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好了,美食也就越來越多,酸甜苦辣樣樣俱全,不過這麼多的美食中,還是一代代傳下來的老方法做出來的味道最好,吃多少都覺得不膩,百吃不厭,醪糟就是這樣的,我的家鄉喜歡將它叫醪糟,別的地方還有叫甜酒或者酒釀的,其實都是一種美食,從小吃的醪糟,都是媽媽親手做的,很喜歡媽媽用醪糟來煮湯圓,再泡上一根麻花,吃起來真是美味。
長大後,還是喜歡喝醪糟,從來不到外面買,一開始都是在媽媽那裡拿的,後來覺得還不如將手藝學過來,手藝永遠不嫌多,想吃了自己做很方便,學會後發現做起來很簡單,並不是那麼複雜。想要自己做醪糟的朋友,可以學起來,現在正值秋季,很適合做,前段時間溫度過高,不利於糯米發酵,而到了冬季溫度又太低,也不合適,發酵時間長了容易長黴,所以想要品質好、口感好的醪糟,一定要現在做起來,處理好發酵3天就出酒水。醪糟總做壞?有人做的沒酒水,有人做的發黴,要這麼做才對!喜歡的朋友快來看看,方法教給你,這麼做醪糟很好做,不長黴,出的酒水多,非常香甜。
自製醪糟
準好食材:糯米500克、甜酒麴3克、溫開水200毫升。下來我們就開始做起來。
先將糯米放在水中清洗一遍,然後在放入清水進行浸泡,一直泡到可以輕易用手將糯米捏碎就好了。
蒸鍋加入適量清水,蒸屜上放蒸布,將糯米倒在上面,鋪好之後,弄幾個洞出來,這樣做透氣性好,那麼糯米就容易蒸熟了,不會出現夾生的,開大火蒸將糯米蒸熟,差不多二十分鐘就可以了。
蒸好後將糯米放在一個無水無油的盆中,記住保證盆子是乾淨的,一旦有生水的話,做出來的醪糟就會長黴了。
等到糯米涼下來後,撒入甜酒麴,再加入溫水進去,進行攪拌,攪拌之後,可以將糯米飯都給打散,呈現一粒一粒的狀態,成團的糯米做出來的醪糟不好吃,可以下手捏散也可以。
處理好後,將糯米飯放在大碗中,最好用玻璃碗,或者瓷碗,最好不要用塑料的,放入糯米後,用手將它們壓平整,中間的位置弄一個小洞出來,這個小洞便於觀察。然後蓋上保鮮膜,紮上小孔,發酵三四天就可以了,溫度要保證在25到30度之間,若溫度不夠,需要包上毛毯。
等到糯米中的小洞就水滿了,就說明醪糟做好了,這個時候的醪糟直接可以喝,很甜,慢慢放的時間越來越長,酒精度數就高了,喜歡甜度高些的,那就趕緊放在冰箱儲存,那麼發酵的就會慢很多。
做醪糟的時候,要注意一些方面,需要這麼做:糯米必須要提前浸泡,直到糯米泡發才可以蒸製,做出來的夾生的糯米飯不能做,而且糯米飯一定要蒸,煮的話會出現稀的狀態,蒸的效果最好,容易出一粒粒的醪糟米。喜歡喝醪糟的朋友趕緊做起來,天冷了每天喝晚醪糟,再也不怕手腳冰涼了,你來試試看。