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地上文明看山西,山西境內的古建築眾多,每一座古建築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底蘊,向人們展示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山西的一座古建築,這座古建築最特殊的一點,就是懸於半空之中,看起來極為驚險,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猜到這座古建築的名字呢?
其實這座古建築很多人都聽說過,它的名字是懸空寺。懸空寺坐落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於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建成,至今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原本的名字是「玄空閣」,這是一個很有宗教底蘊的名字,「玄」取自於中國道教文化,「空」則取自於佛教文化,不過後來,因為整座寺院看起來就像懸掛在峭壁上,玄空閣便被稱為了「懸空寺」。
進入恆山金龍峽谷,再走過一段蜿蜒曲折的小路,就逐漸可以看到懸空寺的真容了。放眼望去,古老的懸空寺分布於峭壁之上,層層遞進,看上去蔚為壯觀,讓人忍不住稱奇!古代的建築技術並沒有那麼發達,古人們到底是用什麼樣的智慧,才把這座寺廟建造於石壁之上的呢?
在通往懸空寺的山腰岔道邊,可以看到一塊大石頭上寫著「壯觀」二字。據說,詩仙李白當年到懸空寺遊玩,遊覽過這一堪稱奇蹟的建築後,心情極為激動,便揮筆寫下了「壯觀」二字,之後他又覺得他的心情,僅「壯觀」二字還不足以表達,便又在「壯」字上多加了一點。細看大石塊上的字,就會看到那多出的一點。
懸空寺真的有那麼神奇?竟讓詩仙李白都如此激動?帶著好奇的心情,我也一步一步踏入了懸空寺內。懸空寺的第一部分是修建在山崖間的,有院牆也有殿宇,相對安全和完整,在這裡參觀時,倒是和在其他寺院參觀差不多,並沒有覺得特別驚險。但是繼續參觀寺廟的第二部分,驚險的感覺便隨之而來。
寺院的第二部分鑲嵌於在石壁中,只有一半懸於石壁之外,走在其中,真擔心支撐著殿宇的柱子會突然斷裂。再細看第二部分的殿宇,雖然歷經了千年的風霜,但是古樸的殿宇之上,依然可以看到精美的雕梁畫棟,這些雕梁畫棟是中國古典建築的最鮮明特色,濃鬱的歷史韻味和歲月滄桑感,都深深地吸引著人們。
從第二部分建築走出來,才發現其實懸空寺最驚險的部分,是連接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一條木棧道,木棧道懸空貼在峭壁上,底部支撐著幾根粗大的木柱,好像在防止木棧道脫落一樣,走在木棧道上,就不由得膽戰心驚起來,整顆心都和棧道一起,懸在了半空,真擔心萬一和棧道一起掉下去怎麼辦。
從木棧道通過後,終於來到了懸空寺的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的建築風格和第二部分如出一轍,飛簷翹角、雕梁畫棟都散發出濃鬱的歷史氣息,每層殿宇用樓梯相連接。第三部分最有特色的建築,就是上層的三教殿,這座殿宇中供奉著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佛的塑像,體現著三教合一的思想,這在全國範圍內是很少見的。
儒教、道教和佛教的思想主張雖然不同,但是每種宗教思想都有其優點,且可以相互關聯,懸空寺這種三教合一,統一供奉的做法,也體現著宗教文化的包容性。其實現在佛教文化更為流行,而中國本身的道教和儒教卻日趨衰落,如果能接著佛教文化,順便宣揚道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也未嘗不可。
出了懸空寺,總算明白了李白的心情為何會那麼激動,這坐落在懸崖峭壁間的寺院,絕對是古代的建築奇蹟。寺廟看似懸空,實則一半鑲嵌於山壁之中,一半懸空,是很安全的,那麼表面看起來支撐著整座寺廟的木柱子,其實也只起到了安慰人心的作用,這樣可以讓行走於殿宇之間和木棧道之上的人們,不那麼擔憂害怕。
還有,寺院內的面積雖然有限,但是152.5平方米的面積卻造出了40間大小殿宇,也讓人為之稱奇,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建築智慧!如果去一次懸空寺,看著那「懸掛」在山壁之上的古建築群,便會被這隱藏在山間的建築寶藏所驚豔,它不僅是一座充滿宗教氣息的寺院,更是一座將美學和力學融為一體的藝術奇蹟。正如寺底的巨石所寫的,這是一處天下巨觀。
旅遊提示:懸空寺門票為15元,但僅僅可以遠觀,如果要登臨寺內,還需再買100元登臨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