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山西省被譽為山之西、河之東,自古就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因此縱觀我國上下五千年文明,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陝西」。因此在山西省不僅孕育了深厚的文化,更是留下了許多歷史古建築,作為我國文明發源地,山西省還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在山西省臨汾市有一座寺廟,名為八寶宮,位於道教名山雲丘山之上,作為臨汾第一名山,自古遊客不斷,而且交通便利,離臨汾約2小時車程,很適合自駕遊。
八寶宮,顧名思義,其名字來源於儒道佛三教的八件法器,而在八寶宮裡還有一塊石碑,上面記載了全真教的高真人也曾經來此傳教,八寶宮始建於清朝,其至民國年間,一共有八代,分別是仁、義、禮、智、信、嘉、祥、宗,或許八寶宮也有指這個八代的意思。八寶宮並不是雲丘山上唯一的建築,是後來居者,因此該廟宇又名為「後宮」,是「雲丘九境」之一。
八寶宮的入口處有幾塊碑樓,是民國時期建造的石碑樓刻,上面寫著「鎮宅除邪」和「龜蛇」,其中還有一段歷史,真武大帝曾在雲丘山進行修煉,得道成仙時便將神獸龜、蛇等留在這裡鎮守一方,除此以外,還有兩座石獅子,這些以動物形象建立的建築都運用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八寶宮一共有五層,依照山勢建立,每層都供奉著不同的石像,最初是由道教僧人所主持修建的,因此按照常理來說,這裡應該是傳播道教文化的道觀,實則不然,八寶宮區別於其他寺廟的地方就在於這裡擁有我國罕見的「三教合一」的殿堂,也就是儒教、佛教和道教,在文化層面上促進了文化的融合,在該殿宇當中分別供奉有老子、釋迦牟尼以及孔子的石像,香客可根據自己所需進行拜訪。
在八寶宮內還珍藏著閻錫山的真跡,刻寫在紀念石碑上,在抗日戰爭之後,為了紀念在戰爭當中離去的戰士們,專門在這裡設立了一個陵園,還設立了一個大約4米之高的紀念石碑,這是一個塔形構造的石碑,閻錫山在這上面留下了4個字——民族靈魂,紀念這些戰士以鮮血換來了後人的和平生活,由次來告誡後人勿忘國恥,珍惜現在的生活,十分具有歷史意義。
八寶宮還是山西寺廟當中最具靈氣的地方,自古又被譽為「求子聖地」,主要的祈福求子宮殿是聖母宮,這裡供奉的是順天聖母和后土娘娘,自古時人們便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對於後代的延續十分看重,很多人也經常來八寶宮中舉行求子儀式,這是古時當地流傳下來的有關傳統,也有很多人在這裡求子成功之後到這裡還願,因此這裡人流量還是蠻大的。
在八寶宮的所有殿堂當中,有一個殿堂名為神宮,它的名字為這裡增添了些許神秘色彩,宮殿的入口處特別小,如果不仔細看,還以為只是一個小山洞,前面也設置有遮擋物,一般不可進入其中,那麼你對八寶宮有什麼看法呢?想來這裡看一看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