10倍以上。若有相關表現,應該到醫院做內窺鏡檢查,確診病因,並通過改變生活習慣,遵醫囑服藥或者治療,千萬不要延誤治療,只有儘快治療胃食道逆流,才不會造成更危險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