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丘山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遍地的道觀,而在眾多的道觀之中又屬八寶宮的香火最為旺盛。這就極大的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為什麼都在雲丘山其他的道觀就沒它香火旺盛呢?
八寶宮始建於清朝時期,集合了儒釋道三家的文化而以道家文化最多。因為在修建的時候五龍宮分配給它八個元寶所以有了八寶宮的名字。又因為它在五龍宮的北面且修建時間晚於五龍宮,所以又被稱為後宮。
看著八寶宮五層疊地式的建築想起了重慶,這裡像山城重慶一樣充滿了立體感。每一層都供奉著不同的神仙,每一個廟宇都有不同的神仙在保佑人們。藥王殿是人們進香祈求平安、健康的地方。苦天尊殿是人們進香祈求福祿、無苦無災的地方。
聖母殿則是求子的聖地,起初只有十裡八鄉的鄉親到這裡求子。隨著八寶宮的名氣越來越大,各地到此求子的人便絡繹不絕的到來,廣州、深圳的人也不遠萬裡到此求子。在得子之後大家都會遵守約定俗成的規矩,帶著得到的孩子和全家人到此還願。
聖母殿裡每年的中和節廟會都會上演一幕幕「摸娃娃」的劇情,並不是專業的演員在演出,而是久婚不育的夫婦用這種方式進行求子。聽道長說每年到這裡還願的人數不勝數,他每次看到別人喜得貴子都會都會給予別人衷心的祝福。
以上帝的視角審視八寶宮可以看到它隱藏在綠樹叢中,若隱若現的。如果不是因為它的灰白色與周圍的綠色不搭,真的很難找到它。
走在八寶宮中隨處都可以感受到道家的文化,除了仙風道骨的道長還有神秘的各種驅邪神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