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供奉
臺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於7月30日晚間在臺北病逝,享年97歲。對一個老年生命的逝去,人們倍感同情原本再正常不過。但面對一個在重要關頭還極力推動「去中國化」的關鍵政客,李登輝的離世不但不會令人難過,反而是大快人心。
毫無疑問,李登輝對中華民族和臺灣民眾都有大虧欠,作為一個出賣民族利益的「賣國者」,無論何時何地,客觀的評價總能壓倒性制住那些顛倒黑白的言論。
李登輝的一大歷史標籤就是「賣國」
相比民進黨當局對李登輝做出的「有歷史性貢獻」的評價,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的點評更為中肯,李登輝實際上已經在中國歷史上遺臭萬年。李登輝的祖籍地是福建永定,1923年在臺灣臺北縣三芝鄉出生的他曾稱自己「22歲前是日本人」。
李登輝是個徹頭徹尾的「賣國者」,這是他無論如何也甩不掉的一個歷史標籤。令兩岸民眾記憶猶深的是,李登輝曾在任期內巴結日方,不僅對出兵幹涉釣魚島事務予以否決,還表示釣魚島主權屬於日方。
雖然病亡卻遺臭萬年,李登輝何其可悲
李登輝作為一個徹頭徹尾的「臺獨」分子,本身也是無法得到認可的。1988年到2000年正是李登輝任職臺灣地區領導人和國民黨主席的時間,在其任內,他就開始鼓吹「臺獨」,大肆宣揚「主權獨立」,還完成了所謂的「修憲」,不斷加劇兩岸對立形勢。
李登輝2000年連任無果,卸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同時也被國民黨開除黨籍。即便如此,退休之後他依然不肯消停,非但叫囂著要舉行「臺獨公投」,還自稱為「臺獨教父」,執著於依靠「臺獨」來謀取所謂政治利益。自此也造成了臺灣內部的持續分裂和兩岸關係的不斷惡化。
「臺獨」是李登輝這一生的又一汙點,在「臺獨」勢力眼中他的形象是「光輝」的,但放眼全球,他無疑是早於陳水扁,被國際社會公證的「麻煩製造者」。在臺灣網友看來,他始終欠臺灣人一個道歉,雖然他已經病亡,但也作為民族罪人被永遠釘在了恥辱柱上,遺臭萬年。
部分消息參考:央視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由《奇蹟中國》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